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审判读后感1000字

审判读后感1000字

《审判》是一本由[奥地利]卡夫卡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2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审判》精选点评:

●内容过于真实引起不适了。等读完海德格尔、福柯、马克思、尼采之后再来长评吧。

●谢谢你陪伴了我这一周的通勤。

●守门人只是等到真相再无价值之时,才将真相告诉了乡下人。

●终于看完了

●前面铺垫有点长/寓言有点意思

●荒诞的情节,腐败的制度,麻木的面孔,作者将与法庭相关的一系列人员,用极致的想象描述出来,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极度不满,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在自己笔下的人物身上,以死亡来表达他深切的愤怒与挫败。

●读完之后才关注到了封面。 讽刺有多浓郁,体系有多可笑。 “真的像条狗啊!"K说道,似乎这种耻辱不仅是今生,来生、再来生都将一直笼罩着他。 我喜欢卡夫卡。

●前半段一直非常的冗长,各种纠缠各种心理描写,几次想弃,但最后两章非常精彩,结局更像一把刀

●第九章可能是解读全文的核心,没太能看懂,隐隐约约觉出现代人的疏离感。 确实能与我国对应,那种感觉emmm。

●其实有点失望。翻译好。

《审判》读后感(一):不理性读书

我在网上读的时候,看到有一些人认真地询问法的对应程序和场景,他们对此感到困惑而愤怒。这是认真的人认真地阅读才会有的效果。

但可想而知,这样看下去肯定比较难受,因为卡夫卡的世界里处处有陷阱,有迷惑。不是理性能捋顺的阅读材料。要想轻松一些,我不推荐现实主义的读法。这种情况下,要去扮演K,看K所看,言K所言,感K所感,把所有的古怪都吞进肚子里,看到最后甚至能躺在同样的石头上骂出声来,“真像条狗啊”。

这套体系,K自己未必都明白,读者又怎么能比K更清楚。

我的演员心得:一旦被一个体系套牢,最是大事不妙。它渴求注意力,把人从日常生活中抓出来,吸收人越来越多的精力,要拖垮个体只是时间上的问题。没有任何一个个体可以清白脱身,或者弹指改变。在这些问题上,K很悲观,因为环境冰冷,他人也无情,个人的努力又能耗到几时。K没有选择适应,毕竟适应对他而言更加痛苦,难道要像布洛克那样么?最后只好混乱地梦一样地死掉,至少还获得了一丁点观看、奔跑、谩骂的自由。

《审判》读后感(二):审判、法与权力

整个故事充满了荒诞感,行文如梦境一般,突然、跳跃、怪异又不明所以。主人公K深陷审判之中,却始终不得门而入。故事贯穿着不知罪名的审判、莫名其妙的审判系统、法院周边形形色色的“关系人士”不知真假的意见和方法、其他被审判折磨得像“狗”一样的人,坚信自己清白的K先生,从强硬地反抗、积极地寻求途径到最后顺从的死去……故事的未完成也使得我们无法得知K先生还经历了什么。

K先生对法的不可知,对罪名的不可知,对审判过程的不可知,对接近法的途径的不可知,大概作为西方法律史的一个缩影(我曾经读过另外的书,提到欧洲大陆曾有的秘密审判制度,而至今法律依然有它的难以接近性。我特别提到西方是因为“法”在西方的地位)引发对法的探讨。我读这本书也是因为《法律之门》的前言引用了本书中法门前的故事及对这个故事的思辩,并以此引出对法的思考。而对于我,从书中感受到的更是权力的倨傲和权力面前如同蝼蚁的人,像狗一样活着。写完之后,我删改了几句话,沉默而顺从的自我审查。

《审判》读后感(三):荒诞是令人窒息的旋律

一年前,因为深陷苦厄,不由地投身书海以求开辟一块慰藉精神的意识领域,不曾想,邂逅了卡夫卡先生。我已然忘却了是先读的变形记还是先读的城堡,毫无疑问,两者都如同苦涩的咖啡一般让人难以下咽,只不过变形记是冰美式,城堡是黑咖啡。那时候,我便知晓了卡夫卡先生的写作风格,长段落,迷幻的情节,缺乏逻辑的场面切换以及背后如机械般运作的冰冷现实,一度让读者难以啃食,不过总有人愿意去品尝这苦涩,而体悟卡夫卡所要揭示的事物。

此时,我再度捧起卡夫卡先生的著作,拜读他的《审判》,也生发出了诸多感想。我想,卡夫卡先生想要揭露的,是当代人的一种生存困境,这无疑是充满荒诞色彩的,一如书中那无处不在的荒诞气息。本书的主人公K,是一位有头有脸的银行经理,却稀里糊涂地卷入一场诉讼之中,更为离奇的是,从头至尾,他都没能知道自己到底是受到何种指控。这场诉讼,随着两位贸然造访的法院警察闯入了K平静的生活,蛮不讲理,不由分说,甚至其中一位警员吃掉了K的早餐,还诱导K交出衣物等贵重物品,K在迷惑中选择了静候和妥协,直到到来的检察官占用一位小姐的房间来审讯和通告K先生,权力的暴力已然展露它的獠牙,肆意摆弄着普通人,这是第一重闹剧。

其后是K先生与周围门客的交流,包括被闯入家中的小姐,后续发生的事情也是荒诞不经,K居然来到小姐家并且强吻了人家,或许卡夫卡先生想在荒诞的外界环境下穿插入人本性的需求,作为一个登徒浪子的K确实应该受到道德上的谴责,又或许这是卡夫卡先生自传式的想象,但这也与K具有反叛意味的心理相符合。书中虽然以这起诉讼案为主线,其中仍旧穿插了不少现实琐事,但无一是轻松明快的,一切看似合理又无不环绕着荒诞色彩。后来初审开庭,K甚至没有被告知地点,在法院大楼一层一层寻找,离谱地通过询问人名离谱地找到了地点,让人匪夷所思,然而大厅里充斥着很多人,在K发表了诸多抗议言论离去之后,会议却仍旧进行到傍晚,这又是另外一个荒唐的点,初审居然不需要当事人的存在也能持续如此之久,让人想起过往开过的无用且冗长的大会,形式主义和权力的自我欣赏罢了。再就是描写了一个庭警夫人和一位法学生的暧昧关系,展现出了法院权力肮脏的触手,不过读到此处感到有些迷糊,为什么卡夫卡先生在描写诉讼流程之余,要插入看似多余的人情世故的描写,不过每有一分描写和K的情感思想的投入,这场官司的分量也就重了一分,不过这一切如同闹剧一般,没有什么正面作用,如此一来又增添了一分现世荒诞之感,这是第二重闹剧。

后来K先生来到法院内部想要获取信息,他看到了门口日复一日等待消息的人,低效、麻木,让人心生厌恶,而他进入不久便因为内部空气不畅而不得不被人抬出法院,多么可笑啊,中间有一处描写,一位内部人员试图撑开一处天花板想让新鲜空气进来,结果落下大片灰尘,让她不得不赶紧关上,这里,卡夫卡又通过这类离奇的情节描写让人感到胸口发闷,一件事情,想要干净利落地处理好,在书中,在这个环境下,似乎是天方夜谭,只能在各种不可抗力的扭曲下,变得繁琐、笨重和不可控。正如K先生的生活和人生,在此之后,他好像再也没有正经地与法院方的人接触,他的人际关系却不时给他送来帮助,与其说是帮助,不如说是一种束缚,他的叔叔向他引荐了律师,患病却又精于人脉的律师,他却因为个性和女色没有把握住所谓的机会,荒诞!再后来就是漫长又麻木的辩护书写过程,看不到进展让K感到发疯。他的客户向他引荐了一位法院画家,向他讲述了各种内部的操作,他自认清白,结束了冗长的对话,好似这一切折腾都是徒劳,在观众眼里无疑是一场脑力的折磨。

你想,所有的剧情都需要发展,需要环环相扣,但如果一个情节是偶然发生,又随即湮灭,并不能对主体事件产生任何进展,只想去显露出主角的徒劳和现实的荒诞,那么相比观众也会感到痛苦。尽管卡夫卡用了一些“麻烦”的人物和场景描写,反倒加重了读者这分负担。

荒诞复荒唐,最终K被处死了,莫名其妙地被带到了郊外,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流程只有初次的贸然闯入和首次的庭审参与,仅此而已,看到这里我已经不知道说了多少遍荒唐二字了,没有道理,没有逻辑,只有琐碎,只有机械,没有个人意志,只有权力的闸刀慢慢砍向头颅,自认清白的坚持无济于事,乞求宽恕的行为反倒得到一丝垂怜,这个系统如同噩梦般让人窒息,它却不是个人的意志决定的,好似每个人都成了刽子手,身处这样一个荒诞的世界里,你怎能不发疯!

在结尾处,K的临终呐喊: “真想条狗啊”,可谓是道尽了正常人在荒诞环境下的窒息与屈辱,相比另外的译本,这个译本的结束语实在是恰到好处。

卡夫卡笔下的世界,是没有光亮的,是情绪堵塞的,只有厌烦和疑惑,只有莽撞和呆板,好似灵动的感觉已经消失在这片天地间,又或许是荒诞的世界已经将所有的敞亮抹杀殆尽,这也是读者感到难读的原因,苦涩负能量的东西,确实让人敬而远之。这个故事,这些人,这些冲突,让主角这个清醒的人成为无力可施的局外人,我想加缪可能也是受到了卡夫卡先生的影响写下那本局外人,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猜测,一个清醒的人一个有意识抗争的人,读者不自觉带入其中,体会他的碰壁、失败到最后的绝望,感受这一层一层渗透出的窒息感,大抵是卡夫卡先生对这世间荒诞最为严厉的控诉了。

深夜,我伏案想象,想到了局外人,想到了西西弗斯,想到了很多荒诞不经的梦魇情节,想到了存在主义的命题,也想到了自己,默默地,一切也就沉落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