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文学之用》经典读后感有感

《文学之用》经典读后感有感

《文学之用》是一本由[美]芮塔·菲尔斯基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学之用》精选点评:

●虽然观点不温不火,但文献梳理、例子和小论点都很翔实又具有代表性,是值得学习文学论文写作的好范例。现象学痕迹好重鸭。

●文学能带来什么?给出了几个不全面的答案,着魔、震惊、知识,相信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理论的书读的太够呛,读完一段都要用再马上看一本小说来对冲。有一定的收获,不过,就算文学没用,也很喜欢文学呢。

●编辑的第一本文论书。远离文艺学专业三年后重看文论,跳开学术综述的导论,从正文读,越读越酣畅。一本让人沉浸的学术小书,作为学术渣的我,读的都乐不可支。尤其是第二章“着魔”和第四章“震惊”因为是审美感受,情绪共鸣感会更强。第一章 “认识”和第三章“知识”涉及思辨认知和相关理论,读得会慢,但会有认知征服的快感。看完正文,再折回导论和结语,就越对芮塔•菲尔斯基的问题的学术史价值和研究方法有更好的体悟。

●干!我为何不读中文

●看看翻的什么

●太烂了,翻译有多处错误,建议看原文。

●又翻了一遍才大概了解了全书结构和逻辑;下次不再小资式看理论书了55555

●不适合地铁,适合图书馆。

●貌似好读,实则不容易读。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看过文学理论的书,读这本很明显感到自己已经基本不了解文学理论的前沿思想了。但比起我过去读过的各类“理论书”,这本小册子在文字上是好读的,翻译水平很高,不仅流畅而且漂亮,若是年轻时,我还不知道勾下多少波浪线呢;而且引用的例子也多,不枯燥很好看。但确实理解作者的思想有些难度,我不太了解现在的文学理论家都在关注什么,从作者的意思看,似乎对一些理论否定文学之于读者最基本的“用”而不满,所以分析读者能够从文学中得到什么,特别是当一个理论家作为普通读者投入到文学中,阅读呈现出何种情境。如果有机会我补补课再读吧。

●早课:读完《文学之用》,菲尔斯基在做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把读者的阅读体验、情感、审美和阐释策略都放到显微镜下一一检查,并用上比《千年文学备忘录》和《悠游小说林》多上五倍的文学理论知识储备,从认识、着魔、知识和震惊四章把文学批评和哲学串烧起来,语言流畅,当然也还是在韦勒克的《批评的诸种概念》版图里。

《文学之用》读后感(一):文学有什么用?

20世纪至今,文学气候似乎很悲观。“作者死了”“小说死了”“文学死了”,总有一种执拗的怀疑在发布失望的氛围。不过,这种“XX死了”的焦虑言论其实包含强烈的关注,我们之所以忧心忡忡,是因为我们深陷其中,难免责备求全。

比起以前,20世纪文学理论有一种论调,认为应从以作者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移动。罗兰·巴特、福柯等人都说过,文本的意义乃读者解释的结果,而不是作者创作意图的产物,作者不是一个单独个体,而是由特定的文化、意识形态的历史环境所限定的一个概念。

美国文学理论家芮塔·菲尔斯基曾获得古根海姆奖等重要奖项,被公认为现代语言和文学研究中最有声望的学者之一。《文学之用》是一部“小作品”,但极能体现菲尔斯基的学说思想。这部作品不止于“为什么”,更强调文学作品怎样引发读者反馈机制,发生各种读者审美反应。如她所言,既向外看世界也向内看向自我。

菲尔斯基分别从“认识”“着魔”“知识”“震惊”四个角度,对读者的反应做了大致的归纳。菲尔斯基推崇现象学对第一人称的关注,对现象向自我显露的方式的关注。在她看来,读者也是文化共性和个性内在调和的综合体,她所讨论的审美反应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现代化环境,在此环境下,阅读在自我塑造的过程中有了新的构造性角色。

《文学之用》是一部学术著作,要理解作品的概念和用语,有点难度。通俗地讲,作者致力于探讨作品的特质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因子,怎样通过读者自觉主动的消化吸收,与周围环境的暗示相融合,逐渐形塑读者的自我。在这个过程里,菲尔斯基结合很多经典作品加以分析,作为女性主义理论学者,菲尔斯基以《批评的极限》《女性主义之后的文学》等著作闻名,本书的样本与论述重点同样大多涉及这一领域,比如福楼拜的《情感教育》、拉德克利夫·霍尔 的《寂寞之井》等,这些作品探索作为一个人,尤其女性,意味着什么。

我们经常遇到“改变你人生的一本书”这类征文。其实,这是一种很大的误导,没有哪一本书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一本书,再一本书,所有的书逐渐积累,所有阅读遗留的记忆碎片慢慢搭建成完整的世界。“在一本书中认识自己,这是什么意思呢?”菲尔斯基问道。阅读与自我反省相联系,我们在读书,也在读自己。“从文学作品中得来的想法会随着时间与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面对同一本书,我们会产生不同的认知。

留下最深印象的,往往是最初让我们“着魔”的感觉。“着魔的特质是一种强烈的参与感,是一种完全陷入审美客体,对其他任何事漠不关心的状态。”从定义看出,菲尔斯基并不是一味赞许着魔。她更强调的是能动性。身处现代化世界,我们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每天的网络热点、轮换的舆论。如果把阅读看作大的概念,不止面对书本,面对我们栖居的整个世界,既要保持能被感动的心灵,又要防止被催眠、被附身、被魇住,有多么困难。同理,这也是“震惊”可推导的。震惊带来破坏性,先锋文学常让人无所适从,可我们要知道,今天视为经典的作品,在它们诞生之初,就是让人震惊的、广受非议甚至险遭扼杀的。

文学何用?谁也无法概括。菲尔斯基试图探讨这个问题,并且用自足的类目强行归纳。所有对无限事物进行分类的做法都是局限的,只是为了方便。这是《文学之用》的局限。菲尔斯基对“用”的理解开阔了我们的思路,让我们得以处理文学的主观与客观、价值与伦理、内在与外在等一系列复杂关系,更好地借助阅读认识自我。

《文学之用》读后感(二):艾布拉姆斯的遗产,还是镜与灯的诅咒? ——简评芮塔·菲尔斯基的《文学之用》

刘汉波 | 撰

芮塔·菲尔斯基的《文学之用》非常薄,所涵盖的知识量却很大,尤其是阐释学、接受美学和现象学的部分观点,支撑起书中某些章节的自我言说和他者对话。在还没打开这本书之前,我一度以为书名既然叫“文学之用”,那它应该会阐释文学对于普通个体、特定社群乃至民族国家有何功能。毕竟,“经世致用”语境下长大的我们更“乐于”目睹某种意识形态或上层设计是如何有用。但当我看完后,我觉得它隐藏着一个副标题——文学文本与个体情感结构的关联。威廉斯在提出“情感结构”这个没有严格界说的定义之时,大概不会想到在多年以后,文学家和批评家们依然在这份学术遗产中勘探着材料去搭建各自的巴别塔。威廉斯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中谈“文化唯物”,谈情感基调(tone),谈经验元素如何溶进情感和语境的复杂整体,而菲尔斯基在《文学之用》里则谈文学“去先验化”,谈着魔和震惊这类“被祛魅”的情感反应,谈读者如何在更为复杂的现代性状态下获取情感归属。这些论断都建立在认识、着魔、知识和震惊的阅读反应中。她认为,阅读活动包含着一种认知逻辑;审美活动在祛魅的时代与着魔有相似之处;文学创造了独特的社会知识结构;读者应该珍视被作品震惊的体验。(第23页)

认识、着魔、知识、震惊,是菲尔斯基书中安排的四个章节,也是她围绕阅读反应所作出阐述的四个方面。在菲尔斯基的观念中,文学文本是关于语言的文本,语言是建立认知的工具,对文学文本进行阅读就好比通过语言来建立一个“概略化的他者”,读者在一本书中看世界、看众生,最终看到的其实是自己。“它不是真正存在的实体,它是一种想象的映射——一种对他人如何看待我们的构想——这种映射影响了我们的行为,也影响了我们关于自己的叙事……(这种映射)指向的是我们与社会想象之间的第一人称关系,是架构起和充溢于我们个人历史的异质性的故事、历史、信仰与理想的集合。”(第52页)文学中的认识,是读物与读者所知之事的关联统一,是日常生活中的片段化经验微缩的瞬间所激起的自我强化(self-intensification),也是经由文学想象模拟特定场景的“他在之我”时的自我延伸(self-extension)。菲尔斯基对“认识”的理解,非常贴近杜夫海纳在“审美经验现象学”中提出的审美知觉过程,即呈现、再现和反照。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会通过想象把既定的经验对象塑造成一种感觉形象,而这种形象是通过审美主体的加工而被感知的,是主体的审美活动所赋予的。

如果说“认识”是“以物观己”,那么着魔就是“因物而喜”。纳博科夫曾就语言艺术与直观感受提出“审美狂喜”,“写作的快乐完全取决于阅读的快乐,一个短语带来的欣喜、欢乐由作者和读者分享,由得到满足的作者和感恩的读者分享”。纳博科夫迷醉于“喜”,菲尔斯基更关注“狂”,在书中,“狂”即“着魔”,是塑造情感归属过程本身所产生的忘我,是“微观上对美学细节的关注和宏观上被卷入另一个世界的包裹感”(第73页),是完全陷入审美客体、对其他任何事漠不关心的状态的审美入迷(aesthetic absorption)。在阅读过程中,认识是自我指认,而着魔是自我维持;认识是“对镜梳妆”,着魔是“举薪引路”。在文学批评界,镜与灯的传说,流传到菲尔斯基这里依然没有停息过。

当菲尔斯基谈完认识(镜)和着魔(灯),笔锋一转,继而谈论另一面镜子——知识。在她看来,人们阅读文学的动机之一是希望对日常体验和社会生活有更深入的感知。而文学与世俗知识的关系并不是消极的或对抗性的;文学也会扩展、放大或重新整理我们对事物的感知。意义建构的手段建立在文学文本的形式与体裁属性之上。(第132页)上文所述的“认知”好比梳妆镜,透过镜面反观自己;而此处的“知识”好比放大镜和望远镜,将人们置身的世界加以放大。“文学文本不能完全地认识自己,不能把握控制它的社会状况,但它出自本性的症状性的逃避和移位却使我们见识了生产出它们的力量。”(第128页)而这种力量,亦即是文学放大世界的途径,就是符号的力量。“符号素材是由文学文本塑造成形的,文学对其进行重塑、重组,使它远离自己先前的用途,让它获得新的意义。”(第135页)由此看来,作者似乎没少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的意识形态文艺观影响,尤其是阿尔都塞。

而符号的对事物的重塑和重组,往往不仅会带来对事物新认知的欢呼,还会引发颠覆读者原有价值的哗变,尤其是处于后现代语境的人们。这就是菲尔斯基在最后一章所谈的“震惊”。这里的“震惊”和我们平日看到的“标题党爆款推文”所说的“震惊了”不是同一项内容,它指述的是令人恐惧的感受,伴随着恶心和厌恶的情绪。它比着魔的瞬间情绪冲击要更大,读者就像是灯芯般“引火自焚”,当火光划过漆黑的时候,它即便灼热难耐,也是令人惊叹的,而一旦烛光布满眼帘,第一道烛光燃亮时的讶异就荡然无存。“震惊”注定短暂,注定难以接受,也注定珍贵。“当一种新的体裁形式出现之时,它产生的效果就是使我们所认为的平凡之事显得奇怪,挑战我们传统的观看方式,使在惯性思维和固有观点中麻木了的我们吓一跳。在改变我们的观看方式的同时,它也改变了我们所看之物。”(第182页)布鲁姆在评估现代诗歌的时候曾说过,新潮诗人在建立自身艺术权威的时候,习惯将恐惧和焦虑转移为某种艺术误读,它带着亢奋的快感而进入到“魔鬼化”(Daemonization)的状态。我相信布鲁姆的“魔鬼化”和菲尔斯基的“震惊”都指向了“逆崇高化”对主观世界的影响。这似乎并非在宣读弗洛伊德主义的胜利,而是在认同文学自身所具备的“破坏”属性和解构功能。

《文学之用》书中四章,“认识”和“知识”更应该是一对的,“着魔”和“震惊”也是一对的。前二者是“镜”,后二者是“灯”。我之前一直以为艾布拉姆斯的遗产是那个“世界-作家-作品-读者”的文学坐标图,因为它为理论学徒们提供了批评的坐标,即便在浩荡的后现代浪潮中,理论家和批评家们依然可以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定位。而今看来,艾氏的遗产似乎是镜与灯的诅咒,因为它标记了文学参与者们的动力与恐惧——解释世界的动力,以及无法解释世界的恐惧。菲尔斯基开篇明言拒斥先验化的阐述和职业化的文学批评,试图在书中努力地建立自己的新坐标图,却多少无法避免在镜与灯的边缘言说文学的属性。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认为菲尔斯基拾人牙慧,毕竟她更为深入也更为专注地探讨阅读行为与情感结构的关联。就正如帕慕克所提出的“天真的小说家”和“伤感的小说家”,多少也承接着镜与灯的逻辑,却不是简单的挪用,相信很多读者都能被他对叙事机制如何介入风格的论断所折服。其实,我们反而应该庆幸,在市场文化、消费文化诱导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同质化的时候,在其虢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异质性的时候,依然有学者愿意重新执起文学“异端属性”,对文学想象本身进行知识性的想象。诚如纳博科夫所说:“缺乏知识的想象走不出原始艺术的后院,也不会比栅栏上儿童的涂鸦和市场上商贩的买卖走得更远。”文学天然地具备被不同意图解读(误读)的属性,这是一种“被破坏”的属性,被世俗的消费破坏,也被职业化的批评破坏。但这种破坏又是必然的,它很多时候不是一种不端,而是一个开端。文学文本以被破坏的过程确立着与外部世界对话的存在证明。其实,文学批评也一样。在艾氏那里,文学四要素介入到文学批评之时,便是其中一要素统摄/拒斥/批驳另外三要素的场域之争。文学批评中的四要素角逐,多么像文学文本对现实的折叠和畸变,二者都在意图的错位中敲击某一个既是亦非的面位,直至这个面位出现一条可填充价值的裂缝。

刘汉波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特聘副教授,暨南大学文学博士,从事比较文学研究、青年亚文化研究

《文学之用》读后感(三):2018年1月2日 - 【高绩效教练】这本

2018年1月2日-【高绩效教练】这本书作为在2017年末的最后一周衔接2018年的第一周的书籍,不管对于我还是在自律学习打卡群的小伙伴们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一本书。 每个...简书社区-百度快照

2017年8月27日-第二:每天写一篇简书。第三:每天练字。第四:一周录一到两次的电台。第五:7...训练营主要修炼自己的4个方面——掌控力、幸福感、 成就感和心智模式。 ...简书社区-百度快照

2019年3月3日-图片发自简书App 赞赏支持 日记本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举报文章 关注 读...高绩效教练 闺蜜去参加了一个教练培训营,分享了一些关于课程的感想。现在很多人...简书社区-百度快照

2018年1月2日-图片发自简书App 听完《高绩效教练》,对比自己的做法,才发现,自己做的有多么不够。虽然常常会引导孩子自己做,但还是替代居多。上升空间不是一般的巨大,哈哈! ...简书社区-百度快照

2018年1月23日-图片发自简书App 什么是有效的问题? 比如:“为什么不试试新的销售方法?”和“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没有尝试新的销售方法?”这两个问题意思一样,但第一问...简书社区-百度快照

2018年2月25日-个人运营力自我成长之自我教练 惠特默先生的这本《高绩效教练》有两个地方让我感触特别深。 第一个是教练的本质是提高觉察能力和责任感,第二个是为了完成高绩效所...简书社区-百度快照相关搜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