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寻找死亡的男人读后感100字

寻找死亡的男人读后感100字

《寻找死亡的男人》是一本由[德]马丁·瓦尔泽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38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18-10-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找死亡的男人》精选点评:

●几乎通篇人物内部视角,且变化频繁,每个视角都限制了情节信息,挺难读进去。主角写下的《论老年》一文非常好。有限的理解里,整本书的叙述都是这篇文章的变奏和反复。可能得老到一定程度了再读。

●等出版

●文笔很美,不知所云。

●姑且算我看不懂吧

●马丁·瓦尔泽作品系列已经推出《恋爱中的男人》《迸涌的流泉》《批评家之死》《寻找死亡的男人》,明年还将推出《逃之夭夭》

●“没有什么事情是超越美的”在最后被拧转,也是在最后理解了。btw这里面出现的卡洛斯·克罗尔的诗选段我还挺喜欢的。

●爱情、婚姻、依赖、挫败,这些传统的文学主题在马丁•瓦尔泽笔下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马丁·瓦尔泽,一个年纪愈长愈浪漫并喜欢思考的德语作家

●我们只是自然进程的客体,一切价值不复存在。

●20190722——82;之前看过他的代表作《惊马奔逃》,后来还看过《屋顶上的一架飞机》和《恋爱中的男人》,另有一本《第十三章》和《迸涌的流泉》尚未展读。他的文字细腻,刻画的人物很有感染力。其中一段“论老年”格外精彩。

《寻找死亡的男人》读后感(一):《寻找死亡的男人》:当你闯入我这残破的世界

接触德国作家马丁·瓦尔泽,是从《恋爱中的男人》开始的。尽管是以歌德为主人公的历史小说(因而不免有为尊者讳的倾向),但结构、内容,以及叙事,都是“马丁·瓦尔泽式”(这个词汇有循环论证之嫌)。细腻的情感铺垫,层出不穷的金句,以及心理小说式的绵密,都让人流连忘返。后来,还先后慢慢走进了《第十三章》《迸涌的流泉》《批评家之死》营造的艺术世界。

《寻找死亡的男人》,同样是一部地地道道的马丁·瓦尔泽式(这成了他自己的商标)作品,书写有关爱情、婚姻、激起、美感等复合主题。虽是一部长篇小说,但同时杂糅了书信体,还特定的地方不乏大量诗章,更特别的是,作者还“时髦地”关注到网络社区,加进了网络社区的留言与回帖,从而使得小说的内部空间,能从过去跨越至现在,从现实跨越至虚拟,显得格外开阔。

马丁·瓦尔泽属于不好好讲故事的作家。习惯或期望阅读情节小说的读者,可能会对《寻找死亡的男人》感到些许失望。小说讲述的主体故事,真可谓司空见惯:一个事业有成的中年男人,特奥·沙特遭遇友人的背叛,不仅事业一落千丈,而且对人生近乎幻灭,希望自杀。与此同时,他来到了互联网社区,进入自杀论坛,意外“结识了”(网名)紫苑;而在现实生活中,他邂逅了来到妻子店中购物的西娜,探戈舞的爱好者,一见倾心,决心抛弃所有,与她相伴余生,然而,事情的进展,屡屡生出波澜。

瓦尔泽的意图,恐怕不是为茂密的“婚外恋文学丛林”添加新品种,事实上,他也无可添加;因为除婚外恋外,特奥的困境,更多在于遭到背叛(尽管这不能为他后来的背叛行为开脱),以及此前所信仰的,由友谊、亲密的家庭关系构成的生活世界,已濒临崩塌。而他的选择,不是重新建构,而是选择“不可逆转的”自杀,尽管他给人的印象总是,他缺乏这种勇气,语言多过行动。因此,瓦尔泽关注的,似乎更多集中于人生的存在困境。

邂逅西娜,以及与她书信往来的过程,对特奥来说诚可谓一次修复世界的努力。在书信中,特奥展现(或者表演出来)的,不是此前人人羡慕的企业家形象,也非不苟言笑的道德家,而是一个拒绝浪漫的浪漫主义者。他的一切,在她面前都近乎显露无疑,毫无隐匿的空间;她激发出他与人分享经历的渴望,这种渴望逐渐发展成与她结合的期盼。而她,经历了最初的拒绝、退避,以及闪躲后,也勇敢地选择了予以接纳,因为,她的世界,同样也非完美,幼年的创伤经历,成年的独身倾向,都在不断阻止她内心的波动。

然而,同所有的婚外恋文学作品结果类似,这种修复世界的努力,最终因为偶然的原因——妻子伊莉丝选择自杀,此前,她并没有就感情破裂与特奥过分纠缠,这与常见的小说形成了明显区别——宣告失败,而且毫无挽回余地。但或正如书中所言,“没有什么是超越美的”,尽管这种美不一定等于善,但二人之间发生过的全部:瞬间的激情与永恒的爱,并不会随着时间凋零,反而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凝固结晶。

《寻找死亡的男人》读后感(二):死亡的“解药”是无法战胜的美 | 《寻找死亡的男人》

新京报|原作者陈郁忠

2019-03-18

老年就是一场败仗,不是别的。

他丢失了生命,却未找到死亡。

老年是一片荒漠,里面有一块绿洲,名叫死亡。

他不想控制自己。他想放任自己。脑袋里有一种莫名的压力,一半来自身体,一半来自思想。窗户等待雨点。他等待死亡。(《寻找死亡的男人》)

中国人说,人七十则从心所欲不逾矩。但凡事总有例外。早在2008年,德国作家马丁·瓦尔泽就把七十三岁的歌德苦恋少女乌尔莉克而不得的故事写成小说《恋爱中的男人》;如今在他的新作《寻找死亡的男人》中,已年逾七旬的主人公特奥·沙特因命运的变故也陷入了不可自拔的精神困境。

马丁·瓦尔泽(Martin Walser,1927-),德国小说家。年轻时担任广播电台的自由撰稿人,25岁受邀加入了德国文学社团“四七社”,并在同另一位作家阿尔诺·施密特的谈话中引发了新闻传播与文学理解的矛盾。这导致他“最晚在60年代中期就得到了喜剧丑角的称号,直到今天还未能摆脱——他绝对没能进入四七社的核心”。作为一名经常在公共媒体上发表政治言论的作家,在2007年的德国杂志评选中,瓦尔泽在“德国最重要的500名知识分子”中位列第二名,领先于诺奖得主君特·格拉斯。

沙特可谓是人生赢家。作为专利公司的老板,他在生意场上如鱼得水;事业之余,写几本诸如《痛苦减半:快乐人生指南》的大众读物,居然也销量不菲。但就在事业走向顶峰之时,他万万没有想到,与他相交十九载的好友卡洛斯·克罗尔将公司的机密出卖给自己生意场上最大的敌手奥利弗·舒姆,最后公司破产,自己一败涂地。更让他苦恼的是,他始终无从获晓卡洛斯背叛他的原因。对他来说,这不仅仅是自己事业的失利,更是人生的失败。在命运的关键时刻,他自己的“指南”丛书没能给他指点迷津,相反,他感到万念俱灰,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自那以后,他终日坐在老婆伊莉斯的探戈用品店里打发时间。轻生的念头驱使他用弗兰茨·封·M(席勒悲剧《强盗》中的人物)的网名注册了某自杀论坛的账号。他本来只想找个一了百了的方法,却在那里遇到了形形色色的自杀“同仁”。更让他惊讶的是,这些“同仁”虽已“视死如归”,却仍然在论坛里讨论各自自杀的理由是否充分、什么样的自杀方法才最为干净利落。在这些“同仁”中,有一位网名“紫菀”的女性更是声称自己自杀的念头“不可逆转”。正是这位“紫菀”第一个回复了沙特的帖文。她说沙特“一点挫折”就“天崩地裂”,其实完全不值得为了卡洛斯的背叛而轻生;相比沙特的命运,她一辈子“就像在一个糟糕的时间点上错了车,而且没有返程票”。的确,与“紫菀”不同,沙特的自杀念头是可逆转的。

就在老婆的探戈用品店里,他遇见了一名叫西娜·巴尔道夫的女顾客,她的美,又让他重燃起生活的希望。西娜已年过半百,是个一辈子都在和不同男人跳探戈的女人。沙特找来西娜的地址,给她写信,称她是“一种美的强制”;毫无诗歌天赋的他,居然还在信里写起诗来。为了西娜,沙特甚至和老婆伊莉斯分了居。

《寻找死亡的男人》,【德】马丁·瓦尔泽 著,黄燎宇 译,可以文化 |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10月版。

就在沙特释放对于生活的渴望时,命运又将他重新抛回谷底:一方面,他被确诊患有大肠肿瘤,余下的生命不多;另一方面,西娜坦言自己曾是他的敌人舒姆圈子里的人,和卡洛斯也有过关系。沙特在生与死之间又陷入了两难,他继续与西娜通信谈论生,与“紫菀”发帖谈论死。而就在这过程中,两人渐渐发现,沙特与弗兰茨·封·M、“紫菀”与西娜其实是同一人。此时,命运似乎又出现转机。

西娜从阿尔及利亚回来之后,卡洛斯被自己的情妇毒死,沙特的大肠肿瘤缩小,可以进行手术。这样,沙特不但重燃起生命与爱的希望,而这希望也有了实现的可能。然而本书的结局却是:沙特的老婆伊莉斯在绝望中自杀,西娜也完成了她“不可逆转”的预言。而沙特这个“寻找死亡的男人”却依然徘徊于人间。

如果只是情节一波三折,《寻找死亡的男人》一书就算不得新鲜之作。该小说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小说通篇没有统一的叙述者,而只是书信和电子邮件的连缀。事实上,整部小说可以看成是主人公寄给某位“作家先生”的超长信件,里面穿插着他与“紫菀”、西娜和伊莉斯三人之间的私人通信,这样,本来连贯的情节就被打散到一封封通信之中。有如在普鲁斯特的《追寻逝去的时光》中一般(当然没有如此庞杂),小说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往往先由其中一人叙述,而后又通过另一人从另一角度加以补充,如此,不但同一事件得到多角度的呈现,而且两封在小说中相距甚远的书信也能由于情节的相关而联系到一起。比如,沙特在小说第七章中就提到,他在打探卡洛斯背叛自己的原因时追踪到一名有着地中海容貌的女子,该女子与他的敌人舒姆过从甚密,还在舒姆家的一次聚会上让卡洛斯“一见倾心”。

到了第十三章,西娜在信中无意中说起自己参加过舒姆的聚会,而她的父亲恰恰是阿尔及利亚人。读到这里,沙特和读者都会恍然大悟:那位有着地中海容貌的女子不是别人,正是西娜。通过同样的方式,卡洛斯背叛沙特的经过也在不同的信件中被反复叙述和渲染,而这些叙述之间的关系则必须由读者自己来确定。比起单一的线性叙事,这样的叙述方式让卡洛斯背叛沙特的原因更显得扑朔迷离。不过,这就要求读者耐下心来反复阅读,这样才能找到故事的内在肌理。但小说也不是纯粹普鲁斯特式的意识流,而是由几个写信人组成的多声部合唱,或者说,小说的情节与结构是在沙特与通信人之间的对话中形成的。而在这一系列对话中,又穿插了戏拟的诗作、对于德国史的评论、卡夫卡式的梦魇、谈论老年的箴言和对于阿尔及利亚广袤土地的动人描写。这些都让小说像万花筒一样异彩纷呈。

瓦尔泽在接受《法兰克福汇报》记者采访时说,在写下《寻找死亡的男人》的第一句话时,他根本没有想好故事的结局,写作的过程其实是走一步看一步,直到故事自己结束。作者选择书信体小说作为本书的体裁,想必也与他的这一写作方式有关。那么,小说的第一句话——“没有什么事情是超越美的”——与整部小说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瓦尔泽在采访中透露,这句话本不是他自己所说,是他想与哲学家斯洛特戴克辩论的辩题,而把这句话作为《寻找死亡的男人》的开头,恰恰是为了反对这一观点。在小说中,这句话出自沙特与之通信的作家先生之口。小说开篇,其貌不扬的沙特就对作家先生说,他的这句话只是为了掩盖生活真相的陈词滥调而已,因为世间不美的事情太多了,卡洛斯对他的背叛就是其中一件。

《恋爱中的男人》,【德】马丁·瓦尔泽 著, 黄燎宇 译,可以文化 |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9月版。

然而,沙特之所以可以从对人生的绝望和轻生的念头中解脱出来,恰恰是因为他瞥见了西娜来自地中海的美。一个“寻找死亡的男人”在那一刻成了一个“恋爱中的男人”。在这场美与死亡的较量中,美取得了胜利。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就在沙特深陷绝望、想在自杀论坛寻找自杀方法的时候,他惊讶于那些自杀“同仁”们关于死的讨论。与其说他们是在寻找“死”的理由和方法,毋宁说他们是在为“生”寻找一个可能的理由——自杀论坛其实是一群绝望的人探讨如何继续生存下去的论坛。同样,沙特在想要轻生之时能重燃生活的希望,并不仅仅是因为西娜的美;更重要的是,他对“生”的欲求并未完全泯灭,所以他津津有味地阅读自杀论坛中的各种发言,耐心地与“紫菀”对话。甚至可以说,沙特对于死亡的渴求越强烈,他求生的欲望就越有可能被唤醒。美只是他从“死”重新走向“生”的一次契机。所以对沙特来说,西娜,或者说“紫菀”最后选择了她所谓“不可逆转”的死亡,这本身虽然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恰恰是对美的超越。所以到了小说的结尾处,沙特劝作家先生把他那句话改为“一个主动终止生命的女人超越美”。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这场美与死亡的较量中,死亡是最终的赢家。但如果是这样,生活又在哪里?生活可能是美与死亡之间的某一个点。小说的结尾,沙特在得知西娜自杀之后取消了原定的肿瘤切割手术。我们无法得知他是想重新走向死亡,还是只想推迟手术的时间。但在此刻,他一方面失去了象征美的西娜;另一方面,生与死的抉择权重新回到了自己手中:生活的无限可能性又重新展开,“寻找死亡”只是其中的一种。

死亡这一主题在瓦尔泽的这部小说中固然有着严肃的一面,但小说的语言不失幽默,甚至常常带有讽刺的意味。这些细节通过译者千里迢迢来与中国读者见面时不免会丢失一二。但译者发挥汉语资源的优势,将丢失的一二又弥补回来。特别是“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暖心”、“暴走”等流行语的运用,使小说读起来贴近生活,十分亲切。总之,谁想为生活(再)找一个理由,不妨读一读瓦尔泽的这部小说。

《寻找死亡的男人》读后感(三):论老年(节选自本书第十七章)

如果一觉醒来又不觉得哪里疼,他如何接受一个事实: 他不再是三十岁或者四十岁,而是更加靠近死亡?他肯定担心自己到时不想死,跟三十岁的时候一样。对死亡的接受度或者说死亡的能力不会与日俱增,死亡依然是一场灾难,是灾难本身。这是一个可怕的事实。

他不接受死亡。他做过许多的准备,对老年生活进行过预先体验,现在一切都不同。

镜子里: 一道深切的皱纹,昨天还没有。腮帮要往下垂。咬紧牙关,进行抵抗。到此为止,别再往下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每个人最终都必须翻越地平线。他佩服每一个翻越过去的人。每个人都能通过。别问以什么方式。他为这最后的翻越训练了好长时间,他知道自己的学习能力太差。

如果一听说谁刚刚死去你就立刻自动计算死者比自己大几岁或者小几岁,你就老了。

人,要么属于年轻,要么属于年老。他想起自己当初见到老者就心生怜悯。现在他知道: 二者彼此不理解。老年人很难理解年轻人,反之亦然。青年和老年之间没有共同地带或者过渡地带。只有落差。

刹不住。紧急制动,避免翻滚。

一个四十岁的人没了,不会受人责备。如果是七十岁,人人都说: 他干吗这样?

没人说: 我老了。人们喜欢说: 我不再年轻。

假装自己不是正在死去那个人。事不关己。世界想给你制造痛苦,但是你把痛苦骗走。

准备死亡,这意味着减少生活内容,就是说,慢性自杀。思想准备无济于事。所以,活下去,假装长生不老。

他最喜欢待在这个房间,直至永远。在黑暗中摸索,直到他倒在地上爬不起来,没有语言,没有知觉。

我们的跌落和树叶飘落可没有任何区别。

只是你嘴里没有冒出任何欢快的语言,只是万物都在萎缩,这点你要承认。如果你的兴趣是想跳舞,你就会哈欠连连。如果吐出嫩芽的榉树看着你,你就闭眼。你憧憬地下的存在,铅球一样沉重的狡猾……活得像行尸走肉,但可以活得很长久。

如果你至少做一个谁都看不见的幽灵。你参与生活的欲望无比强烈。生活拼命挣扎,想甩掉你,想摆脱你,不管在什么地方,你却死不松手。

活这么久是可耻的,沉重的。

自杀是坚强的明证。早死的,人们会念叨他的好。好死不如赖活的,只会遭人耻笑。

早晨开怀大笑,晚上唉声叹气。

一男一女在火车上议论一个同行的旅客:

她: 这又是一个老蔫儿。

他: 没错,五十岁,五十二岁。

人若不服老,事情就会变得很残酷。他奋起反抗,乱打一气,感觉自己可以不管不顾。他根本不认为自己肆无忌惮,他只是不想死。因为不想死,他需要譬如一个或者多个年轻女人。不管结果是什么。

你在体验怎样一个法则?你拥有的生命越少,你把生命拽得越紧。令人吃惊的是: 道德观念烟消云散。你忙于苟且偷生,没给价值判断留下空间。

报上写着:

在T城,一个八十五岁的男人拿着斧头走向八十三岁的妻子,后者躺在床上。被害人被砍成头部重伤。随后他在电话里告诉女儿自己做了什么并且准备做什么。随后这个八十五岁的男人试图在自家二楼上吊。结果,砸穿地板,跌落到一层,躺在地上爬不起来,受伤,无助。女儿赶来,发现这对受伤的夫妻。

报上说,一个身体严重残疾者给德国铁路打电话。他宣布将对五列火车发动袭击。

有人死了。然后又死了一个。这是意料中的事情。还是令我们措手不及。死亡是割草机,我们是想要四处疯长的草。

发现自己没有必要再阅读之后,他首先把这视为一种缺憾。一开始他不知道应该如何给这种缺憾命名。老了。萎缩了。原本不言而喻的事情陷入瘫痪……他的职业离不开阅读,犹如鱼儿不可能不游动。保持消息灵通。掌握更多信息。现在他不必再阅读,他不能再阅读,他不想再阅读。他反省自己。他不能泛泛地说自己再也不必、再也不想。他只是发现自己不再阅读。而阅读没有被任何别的活动所取代。

他初次意识到这点,是在坐火车从韦斯特兰德国最北端的小镇。到汉堡转车再到吕贝克的途中。在穿越石荷州的辽阔大地的时候,他想起自己带的杂志、报纸、书。带在身上就是为了看。他去吕贝克做报告,是当地商会邀请的。他把报告题目表述为“等待发明还是订购发明?”。他带了一篇讲稿。他本应拿出来再浏览一遍。在基尔做报告的时候,有句话引起了不太愉快的讨论。吕贝克的演讲需要将它删去吗?那是一位知名作家讲的话: 德国工业界的利益是通过抽打赤贫者的脊梁获得的,用政治家的话来说,这叫低薪产业。有听众因为他断章取义而愤愤然。这立刻引起一阵喧哗。他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脑子里一片空白。云,草地,羊,发电风车。他知道自己在车上可以永远保持这种状态,不会分心。他心里甚至想,他一辈子都在通过阅读转移注意力。对什么的注意力?生活。别的还有什么!但这种感觉也消失了。一切都已烟消云散,只剩下他自己。如果不阅读,他会永远待在他刚才所待的地方。你有生命。你的眼睛在看,但什么也没看见。你在干什么?没必要说这么多。你在。这就够了。和从前的区别: 从前你总是让其他事情分心。不关注自身。不关注你自身的存在。没发现你存在于世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你会把手表送人。你尽可能夸张点,说: 你充满对此世的兴趣。没有比存在于世更有趣的事情。但这时他已经到达汉堡,不得不转车。

右手要发抖。你可以禁止它这么做,也可以允许它这么做。

只管数还有多少日子。皮肤痒痒,穿鞋困难,唉声叹气。

和岁月一同消逝。别抗拒。在消逝中停留。差一点

我们都想发声,

十二月和我。

再有皮肤瘙痒,

体重再减两斤,

白天令我振奋,

我就歌唱。听见有人说话,他就转动脑袋,像一只在空气中捕捉气味的动物。他尽可能不露声色地把左耳对准说话人。他的左耳比右耳好使。除了自己,这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老年就是一场败仗,不是别的。

他丢失了生命,却未找到死亡。

老年是一片荒漠,里面有一块绿洲,名叫死亡。

生命在减少。今年首次大幅减少。如果年年如此,熬不到八十岁。但他从未有过这一念头,活到八十岁!!过去想活七十岁。现在想活七十五岁。还可以再次递交延长申请吗?

愤世嫉俗的老人,人老了就愤世嫉俗。前者是陈词滥调,后者传达出信息。

他不想控制自己。他想放任自己。脑袋里有一种莫名的压力,一半来自身体,一半来自思想。窗户等待雨点。他等待死亡。

白天的疲惫到晚上才消退。但又为时已晚。

沮丧把自己说成疲惫,他想辞退语言。疲惫,用词不当。你还能看出疲惫是一个词不达意的名词。你拒绝这个词,就像拒收一件错发的商品。把沮丧当疲惫,谢谢,免了。疲于生命?不。疲于死亡?不。你疲惫不堪。感谢语言替我们保留了这一表述。你疲惫不堪。没有比这更精准的表达。

你必须承认,你坐再久也不会感觉无聊。

当初他没想到、也不知道: 他在森林里奔跑,享受暴风雨,是为了现在。童年时代发生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日后的回忆。

我们不能跟年轻人一起混,这有损健康。我们自己扎堆儿,形成一片由参天大树组成的森林,我们需要多少光线,我们的树冠就把多少光线放进来。

老年人千人一面。

年老的中国人不如年轻的中国人更像中国人。

他们让老年人的形象变得直观。我们不断成为展示对象,即便出于最良好的意愿。一种新人类: 老年人。人们给老年人特写。用花言巧语掩饰老年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丑陋之处。我们还能呼吸、吞咽、做鬼脸,我们应该感到庆幸。

只要他们又把一个老头儿、一个老太太领到镜头前面,他就抬眼看天花板。老年人耐心配合。他们不知道自己看起来什么样子,不知道自己跟年轻的女护士和生气勃勃的年轻医师站在一起是什么效果。大家都是好心。产生的结果却很怪诞。只能让人转身就走或者扭头不看。

助人为乐的力量减弱了。自私心没减弱。以前做最后一搏总是很惭愧。现在却对最后拼搏的力量呵护有加。不怀好意,而且心知肚明。

《宾登日报》免费刊登讣告。

非常清楚,年轻一点的都把六十五岁或者七十岁的人视为老迈之人。他们字字句句都在呼吁我们偃旗息鼓、迎接死亡。我们没有做好准备。我们老了,没错。但若论愿望或者意图,我们与比我们年轻二十岁的没有根本的不同。唯一的区别: 我们现在必须假装我们有不同于四十五岁的人的愿望和意图。做老人就是跟年轻人来虚伪的。

人越老,谎言越多。体现在方方面面!面对谎言有强迫症,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幸免。老年,是谎言的化身。

现在他对同龄人十分反感。他恨不得撵跑每一个同龄人,因为他们使他联想到现在自己看上去是什么模样。上了火车他不想再走进一等车厢。那是一个行驶的老人院。

在公开场合讲耸人听闻的故事是有些人的生财之道。有时候他们会突发奇想,说老年人是一种危险。仿佛我们的目标就是夺权。譬如在经济领域或者在选举当中。

他从书本得知,奥维德认为老迈的士兵和老迈的恋人一样丑陋。

市长们照例写了一段贺词,其中引用了文学家阿尔弗雷德·德布林的话:“老年生活无比辉煌。我对未来的每一年都充满好奇。”

瓦格纳的《帕西法尔》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创作的三幕歌剧。里面唱得多好:“岁月的重担所向披靡,最终使他轰然倒地。”

在这种状态下,他生不如死。这是真话。好死不如赖活。这同样是真话。

太阳假装发光。他不信。

不幸是一个黑天使,你是他宠爱的动物。但是你若无其事地仰望天空。

心中有千言万语,却无人诉说,这千言万语就只好憋在心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即便只有一个人可以倾诉,你也赶紧拿非说不可的话向他倾诉。即便这唯一的倾听对象是你本人。

让年轻的词汇出现在所有的草地上,以便你能够写作,它们感觉起来多么的湿漉漉,以便你手舞足蹈地向它们问好。

幸福的切线。

抛过栅栏。

隐瞒的思想。

争取的满足。

被浇灭的火。

在这儿我年纪最大。如果不在这儿,我就在别的地方年纪最大。

老实承认,现在轮到你了。老实承认,你头上长出最后一层青苔,老实承认,你气若游丝,几乎难以抵达你的嘴唇。老实承认,你的内心、你的四周早已万籁俱寂,或者空无一物。

你是老人,你不愿雪上加霜,被人当老人对待。

你的年龄越大,你曾远离的一些人就越有道理。譬如祭师。没有开始生活的,停止生活更容易。

他百无聊赖,悄无声息,而且充满恐惧,他浑浑噩噩地活在世上。百无一用。他不知何为生何为死。他专心致志研究自己的不在场,并寻找其色调。他因专注自己的幸福而沉默不语。

结局可以这样: 万事万物突如其来,蜂拥而至。丰富多彩,前所未有。

不再反对任何人或者任何事。假装赞成的时候要以百米速度冲在前面。每个人最终都静止不动,顺其自然,仿佛赞同世上所发生的一切。

自杀无须暴力手段多好。开枪很残暴,自缢很残暴,服毒也很残暴。希望有一种慢性毒药,让人睡上十二个小时,把问题自然解决。

他不再给空虚命名。

他不想比风更清晰。

砖头堆在一起就没有历史。

从先后顺序中看出意义,如获至宝。消磨时光被宣布为神圣事业。

学习一言不发,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何况他学到一个道理: 没有什么事情是超越美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