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过程之美:唐前诗赋的文体互动与文学生成》读后感1000字

《过程之美:唐前诗赋的文体互动与文学生成》是一本由447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过程之美:唐前诗赋的文体互动与文学生成》读后感(一):小感想

诗不但在表达一个世界,更重要的是在塑造一个世界。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性格特征是留存其中的。诗及其变体的其他形式构建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史。在很长时间内,诗歌以其整齐、匀称的形式构建了一个关于平衡、和谐、完满、理想和乐观世界的图景,为中国诗人在并不完满的现实世界中提供了精神庇护。同时,中国诗人也以这个诗歌形式所营造出来的理想世界去批判和抗议这个或破碎或黯淡的人间世界。

《过程之美:唐前诗赋的文体互动与文学生成》读后感(二):值得思考的好书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体兴衰更迭的过程中易忽视文体互动的过程之美,此书重视进入过程的文学史研究,在繁复细节中探寻文体演变之真相。作者注重汉魏六朝诗赋背后的体格体貌、以及文体的组构和改造,独具慧眼,不停留在前人之研究,以“辨体”视角为主,并从创作学角度剖析作家心理机制和写作规律。此外,“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此书的方法论也值得学习和借鉴,例如立体动态的辨体法、凸现互动的比较法等等。最后,此书背后也让我看到了一名真正的学者的信仰,做学术不仅要有严谨的学术态度,还应源于内心真正的热爱,这种热情不是所谓的个人性情展现,不是一场表演、不是学者对自身的那种沉湎和自恋,而是一种忘我的,朝着学术本身的,接近于一种类似信徒对宗教的虔诚。

《过程之美:唐前诗赋的文体互动与文学生成》读后感(三):怀揣学术梦想和文学理想的学者之心

从曹丕在《典论·论文》里提出的四体八类 ,提出“诗赋欲丽”开始,中国文体有了分类意识,陆机基于这一理论,将文体分为十类,并阐明其性质,“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该书采取了基于文本的文体学研究的独特思路,对唐前的诗和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赋在发展之初便有其耀眼光芒,诗歌相对发展缓慢,在不断吸收赋之写法的基础上,一直到齐梁才基本建立起稳定的体式,而到唐代律赋产生时,赋亡而诗兴,这两种文体在此时形成了此消彼长的态势。该书对诗、赋两种文体的演变和交互影响作出了清晰的论述,并将二体相结合,突破其间的界限,结合相关理论和创作实践,阐明了发展轨迹。

阅览该书,不仅打开了学术视野,学习到文体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更让我看到了学者该有的学术态度和学术热忱,如此种种,值得深思和不断学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