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逻辑学入门读后感摘抄

逻辑学入门读后感摘抄

《逻辑学入门》是一本由格桑著作,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80元,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逻辑学入门》读后感(一):读后感

简单易懂,贴近生活,书中很多例子就在身边,平时不觉得,但自从看了这本书,认真思考了一下,还真是如此,原来我们经常犯逻辑错误,而且自己不觉得自己犯了错。有很多专业的名词,但只有部分名词从字面上不好理解,其他还好。

88个常识,数量挺多的,由此可见我们生活中有多少逻辑问题,犯了多少逻辑错误。看起来趣味性也够,不会很枯燥,初学者适用。

《逻辑学入门》读后感(二):无体系的格物致知

将日常生活里的许多对话概念做了一个明确的逻辑归类,使人区分真实和虚假逻辑之间的区别。就例子而言十分的通俗易懂,就深度而言基本谈不上。

自己最多的想法大概是,主要还是学会什么是对比较重要。介绍什么是错的,并无法带来对的思想,倒是让人明白了自己思想里的许多谬误由来。可惜的是这背后的原因也没有解释清晰,若是能解释清晰社会学的原因,以及哲学上的原因,该多好

《逻辑学入门》读后感(三):逻辑的拐杖

很有启发,逻辑就像是一个拐杖一样,帮助我们看清问题的真实避免,情绪化和陷入他人或者自我预设的陷阱之中。这既是防身之术,来面对大人的诡辩时有所察觉,不合理的说服时有所防备,也是自己的立身之器,帮助自己更好的表达,输出自己的观点,以获取他人的认同,促进矛盾的化解,这种技巧有时会近乎于虚伪,但若是用于来消解,不必要的争论则又非常巧妙也帮助我们构建一些基本的思维进行组合,进行逆向进行重构,提升工作的效率,化繁就简。在过去我一直认为辩论毫无益处,但现在了解了逻辑,认清他价值之后就会更加认同,如果说语文是华丽的词藻,那么逻辑就是真正把他们串联在一起的东西,但是很可惜的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政策忽略了这样重要一块的构建,一方面是没有学科去认领,另一方面则是没有人重视,也许单纯靠死记硬背,这么应付的考试又何必如此深谋远虑的去灌溉呢。反而容易陷入道德的非议和舆论的指控,这是否是在对下一代进行黑化和拔苗助长。这正恰恰印证了逻辑,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对问题的回避,我们正是这样做的回避逻辑,回避现实的问题。9.18

《逻辑学入门》读后感(四):格桑《逻辑学入门》书评

天津卫视有一款情感节目叫《爱情保卫战》,我在干活、吃饭的时候,常常用这节目当背景音下饭。在节目里经常出现一些恋爱中的“奇葩”,无论在行为或者言论上,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他们动不动就会甩出一些“XXXXXX不应该吗?”“XXXXXX怎么啦?”“XXXXXX就应该balabala”“XXXXXX一定有问题”等等言语。乍听好像是那么回事,但细想起来又不知从何反驳。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那么我推荐来读读这本《逻辑学入门》——对,读本书可以专门针对各种“明明觉得对方说得有问题,但是又说不上问题出在哪,吵架又吵不过,吵完后才后知后觉”的情况来进行精准打击,免得被某些奇怪的东西带到沟里。正如王尔德说:“逻辑没有爱情的一半重要,但它能证明事情。”

在中国纺织出版社这套《XXX入门》系列中,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比较迷惑的,因为它涉及到对“逻辑”这个词的认识。我上大学时曾修过一门叫“普通逻辑”的课程,所以我印象里逻辑应该离不开“S、P、三段论、直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等概念(如北大出版社的《逻辑学十五讲》)。不过既然看过了同系列中杜鹃的《经济学入门》,那我们心底大体有了底:不要把本书视为一个学科的正统入门书,而应该看成是思维经验的拆解小随笔。正如作者在序言中介绍,本书所讲的逻辑并不高深莫测,“而是生活中推导和证明某件事情时的思维过程”。

结合本书,再来看《爱情保卫战》,就会对应上很多。比如,“我就是和网友聊聊天,我又没有出轨”——诉诸最差;“你要不信,我说了也没用”——诉诸信心;“我那次只是一个例外”——诉诸规则以外;“你听我的肯定没错”——诉诸经验;“我天天喝酒,我也没出啥事”——诉诸个体;“孩子上不了好中学,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一辈子就全完了”——滑坡谬误;“毕竟都谈了挺长时间的,双方年龄都大了,分手也舍不得”——协和谬误;“你说我搞暧昧,你自己不也和学姐纠缠不清吗?”——诉诸反诘;

“你这么献殷勤肯定是看上人家了”——动机论;“我又不想跟他出国,我学外语干啥”——否定前件;“我家里觉得她穿得太暴露,肯定人就不正经”——强制推理;“没抓到什么,就是一种感觉”——直觉思维;“我要是以后有时间,我肯定多陪你”——设定条件;“他对她前女友那样,对我肯定也一样”——推不出来;“涂老师说过XXXXX”——断章取义;“泡吧的哪有好人啊?”——归纳谬误;“你是我男朋友,你就得挣钱给我花”——一厢情愿(尤其这个案例,直接就是从爱保来的)……

由此大体可以看出本书的特点:第一,它离不开生活中的事例;第二,这些事例比较短小易懂;第三,与事例相关的概念不太复杂。不过,让我疑惑的也有几点:

首先,88个常识我没有看出排序的内在逻辑,像杜鹃那本书起码还分了几个大章节,把相关常识分类安排,而本书是完全罗列,导致概念、经验和方法论混合,虽为常识,却显得驳杂;其次,某些概念表述并非严谨的逻辑学术语,例如“在此之后”“破除迷信”“无足轻重”“简单答案不存在”等,起码看着不如“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看起来高大上,对此我理解为是作者对现象的描述和概括过于通俗化;再次,一些例子所代表的思维方式往往并非截然的,时有交叉,比如“他不回我电话,他一定是不爱我了”“人家的老公都怎样怎样,你怎样怎样”,这种逻辑就是槽点太多而无从吐槽,或说某些案例不能很好的举一反三;还有,有些案例其实并非完全源于逻辑学,会有多学科交叉,比如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典型如“结构歧义”。

作者说它写作的目的在于让人“能远离思维陷阱,清晰而客观地思考,做出理性睿智的决策,让人生少一些曲折和弯路”。这有点像林欣浩写作《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的目的,所谓让人内心平静,不再空虚、不再恐惧、不再陷入物欲的无限烦恼之中。只是“理确真,然并卵”,实际上不管是工作、生活还是爱情,很多时候并不讲逻辑,这很可能让你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在大家不讲究逻辑的时候,你来讲逻辑,在大家不讲究理性的时候,你来讲理性,在大家装睡的时候你起床,在大家装糊涂的时候你清醒……如果逻辑不能让你看透本质而让内心通透,那很大可能会因为无法妥协而让内心痛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