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专家之死读后感摘抄

专家之死读后感摘抄

《专家之死》是一本由[美] 汤姆·尼科尔斯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专家之死》精选点评:

●写得很中肯,越是无知的人越意识不到自己的无知

●本质性的东西完全没涉及,不值一读

●虽说写着美国,但在当下的中国,这本书也是写得出来的吧

●三星半,不仅仅是专家之死,里面的很多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了,比如“杠精”的存在。对于专家不再权威,书里也有些有意思的解释,比如证实性偏差,教育的下沉,媒体的无奈,专家本身的错误等。

●过滤屏蔽垃圾信息 独立思考

●本来想说,从一篇文章撑长为书,会有一些水分。但是作者要说的,太需要被广播出去了。悲哀在于,从各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来说,我们正沉迷于恶性循坏。人性固有的缺点被最大化利用和发挥,大家都堵上了耳朵。

●还不错,比新星的反智时代更好读。有比较丰富的实例和作者的体验,但总体控诉大于更深层次的分析和未来方向的思考。

●高等教育,专业的由来和未来

●这是一个很应景的话题,谈论专家的没落和反智主义的崛起,作者书中列举了大量现象来印证这点,同时提出了这种现象所隐含的严重后果。但缺点是内容太过美国化,而且作者很多内容颇类似于吐槽,虽然其有勇气指出这些问题还是值得赞许的。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首先要认识到我们所处的这个信息生态环境是比较糟糕的,特别是大量博取眼球的自媒体,其内容以哗众取宠为目的而非阐述事实;其次培养自身的信息识别能力,也称为信息素养,能够对信息源有很强的鉴别力,简而言之就是选择在最信得过的权威(针对某一领域);最后是提醒我们对待(真正)专家要保持足够谦卑,能够打破自证偏见、自信假象和“信息茧房”效应,相信专业的价值,才能获得真知和真相。但也许专家也需要放下自己的傲慢,学会沟通。

●“专家之死”的背后所折射出的问题是复杂的,作者有勇气探讨值得鼓励,但本书未尝不是“反智主义”下讨巧的产物。 ❶这个问题在评价“牛津通识系列”时已经提出过,即“当有了Wikipedia和类似于此的其他网站,当我们获取知识更为快捷、全面时,一本夹杂着作者私人情感与倾向的科普读物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尽管作者在书中批评了Wikipedia的不全面和性别化,但作者并没有给出取代搜索引擎的可行性建议。 ❷教育沦为中高产的投资项目、完全产业化是一种在现阶段无法遏制、无法解决的现象,教育资源分配的背后实际上是各阶层的博弈。可能改变,但恐怕既得利益者并不希望改变。 ❸偏见愈偏见,对于作者想要抨击的那部分人,他们是不会阅读本书的,本书除了骗和作者一样自我感觉良好的人的稿费,对改善整体大环境毫无用处。

《专家之死》读后感(一):让反对更理性

今天,距离美国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斯塔特(Richard Hofstadter)1962年出版《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已经过去了近60年,然而特朗普的当选和有可能的连任告诉我们:反智主义从未离开,不要高估了文明社会里的“智性”影响力。作者尼科尔斯从专家与平民的话语权争夺、人类思维陷阱导致的沟通困难、高等教育低质化、信息爆炸导致的信息匮乏以及新闻的娱乐至死等各维度剖析了“专家之死”的原因。

柏拉图笔下生而睿智、具有绝对正确的智识理念的金人毕竟是幻想。专家的倒下无论是过去时还是进行时,这从来不是一个新问题。如果反智是当前阶段的民主社会的副产品,人们仍然要对此有所警醒和节制,应该尽可能在善意下出发,在自我检省的氛围下运作,避免其扩大、失控,我们才能真正的守护文明。

尼科尔斯的著作就社会发展给反智主义带来的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然而就核心问题的探讨而言,霍夫斯塔特的著作仍是振聋发聩的经典。

《专家之死》读后感(二):当所有观点都要以平等之名拉到最低的共同标准上去,一切就都被观点绑架了

又是一本很适合疫情期间读的书。作者是美国海战学院负责研究国际政治关系的教授,本身就是一个“专家”,书里面很多内容其实是他的实际经历而非空洞的理论阐释。看完印象最深同时也是作者认为造成“专家之死”的主要几个原因包括:互联网即时沟通的形式损害了人们理智平和的交流,搜索引擎的滥用膨胀了人们对所谓“知识”的掌握;大学日渐的商业化让老师不得不以“客户至上”的理念来迎合学生;以及媒体内容对读者用户的“按需供应”。

在专业知识和观点两者之间,专业知识退居二线,人们更愿意第一时间找到观点进行批驳,而非去了解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情绪取代了理智,而这样的结果或许就是不断恶化的讨论环境。另一方面,人们对观点近乎苛刻的平等处理,看似价值正确,实际上却是对专业知识的损害,或许可以认为是另一种值得警惕的“民粹”。

就像作者所说,当所有观点都要以平等之名拉到最低的共同标准上去,一切就都被观点绑架了。

《专家之死》读后感(三):有驳没有立

想要结束反智主义的盛行,绝对不是简单粗暴的「请相信专家」就可以。我们需要好的教育,而书中有关教育的一章主要是对大学教育的抱怨,对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这一事实的重复描述对读者没有任何价值。

我们需要为下一代提供一个尊重科学的氛围,需要在教育中重视逻辑思维、统计思维、概率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思维能里的培养,需要提高对认知能力的重视。在教育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不少教授坚持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互联网环和新闻媒体方面,我看到国内的(国外的看不到,哔~)少数优秀的媒体和自媒体在专业性报道和深度报道上做出的努力和成就,而且拥有不少的读者。我们需要有能力识别出这些媒体(或者说是信息源)。

在非专家群体中,也有很多不反智的民众。专家和公共知识分子应该做的,是怎样让其他民众变得更接近这些不反智的民众,而不是批判和抱怨。更重要的是,面对社会困境,我们应该继续向前走,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倒回去——维护专家的权威。

有驳有立才是一本好书。考虑到改变社会这个复杂系统的难度,以及解释和分析现状的必要性,这本书不应该只是受到批评,而是应该被仔细阅读。不过,在中文的特殊语境中,不带着怀疑眼光就去看这本书很可能是有害的。

对于已经阅读了这本书,或者通过其他的信息源意识到自身的反智行为的读者,大可不必担心,不用纠结和专家知识水平的差距。一点点基础的逻辑知识、基础的统计学知识,和一颗不甘于做一个「理直气壮的糊涂蛋」的心,就可以帮助自己告别反智。

《专家之死》读后感(四):听《专家之死》

首先,全书给“专家”下了定义,专家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领域非常窄;2,有博士学位或者某行业认证;3,与普通人难以交流。这第三个条件听起来有点奇怪,其实跟后面所说的原因有关。

然后,全书给出了“专家之死”的三个理由:

1,高等教育,随着教育的商业化、教授开始取悦学生,教授和学生之间的权威开始进行倒转,这导致了教授的弱势,和学生的无知与自大;

2,互联网,互联网是一个信息容器,会让人们觉得可以通过互联网(尤其是搜索引擎)获得无限的“知识”,而事实上,人们获得的只是信息,而且还只是片段的信息,而且,人们倾向于不会认真阅读从互联网上获得信息。另外一个重要的点,基于大数据和算法,互联网能让大家很容易找到“同道中人”,强化偏见;

3,媒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体和互联网在取悦受众方面,没啥区别,只不过互联网通过算法来取悦受众,而媒体则是通过编辑来取悦受众,而互联网媒体更是如此,被取悦的受众可以从媒体上获得大量他们自己想相信的信息,尤其是书中举得那个“巧克力可以减肥”的例子,简直太有杀伤力了。

解读者在最后总结了以上三个理由背后的,令人担心的趋势——广大受众的无知而自大,解读者还举了一个“喝醋可以养生”的例子,也非常有画面感。

这本书,虽然书名写的是专家,其实全书写的恰恰是站在专家对面的人——大众,让我想起了那本著名的《乌合之众》

《专家之死》读后感(五):专家之死

前两年,我隐约记得在网上看到文章说美国这几年反智主义越来越流行,甚至有很多美国人不相信地球是圆形的!

这次读到的托马斯·尼科尔斯的《专家之死——反智主义的盛行及其影响》正好详细地介绍了这一社会现象。

其实不光是美国,专家这个头衔,在中国的地位这两年也是江河日下。网上很早就流行起来的“砖家、叫兽”就是大众对专家看法最形象的表达。

为什么在科学文明如此昌盛的今天,代表理性和知识的专家沦落到如此地步?

尼科尔斯给出了三个解释:

第一,美国的高等教育出了问题。

什么问题呢?首先,高等教育不再是对有能力深造的青年进行复杂知识的教育,而是变成了生意。学校关注的不再是教育质量,而是怎么样才能让客户(学生)满意。

这样一来,大学里的专家,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稀缺性就被剥夺了,学校里不再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学生心理上对老师们变得居高临下。

其次,上大学变成一种消费后,作为顾客的学生们自然会自诩为上帝,蛮横而无知,不再认为真理是掌握在专家的手中。加上要讲Diversity(多样化)的政治正确性,新一代的大学生们已经把专家拉下了神坛。

尼科尔斯总结的第二个原因是互联网的兴起。

我觉得,从互联网上获取知识首先失去了仪式感。你看中国古代有“拜师求道、程门立雪”,聆听老师的教诲得有个庄重的仪式。

现在呢,专家研究了十几年、花了几个月写的一篇科普跟二狗子吹的牛都是网页上同样的几K字节,而且还没二狗子吹的好听。

如果二狗子素质高一点,那也是转手把专家的文章改几个字就用自己名字发了,下面一堆人评论“有道理,比专家强多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