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沉睡的人》读后感精选

《沉睡的人》读后感精选

《沉睡的人》是一本由[法] 乔治·佩雷克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沉睡的人》精选点评:

●佩雷克似乎在用第二人称和读者探讨人的植物性,我只观察,生活,不社交,不奋斗,也不随波逐流,像一棵树一样观察世界,无法成为他人的,也不达成自己的。

●虽然全书使用第二人称来进行创作,但这就是作者乔治·佩雷克在某个人生阶段时的自我对话:找寻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但又被各种各样抑郁的情绪暂停下来。有趣的是,我也曾有过这样脱产待家无数念头丛生却动弹不得的经历:“有什么不对头”,“那就变成植物”。/ 译者李玉民关于作者在结尾处的创作:主人公在广场等待雨停后的看法:毋庸置疑是心理治疗成功后的开始。/ 你没有走出屋子的必要。你就坐在你的桌旁倾听吧。甚至倾听也不必,仅仅等待着就行。甚至等待也不必,完全保持安静和孤独好了。这世界将会在你面前褪去外壳,它不会别的,它将飘飘然地在你面前扭动。—— 弗兰茨·卡夫卡

●我爱第二人称,没有比第二人称更美妙的技法了

●【藏书阁打卡】练笔之作,或者说只是佩雷克随便写写的东西。这篇跟物挺像,都有一个社会学的疏离视角,适合由安东尼奥尼拍成电影。主题挺单薄,也挺老套,不过是在说颓废青年的无聊日常,不算有特色。这时佩雷克的写作还未呈现他收藏家似的的对物的癖好,佩雷克还是要列起名词时才好看,叙事上基本围绕一个小点不断旋转,人物只有一个,作者号称写的时候受了卡夫卡的影响,但没有卡夫卡怪异的风格。总体说来,如果不是因为佩雷克,这本完全可以不看。

●可就连这样的生活也是虚伪的

●你的冷漠和孤独,是恐惧和深情的伪装。书写不存在的意义,是为了抵御存在的哀伤。 “你可以当狗的上帝,猫的上帝,穷人的上帝,只需一条绳索,会点哄骗,有点钱财,但你决不能成为树的主人。你用尽浑身解数,也只能情愿自己变成树”(p27)

●佩雷克版的《局外人》。讲一个25岁的大学生,机械,昏沉,麻木,同时又平静,自由,陶醉。他起床,洗漱,出门,因为觉得不对劲儿就放弃考试;他生活简单,开支固定,外出计划严格到令人赞叹。活得如同一棵树,一头奶牛,一只牡蛎,一只老鼠。如同一个物件,只是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里,没有缘由,没有悲喜。读完丝毫没有觉得可怕,甚至有些羡慕。

●60年代颓废青年肖像。

●已购。用第二人称的一般看不下去,这本却能顺畅读完,在想翻译得真好啊~ 有什么东西正在破碎,什么东西已经破碎。你感觉不到了——怎么说呢?——感觉不到依托了:有什么东西,你曾觉得,现在还觉得,直到这刻,一直在鼓舞你,让你的心里热乎乎的,感到自己的存在,几乎感到自身的重要性,感受着加入了、沐浴在这个世界里,而这种东西,你开始缺失了。

●你的房间是最美丽的荒岛,而巴黎则是无人横渡的一片沙海

《沉睡的人》读后感(一):沉睡的人

读前言,便耗费了大半小时,发觉和作者笔风有点相似,一股淡淡的幽静,似乎这个词来形容不太寻常,一种无边界,不知云。

“在受众的心中,有个个万万个哈姆雷特,这是不以作者创作意图为转移的事实。”

此刻,我仍觉得自己情感还是很满,也不知此状态将会延续到何时,或许到中年吧。总会得有为自己的有感而发去自私。

“如果在你的头脑中有一泓湖水,这不仅可强,而且是正常的,尽管要肯定这一点不得不多加小心,你也得花些时日才会抵达。”

恰恰惊奇地感到,自身处于可以流动的状态,随着你的感知细化,更加耐心,更加灵活。

《沉睡的人》读后感(二):读书笔记1596:沉睡的人

法国很有特色的一个作家,可以四十多岁就病逝了,第一次读他的作品,有点当时当时新寓言小说的意思。

全书文字不多,截取的是主人公生活的一个片段,没有前因也没有后果,就是突然开始不接触社会,逐渐遁世的过程,不上学,不考试,不交际,白天睡觉,晚上游荡,探索巴黎的每一条街道。随着时间的流逝,遁世的程度越深,动物的属性减少,更像是一棵行走的树,不讲话,只看报,清醒时细致的观察周边,睡梦中是无名世界的主宰,他没有床,只有一天长凳,每天和衣睡下,幻想自己是一条船或者一座山,在思维王国里探索另一个世界,

书是以第二人称超我的口吻叙述的,与之对应的是主角的行为,日复一日的睡觉,吃饭,上街游荡,喝咖啡,在昏暗的小电影馆看电影,但是危急来了,有个东西终于抓住了他,他的无名世界崩塌了,他又暴露在世间,他害怕了,他只能在广场等待雨停,等待他和读者的都是黑洞洞的未知世界。

《沉睡的人》读后感(三):《沉睡的人》书摘/1967/法国/乔治·佩雷克

“有什么东西正在破碎,什么东西已经破碎。你感觉不到了——怎么说呢?——感觉不到依托了:有什么东西,你曾觉得,现在还觉得,直到这一刻,一直在鼓舞你,让你的心里热乎乎的,感到自己的存在,几乎感到自身的重要性,感受着加入了、沐浴在这个世界里,而这种东西,你开始缺失了。” “你像调钟表似的调整自己的生活,就好像你要避免空耗迷失,避免完全沉沦的最佳办法,就是投身到琐碎的事务中,凡事都预先决定,绝不允许出现意外情况。但愿你的生活封闭,光滑,滚圆,宛如一只鸡蛋,但愿你的一举一动,都由一种不变的指令规定死了,即什么都替你决定,不由分说来保护你。” “有时你还幻想,睡眠是一种缓慢侵蚀你的死亡,是一种既温和又可怕的麻醉,是一种舒舒服服的坏死:僵冷沿着你的小腿,沿着你的手臂往上升缓慢地升上来,麻木你,消除你。” “你什么也没有学到,仅仅明白了孤独教不会任何东西,麻木不仁教不会任何东西:这是一种诱饵,一种迷人心性而设陷阱的幻想。你孤单一人,仅此而已,你本想保护自己,但愿世界和你之间的桥梁永远断掉。其实,你太微不足道了,而世界是个多么宏大的词:充其量,你只是在一座大城市里游荡过,沿着楼房的门脸、商店橱窗、公园及河滨路走了多少公里。” ——乔治·佩雷克《沉睡的人》

《沉睡的人》读后感(四):植物人历险记

《沉睡的人》书中本来没有标记章节数字(法文原版好像就是),但根据龚觅教授在《佩雷克研究》里提到的,全书一共有16章(我翻数过人文社“蜂鸟文丛”的这个版本,确认是16个)。

1~10章写主人公精神转变(或曰苏醒)之前的内容;11~16章则是主人公经历噩梦并迎来苏醒的后续。这前后两个部分构成《睡觉的人》的“二元布局”。

其中,前一个部分(1~10章),又“包含着一个较低层次的二元结构”:

1. 主人公半梦半醒间的感知状态(1、3、9章);

2. 对应这种状态的“无所住心”的日常生活(其余各章,内容包括街头游荡、房中思量、独自游戏和昏睡等)。

后一个部分(11~16章),则包含:

1. 一次作为“临界点”的噩梦经历(11章,器官被蹂躏分解,被似乎来自“你”自己的巨眼定睛,永远不会关闭视线);

2. 此后主人公“再也无法维持他的冷漠气质,在焦虑、恐惧和期待等诸般情绪的纠缠下,夜夜无法入睡”,直到小说结尾处他的觉醒,“从冷漠自闭的人生态度中解脱出来”。

在龚觅的解读中,以上可视为小说里的“四个对跖点”。在前一个部分中,主人公过着他冷漠疏离、静止自在而近乎恒定的“植物生命”,“生活在无穷无尽之中”的“潮平状态”。 从有目的的闲逛到信步游荡,“时间每一刻都具有同等价值,空间每一处都相仿”。一切了然于胸。不快步、不迷路。主人公是“这世界无名的主人,历史再也掌控不了的人”。

转而到后一个部分,第11章陡生的噩梦情景划分了主人公苏醒前后的两个阶段,“机械降神式”的苏醒,“仿佛是人物精神结构中应力失衡时出现的骤然断裂”。之后,“你”还是做着同样的事,一样四处游荡,但“人群不再裹带你了,黑夜也不再保护你了”,“真实存在的唯有孤独”……主人公发现自己“生活在沉寂的恐怖中”,“唯一不能归于寂灭的反倒是自己念念不忘排除的自我意识”(龚觅)。

“你”甚至开始根据隔壁邻居发出的响动,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自己弄出的动静又如何被对方捕捉;你们如何“默默地共生”。现在,“追寻意义的念头牵引着听觉,头脑中的混沌渐渐化为有序”,“ ‘你’就此告别了‘半梦半醒’,进入了连贯的叙事的世界”。

以至于,“你”照镜子时,发现“这张脸清纯,五官端正,整个轮廓几乎俊美了。头发、眉眼的黑色冲射显现,仿佛脸上一个活物在观望”(就像封面上的佩雷克大脸吗……或者改编电影里男主角那种脸)。稚气荡然无存,透出坚毅神色。通过观察自己,让自己清醒战栗。“你”认识到:

于是,觉醒的“你”,走出陋室,“于风雨交加时来到克利希广场”,遐想滚滚潮水冲刷出新的未来,就在“你”面前敞开。“你不再是这世界无名的主人……不再是感觉不到下雨、看不见夜晚来临的人。你不再让人触碰不到,不再清澈而透明。你害怕了,你等待着。你在克利希广场,等待雨停”。

“主人公一度试图用冷漠和自我封闭筑成的茧壳来保护自己不受历史和现实的伤害与困扰,随着畏惧、等待、时间意识的复归”,走出匿名,“摆脱虚假的恬然自得和无所用心,承负起人生真实的烦扰”,重新成为“我自己”。(由“你“成为“我”,去到《W与童年回忆》中的“我”)

至于青年佩雷克“躲避个体经验、回绝真实历史”的状态和缘由,以及通过写作敦促自己“直面个体历史”的努力,那是另一些故事了。

其他:

在第15章结尾,有一段文字指向麦尔维尔的《抄写员巴托比》:

这“我情愿不”的代言人对“你”来说是什么?一贯消极麻木的同类,还是清晰坚定的反抗者?

有研究者(Manet Van Montfrans)发现转折的第11章、最后的16章,它们隐去的章节数字对应着佩雷克父亲战死的日期(1940年6月16日)和他母亲被捕失踪的日期(1943年2月11日,佩雷克推定)。

佩雷克与Bernard Queysanne合导了《沉睡的人》1974年电影版,同年获得让·维果奖(Prix Jean Vigo)。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