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迷路人间》读后感摘抄

《迷路人间》读后感摘抄

《迷路人间》是一本由孙未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19-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迷路人间》精选点评:

●喜欢其中几个故事,遇上好编剧能卖出不错的票房。作者深谙都市高楼一扇扇窗后的陌生与惶惑。

●读了孙未的文,从爱情,围城生活,职场,疾病和死亡等等各个角度剖析了现代都市人生活方方面面,这本书俨然是一部都市人生活图鉴。

●“正因死的存在,生也成为多么好的东西”。 书中每一篇文中都是在丧中充满了温柔,读后有一种丧燃的治愈感,作者对生命的意义解读的很透彻,就像一幅幅现实缩影下的都市镜像

●死不过是生的反义词,那么迷路可视作是窥探另一处人间的方法。

●有上海城市元素的加成。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对于从小上海长大的自己,每个场景都历历在目,生活无情而温情,上海这样的城市,不是把人成长为近似冷漠的无情,就是变成停不下脚步的神经质。我也和作者一样,贪恋着自己印象中的上海,却一次次在失望中逃离。

●有些故事我并不是很能理解其中的意图

●亲爱的,我曾经盼着你活过来,我愿意付出我的容貌,年轻,健康,一生的快乐,甚至生命,至死不渝。 可现在,我希望你死,无需安然逝去,只求我问心无愧。

●八个短篇的故事,每一篇都是对人生的思考

●读完后有种丧燃感。死是很好的东西,为什么我们在对生活中充满恐惧的时候从未想过它所赋予我们可以离场的恩惠?正因为死的存在,生也成为好的东西。它容忍我跌跌撞撞在书本与人群中摸索,迷路,犯错误,执着或轻率,热爱或失望。

《迷路人间》读后感(一):生活中从来都不是逆风解意,只有容易摧残

大热的宅斗剧《知否知否》总让我这个十足的宅女过足了瘾,它不仅描述了庶女明兰的逆袭成功,最终获得幸福,更让我看到在这样一个深宅大院中的人,和深不见底的人心,我发现最容易懂的是人心,最莫测的也是人心,在各种利益,情感交织时,我们现代人会怎么样呢?还好,手边的《迷路人间》给了我最好的答案。

关于作者 孙未

孙未当红专栏作家,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和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曾任上海电视台编导、现场主持人和国有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获过多项全国文学奖和电视编导奖。孙未是近年来都市中产写作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十几岁就已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并曾出版了3本作品集。

丰富的人生经历,游走于世界各国,倾听着不同肤色人心情故事,喝着不同味道的酒,走不同风景的道路,这样的作者不仅在国内外穿行,更在文字上游走,拿奖拿到手软啊!

可能《迷路人间》有些偏冷门?但是我觉得她那本《单身太久会被杀掉的》被大家所熟悉

人间真的没有什么值不值得

自从著名脱口秀演员李诞的一条微博,他那句“开心点朋友们,人间不值得。”朋友圈的好多朋友就刮起了一股丧桑的风,一种看破红尘遗世独立的沧桑感,恰恰符合如今网络文化的“丧”趋势,被文艺青年们奉为箴言,当做人生信条,成为一句网络梗而存在。那么人间是否值得,暂且不去说,私以为,要活到人生的尽头,才可以道出这句话,人间到底怎样,你我就老老实实做一个掉入人间的折翼天使,好好体验一把,就像书中那对坚持爱情和心爱的人打算厮守到老的乖乖女孩,以为自己可以撑到最后,可以打破妈当年的选择,最后,她终究抵不过“贫贱夫妻百事哀”谚语的魔咒,回到自己拧巴的家中后,女主那种内心挣扎,曾经“我愿意舍弃我的容貌,我的年轻,我的健康,我余生的所有快乐。如果这些还不够,我愿意你们拿走我的生命,只要他能活下去。”让我叹息,就像年少时轰轰烈烈的恋爱,甜蜜得让人觉得齁得慌,像火一般炽烈,燃烧着自己,燃烧着对方,仿佛全世界只有他,我们终究会长大,会被世事所纷扰,迈着步子走在人生的道路上,莫回首,总会挠挠头笑着说一句,当初太年轻!作者笔下的故事,不是烂大街看到开头就能知道结尾的快餐故事,人物的鲜活带着你能触摸到的灵魂,也许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你身边的某某;不是那种撩拨粉红少女心的青春文学,那温柔的笔触扣人心弦的细节描写让你这个围观者也津津乐道参与其中,索性这是一本有8个不同类型的故事,从第一个开始就让我惊奇,第三个禁不住惊讶,越来越喜欢这种窥探人心的阅读体验,忍不住赞叹一句,好书,好书。

《迷路人间》读后感(二):越成熟对这世界越失望

看到《迷路人间》这个书名的时候,就被名字中的意境给吸引住了,我在人间行走,却失去了方向,我走的越远,在这人潮中迷失的越深。

很久之前,在我还不是特别能明白事情的时候,就偶尔能听到80、90后是垮掉的一代这样的言论。再到后来还能经常听到信仰这样的字眼,是说着我们这一代人缺乏精神上的动力,太过于物质化,应该要找到信仰,生活才不至于太迷茫。现如今,80、90后已经是这个社会的主流大军,我们依然没有找到信仰,只是这个词已经很少提及了。

现在的聚会,大家正式场合中说着内心都不相信的主旋律,实际上就想着从政策中抠出点边边角角的福利,私下里谁要是提些精神层面上的事情,大家就仿佛笑话一般的起哄,关系亲近的能说些掏心掏肺的话,都是在劝要认清现实,别再生活在理想中了,大抵就只能在这样的氛围中继续生活。

我们没有破而后立的勇气,没有举世皆醉而我独醒的自负,也没有叫醒那些装睡之人的能力,就只好迷失在其中,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读完孙末写的《迷路人间》,对这真实的世界看的更透彻一分。

《迷路人间》书由八个小故事组成,我喜欢简单的称为真病(如何用余生忘记你),赌客(赌城宠爱常胜客),吃饭团(点火),出轨男(跟踪者),傻小孩(疯人院),笑话哥(我们都是诈骗大师),假病(生前话永诀)等,这些故事涵盖了不同阶层所遇到了各种奇形怪状的事情,作者在其中用细腻的描写展现给读者冷冰冰的生活现状。

每个故事里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作者使用大量的细致入微的环境描写和真实生动的心理描写,说出了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忧虑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将人性的阴暗面赤裸裸的展现出来。每当我们看到希望的时候,又狠狠地砸下一块石头;当我们感到绝望无助时,又能够意外的看到微弱的希望,在这些纠结痛苦中,爱恨交错人消瘦,更多的是怕这些苦没来由。

八个故事每一个都是一口气读下去的,但是其中几个故事细节则给我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一个是赌城宠爱常胜客中,当那帮大佬们知道如何赢钱之后,反而对赌博失去了兴趣,在他们看来赌博赢钱像上班一样,看到这一段让我耳目一新,第一次看到这么清新脱俗的描写赌博,简直是赌博界的一股清流。不禁让我想起从小就知道的一个段子,如果地上掉了一百美元,比尔盖茨则不应该低头去捡,因为他每秒钟挣的钱远比一百美元多。其实这么描述这个段子给的冲击不够大,因为一百美元,我们忍一忍不去低头捡也就过去了,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可是换种方式来描述,遍地都是一百美元,比尔盖茨都不应该低头去捡,这种感觉就很糟糕了,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却是别人不屑一顾的,可见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已经超越物种了。

另外一个细节是我们都是诈骗大师中,笑话哥扶着醉酒的女朋友离场后,全程被调侃的设计师闪亮登场,笑着跟女主角说我们是自己人,这个时候笑话哥的可悲可怜提升到了极致。一方面极力瞧不起设计师等靠着吹捧金主骗钱,一方面又极力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得到金主赏识分上一杯羹,这种矛盾的心理,夹杂着笑话哥混乱的人生,就像他语无伦次的话语一样,充溢着浓浓的失败。这个故事是最难理顺故事情节的,可是想明白之后,就会有一种切肤之痛,将我们心理那一丝丝的遮掩毫不留情的扯去,透过这一面面镜子,看到自己内心的卑微。

在这些故事中,我们多多少少都能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当第一遍读完故事那种酣畅感觉慢慢消失的时候,当我们夜深人静静静的思索那些故事的时候,当我们发现自己也是故事中那些可怜可笑之人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已经慢慢迷失在这悠悠人间中。

《迷路人间》读后感(三):面对人间迷路,该如何抉择?

找寻迷路中的出口

拥有真正的出口是一个好世界的基本标准,正如当电影院里灯光暗下来,安全出口的绿色灯光便在两侧亮起来,看见这个标志,我就觉得分外安心,如果电影不好看,至少我可以选择离场。生命也是如此。每个人都会遇到人生非常迷失、绝望的阶段,孙未的《迷路人间》展示了那些迷失的故事,希望我们能找到迷路中的出口。

孙未自称是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这种性格让她喜欢追根究底。她不相信美好的表象,相信每个人都曾经遭遇极度绝望的时刻。而且她也更相信如果人们继续追根究底,无论正走在多么漫长的黑暗的隧道里,总有这一刻,不经意之间,会一步踏入耀眼的阳光。《迷路人间》的问世前后历经八年时间,这些故事写作于爱尔兰科克、意大利佛罗伦萨、美国纽约、丹麦维堡,校对于罗马尼亚的多瑙河畔,但这些故事大多发生在上海这座她出生成长的城市。世界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感情、事业,环境的变换,生死的无常,这是一个人到这个世界上要经历的必修课。

婚礼前夕,身为公司高层的未婚夫李昊被确诊胃癌晚期,何玥的母亲迫她悔婚,反而令何玥离家出走,搬进他们已经装修好的新房。随着治疗过程中,人性的卑劣被展示的淋漓尽致,生者形同已死,众人盼望死去的那个人却偏偏活着。《迷路人间》开篇的首个故事情节似乎意料之中,而读者却拼命地往下读想找到理想的结局。可能读者欣慰于疾病并没有使两个年轻人分离,反而勇敢地领了证,积极地接受治疗。然而生活总是残酷地让人忍不住唾骂几口,随着治疗的深入,病痛的折磨,金钱的捉襟见肘,没有帮衬的辛劳与无奈让两个年轻人慢慢地产生了感情裂痕,“相看两厌”。最后,在疾病的突袭下都没有分开的两人,却在岁月的损耗中分崩离析。疲惫、自私,让温情消耗殆尽。或许,这正是现实生活的底色。

豪赌、诈骗、绝症、争夺财产……《迷路人间》用八个“血淋淋”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叫现实,什么是希望。“世界运转依然,阳光恒常照耀”“正因死的存在,生也成为多么好的东西”这些话把孙未的悲观的乐观主义展现的恰到好处,读者也不自觉地共情于这些情景中,或悲伤,或激愤,或自责,我们只愿每个迷失中的人找到自己的出口。

P

《迷路人间》读后感(四):故事既然开始了,那就继续下去吧

故事既然开始了,那就继续下去吧

文/丸子

关于我,我是那种很爱看故事的人。但最爱的就两种故事:一种故事世界观完全架空,连语言和逻辑都是新造出来的,上一本书有下一本书的伏笔和线索,而古老的过去都有迹可循。像是第一次读到《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感受,让我觉得我就是属于另外一个世界的人。而另一种,我喜欢完全赤裸真实的故事。故事一旦开始了,就进行下去,哪怕残忍也好意想不到也好,那些符合人情常态,揭露人性背叛的东西,虽然读一次就更丧一次,却依然是我的心头好,因为它们实实在在,发生着。孙未的小说就属于后者。

拿到《迷路人间》的稿子的时候是我人生28年来的最低谷。我资历尚浅,没经过什么风浪,一场有始无终的背叛,8年的感情付诸流水。那一刻我累得想。我理解每一个想要自杀的人,因为那是更好的面对自己的方式。我想很多人都如我这般地想过死,但是因为很多世俗的原因下不了决心。而那时候的死亡对我来说就如书中所写,“放佛是电影院的出口,让我看不下去电影的时候可以出去,是安全的空间”。我想着我不要再为了别人而活,我想累得时候就直接死去。我的心情随着书里的八个故事而起伏,而到最后反而是平静。

我为【赌城常爱好胜客】拉斯维加斯的女人掉了眼泪,为他们最终幻梦一场的爱情。也为【如何用余生忘记你】的女人掉了眼泪,为他们终究逃不出宿命的拖累,感到无望,感到厌倦。还为【凌晨的葬礼】掉了眼泪,为主人公分不清是梦是醒的幻影,在荒原在雪地在山林中不停地行走,不知归处。有故事的人,看谁都是自己。有情绪的人,看谁都会流泪。《迷路人间》好像是黑夜里做的八个梦境,你在有的梦里感到释怀,却也在有的梦里不愿醒来。

“生的意义,无非是在这人间摸索,迷路,犯错误。”这本书把这句文案放在了书封上。我想没有谁能够定义谁的人生,程式化谁的人生。当你企图用别人的经验教训来说服自己宽慰自己的时候,你往往,已经走进了死胡同里。道理听了一千遍,你依然不能过好你的人生,那么何不在着荒诞的人间体验和感受呢?为什么不在这一次一次的跌倒中学会找一条让内心安宁的路呢?

孙未老师说,你永远猜不透的,就是人心。你在人间迷路,换句话说就是在人心中迷路。虽然大喜大悲的生活能让你迅速成长,但是倘若遇不到,就在别人的人生中找到一点自己的方向吧。故事既然已经发生了,我们也就不能再强求时光倒转,不能再懊悔和伤感,不能再重新规划,那就让它坦然地发展下去吧。犯错误也好,迷路在迷雾中也好,那都是人生的毕竟之路吧。

坦然是件重要的事儿,因为抗拒总是会让人失去所有的判断力。

《迷路人间》的这八个故事,好像发生在边缘,他们的大喜大悲都那么的兴师动众,仿佛你我都不曾经历也不会经历。但也恰恰是这样的故事,让我明白,失去也是成长,失去也很可贵。遗憾让人伤悲,遗憾却也充满美妙。没有绝对的对立和平衡,比如生死。有的时候生不见得是好事,死也不见得是坏事。爱不见得就幸福,不爱不见得就悔恨。坦然和面对,让这一切都显得平和起来。这好像也成为了这样的小说一种不可逾越的悲剧力量。

时至今日,这本书已经得以以成书的样子与大家见面,而我,离那段不堪回忆的往事也快一年了。我看到读者在豆瓣、微博、公号下分享自己感受,在那些孙老师虚构的人物的故事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获得了一些面对的勇气。勇敢面对朋友爱人的背叛,勇敢面对亲人的置若罔闻,勇敢面对自己赤裸的愿望和庸俗的想象,也勇敢面对故事的下一趴。没那么好也ok,没那么美满也ok,真实虽然残忍而赤裸,但是我们却残忍而丰满。

故事既然开始了,那就继续下去吧。别害怕,对,这是我最想说的话。别为了害怕结果而不开始,也别为了害怕过程的苦痛而不接受。就让它进行吧,继续吧,就去迷路和犯错误吧,没有什么正确更没有什么禁锢。

因为在我们的心里,永远保有让我们平静和休息的安全出口。

这很重要。

《迷路人间》读后感(五):人间哪有什么出路

断断续续地读过《迷路人间》的八个故事,毕竟玻璃渣一口气不能吃太多,会停止呼吸。每个故事读到一半,总有种想要找作者孙未理论一番的冲动,人世间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还是有很多美好和温暖存在的。然而在每个故事的结尾,这样的念头烟消云散了,铺天盖地的悲恸起来,我得承认,或者不管读者承不承认,现实摆在那里,作者所生动刻画描写的,的的确确是我们普通人生的黑暗面。

来自网络

《迷路人间》如何定义“迷路”?“迷路”,从一个个故事的主人公的迷茫状态中略见一斑,他们遭受着这个世间常见却又不寻常的苦难,被一个事件巨大转变,又可能是停顿了不知如何往下走自己的人生,在作者巧妙的情节安排之下,合理而耐人寻味。

如果你的未婚夫(妻)身患绝症在床,不考虑良心的谴责和他人的目光,你会选择陪伴他(她)度过剩下的时光还是抛弃?我想,选择后者的不在少数。疑点在于为什么何玥在李昊病情最危急时没有放弃他,却在抵住父母方的压力、照顾病情处于稳定后选择提出分手。人总是倾向于作出利于自己的选择。何玥的坚韧,一方面是出于爱情,另一方面也是怀揣着对未来生活的期望。换句话说她不仅仅是为了李昊,更是为了以后的她能过上梦寐以求的生活。于是在这个故事中,刚开始将何玥坚强善良与父母的自私、岳父母的冷漠相对比,最后因为爱情幻想的破灭,连何玥的温情也不再,丑态毕露,人生唯有“凉薄”二字。

能做到“爱人”的圣人毕竟少数,人为己无可厚非,真正在意的唯有利益,唯有活得开心而已。既然“法不责众”,那么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明面上遭人唾弃的行为在人的心底是允许存在的。

另外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故事是“疯人院”,周太太对“弱智”孩童亚当的关爱远超正常范围。我将这与其童年相联系起来。周太太拥有一个苦痛的、被迫与母亲的辛劳抱怨捆绑在一起的童年,被强行灌输观念,从而产生对控制欲的恐惧。她亲近亚当的生活,既是因为与其有相似经历而产生的共鸣和同情,也是借此投射自己的感情,温暖亚当来回避逃离自身童年的悲剧。于是,注定了这场搏斗是盲目的、无果的,残忍地再一次见证了控制欲下的悲剧。

“当我认为自己更重要,当我将自己的愿望置于孩子之上时,我就已经和赵小姐没有太大分别了”,不幸,这是中国传统父母的一贯作风,比起“成人”,“成龙”、“成凤”是更重要的事情。是父母的罪吗?也不尽然,有时是父母的期待过了度,也可能是并不了解这些“教导”的糟糕影响。不是说“不知者无罪”吗?

这世上哪有什么非黑即白?人间哪有什么出路?生的意义,无非是容忍我在这人间摸索,迷路,犯错误。可惜,《迷路人间》并不能带读者找到人生的出口,甚至使读者更加迷茫,坠入思考的深渊。所幸,它让我们看清楚了一些人性,就能更坦然地接受,不失为一部优秀的作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