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德国》的读后感大全

《德国》的读后感大全

《德国》是一本由[英] 尼尔·麦格雷戈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0元,页数:6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德国》精选点评:

●去德国之前看完了,和大英博物馆那本异曲同工,都是很小的东西看出很大的格局。真的博古今通很厉害!

●棒呆!装帧翻译良心,插图超赞,切入角度有趣客观,对小历史的解读并未过多的批判而更多寄予对未来的期盼。接下来还是那个问题:怎么会发生这一切?所有德意志史中伟大的人性化传统,怎么就未能避免这种道德的彻底崩溃,而任其最终酿成数以百万计的杀戮及民族与国家的巨大灾难呢?如果是我,当时又会怎么做呢?

●写得真好

●史料丰富,深入浅出,图文详实,强烈推荐!

●书还是不错,记忆吗-主要讲德国历史,现代部分基本没有。

●很好的书,角度很好,从德国每个阶段的特殊人物或建筑或艺术,切入分析阐述那段时间的背景。很小的切入口,却写的很生动很容易记忆。在捷克见过的卡夫卡故居,大学时交流的包豪斯学院,奥地利见到的犹太人会堂等,对于过去的疑问有了解答。好想带着这些感悟和新疑问去德国看看。

●德国作为一个想象共同体的诞生,马丁路德翻译的德语圣经统一了书面德语, 歌德, 巴赫这些人物; Kaliningrad 曾经是普鲁士的老家, 卡夫卡用德语写作, 布拉格曾经有最好的德语大学, 二战后这些地区都不再是德语区, 德国人失去了1/4的领土, 作为难民回到德国

●一月二刷德意志用

●读到书末,才发现尼尔·麦格雷戈是大英博物馆馆长,而本书则是英国关于德国历史一系列内容组织的一部分,所以有点理解了为什么这本书并没有采取通史的记述方式,而是截取了有关德国的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符号作为切入点。 一本英国人写的“德国史”,毫不生硬,流露出强烈的人文关怀,有轻松的记叙,也有沉重的回忆,文字也非常流畅,读起来毫不费力,强烈推荐!

●美到流眼泪,而且从物品切入历史的方式,真的是,简单名了,可爱直接!!!!!!

《德国》读后感(一):歌德赞颂斯特拉斯堡大教堂

它将千百个细节和谐地融汇在一起,它的同一性、完整性,以及它的伟大完全占据了我的灵魂。我可以品味和享受,却无法理解或阐释。他们说,这就如同天堂的快乐。而多少次我回味着此般天上人间的极乐幸福,在这杰作中领会先辈同胞们伟大的精神力量。又有多少次,从早到晚,由远及近,我从各个角度去凝望它的尊贵与荣耀。

《德国》读后感(二):《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短评

从勃兰登堡凯旋门到国会大厦的历史道路上,德国人凭借自己独特的民族性格,迈着深重的步伐,从过去走向了未来。本书通过一件件物品或是建筑回顾德国的支离破碎的历史,而这种支离破碎塑造了德国丰富多彩的记忆以及多元的性格:从柯尼斯堡到布拉格,见证文化中心的变迁以及帝国愈发清晰的轮廓;从王冠之争到莱茵河纷争,勾勒法德历史悠久不易平息的矛盾;从铁血勋章到三色旗,彰显坚毅执着与向往自由平等的风气;从古腾堡打印机到迈森瓷器,散发模仿与创造的智慧;从钟表到大众汽车,回响严谨细致的态度;从丢勒到歌德,续写民族内省自觉又外向意动的矛盾心理;从布痕瓦尔德到《漂浮的天空》,承载道德崩溃至重生的岁月;从三次建立帝国到三次发行马克,构建了德意志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本书瓦尔哈纳式地全面展现了德国的众多品质以及厚重历史,详细又有趣地回答了德意志在哪里、德意志是什么、德意志走向哪里的问题。复杂的德意志历史在建筑物以及纪念物中重塑,而对于德意志民族,历史的功用还将是确保其永远不会重演。在1920年保罗·克利的《新天使》中,我们看见了背对未来却被时代之风推向未来的身影;在1988年里希特的贝蒂肖像画中,我们看见了回头看向模糊随即又将转身面对未来的身姿。

《德国》读后感(三):德国“大众”车,凭啥比奔驰宝马贵几十万?你所不知道的德国真相

在高端车市场上,奔驰和宝马这两大德系品牌,堪称一对双子星,其地位几乎难以动摇,“开宝马坐奔驰”更是爱车一族常挂在嘴边的顺口溜。然而,比奔驰、宝马更高端、更昂贵的品牌,还是有不少的,例如同样来自德国的保时捷。

很少有人能抵抗保时捷带来的诱惑,经典的外观、高端的性能,以及足以彰显车主地位的高贵品质,共同成就了保时捷“梦想之车”的地位。但鲜少人知的是,保时捷其实并非一个独立品牌,它与布加迪威龙、兰博基尼、奥迪一样,同为德国“大众”旗下的子品牌。

提起“大众”这个品牌,我们并不陌生,但你不知道的是,这个由希特勒一手缔造的品牌,秉承了德国人最优秀的品质,并为德国的崛起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我们知道,在过去的一百四十年里,德国一直是欧洲大陆的核心力量。而就在三十多年前,一个新的德国在废墟上浴火重生了。但你对这个新生的德国,以及德意志的文化和历史有多少了解呢?

大英博物馆前馆长,伦敦古文物学会成员,英国著名艺术史学者尼尔·麦格雷戈认为,对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来说,想要构建一段清晰连贯又全面的德国历史都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在地理层面还是历史层面,德国总是动荡的。它的边界也在不断地游移。

在其巨著《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一书里,尼尔·麦格雷戈从六大部分、三十个主题对德国的文化的历史进行了讲述,其内容包括建筑、雕塑、绘画、瓷器、啤酒、香肠、汽车、货币……以“物”串连起德国政治、文化、艺术等数百年历史变迁。

可以说,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一本书如此这般地讲述“德国”,在此之后,恐怕也很难有一本书能像这本书一样,把德国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讲得如此通晓明畅。

汽车保有量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尼尔·麦格雷戈在书中告诉我们,希特勒刚上台掌权时,英国和法国的汽车保有量远比德国强劲且发达。为此,希特勒决定,对德国进行机动化改造。

希特勒要求汽车设计大师费迪南德·保时捷尽快设计一款结实耐用、易于维护且性能可靠的汽车,而且这款汽车还要足够便宜,适合德国这样一个仅有少量储备资金的国家大规模生产。

这款汽车被称为“Volkswagen”,也就是今天的大众汽车,而费迪南德·波尔舍为其设计的第一款车型,便是我们非常熟悉,且极为经典的甲壳虫汽车。

在甲壳虫汽车和大众品牌身上,秉承了德国制造业持久信誉的灵魂,也就是优秀的品质。即使在上世纪50年代,这款车型供不应求之际,大众仍然全心专注于品质。就连CEO都会亲自阅读技术检验报告,并给员工下发备忘通知,要求确保某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得到解决。

正是对品质的极高追求,使大众汽车在全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以说,大众为复兴“德国制造”这个标签作出了贡献,也正是得益于大众汽车以及它背后凝聚的工匠精神,德国汽车工业才在21世纪时,重获自己在金属精加工领域曾经拥有的良好声誉。

当然,大众品牌只是德国百年浮沉的一个小小缩影,要想更深入地了解德意志这个国家,我们还需要深入到德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去。

在尼尔·麦格雷戈看来,德国与其他国家最大的不同,就是其政治版图长期处于松散的状态,并分化为众多独立自治的邦国。因此,德国的历史必然是支离破碎的,它极度丰富又令人困惑,正如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那句诗一样:

德意志兰?它在哪里?我不知道去哪里找寻这样一个国家。

但也正因如此,德国最出名的特产之一,香肠,便拥有了极其丰富的品种和口感。可以说,德国每一个城市和地区出产的香肠,都有着独特的用材配料和特别的制作传统。

例如,慕尼黑的特产白香肠,是用小牛肉和烟熏猪肉的肉馅制成,其口味清淡,非常适合搭配当地奥古斯丁修道院酿制的啤酒。至于法兰克尼亚的煎肠、萨克森的脑肠、不莱梅的熏制谷粒香肠、波美拉尼亚的午茶香肠,等等,都有各自的独特风味。

据粗略统计,在国土面积仅35万平方公里的德国,竟然有一千二百多种香肠,它们是德国民族、历史多样性的鲜活体现,正如尼尔·麦格雷戈在《德国》一书中提到的那样:

“德国香肠是餐盘上的历史……也曾是众多德意志自由城市的骄傲与荣耀!”

当然,能把这些风味各异的香肠,以及那些曾分崩离析的邦国统一起来的东西,只有德意志的灵魂——啤酒!

公元100年左右,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在其著作中提到过一个金发蓝眼的民族,当谈及这个民族的共同点时,他曾这样写道:

“他们用大麦或其他谷物酿造一种饮用酒,而这种酒经发酵便成了某种与葡萄酒类似的饮品。即便你不舍昼夜地饮酒,也无人指摘。”

这大概是对德国人饮用啤酒最早的记载了,以至于到了后来,啤酒成了检验一个人是否是真正的德国人的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人为了捍卫啤酒风味的纯正,甚至专门出台了一部《纯正啤酒法》。这部法律规定,只允许用有限种类的食材来酿造啤酒,即大麦、啤酒花和水,而不允许再添加任何物质。

东西德统一时,因为民主德国酿造的一种被纯正法明令禁止的、含有糖分的黑啤,是否可以继续生产下去,争论了整整十年之久。德国人的民族性格,从中可见一斑。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论是风味纯正的啤酒,还是种类繁多的香肠,尽管存在大量地方性差异,但在漫长的历史中,正是这些美食将德意志的大部分邦国整合在一起近千年之久!

说到德国的民族性,还有一个小细节不得不提,那就是童话故事。

与《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并称为“世界四大童话”的《格林童话》,是德国民间文学的代表作,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都是《格林童话》塑造的经典人物。

但不知你注意过没有,与其他童话不同的是,《格林童话》的故事都必然发生在一片黑暗而幽秘的森林里,正是在那里,主人公形象脱颖而出,邪恶最终被战胜。

尼尔·麦格雷戈在《德国》一书中指出,虽然这些童话故事讲述的是众多虚构角色的不幸命运,但它们也涉及德国的命运。换言之,《格林童话》反映的是德国的政治,以及德国人对于宿命的恐惧和希望!

18世纪初,法国人在他们那位杰出领袖拿破仑的指挥下,向德国发动了攻击并将其征服,还拆解了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进而占领了德国人从莱茵河沿岸直至普俄边界之间的广袤家园。《格林童话》就是在此期间诞生的。

格林兄弟发现,虽然法国占领了德国的大部分土地,但德国却有某件蕴含着巨大价值的东西,是法国人永远无法攫取的,那就是可追溯至史前迷雾中的语言遗迹。

换言之,《格林童话》是德国政治与社会复兴的组成部分,是德国人在其语言和民间故事中拥有一种身份认同的证据,而这种身份认同是任何外来侵略者都无法摧毁的!

就这样,《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成了德国人赖以对抗拿破仑的武器,也正是靠着这种文化认同感,德国人最终将法国人赶出了自己的领土,并在几十年之后的普法战争中,打败了法国,并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从而取代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或许德国的历史天生就是破碎的,但它包含了大量广泛共享的记忆、意识与经历。对它们中的一部分进行检视,就是尼尔·麦格雷戈写作《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这本书的目的。

从十五世纪古腾堡发明的现代印刷术开始,尼尔·麦格雷戈选取了那些在新生的德国仍然能引起共鸣的对象与观念、人物与场所,比如德累斯顿的瓷器及其废墟中的碎石瓦砾、包豪斯的设计和德国香肠、查理大帝的皇冠及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的营门,以此向我们展现它的集体想象。

从宗教改革到现代主义,从1914年的军国主义到纳粹恐怖,从战后的分裂到持续寻求和平的努力,德国以文明和暴虐这两种方式强势介入现代历史。当屠杀犹太人的残暴行径被不断言说,我们该怎样重新理解这样一个民族的苦难与罪恶,奋斗与伟大?

一部国家史,一部民族史,关于德国的一切光荣与黯淡,尽在这部《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