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刀锋读后感1000字

刀锋读后感1000字

《刀锋》是一本由[英]毛姆著作,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36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刀锋》精选点评:

●我看的是译林出版社方华文翻译的。木心说,人类的终极命题有这么几种解答方式:哲学、宗教、艺术、科学。具体我也记不太清了。高更选择了艺术,拉里选择了宗教,但最终指向是相同的:寻找上帝。两部书的主人公说过一些相似的话,做了一些相似的事,但《刀锋》相较于《月亮与六便士》更具有现实性一些,伊莎贝尔和《面纱》中的女主也有很大的相似处,而毛姆却能把他们写成一个崭新的故事。可读性很强,是我这几天看的最好看的一本书。

●毛姆的《刀锋》,在我眼中是他最好的作品,无论是《月亮与六便士》还是《面纱》都难以望其项背,而且方文华先生翻译之流畅让我手不释卷。 就像作者在文章的最后所写的,"我虽然无写成功之意,但此书的确是一部关于成功的小说",无论是拉里,艾略特,伊莎贝尔,格雷还是索菲,苏珊娜还有作为讲述者的毛姆,他们每个人都是成功的,只是成功的方向不一样,而且作者在塑造这些人物的时候,并没有给人一种心灵鸡汤般的劝导,反而让人觉得称心如意,毛姆的工笔由此可见一斑。 在我看来,毛姆塑造这些成功人物的目的不在于炫耀他们的发家史或者奇遇经历,而是在于指出几种人生的道路,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对其中的任何一个人物进行过度的褒奖或者一昧的贬低,就像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面写的一句话:成功只有一个,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果然没法喜欢毛姆,总觉得他太矫饰。

●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度者稀。

●1、好好活着,因为死了啥都不是了;2、物质上建立不了长久或是充实的幸福感的。

●毛姆是我最喜欢的英国作家。他真的不愧是最会写故事的人,书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命运,可读性很强,读起来引人入胜。

●要是我跟拉里一样,不用工作但每个月有固定收入,我也就要去填补一下我人生的浅薄...

●为信仰而活,本身就是够美好的事情了

●其实有些不太明白,或许我再长大些才会懂

●赶上当当半价促销,买了这个新版本,居然几乎没人评论。感觉这本书与六便士结构类似,情节也大致类似,都是拿不同追求的人做对比。对女人语含讥诮,女权主义者会受不了吧? 毛姆应该没有全盘否定物质主义,但明显提倡精神生活与物资的平衡。

《刀锋》读后感(一):毛姆的两把剃刀

一本是《月亮与六便士》。读完后,对主人公的行为完全无法理解甚至对他心生恶感的读者,估计此生与艺术无缘的了。

一本是《刀锋》。读完后,接受不了主人公的选择与追求的读者,估计此生也是与宏大的精神生活无缘的了。

这两本书,犹如两把剃刀,刀锋之后,读者会自知:谁留在了真正的艺术与精神的王国。

让人遗憾的是,《刀锋》后半段竟然不如前半段精彩,不过也不至于让人满怀期待而又陷入失望之中。

《刀锋》读后感(二):杰出的布局能力

在这个故事中,毛姆是个杰出的旁观者。

每个人都有所追求,每个人都追求到了所得。而“我”在与他们相处、交谈中见证帮助了他们的所得。

思特里克兰德和拉里一样,都是为了所求随心所欲,而伊莎贝尔是幸运的,及早离开了他。毛姆见证了她从少女到少妇的蜕变,也见证了她和拉里的越走越远。两个人注定要走不同的路,因为价值观的不同。

一直觉得伊莎贝尔是睿智的,能看清,能断舍离,能认定走下去的路却也摆脱不了女人的“圣母”情节。

将这么多人物关联在一起,是他的叙事才能在穿针引线。

《刀锋》读后感(三):精神追求就无止镜

真希望你能明白,我提供给你的生活要比你想像的充实得多。真希望能让你知道,精神生活是多么的激动人心,那会是多么丰富的人生经历。精神追求是永无止镜的,是一种无比幸福的人生道路。只有一种体验能与之相比——你乘飞机飞上蓝天,越飞越高,越飞越高,周围什么都没有,只有无边无际的太空。你会产生极度的欢乐——这种欢乐,哪怕把全世界所有的权力和荣誉都给你,你也不肯交换。

拉里的这段话,多么让人激动,多么触人心弦。这样的男孩子,我真想对伊莎贝尔说,你走开,让我来。

《刀锋》读后感(四):经济基础

前不久“清华韦神”事迹广为人知,未曾想过在这喧嚣激荡的人海中,还有着一大批专心求知、寻求真理的翘楚。因为在我这凡夫俗子的眼中,世人都在为碎银几两慌慌张张。

在这里,我想讨论的是:在原始人时期,生存需要占据首要地位,人在饥饿/寒冷/痛苦之下会被动物性控制,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生存。而当基本生活无忧之外,人就有可能会去进行大量的思考,例如:人从何而来,到哪里去;或者物质世界客观规律等等。

文中的拉里一生都在追求自己求知之路。而正是因为拉里有一笔衣食无忧的费用(虽然他在最后超凡脱俗之后全部都处理身外之财)。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迫于生计,拉里可能不会有大彻大悟。是经济独立给了他更多的机会。所以:经济独立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刀锋》读后感(五):《刀锋》杂谈

《刀锋》是我在《月亮和六便士》后阅读的第二本毛姆的书,我个人觉得《刀锋》的阅读门槛似乎更高些,后期对于印度宗教思想的论述着实有些艰涩。 书里的每个人物都很鲜活,他们也许做过坏事,并非十全十美,可总归是可爱的。 拉里这个人物有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行为都让我联想到《心灵奇旅》中对于“火花”的追逐。他追索生命的意义,无目的性地追求知识,“苦其心志,劳其体肤”,最后顿悟展现出近乎“神性”的一面。他救助伤寒走投无路的苏珊娜以及一心要和索菲结婚的行为很难不让人想到那三个字——救风尘。 艾略特的一生简直可论为世俗意义上的小人物白手起家成功史,他优雅考究懂艺术,八面玲珑,甚至有些踩高捧低,虚荣,然而却是“一个善良的老朋友”。【也许作者更是一个善良的老朋友,肯为了自己生命垂危的朋友去偷一张请柬。】 伊莎贝尔,真像一朵玫瑰啊,美丽却带刺。真想见见究竟美到了何种境地,作者夸她的话太让人动心啦!(第五章小四那里) *拉里和伊莎贝尔算不算某种程度上的月亮与六便士呢? *个人觉得时代文艺出版社方的译本有些地方算不得很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