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逻辑十九讲经典读后感有感

逻辑十九讲经典读后感有感

《逻辑十九讲》是一本由[美]威廉姆·沃克·阿特金森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逻辑十九讲》精选点评:

●很好,兼严肃与通俗性的一本逻辑学入门级读物。

●太简单,但是可以很好地整理自己的思路,最后一讲对诡辩的阐述很受用

●'Life is a box of 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what's going on to get it'.离开了观察和验证,推理很少是推理,逻辑也很少是逻辑。如同语言里能指的相对性以及所指的任意性,过分追求科学推理会通向空洞;当然不去概括归纳推理的话,这大概是个太实诚的或者愚昧无知的,大家快来欺负她呀!合乎良心的推论不会是一元论者,因为他推理的前提是把握了他所关心或者是很重要的一些特质要素,从抽象上进行推理,他所理解的重要次要实际上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单一的。多多的验证,多多的观察,尝试生活的乐趣!

●浅显

●列出基本概念和易产出误解重点,但是对我而言还是有些难度

●长篇的读书笔记丢失了。。。

●翻译差

●枯燥生涩,没法入境。最大的收获是:概念是认识事物的基石,演绎归纳是已知通往未知的钥匙。

●中间有几篇读的昏昏沉沉,但整体来说的确比较好懂。读这样的书果然应该做笔记吧…

●有点枯燥,有时候看着看着觉得突然出现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有的理论我觉得逻辑不自洽,可能是我没有学过逻辑学的原因?

《逻辑十九讲》读后感(一):逻辑十九讲,讲的是什么

逻辑十九讲的十九讲≠如何让自己直接通过十九讲变得有逻辑,而是对逻辑所的内容,规律、原理进行分解,刚好十九个章节,这就是“逻辑十九讲”。这本书比较偏向教科书,整体是逻辑术语介绍。通过逻辑规律来走向正确的逻辑规范。 这本书内容比较无聊、枯燥,书里也没有举很多例子来让读者进行消化,如果已经有逻辑学基础,对概念本身的理解已经有所体会和了解,会比较轻松。 所牵涉到的逻辑内容其实在高中学习,如果集合知识学习得不错,那么对逻辑概念、内涵的理解也比较轻松。 这本书和【逻辑:你认为正确,就一定正确吗?】一起搭配使用会比较好,因为这本书的例子非常丰富,用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深入浅出,可以理解逻辑里面的看起来比较高深的术语,而且也这本书也出于实用性,能够对逻辑的实际使用能够达到一定训练,和理论能比较好地结合。

《逻辑十九讲》读后感(二):低于预期太多了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理解有问题,很多术语的翻译好像很常规的翻译不太一样。我学数理逻辑的时候两本教科书的翻译都不是这样的。后面看了很多人的书评,翻译有问题的概率比较高。如果去随便搜一个逻辑学的术语对照表,可以看得出来确实很多词对不上。

读完感觉作者举的例子里面有一部分讲得不太合适,或者可以说是非常奇怪。但是因为翻译有问题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所以不确定是翻译导致的还是本来例子就有问题。

此外作者不知道是不是刻意省略了所有的公式,以致于有些东西反而变得复杂了。本来是打算读完评估一下要不要推荐给朋友用来入门的,目前看到第十二章,感觉还是推荐朋友看教科书更合适一点。如果省略掉举例的部分,只看每个章节一开始列出的定义,那勉强还可以,但是价值不大。

《逻辑十九讲》读后感(三):《逻辑十九讲》

用三个小时的时间,翻阅完了这本《逻辑十九讲》。这本书还是比较枯燥,不太容易读的。如果说给它推荐给一类人阅读的话,那就是参加公务员考试和事业编制的人员。

在公考类的考试当中有不小的分值的题都涉及到逻辑推理,像这本书里讲到的归纳、演绎、三段论和谬论还是相对有一定的帮助。当然进行辩论比赛的人也可以尝试去读读这本书。

阅读这本书,书的目录是可以反复读的,它是每个章节的概括与精华所在。也让我们对于关于逻辑的一些基础核心性概念有了深刻地认识。 比如,推理的过程有四个步骤:抽象、概括、判断、推理;推理的两个种类:即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比如,对概念的论述:不了解概念,我们在生活中就无法交流,因为我能不能说“那个四条腿,长鼻子,大耳朵”的动物的肉很好吃。概念是对任一事物的一种精神陈述。

《逻辑十九讲》读后感(四):《逻辑十九讲》:逻辑学基础知识,让人成为理性人

1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锻炼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在与人沟通时,你是否遇到过“诡辩”的人?是不是他们的话似乎听着很有道理,但仔细琢磨又好像哪里不对劲? 《逻辑十九讲》是一本逻辑学的入门书籍,其中内容浅显易懂,它用简单的语言帮助人们分析了概念的形成步骤、推理的四个步骤,从而帮助人们提高逻辑能力。 但不得不吐槽,这本书的中文版翻译得比较晦涩难懂,建议大家看英文版,全名是《The art of logical thinking》,可能叫《逻辑思考的艺术》更合适吧…… 书中阐述,每个概念的形成都需要五个步骤,即陈述、对比、抽象、概括、命名。推理的四个步骤,即抽象、概括、判断、推理,推理,推理的两个种类,即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作者如何将复杂的逻辑学用浅显的十九讲阐述吧。 2 “每个人的推理有好有坏,而逻辑是一种推理学科。它可以使我们认清楚:好的推理可以导引出真理,坏的推理则会给我们带来厄运,并导致我们每天不停地犯错。” 学会优秀的推理能力可以让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处理问题时,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 书中提到,推理分为四个步骤:抽象、概括、判断、推理,推理的两个种类,即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3 很多谬论的产生,是因为用相似的事物去证明另一个相似的事物,关于这个,有些育儿书就犯了这种错误。 比如有的孩子利用什么方法提高了成绩,那么就得出结论,这个方法有用。 但实际情况是,每个孩子的学习方法不一定一样,这个方法可能有的孩子管用,而有的孩子就不管用。 这种常见的错误引导,其实就是逻辑方面欠缺的表现。 4 我们要用批判性思维看待这个世界,包括自己。这样才能不被表象迷惑,从而得出真理,看清事实。

《逻辑十九讲》读后感(五):读《逻辑十九讲》

这个月初我快速翻完了这本由所谓美国新思想运动之父写的逻辑学入门读物,个人感觉还不错,书中章节划分很有条理,符合人的大脑的思考模式,书中由浅入深介绍了逻辑学相关的几大核心概念,对于没有接触过逻辑学的人也可以轻松阅读。

在这里,《离散数学》等专业学科我们暂且不谈,就说说逻辑学的通俗读物。我在这本书之前还看过《逻辑思维简易入门》、《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0版)》等书,我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问题,那就是上来就给你讲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但是却没有告诉你为什么需要这么思考?这么思考有什么好处?

因此,读者在阅读此类逻辑学书籍往往会感到困惑,也容易感觉十分枯燥和乏味。《逻辑十九讲》这本书不一样,因为它从推理的步骤、概念的形成等更基础的概念开始讲怎样进行逻辑性思考,而且文笔比较精炼,没有太多废话。

书中第一章讲到,逻辑学就是一门推理的科学,我们每个人每天在处理各种信息时都会动用大脑中的推理能力。当然,不同的人推理能力有好有坏,“好的推理可以导引出真理,坏的推理则会给我们带来厄运,并导致我们每天不停地犯错。”

对于推理,逻辑学家在人类有限的认知领域里做出了最简洁、准确的陈述,推理过程总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即:抽象、概括、判断、推理。

第一,抽象是从一个物体、人或者事情中,提取和归类出它的特性或者属性,并把它看成是一个有实际精神含义的产物。举例来说,你一旦认识到狮子具有力量这样一个特性,就能单独运用抽象思维,把力量理解成狮子特性中的一个,然后便可以独立地、脱离具体狮子这个实体来思考“力量”这个特性了。换句话说,思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抽象艺术,而深思熟虑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第二,概括是指形成概念或者基本想法的过程。它的作用主要是帮助人们更轻松灵活地理解我们通过眼睛、耳朵、鼻子等器官所感受到的客观实体,以及不同实体之间的共同特性。举例来说,一个人会对一匹特定的马形成特定概念,但是这个特定概念仅适用于这匹马。不过他也会借助于自己的感官经验对马形成一种概括的概念,而这种概念不仅适用于这匹马,同时也适用于属于同一类的其他马。

第三,判断是指把两个物体、两个人或者两个东西进行对比,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的过程。举例来说,你可以对马和动物这两个概念进行比较,然后找到它们之间的某种共同之处,从而得出一个判断:“一匹马是一种动物。”或者我们拿马和奶牛进行比较,找到它们的不同之处,从而得出判断:“一匹马不是一头奶牛。”当然,这种对一个判断的表达,我们便可以称之为命题。

第四,推理是指把两个物体、两个人或者两件事物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它们同第三者之间关系的过程。举例来说,我们可以有如下的推理过程:(1)所有的哺乳类动物都是动物;(2)马是哺乳类动物;(3)因此,马是动物。在这个例子中,推理的结果可以表述为:“马是动物。”可以看出,推理的最根本原理是通过对比思考两个物体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得出它们同第三个物体之间的关系。

显而易见,在以上这四个推理过程中,必须分别运用到分析和综合这两个过程。分析是把一个需要进行思考的物体分解成若干个组成部分、特性或者关系。综合是把一个有思想的物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特性或者关系融合成一个综合性整体。而这两种互为逆反的过程就是推理的基础。具体来看,抽象是一种理论分析;概括注重综合理论分析得到的特性;判断是分析和综合的一方或双方;推理则是从个体事实到普遍真理的归纳过程,或者从普遍真理到个体事实的演绎过程。

在逻辑推理中,有两种十分重要的分类。

第一类是归纳推理,也就是从各种具体事实中推论出普遍真理的过程。举例来说,当你看到一个特定的事实,即“被观察的每个人都被证明最终都会死亡”,于是你可以归纳出一个普遍的事实:“所有人最终都会死亡”这个普遍真理。

第二类是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归纳推理的逆过程,也就是从普遍真理中演绎出各种具体事实的过程。举例来说,可以有这样一种推理:(1)人都终有一死;(2)苏格拉底是一个人;(3)苏格拉底终有一死。可以看出,上述这种推理就是典型的演绎推理过程,而这种由“一个大前提 + 一个小前提”推导出结论的方式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演绎三段论。

最后,我们在推理过程中通常还会碰到很多谬论,某些看似有道理的推理,实际上却根本不成立。如果根据这些谬论窃取的前提和结论的不同,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类谬论,它们分别是:谬论前提和谬论结论。

所谓谬论前提,指的是推论的前提是无根据的假设,而这类谬论中最普遍的形式之一叫作“窃取论点”,通常表现为“假设没有被承认、没有被验证的基本前提是成立的”。比如通过以权威、肯定的态度大胆陈述一些假设已经被证明的事实,然后再把这个陈述当成论证的大前提,用逻辑学的方式展开推理。听者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认知论据,经常会选择性不去思考推理的前提是否真的正确 ,从而深信对方的诡辩。

举例来说,你可以思考这样一个三段论“没有运动道德的行为应该禁止出现;约翰·鲁滨孙的行为是没有运动道德的;因此,约翰·鲁滨孙的行为应该禁止出现。”,可以看出这个推理过程在形式上是正确的,但是被争论的关键点在于“究竟什么样的行为符合‘没有运动道德的行为’这个习惯性的定义”,如果这个前提不是确切无误的,那么自然也就得不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了。

此外,另一类常见的谬论是谬论结论,指的是对一个逻辑性结论做出的毫无根据的、毫不相关的假设。这类谬论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转换立场、谬误质疑、部分证据、诉求于公众舆论、诉求于权威、诉求于专业、诉求于普遍信念、诉诸于愚昧等等。限于文章篇幅我在这里就不做详细展开了,关于这点你可以自行查阅本书中的例子或者其他参考资料。

最后,关于这本书我就介绍这么多内容了,感兴趣的同学推荐还是阅读书中原文吧,本篇文章到此结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