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泥土之界读后感精选

泥土之界读后感精选

《泥土之界》是一本由[美]希拉莉·乔顿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309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泥土之界》精选点评:

●蛮精彩的

●深刻的内核,狗血的故事。多角度、第一人称叙事的代入感很强。第三部分高能不断,尤其是最后四节,埋葬帕比的场景充满了戏剧张力,想看电影版了。 种族歧视、战争创伤、乡村生活、家庭经营、代际沟通等等无论哪个单拎出来都已足够复杂的元素糅合其中。白人对黑人的歧视和压迫无所不用其极,而自己阵营也是一地鸡毛。 黑人女性总给我一种无比强大的印象,无论是身体还是内心,仿佛什么烂摊子都能被她们整治得有条有理。不过这背后的原因,也说不上好吧… 纸张不错、印刷清晰是加分点,但遍地可见的“的地得”错别字、乱序,部分词句也不甚通达,本来看这样充满歧视和偏见的题材已经够窝心了,这些看似不大的问题更是影响阅读体验。

●前面在慢慢铺垫,第三部分让人窒息…

●电影改编得了不起,关键还是小说原作写得力量充沛。小说读完,才发现美国南方文学又升起一部闪耀的小经典。

●纪念一下,都不算是起点的一个起点。故事真的还不错的。

●刚看完最后一个字,合上书,心情有些沉重

●最快速度看完。 很难想象这样的社会。

●和看绿皮书时候一样的揪心

●种族、战争,里面的矛盾互相纠葛在一起,从两个家庭看上个世纪整个美国南方

●每个文字都压抑至极

《泥土之界》读后感(一):忍耐不是释然,它为爆发积蓄力量

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富有张力的人性悲歌。 本书以不同人的视角、独白,坦诚的叙述对整个环境的看法。种族、人性、世界观的矛盾,所有积压的隐忍都在一场暴风雨中彻底爆发。战争留给几个青年的创伤、一辈子执着于土地的亨利、被迫远离文明过苦日子的劳拉、明明软弱隐忍却装作开心果的杰米……,不绕弯子,坦诚直白的暴露,就算你什么都知道了,也抵不住心里的震撼。 种族问题是第三部分事件爆发的关键原因,尽管书里的描写已经非常真实,将黑人遭受的不公正待遇的场面直白的展现出来,我们依然无法想象,那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惨烈。荣塞尔以他的视角向我们介绍了很多。 说不上谁的人物形象更加讨好,只是在叙述,真实的叙述,唯独除了一开始就交代其死去的帕比,一个让任何人讨厌的角色,作者甚至都没给他以自己视角独白的权利,连他的被谋杀都让人皆大欢喜。 读完这本书只需要一个空闲下午的时间,但它带给人心灵的震撼却久久不能停歇,书中鲜活的灵魂,每一个形象都是那么的真实,真实到某些瞬间你可以联想到自己。所谓农场,到底是“乐土”还是“泥巴地”,每个人会各有感悟。

《泥土之界》读后感(二):泥土划分的世界

(刊于《北京日报》2019年5月7日)

文/俞耕耘

小说《泥土之界》和它的同名电影,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达到了一种境地。这境地就是朴实的撼人,深刻真实。它靠多层级的故事,微妙变易的人性,惨烈异常的冲突,把关于美国密西西比地区的种族问题,二战中的欧洲战场,明暗虚实,掩映交待得恰到好处。小说写得如同乡野画卷,沉稳厚重,正如电影的色光基调一样,晦暗阴沉。

作家承袭了来自福克纳的伟大传统,多重视角都在讲述同一个故事,有的全是视点的挪移――来自不同人物“偏见”的交锋。只不过电影把叙事视角串联成一个线性时间的链条,它把故事的枝蔓分岔尽量修剪,保留主干,就像优秀的园艺师懂得如何修剪盆景一样。《泥土之界》的命名,似乎早已注定作品的主题,那就是土地和界限。“土地”讲人物的依赖与捆绑,“界限”是讲不同种族的隔绝与仇恨。小说用两个家族,六个人物,就集中映射了社会、种族及家庭的复杂矛盾,这种“概括性”让作品的纯度非常浓烈。

小说的主线需要你通过不同人物的口述来拼贴和补缀。男主人公亨利是个名校毕业生,一战时参过战,瘸了腿,免于二战。他迎娶了同样有学历的年过三十的姑娘劳拉。劳拉深具教养,是典型的深闺淑女,对男女之事,纯如白纸,对突然乍到的恋情显得心潮涌动。但亨利从不浪漫,甚至有些自以为是的“武断”,从来就是一个志在必得者,放在今天看,他就是典型的“直男癌”。他是一个理性过度的人,相信家族伦理,依赖祖辈的信条――那就是占据土地,成为农场主的梦想。他的弟弟杰米,就是他的反面:浪漫英俊、多情感性,追求自由。也许是杰米与劳拉的相见,才给亨利迎娶劳拉,添了“神助攻”。这对叔嫂有潜在的共同话语、惺惺相惜和浪漫气质。

小说和电影都以倒序开场,那就是暴风雨来临前,亨利与杰米兄弟下葬父亲――这个极端种族主义者结束了罪恶的生命,作家却反讽写到,他被埋在黑人奴隶的坟地周围。这个白人老头儿成为作品里的“抽象观念”化身:“狡诈阴沉,漆黑的眼眸总在恶狠狠地盯着你”。他是作品里最平面简单的人物:集齐了好逸恶劳、自私冷酷,种族仇恨等所有符号。亨利在妹夫自杀之后,承担起家庭全责,也找到买下农场,租下庭院,举家搬迁的“圆梦借口”。不料却被房东涮了,交了订金,却只是口头协议,庭院已卖给他人。劳拉忍受了亨利的先斩后奏,也同情他朴实的乡约精神,即使被骗。这也拉开全书从都市家庭生活到荒野农场生活的帷幕。换言之,泥土成了他们与城市文明的界限区隔。

作品写出了一种“协奏”的双声,在白人家庭需要拓荒土地时,同样有黑人家庭世代被泥土束缚。哈普和弗洛伦丝一家就成了缩影。哈普是个“非典型”的黑人:肤色不是太黑,能识字,懂得用契约和白人打交道,这也让亨利始料未及。他对于妻子的爱意和怜惜,从不让女人下地干活,也是普通黑人所罕有的。弗洛伦丝平时以接生和“赤脚医生”为活计,迷信且神神叨叨,有传统黑人妇女的善良,救过劳拉的女儿。哈普和亨利的矛盾都在于“泥土”的执着。亨利想成为农场主,哈普则想摆脱“佃农”的命运。

结果,哈普摔坏了腿,不得不再次租借亨利的骡子,成为佃农,上交收成。这就是美国版的“骆驼祥子”,他做梦都想要一块土地,最后发现根本无力跳脱一个命运怪圈。哈普的儿子荣塞尔,亦是如此,西西弗斯的推石上山,还是落回谷底。他在密西西比的土地上备受歧视,在为美国而战入伍后,在欧洲赢得了白人姑娘的爱情,在巴顿将军的统领下,立下军功,成了中士。原本以为“精神洗白”,自尊重塑的荣塞尔,返乡后仍被白人歧视羞辱。白人姑娘给他寄来混血孩子的照片,不料落在种族主义者手中,他们围捕了荣塞尔,用私刑割掉了他的舌头,“惩罚”了这种“跨种族私通”。作家写出了一种殉难的惨烈,荣塞尔就像基督一样,洗赎种族主义者的罪孽。

他也象征了最终的和解,那就是担荷苦难,以爱为信念。电影的叙事,正是以这种“打破界限”的融合为最高立意。在战场上,不同肤色的人都为国家而战,共历生死,让荣塞尔和杰米有了友谊。弗洛伦丝救劳拉女儿于危难,劳拉也为哈普寻访医生,两个妇女惺惺相惜。泥土之界,其实是都市与荒原、白人与黑人、束缚与自由的界限。种族主义者把黑人视为动物猴子、未成年的幼儿,才是最大的偏执狂。影片以荣塞尔重访白人姑娘,重逢孩子为结局,即是以恨为始,以爱为终。

《泥土之界》读后感(三):【佳片原著】泥土之界:种族之界,人心之界

本文刊发于2019年5月7日北京日报阅读版 原标题为《泥土划分的世界》新媒体编辑 赵婷

入围了去年奥斯卡提名的电影《泥土之界》,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达到了一种境地——朴实撼人,深刻真实。多层级的故事、微妙变易的人性、惨烈异常的冲突,将美国密西西比地区的种族问题与二战中的欧洲战场,明暗虚实,掩映交待得恰到好处。电影调度如同乡野画卷,沉稳厚重;色光基调,晦暗阴沉,与原著小说保持了高度契合。只不过电影把多重视角连成一个线性时间,将小说的枝蔓分岔尽量修剪,保留主干,就像优秀的园艺师懂得如何修剪盆景。

电影开端模仿了小说的倒序场景:暴风雨来临前,亨利与杰米兄弟下葬父亲——这个极端种族主义者结束了罪恶的生命。反讽的是,他不得不埋葬在黑人奴隶坟地周围。

作家乔顿对故事的展开,就复杂得多。乔顿承袭了来自福克纳的传统,多重视角都在讲述同一个故事,全是视点的挪移——来自不同人物“偏见”的交锋。《泥土之界》的命名,似乎早已注定作品主题,那就是土地和界限。“土地”讲人物的依赖与捆绑,“界限”是讲不同种族的隔绝与仇恨。小说用两个家族,六个人物,集中映射了社会、种族及家庭的复杂矛盾,这种“概括性”让作品的纯度非常浓烈。

小说的主线需要读者通过不同人物的口述来拼贴和补缀。男主人公亨利是个名校毕业生,一战时参过战,瘸了腿,免于二战。他迎娶了同样有学历的年过三十的姑娘劳拉。劳拉深具教养,是典型的深闺淑女,对男女之事,纯如白纸,面对突然乍到的恋情心潮涌动。但亨利从不浪漫,甚至有些自以为是的“武断”,从来就是一个志在必得者。放在今天看,他就是典型的“直男癌”。理性过度的他,相信家族伦理,依赖祖辈的信条——占据土地,成为农场主。而他的弟弟杰米,恰是他的反面:浪漫英俊、多情感性,追求自由。这对叔嫂有潜在的共同话语、惺惺相惜和浪漫气质。

亨利父亲成为作品里的“抽象观念”,他“狡诈阴沉,漆黑的眼眸总在恶狠狠地盯着你”。他是作品里最平面的人物,集齐了好逸恶劳、自私冷酷,种族仇恨等符号。亨利在妹夫自杀后,承担起养家全责,终于找到买下农场、举家搬迁的“圆梦借口”。不料却被房东涮了,虽交了订金,却只是口头协议,庭院已卖给他人。劳拉忍受了亨利的先斩后奏,也同情他朴实的乡约精神。这也拉开全书从都市家庭生活到荒野农场生活的帷幕。换言之,泥土成了他们与城市文明的界限区隔。

小说写出了一种“协奏”的双声——在白人家庭需要拓荒时,黑人家庭则世代被泥土束缚。哈普和弗洛伦丝一家就成了缩影。哈普是个“非典型”的黑人:肤色不是太黑,能识字,懂得用契约和白人打交道,这也让亨利始料未及。他对于妻子的爱意和怜惜,从不让女人下地干活,也是普通黑人所罕有的。弗洛伦丝平时以接生和“赤脚医生”为活计,迷信且神神叨叨,有传统黑人妇女的善良,救过劳拉的女儿。哈普和亨利的矛盾都在于对“泥土”的执着——亨利想成为农场主,哈普则想摆脱“佃农”的命运。

结果,哈普摔坏了腿,不得不再次租借亨利的骡子,成为佃农,上交收成。这就是美国版的“骆驼祥子”,他做梦都想要一块土地,最后发现根本无力跳脱一个命运怪圈。哈普的儿子荣塞尔,亦是如此,犹如西西弗斯的推石上山,却一次次落回谷底。他在密西西比的土地上备受歧视,入伍后在欧洲不但赢得了白人姑娘的爱情,还立下军功,成了中士。原本以为“精神洗白”、自尊重塑的荣塞尔,返乡后仍被白人歧视羞辱。白人姑娘给他寄来混血孩子的照片,不料落在种族主义者手中,他们围捕了荣塞尔,用私刑割掉了他的舌头,“惩罚”了这种“跨种族私通”。作家写出了一种殉难的惨烈。

泥土之界,是都市与荒原、白人与黑人、束缚与自由的界限。“打破界限”的融合,成为小说的最高立意。在战场上,不同肤色的人都为国家而战,共历生死,让荣塞尔和杰米有了友谊。弗洛伦丝救劳拉女儿于危难,劳拉也为哈普寻访医生,两个女人惺惺相惜。电影以荣塞尔重访白人姑娘,重逢孩子收尾,正所谓以恨为始,以爱为终。

《泥土之界》读后感(四):这是一本更能明辨“黑白”的“绿皮书”

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绿皮书》,是一部以轻喜剧风格表现美国上世纪种族歧视问题的作品。就在这样一部氛围轻松的电影中,有一幕近乎静默的场景被观众们深深记住:当白人司机开着车载着黑人钢琴家抵达美国南部时,因为汽车故障暂时停歇在乡间小路边,此时,他们抬起头,发现田间劳作的黑奴们全部面向他们,停下了手上的活计。这场无声的“对峙”在影片里只持续了几秒钟,但在镜头语言中,却饱含了惊讶、错愕、怀疑、怜悯与心痛。

白与黑,富与贫,人们在相互凝视中加深着爱与恨。到底人和人之间的差异为何会变成恶意?歧视与不公什么时候可以止息?又要到什么契机,不同肤色的人们才能放下一切成见,相互拥抱呢?

《绿皮书》的结尾,是一种回答,《泥土之界》的结局,也是一种回应。不过相比之下,《泥土之界》的故事要更加丰富和厚重。

这本封面以绿色为主色调的小说同样也是一本“绿皮书”,它以主要人物们的多视角第一人称叙述来推进。率直正义的杰米、美丽迷人的劳拉、目标明确的亨利,还有故事里发声不多却恰是最重要的黑人一家:哈普、弗洛伦丝以及他们的儿子荣塞尔。

《泥土之界》看似展开于安宁祥和的种植园中,但二战过后的田园生活其实依旧带着战争遗留下的阴影。故事里还有一个以尸体状态出场的重要人物:白人家庭的父亲,帕比。这个一开始就死去的人,却给整个故事里的每个其他人带去了程度不同的影响乃至深刻的伤害。

起初,我们看到事情甜美的一面:年轻人们的情愫碰撞,爱情婚姻的开端,同为战后幸存士兵的青年们惺惺相惜……后来,当平静生活中涌现出秘密,涌现出敌意乃至巨大的拒斥,镜面被打破,又再出现血与火……

进入这个故事,你会很容易代入任何角色,但也很容易明辨,很容易错愕:原来曾经黑奴被压榨到如此离谱的地步,那是租借骡子就意味着大量工作无偿付出的年代,那是即便你曾为国舍命也还是无法摆脱肤色偏见的年代,那是只有在异乡或者在极少数人眼里,黑人才能作为人而不作为一种天然的奴隶存在的年代。《绿皮书》的那句“我是谁”在《泥土之界》里可以倒戈反问那些咄咄逼人的白人:你们又是谁?为何要对这些勤劳又无畏的勇士释放无穷的恶意,人为什么要对其他人如此刻薄与无情?

社会学中曾有一个著名的心理测量者量表,可以测试每个人真实的歧视水平。譬如一个黑人只是你的邻居,或许你可以容忍,他是你的朋友,你也欢迎,可能如果他想进入你的家庭,譬如,娶你的女儿,又或者,与你婚娶,你是否还愿意?如今我们对肤色对种族对容貌对性别的歧视虽有进步,但依旧存在,拿着这样的量表检测一下自己或者身边人,或者都不一定能得到肯定的答案。作者希拉莉·乔顿如今已是年过半百之龄,即便如此,《泥土之界》的人物原型也来自她的祖父母,小说背景发生在仿佛已经遥远的上世纪,可人类对于一些事物的成见却一直延续到了这个世纪。如果我们有心希望这些可怕的偏狭不再延续到下个世纪,读一读这样的故事,恐怕必要且重要。

在本书末,希拉莉为读者们推荐了更多值得阅读的关于黑人解放历史的著作,而她自己也有写作《泥土之界》的续篇。正是有这些书,能让我们从阅读中更加澄澈,并努力在行为中丢掉成见,真正了解什么是黑,什么是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