绿林网

《批评的准备及其他》读后感摘抄

《批评的准备及其他》读后感摘抄

《批评的准备及其他》是一本由张定浩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批评的准备及其他》读后感(一):当代文学批评、祛魅现场

《上海文化》副主编、75后诗人、评论家张定浩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专访时,对他的文论随笔集《批评的准备及其他》中的“准备”一词作出了相关阐释:

作者在这本书对当代作家及其作品的批评态度,可以说是相当的犀利、辛辣,令我深深地折服!

我也曾经想做一个文学批评者,也曾经跟好友们吐槽过相关文学作品。

以前写批评类的文章,总有一种行云流水的畅快之感,几分钟就可以码到千字……

可是写表扬稿式的评论文章,我硬是要花费上N个小时,抠字到头秃,哈哈!

因此,对于本书的相关章节及其内容,我是持支持、肯定的态度。

譬如,

1,西川瞧不上徐志摩“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浅薄,于是他自己写深刻的诗:“大狗叫,小狗也叫,/但小狗叫破了天依然是小狗”;西川指责穆旦在《诗八首》中滥用大词,于是他自己写满载小词的诗:“摸着石头过河可河水太深了”……对此,我还能说什么呢?大河拐大弯呀诗人也拐弯,然而,拐向思想拐向观念拐向世界潮流拐向无知无畏的诗人,我们还该如何去称呼他?

2,傅浩的诗,基本是郭沫若式的新台阁体和民间梨花体的混合,再裹上一层所谓英诗叙事体的奶油,比如他写于二〇一一年初的《仿叶芝三章》,“现在我国正强大起来/绝不是为了称霸/而是让国民更好生活/不再受欺侮威吓。”这样的诗,不仅是对每个有正常判断力的中国读者的侮辱,更是对叶芝的侮辱。作者在书末感叹,“我的诗作在内地较难发表,原因之一可能就是一般编辑不能或不敢欣赏我的作品”,我在此要正式向拒绝傅浩诗作的编辑致敬。

3,宇文所安和田晓菲的另一个共同爱好,就是致力于将文学史上公认的大诗人庸俗化,比如说田晓菲论陶渊明,就是一个企图通过开荒的方式征服野蛮自然的牛仔农场主;宇文所安论李白,就是一个不断寻找新的资助者以便混吃混喝的职业诗人。凡此种种,因为他们各自都有相关专著在国内出版过,也遭遇过识者的批评,兹不赘述。

其实不止是诗歌,很多散文随笔类文章,不少作家为了追求所谓的韵律美感或不知基本常识,经常出现不符合逻辑的造作现象。

现在豆瓣短评上,越来越多的知名文化学者或博主,在没怎么认真翻过书的情况之下,经常是直接五星花式夸夸交作业,粉丝也吸收不到真正有价值有营养的知识,我也因此取关了不少这类友邻,我想这也是他们自导自演的祛魅行为。

因此,在当下这种焦虑、不确定性的时代语境里,我们需要在喧嚣之声里理出一点头绪,需要如雷贯耳的警醒之音。

故,有必要以张定浩较为学术性的文学批评精神和道德关怀为锚,为漫步文学之旅找到一个支撑点,诚实而坦然地面对真实的自我,更好地感受阅读当代文学的乐趣。

《批评的准备及其他》读后感(二):通过张定浩的文学批评,了解文学、了解作家、了解它们中的不足

文学批评家,往往是作家又爱又恨的存在。爱是因为他们能够比作家更清晰明白的看到文学作品中的优缺点,能够指出这些优缺点,能够帮助作家不断进步;恨则是来自于批评家的尖锐和不留情面,往往一针见血,直击痛处。 可是,文学家又离不开批评家。如果缺少了批评家,文学作品很有可能陷入自满和虚无之中,作家往往因为身在其中无法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就没有了提升自己的机会。

张定浩,也就是这样一位致力于成为批评家的人,他的这本著作《批评的准备及其他》就是汇集了他大量文学批评文章的合集。而在这本书之中,既有着张定浩关于文学批评的观点,有着他对于作家及作品的相关批评,也论述着相关文学的各种理论。无论是作家还是我们普通读者,这本书的内容都是值得阅读的,都是能够带来受益的。

作家阅读文学批评,认识到作品中的不足,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当然,批评家的论点也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无疑通供着更多的思路,对创作中的技巧和方式有了更多的认识,更是“有则加冕,无则改之”。 而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更是需要阅读文学批评,我们可以从文学批评中对于作品有着深入的了解,更能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优缺点,也就能够增长我们阅读的品味和鉴赏能力,能够真正从文学作品中感受到真正的魅力。

张定浩的文学批评是犀利的,也是能够让我们眼前一亮的,即使对于很多知名作家的缺点和作品中的不足也能够直接指出,有着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感觉。

就比如对于作家余华的批评,就到了毫不留情面的地步。余华也是公认中国最好的作家行列,但在张定浩的认知中“如果说《兄弟》简单粗糙的白描叙事还可以被视作一次冒险和尝试,由此证明一个先锋小说家不懈探索的勇气,那么,《第七天》在叙事语言上变本加厉的陈腐与平庸,似乎就不太容易再予以一种善意的解释;如果说,《兄弟》对社会新闻的采用,虽然生硬,但因为其间有数十年的时间跨度,至少还有一点点在遗忘的尘埃中翻检历史的努力,那么,《第七天》里对近两三年内社会新闻的大面积移植采用,已几乎等同于微博大V顺手为之的转播和改编。从文学观感而言,人们很难相信这是七年磨一剑的长篇小说,它更像三两个礼拜就码出来的网络快餐。”

这基本就已经在否认余华两部作品的价值,指出作家为作品而作品,陷入简单拼凑的陷阱。而且,在张定浩的批评中,中国很多作家都有着这种趋势,当他们创作出引起强烈反响或获奖作品之后,就陷入要么重复之前、要么迎合读者、要么拼凑材料的陷阱,再也没有了自我探索、不断创造的能力。很多作家都此陷入平庸,在张定浩的批评中,莫言也是一样,再也没有优秀作品问世。这和曾经作家经历越丰富,作品越老辣、越优秀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作家要引以为戒。

在这本《批评的准备及其他》中还有着很多其他的作家和作品的批评,哈金、韩松、格非、苏童、张炜、阎连科、林达、王安忆,等等,那我们就从张定浩的这些批评中,去了解文学批评,去了解文学作品应有的价值,去了解阅读文学作品的魅力。

《批评的准备及其他》读后感(三):职业是编辑,业余是诗人和怒怼文坛大佬的批评者

喜欢张定浩的读者大抵都是从这首诗而来,而阅读《批评的准备及其他》则更是意外之喜,毕竟他的职业是编辑,业余是一位诗歌爱好者和那个怒怼文坛大佬的批评者。对于那些成名已久有所期待的作家如余华、阎连科他是极力批评,对于喜欢的也从不吝惜赞扬文字。他的评论不同于专业学者运用各种各样的批评方法,由理论套结构、套内容,深化对一部作品的理解与思考。他的方式更加灵活,不拘泥于某种特定形式,更多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位读者在认真对待他阅读过的作品。

评余华的《第七天》标题直接是《匆匆忙忙地代表着中国》,原因是作品中的现实事件并不是真正的中国现状。余华用摘抄新闻的方式植入进小说情节之中,试图以此代表当前社会现状。这点是很难让读者满意的,面对苛责,余华以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新闻事件来为自己的方式做解释。

而老马的那套模式,他自己回答道:“不是直接从现实中取材,而是从中受到启迪,获得灵感。”小说创作是有作家思想加工的成分所在,而余华直接抄录社会新闻的方式实在让读者难以接受。张定浩直接批评道:“人们最为气愤和不可思议的,是目睹一个名作家如此这般的懒惰和投机,他就像那些志得意满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他们成天想的不再是如何画好一幅画,而是如何炮制出一个个能够产生话题效应的观念,他们甚至都不愿费力气亲自把观念形诸于笔墨,而只需要在一件件他人代工的作品上面,用粗黑的记号笔签下自己的大名。”

这既是他作为一位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学生对于当代作家的夸赞与期待,也是对于当前社会现实进入到小说创作之中未经加工行为的鄙夷与蔑视,实在是不忍看到如此小说创作现状。

这种感觉延伸到其它大作家如格非那就是成了对失败理解的混乱,导致他产生一种“一个人勇于做一个失败者是很了不起的。”的错误认知。进而格非的笔下便成了失败者群类,他又用他的影响力误导着那些清华学子,将一切归咎于时代、社会、文学潮流等问题上。

到了阎连科那儿或许就是一种胡乱的自由写作,在不懂学术、不懂寓言写作和象征写作的真实含义的情况下,一味执着于人物的脸谱化、标签化,复杂地人性在此由作者的洞见变成了一种偏见,甚至直接用荒谬的想象方式创造出“神实主义”一词。语言上的唱词通篇使用给人一种印度跳舞电影既视感,新鲜感过后便是张眼中的“矫揉造作”。

如何书写真实的问题再一次摆在了读者面前,作家不接触现实仅凭鼠标点击便真的可以了解现实生活吗?这样的现实生活是否具有贴切感?淡化了具体人的存在的作品事实上是你我都可以完成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写作,但好的作家身上的能量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断体会,在创作中完成一个对人物最真实的书写。这些作品中都饱含生命力、创造力,蕴含着作家对这个时代的深深凝视而不是一种愤怒的发言。

省察内心,探索内心对当代人内心世界的理解力,进入审视他们的内心,这或许也正是马尔克斯沉淀三十年之久才完成《一件事先张扬的谋杀案》的原因所在。

在这种种的批评之中,张定浩在毕飞宇《小说课》一篇种道出小说的道德真谛。“所谓小说的道德,或者说小说能够给予人的实在的道德力量,也在于教人摆脱某种集体观念(包括文学史教育)的驯化,学会思想独立和精神自由。而好的小说给予人的教育,从来也是一种自由教育,即你到什么程度,这小说就向你呈现何种程度的美和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