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古代中国的战争之道读后感100字

古代中国的战争之道读后感100字

《古代中国的战争之道》是一本由[美] 费正清 / [美] 小弗兰克·A. 基尔曼 编著著作,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代中国的战争之道》读后感(一):围城,围城与无墙之城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是来自于《孙子兵法》的名句,也代表了中国古代对于战争的理解与智慧。

当我们看古代欧洲的历史的时候,战争似乎就是一个国家存在的一切。一个君主的地位,就是依靠征伐来确立的,而如果没有征伐的力量,那么无论是君主还是领主,其地位都是堪忧的。一个合格的领袖,应该是身披重甲骑在马上冲锋陷阵的骑士。欧洲王国的特征,是扩张与征服,或者防止自己成为扩张与征服的牺牲品,领地的更迭,君主的兴衰,王国的涨落,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这种扩张,不仅仅局限在陆地之上,而且深入到海洋之中。

但是回到古代中国,事情略有不同。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代中国与古代欧洲有类似之处,诸多小王国互相征伐,周天子的权威形同虚设。作为国君而言,亲率部队上阵打仗是平常之事,戎与祀,是君主的主要职责,而那个时候的战争,属于贵族之间的争斗,并不是每一个平民都有资格上阵的,而战争本身,也讲求一定的规则,比如事先约定好的列阵对决,对落败的对方不赶尽杀绝,而在很多时候,外交手段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的一种辅助形态,其用于结盟与威胁,争取最大的利益或者最小的损失。

春秋战国时期,一种主要的战争形势是车战,决定一个诸侯力量大小的因素,是车乘的数量,一般一辆车有三名成员,驾车的人以及长矛手以及弩手。在战国时期,战争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是其中一个典型现象,这表示来自北方胡人的作战方式开始影响中原,而对于中原诸侯而言,贵族式的战争已经成为过去,追求的是没有约束与节制的胜利,战争开始向平民化发展,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小国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而战争的残酷程度也越来越高,白起这样的“杀神”,在春秋时期是无法想象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集中在诸侯之间,到秦统一中国之后,战争的外延开始扩大,这种扩大持续到汉朝,其中一个高峰就是汉武帝时期,这个时候的中原王朝,开始对外征服的尝试。这其中包括两个方向,一个是控制西域地区,打通通往西域的商路,至于打通与控制商路对于汉朝可以带来什么好处,是现实的利益还是更多的荣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而在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对匈奴的主动攻击,在过去对于北方胡人的主要策略是防御,即便是秦朝,也是以防御性的修筑长城为主要手段,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战方式不同。中原士兵善于步战,而草原民族善于骑射,机动性强,步兵面对骑兵非常吃亏,而长期作战以及追击对于物资供应与机动能力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所以在过去的中原民族在面对游牧民族的时候以防御为主,背靠坚城,坚壁清野,即便是游牧民族可以获得一些劫掠上的利益,但是无法长期立足。不过汉武帝决定改变这种策略,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出击,这是对中原王朝的新的挑战。

虽然汉武帝的名字中有一个“武”,不过这是谥号,不代表汉武帝本人武力出众,实际上在大一统王朝之中,作为君主,是重文不重武的,即便是有一定作战能力的皇帝,一般也不亲自出征作战,比如秦始皇或者明太祖,其中不多的另类是宋太宗、明太宗(朱棣)、康熙皇帝等等,可是即使是这样皇帝,也不能只是赳赳武夫,必须要展现出自己“文”的一面,因为维系整个大一统王朝的,不是出众的武力,而是儒学的精神力量,而皇帝作为儒学的代表人物,必须在这个方面表现出自己的能力。绝大多数情况下,皇帝只需要在中央运筹帷幄,作战的事物可以交给手下的将军,而在大多数王朝,这些将军的地位并不如文官。背后的原因也非常简单,深受儒家影响的文官不会轻易挑战皇帝的权威,而作为武夫的将军就不一定了。

在汉武帝时期,他信任的将军是自己的外戚,幸运的是,他手下有两个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都少见的杰出的外戚将领,卫青与霍去病。尽管如此,尽管汉武帝耗尽了汉朝的国库为自己的将军打造了强大的骑兵,尽管汉武帝在对匈奴的作战中取得不断的胜利,但是事实证明这种主动出击的方式是无法阻止来自北方的威胁的。在汉武帝之后,中原王朝的主要对外作战方式再一次转向防御,毕竟对于农耕民族而言,防御是最好的作战手段。

防御依托的是城池。与欧洲的城堡不同,城池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有高大的完整的城墙,城内有官署、仓库、军营、居民区、市场,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当面对直接威胁的时候,防御一方可以将城外的民众撤到城内,而在平时的时候城外的物资就储存在城内,因此当大门一关的时候,就形成了两个隔绝的空间,一个是城外的荒野,一个是城内密集的人群。作为防御一方,其主要防御力量来自于城内的驻军,但是在需要的时候,动员城内的民众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作为进攻一方,面对的困境时后勤补给的困难。首先打造攻城器械就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长期防御作战的经验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战术,作为攻击者,尤其是擅长骑射的游牧民族,在面对城墙的时候总是遭遇巨大的困难,一旦在短期之内无法取得胜利,那么相对城池中的守军,荒野中的进攻方往往首先遭遇后勤补给的问题而被迫撤军,除非是一个完整的进攻体系将某个城池彻底孤立,比如宋朝进攻南唐的时候对寿州的长期包围。由此带来的一个后果是,古代中国即便是到了县一级也都会修筑城墙,只是城墙的坚固程度与城池的占地面积各有不同。

坚固的城池不仅仅会成为游牧民族的噩梦,有的时候也会成为王朝的噩梦。在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很多节度使自立为王,对于中央政府而言,这些节度使盘踞的城池就是一座座堡垒。面对这种困局,唐宪宗发动了一场对节度使的征讨作战,他选择了桀骜不驯的节度使中相对最容易进攻的淮西地区,因为这个地区周围都是跟随朝廷的节度使,即便是这样,两年的作战,进展甚微,凭借着一座座城池,这个不大的地区让唐廷无计可施,只是在长期的攻击下,让淮西节度使露出疲态,但是鹿死谁手,尚未可知。最后决定胜负的是一次突袭,李愬雪夜袭蔡州,利用州府军队全部派出支援作战的机会。李愬率领一支数千人的精兵,趁着夜色与大雪深入敌境,直取其核心蔡州,对方毫无提防,坚固的城防压根没有发生作用就被破城而入,结果就是节度使被擒,淮西的抵抗瓦解。

朱元璋与陈友谅之间的鄱阳湖大战,是古代史上重要的水战,中国古代作战以陆战为主,水军很多时候起到的是运输与辅助的作用,双方主将亲临水战战场更是罕见。与地中海上的海战不同,这里的作战船只没有撞角这样的设施,也不太通过远程武器,更多的是登船作战。水战原本就有很多无法控制的因素。在一开始的作战之后,朱元璋的旗舰搁浅,他本人几乎被逼入了绝境,全靠手下拼死营救,才得以逃出生天。转过头来,陈友谅的舰队就遭遇火攻损失惨重,但是最终决定结果的是一支取了陈友谅性命的流矢。如果这根流矢的目标是朱元璋,那么中国的历史就会转向不同的方向,由此可见战争的偶然性。

在明朝,与水战颇有联系,从开国定输赢的鄱阳湖水战,到郑和下西洋的恢弘业绩,到明朝中期艰苦抵御海上而来的倭寇(或者叫做海盗)的痛苦,还有元朝从阿拉伯世界带来的造船技术,其实明朝有着充分的驱动力与根基去向海上发展,从而在大航海时代占据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比如至少控制东南亚地区),但是机会错过就不会再来。随着火器的出现以及不断的改进,农耕民族所依赖的各种守城技巧逐步被淘汰,当清朝末年外来的侵略者带来一套完全不同的作战方式的时候,中国古代的战争之道已经失去了它曾经的光彩。

《古代中国的战争之道》读后感(二):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重文轻武”?

如果注意到统一中国必须面对种种复杂的地形条件,那么我们将愈加钦佩这一成就。乔治·克雷西(George Cressey)是一位游踪广布的地理学家,他将中国的山脉比作“青藏高原上伸下来的手指”。几条大河沿着这些山谷东流,使得这些山脉更难逾越。然而还有其他南北走向的山脉,它们把地形横截成一个个孤立的台地或盆地。例如,四川的成都平原是一个很早就得到人工灌溉的鱼米之乡,四周崇山环绕。从北面的陕西入川要经过重重关隘,从东面入川要乘船穿三峡,溯江而上。这简直是上天为割据势力准备的天堂。福建的河谷和广东的沿海平原也与此类似,前往中原都要翻山越岭。西南的云南和西北的山西也都是峻岭环绕的台地。一般来说,中国的几个经济人口中心之间的距离要远于欧洲国家之间的距离。空间维度上,中国比美、俄等新兴巨头更加广袤;时间维度上,中国甚至比欧洲更古老。不得不说,单单靠暴力,永远不足以统一这样一片文化多元、历史各异、地理隔绝的广大地域。从华北平原到长江三角洲的路途并不比欧洲北部平原更平坦,但是欧洲北部平原多国并立,中国却保持着统一。一言以蔽之,统一中国不只需要兵马饷械,更需要政治军事的想象力和社会组织的天才,军事力量只是补充而已。

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文明体,可是从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上看,这一块地域的统一绝不会是理所当然的。

从地理上看,西方的扩张性源于希腊罗马对海洋的利用,它孕育出远洋贸易、殖民地和地中海帝国,比 19 世纪的欧洲帝国主义早了两千年之久。欧洲帝国主义继承了希腊罗马的扩张性,最终掌握了世界霸权。相比之下,中国的防御性源于华北平原封闭的地理环境,它远离其他文明中心,也远离通向它们的海路。中国对安定内政的渴望压过了开疆拓土的雄心。欧洲有克里特制海权、特洛伊战争、雅典海军和腓尼基海洋贸易,而中国却少有类似的成就。中华帝国统一发展了一千年之后,与邻近的东南亚的贸易才渐形重要起来。又过了一千年,中国人“下南洋”蔚成风潮;然而,下南洋的部分原因是欧洲人的鼓动,他们出洋乘坐的是欧洲船只,进入的也是欧洲殖民地。有一种观点值得借鉴:今天西方扩张的特殊活力逐渐枯竭的时候,中国对内部社会组织的特殊兴趣也可能同时枯竭了。

地中海给了西方一个极好的空间去利用和发展关于海洋的各种知识、生活方式乃至观念。

文主武从,并不是修史的文人向壁虚造的。相反,这是中国维持社会秩序的一大成就。怎样让军人服从现有的社会秩序?今天,美国乃至全球的军事技术都在突飞猛进,这个问题重新浮出水面。而在中国历史上,这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这是考察中国军事史首先要注意到的一点。

从历史分期上讲,我们可以将中国军事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公元前221年之前,此阶段战争愈演愈烈;第二阶段是前221年之后,这一阶段中国已进入帝制时期,特点是武力钳制。先秦中国对秩序和统一的追求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一百五十个诸侯国渐渐兼并成十几个,又经过激烈的混战,只剩下七八个大国。前221年,列国终归一统。

古代中国文官武将的地位、声誉差别是一个值得深入了解的话题。

在这五百年中,从公元前722年到前481年的二百五十年称为“春秋”,当时的人还没有像后来那样鄙视武力,因为战争的胜利是衡量统治者价值的最终标准。战争只是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一部分。史书上还记载着很多外交活动:建立、承认或灭亡国家;派遣使节或人质;占领或割让土地;引渡罪犯;调解争端;协同救荒;通过临时的盟会或约定结成同盟,有些同盟目的在于限制战争。

公元前403年到前221年的两个世纪战乱频仍,史称“战国”。这一时期战争愈发激烈,组织愈发完备,战况愈发残酷,参战国的实力愈发雄厚,技术愈发先进。最近一项研究认为,春秋时期“不下一百一十个国家”被灭亡或吞并,只有二十二个生存到了战国时代。进入战国后,国家的数量还在急剧减少。大约战国中期,弩应用于实战;前4世纪中叶,铁开始用于兵器制造。与此同时,征发的军队规模更大、训练更精。士兵听从统一号令,协同作战,职业军人担任指挥。这些职业将领不再措意于繁文缛节,而是专心于沙场胜负。步卒取代了贵族的戎车。论述战略战术的兵书开始出现,最著名的便是《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大约成书于公元前400年到前320年之间,时至今日仍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军事思想。中原人很快又从北方少数民族那里引入了骑战技术,同时还引入了裤子,方便骑手跨坐在马背上。但是马镫还没有出现。

“孙子兵法”是伟大的兵法经典,但在很多时候是不是被我们误用为“权谋策式”的锦囊?

关于作战指挥的艺术,以及战争的手段和目的,前辈战略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智慧,《孙子兵法》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将这些智慧总结提炼了出来。和同时代的《孟子》放在一起比较可以看到,《孙子兵法》重视扰乱对手的心神、打乱对手的布置,它明显同早期儒家一样,认为精神状态是人间万事的首要因素。虽然帝制时期“换了人间”,但同其他生逢乱世的战国子书一样,《孙子兵法》流传到了后世(公元前 221 年之后两千年的军事史应该如何恰当地分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大课题)。

秦始皇的统一带来了内战永久终结的曙光。“统一”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理想,因为它带来内部的安定,这是繁荣和文明生活的前提。安定还意味着思想的统一。正统思想是治国的法宝,汉代前期,朝廷转而尊奉孔子(公元前 551—前 479)及其弟子。由此形成的帝制时期的儒学,吸纳了法家等其他学派思想,是一个混血儿。假如孔子复生,恐怕会被这种儒学吓一跳。无独有偶,罗马教廷的思想基础也不单是耶稣的教义,而是融合了众多源于其他宗教和社会的思想。汉代正统观念对战争是鄙夷的,这种鄙夷因此获得了道德基础,中国思想从此打上了轻武的烙印。接下来的研究要厘清汉宋两代的文官主导权的差异。宋代士大夫的主导权有理学的加持,更臻成熟完善。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文”与“武”地位的分界点

这样一来,中国正统观念中的理想社会,是于家于国都等级森然的社会。这一秩序的本质是一些人理所当然地高高在上,另一些人理所当然地身居下位。“父”和“君”居于“家”和“国”的顶端,占据支配地位。维系儒家社会的“三纲”则要求“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

为了维持这一来之不易的秩序,中国人采取了多种手段。这些手段同样等级森严。最高等且最可取的手段是“教化”。扎扎实实地灌输圣贤之道,让每个人都能深入理解伟大的“社会风俗的准则”(即“礼”,礼仪、行为准则),从而各守本分,各安其业。当教化失效,尤其对于没有良好教养的下等人,就要用次一等的手段 —“刑赏”,就是“胡萝卜加大棒”。统治者根据行为对社会秩序的影响程度施以奖惩。儿子殴打父亲要问斩,而父亲杀死不孝子是无罪的,除非手段特别残忍。因为孝道是社会的基石。

在这个规范性结构中,军事在第三个层面上发挥作用。当教化和刑赏已经不足以挽救乱局,军事则是最后的撒手锏。如果君主树立了崇德向善的风气,国家与社会机构运转良好,诸如战争等大规模的暴力强制则不再必要。

孔孟之教素来不推崇外在的强制。儒家认为,君子是一个人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君子应该能不借助暴力而达成自己的目的。这种观念是出于一种乐观的信念:君子的嘉言懿行能够感化旁人,旁人因此承认君子的道德权威。端正的言行本身就能化作权力。所以,在正确的时机以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不仅维系着文明化的人际关系网络,还确定了一个人在其中的地位。

对于在社会金字塔顶端的那个“余一人”,尤其如此。对于一个君主来说,诉诸武力等于承认自己没能用圣人之道施政,等于承认了文治的失败。所以,军事应该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它需要在历史和现实中寻找正当性。

在这里潜藏着中国传统中的绥靖倾向。战争很难有什么光荣可言,因为理想上来说,它就不该发生。道德的绝对准则都是在和平一边的。没有足够的经济利益以使战争显得正当,没有富裕的邻邦吸引中国盗寇穿过边境或越过海洋去劫掠。正如顾立雅(Herrlee G. Creel)所言,对外征战成为罗马的主要产业,而中国一直不强调征战的光荣。中国的年轻人没有亚历山大、恺撒、拿破仑这样的榜样可供崇拜或效仿,西方的英雄崇拜在中国年轻人中是找不到的。他们最多可以找到一个罗宾汉式的偶像 — 三国时期(222—280)的诸葛亮。所以中华帝国的历史上很难找到“神圣战争”,同样很难找到复仇的上帝或者震怒的耶和华。中国道德的价值不是由一个支持你、并且随时准备消灭异教徒的神祇赋予的。中国的世界观并不像《旧约》或伊斯兰教那样有着强烈人格化的神,也不那么好战。

正是因为中国传统观念中对战争行为的“道德鄙视”,才会在近代屡次出现“在人心不在技艺”这种荒唐可笑的辩论论据,一次次错过改革的良机。

武力的地位降低,内政外交的地位同样降低,它们其实是一个连续统一体。皇帝居于一系列辐射状的影响区域的中心。如果他英明仁厚,以德服人,自然会获得权威。皇帝的榜样从文明秩序的中心照临四方,不仅直接治下中国的臣民应当臣服,连中国周边的异族君长也要臣服,虽然影响力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结果就是,无论在中国还是域外,一切以暴力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都有他的一份责任。两种情况都被视为叛逆,因为它破坏了应有的秩序。1840 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意图用武力改变广州贸易体制,中国人也将他们称为“逆”,这种“逆”不是针对中国这个国家,而是针对以北京为中心的这个文明,而英国本身也是这个文明边缘上的一员。

这一套出于儒家之手的约束武力的规范性理想,是否比耶稣的“登山宝训”更管用,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但是它比基督教更加注重既成秩序,因为它认为和平是惠及每一个人的,而受压迫者的暴力反抗对谁都没好处。行为合乎秩序的理想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宇宙观,破坏这个理想有可能导致整个宇宙系统的崩溃。结果是,在中国“反抗权利”的正当,不能靠个人或集体自由来证明。要反抗必须以整个社会秩序为借口,宣称君主没有充分而正确维护社会秩序,天命已失。末世昏君的形象就是这个原则的一例。是他昏庸无道才使得天下大乱,反抗因而获得了正当性。反叛者往往以社会秩序的名义起事,它既是一个巨大的国家合法化的神话,也暗地里为一切诉诸武力的行为提供道德正当性。

中国历代政权的更替都伴随着天命正统的移交。

用“文”的手段,尤其是以君主的贤德来扩张势力,是合乎天意的正道;用“武”的手段,则绝不能宽恕。即使是在书写与这种观念背道而驰的武力扩张的历史时,这种观念依然受到尊重。

古代中国的战争之道

暂无评分

[美] 费正清 [美] 小弗兰克·A. 基尔曼 编著 / 2019 /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古代中国的战争之道》读后感(三):土木堡之后明朝过度关注蒙古未能正确评估满族的威胁:4星|《中国古代的战争之道》

英文版版权是1974年的,不过现在读起来也不觉得过时。

八位海外汉学家研究中国古代战争的成果集。费正清写了导言,后面7位各写一篇。7篇中3篇是综述,4篇单独讲一次战役。

单独讲战役的我感觉写的都挺好。专家水准,也不枯燥。综述的3篇中,《汉武帝的征伐》略有点没意思,《中世纪中国的城市攻防战》还原了许多战争细节,《先秦战争的模式与诸阶段》涉及到的人和事实在是不太熟悉,读后没什么印象。

《藩镇抗拒朝廷:淮西之役(815—817)》一章,讲的是中学课本中的“李愬雪夜入蔡州”的前因后果和详细经过。唐肃宗面临重重困难,下定决心平定淮西镇,发动5路大军围困淮西,李愬接替了接连失利的西路军总指挥。淮西镇军队战斗力强悍,在边境设置了重重堡垒,并且经常主动出击,让战争发生在边境外,李愬最终靠奇袭取胜,他的战争指挥艺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中世纪中国的城市攻防战》从诸多细节中复原宋朝的城市攻防细节:已经开始使用火器,弩和投石机是最重要的远程武器,一些兵书中列出了防守方在围城期间的详尽管制措施。这一章的内容可以跟《从丹药到火炮》一书互参,后者比较新,有更新的考古发现,但是并没有推翻本章的观点。

《1363 年鄱阳之战:明朝开基的内陆水战》,说的是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把一手好牌打烂,大军进入鄱阳湖,但是出湖的退路留的看守兵力太少,被朱元璋派人夺下,陈友谅由此断了退路。陈友谅的战船是为攻城而不是水战设计的,大船从水路接近城墙,士兵可直接从船上跳上城墙,但是朱元璋已经吸取了教训,城墙跟河之间留出了足够的空地。水战中陈友谅兵力占优,但是大船不够灵活,朱元璋实施了火攻。后来在长江上的水战,朱元璋小船依旧靠着比大船灵活取得优势。

《1449 年土木之变》说的是明英宗土木堡之变的详细经过,详细到每一天的行程和大事。明军50万大军在土木堡被也先的2万骑兵击溃,英宗被俘。后来也先打到北京城下,围城5天后撤兵,途中连一个卫所都没能攻下。也先军队的战斗力很一般,明军土木堡失败是实际指挥者王振实在无能。土木堡之后明朝的注意力集中在蒙古,一直对满族重视不够。

目前评价4星,不错。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最后有一点值得注意,武帝朝共封出爵位七十五个,其中有四十一个是归降的异族君长。汉朝对归降的异族君长还有一种安排,就是承认其名号与地位,令其依旧统领部众。对西南的夜郎(前111年)、滇国(前109年),采取的就是这种办法。P115

2:我们大概可以这样说,卫青等将领对匈奴的攻势类似于匈奴对汉朝的攻势,规模小,机动性强,主要目的是威慑敌人,劫掠牲畜,逼对方首领归降。对汉朝来说,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最多只是一二十年免受劫掠罢了。P117

3:平时,淮西等割据藩镇与中央政府维持着一种脆弱的相安无事的局面,其关系并未到势不两立的田地。例如,藩镇遭遇灾荒,中央还会拨粮赈济。大体而言,藩镇没有什么表示,更没有什么行动表明自己不服从朝廷。一旦节度使过世,他的继任者一定会争取朝廷对自己地位的认可,P139

4:专就军事而论,淮西军队的防御极为得力。当然,淮西人保卫乡里的动机非常强烈。指挥似乎也很到位,虽然有一条史料认为吴元济无力控制前线指挥官。淮西的步兵无论是野战还是守城都堪称一流,但骑兵才是决定性的。不少史料显示,淮西节帅大力推动养马。P153

5:几乎所有的记载都认为,李愬从一开始的谋划和措置都是为了奇袭蔡州,但他一直深藏不露,在发动进攻的最后一刻才禀报上司。这种说法未免过于戏剧化了。否认他早已盘算奇袭当然不妥,李愬一直有在817年发动奇袭的计划,其时机完全依整个战局的情况而定。P160

6:淮西之役在当时颇具代表性,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第一,淮西的防御非常得力。例如,突袭蔡州之前,经过近三年的战争,只有郾城一座县城落入官军之手。第二,防御纵深相当充足。没有史料显示官军此前曾深入淮西内部。第三,永久堡栅几乎无法攻克。P163

7:相反,许多阵地战中淮西常常是攻方。淮西军频频主动出击,让官军处于混乱状态,将战事挡在淮西之外。西线确实是这种情况,其他战线大概也一样。P167

8:《武备辑要》中反复提及向井中、河中投毒,并且引用了三个投毒的成功战例。一是战国时秦国向泾水投毒,二是公元600年隋军在泉水中投毒,击败突厥步迦可汗,三是宋将刘锜在颍水上游投毒,击退金兵。我们大可怀疑这种策略是脱离实际的,什么毒强到可以污染整条河流?可能所谓投毒只是向水中投入秽物,使得水质不适于人马饮用,从而使敌军的后勤发生困难。P173

9:据陈规记载,“远炮”的最大有效射程达三百五十步。在《守城录》成书的12世纪,很可能已经发生了技术革新,投石机的射程大大加长。不过《守城录》并没有记载新旧投石机在结构上的区别。P186

10:无论云梯、天台还是洞子,都是木制,炮发石击,登时碎裂。围困日记中记载得更频繁的是,它们也可以被点火焚烧。到了明代,这些笨重的器械似乎已经弃置不用了。类似的还有城上的木箭楼,12世纪的陈规就以为无用,到了明代果然消失。P188

11:《武经总要》里记载着一套精巧的密码系统。两位指挥官想交换信号而不被敌军看透意思,就要事前商定一套密码,这套密码是一首四十字的诗,每个字都不重复。这首诗就是解码的关键。诗中每个字都对应着不同的内容,或是命令,或是情报,比如“进”“退”“运粮”,诗里面的字会绣在旗子或写在牌子上。P190

12:有人认为,中文“火炮”一词对应英文的“gun”或者“cannon",这是不对的。事实上,这个词指的是抛射燃烧弹的投石机。“火枪”也一样,此词创自陈规,可以肯定它不是一种“gun”,而是一截填满火药的竹竿,可以喷火。另有一种南瓜形的铁壳炸弹,似乎也是用来喷火的,女真人在1221年使用过,名为“震天雷”。P191

13:襄阳守城战有趣的特色之一是征用茶商武装。襄阳商旅辐辏,是四川茶叶外销的集散地。茶商相当骁勇的原因在于茶叶归官府专卖,贩卖私茶的利润极大。即使合法商人也要雇人保护自己的安全。私茶贩子与合法茶商的界线极为模糊。宋代的一些地方叛乱就是茶商起事。P201

14:最后要谈的是襄阳周边狗群的命运。坚壁清野之后,成百上千的流浪狗在城外废墟游荡。每当守军出城夜袭,它们就汪汪地叫起来,敌人因此得到了“警报”。赵淳就派人编竹刍捕狗。P203

15:有趣的是,中国的城池和欧洲中世纪的城市比较,有一点明显的不同。在中国,一旦敌人破城而入,城墙之内基本上再无坚固的工事可守。即使是城中的主要建筑,如宫殿、庙宇、衙署,也都是砖木结构,鲜有石砌。城内没有堡垒,这是和欧洲的显著不同。在欧洲,甚至有些教堂也修成堡垒,可以供小部队据守。P212

16:这里必须谈一谈围城的时间长度。一般来讲,中世纪中国的城市要比同时期欧洲城市人口多,但是攻方似乎很少能单凭饥饿迫使一座城市投降。如果官府能够恪尽职守,使官仓无匮乏之虞,那么城市可以支撑很久。围困日记记载,最容易缺乏的不是粮食,而是燃料。攻城一方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P212

17:攻城军队可以从整个乡村掠夺物资,但是掠夺的物资一旦用尽,就会面临严峻的补给问题。军队如群蝗,所到之地搜刮无余,连喂马的草料都难找。军队还要在这种荒凉之地持续驻扎,所以要解决十万大军的补给运输,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军队驻地水路通畅,可以大量运输,但前提是必须完全控制水路。P212

18:1363年,陈友谅水军包围南昌,朱元璋率水军前往解围,鄱阳湖水战由此展开。此战是中国历史上内陆水战中史料最完备的一场,但是西方学界却不甚留意。P223

19:到1360年,长江流域的三个政权都有强大的水运能力。朱元璋政权的水运能力最弱。时人组建水军的初衷,无外乎向被围城市运兵运粮。于是人们很快发现切断敌人交通线的价值,随即产生对战船的需求。所以这些战船并不是与"陆军"(army)并立的"海军"(navy),而是陆军中的一支特种部队。P225

20:在辅助攻城方面,这个时代有一项重大创新:从船尾直接进攻临水城垣,夺取城市。1360年陈友谅就用这种战术攻占了太平。1361年,朱军在船尾架设“天桥”,攻占九江,报了一箭之仇。P225

21:这一天陈友谅并没有将巨舰密集布阵,这样一来火攻便更难奏效了。然而,由于巨舰数量大减,朱军水师便可以将其分割包围,各个击破。汉军巨舰行驶迟缓,遂难幸免。上午的战斗中,常常是甲板上的汉军士兵已经被杀尽了,下面的桨手和舵手还不知道,依旧划桨操船。这些人最后连同船一起葬身火海。P250

22:回顾这场战役,朱军的胜利得益于对船只的有效运用。陈友谅仅仅把船只当作攻城的器械,张士诚的水军除了偶尔运兵,经常按兵不动,朱元璋的水军则用途广泛,且长于水战。实战中,朱氏水军用火铳、火船等武器纵火,用铁钩等拉住敌船,登船近战。当所有这些都无法击败敌军的优势舰队,朱军对鄱阳湖口的控制被证明是决定性的因素。P260

23:围城五日之后,也先于10月31日退兵,沿途烧杀抢掠,却没有攻克一处卫所。蒙古军的挫败似乎证明了土木堡的胜利只是天上掉馅饼;在真正的战争中,也先难以战胜组织严密、指挥得当的明军。13世纪蒙古人横绝一世的武力并没有保持到15世纪。P290

24:爆发在西北的明末起义,就是被边境的军事安排激起的,并且一发不可收拾,推翻了明朝。取明而代的清朝,最晚在1620年就已经取代蒙古,成为北方边境真正的军事威胁。明朝人陷于对蒙古的关注不能自拔,直到清军入关前几年,都没能正确地估计满人的威胁。P297

25:1556年平定徐海,并不是明代倭乱的结束,但是东南最坏的局面从此过去。1557年,胡宗宪用同样的计谋消灭了王直。此后倭寇的组织就不似从前严整了,他们经常越过南直隶和浙江,劫掠福建和广东。P330

全文完

相关链接:

中世纪欧洲城墙又薄又脆战争频繁导致巨炮出现:5星|《从丹药到枪炮》

5星|《南北战争三百年》:还原中国古代冷兵器战争细节

4星|《金瓯缺》:北宋徽宗到南宋高宗之间宋朝军人们的故事 4星|《一世富贵》:穿越到宋朝去抢了狄青、范仲淹的风头

4星|《杀戮与文化》:细致的战争还原,解释略显牵强

万历年间一位大同总兵的家族故事(严重剧透):3.5星|《边将》

历史类好书37本

近年读了1008本书,挑出32本5星好书

2019左其盛好书榜,没见过更好的榜单(截至6月30日)

2019左其盛差评榜,罕见的差书榜(截至6月30日)

2019年读过评过的198本书(截至6月30日)

本号1008篇书评的索引与书单(截至6月30日)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搜索本号的最优方法

更多毒舌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