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拔蒲歌》读后感摘抄

《拔蒲歌》读后感摘抄

《拔蒲歌》是一本由沈书枝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双封面锁线裸背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拔蒲歌》精选点评:

●耐烦、温情地用文字摩挲寻常事物,使其焕出各有的光泽,若说“熟悉阻碍人了解熟悉的事物”,那么这种写作方式本身像一种停步和注视。冬夜睡前取一两篇读,平心静气的愉悦。质朴或绵密,随物赋形,总体是沉静的。能看出些废名和知堂的滋养,和声一样,萦绕于文本的深处。

●结尾的那篇搞不懂,感觉在记流水账。

●读书枝的《拔蒲歌》,读着读着,竟羡慕幼时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羡慕能亲近山水土地而不犹豫的人来。感叹生活的乐趣就在每一天走过的山路、每一个屋前的场基、每一朵路边盛开的鲜花、每一段寒暄和打闹、每一个日落黄昏中。其实爱生活的人生活在哪,都是敏感而认真的。这点在是枝裕和的电影里也能看到。

●拿到手就忍不住看完了,放心推荐。树枝是皖南人,我是浙江人,江南风物有相通处,但我钝多了,看她一笔笔写下来,才有恍然的感觉,原来这些也是很美的。好神奇啊,能够这么细腻地感受美、表达美,简直羡慕极了。还爱她文字背后那个隐隐的自我,有点内向的、别扭的,临大事似乎又极有决断力。不该大半夜的看她写吃的,不过是家常菜,但看着就馋得不得了。(祝树枝和有鹿的爸爸妈妈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书做得很好看,很喜欢,谢谢编辑的付出。写东西这件事,可能永远没有满意的时候,只有不停看向下一本吧。

●1.生活对我来说唯一的来之不易就是你 2.第一章的游戏叙述过于频繁无聊 3.每章节主题并不是很突出 也不有趣生动 读下去很艰难 4.个中细节 动词的使用倒很贴切温柔 5.家中的事情看起来十分平和喜乐 爸爸妈妈也是很辛苦的 不知道实际有没有像我们的父母辈把“金钱 出人头地 嫁娶” 奉为口头哲理 6.这些年我在家庭生活上十分疲软无力

●纸上有一种梦幻感,哪怕切实细致的描摹也似乎似近还远,如慕如歌,正是一种古远的情致的袒露。文字清丽而讲究,朴实耐读。

●很珍惜地读完了。书枝姐姐的文字细腻温柔,很适合安静地细细品味。同是生活在南方,她笔下的植物、食物等也是我所熟悉的。然而,各种植物在她笔下被描写出来,显得更加美好浪漫。能准确地叫出身边植物的名称,很厉害。

●流水日记合集,毫无灵气的碎碎念,配不上这么好的装帧啊。可贵的是作者不合时宜的一份质朴。

●进了今年的豆瓣榜单!

《拔蒲歌》读后感(一):[2021-63] 拔蒲歌

书名和作者的名字都还挺让我眼前一亮的,有种水乡袅袅的既视感,蒲草坚韧,劳作时应当配上富有节奏的劳动号子。

红药无人摘”书里的内容主要是回顾过去家乡的一花一木一餐一食的往事,家乡其实就是记忆里的味道,每辑的名字也很有意境,“红药无人摘”,“瓜茄次第陈”,后面第三章“与君同拔蒲”主要是讲生活居住的故事,讲租房的日子和周围的环境,讲到装修的部分,和作者感同身受,火都冒上来了,这配偶能把人气出病来,太拖延了,显得很没用。生活没有轰轰烈烈或者跌宕起伏,就像每个普通人一样的普通生活:

书里大部分都是植物,映山红、牵牛花、紫薇、玉簪,还有很多吃的,从做法到背后发生过的故事,散文就是如此,形散神不散,是和我们分享过去的故事的一本书,感觉很闲适,很耐心地摩挲讲述,随便翻开一页就可以读,安安静静,然后休息。

《拔蒲歌》读后感(二):拔蒲歌

《拔蒲歌》,八零后沈书枝的随笔,笔下一草一木,一粥一羹都写的细腻柔美。其中很多有关南京的记忆。有一段写她考博期间正值寒冬,一日清晨在校园落满积雪的汽车盖上写了“落花人独立”,又不甘心,夜里睡不着默默想要是写一句“当年拼却醉红颜”该多好;有时候复习到凌晨四点,干脆站在南大校园腊梅树下吸偷拿来的香烟......接下来考博失败,北上工作,也就没有留在南京的理由了,叹息。

第二部分“瓜茄次第陈”是最好看的一章。因为在南大上学的原因,其中写了很多南京小食肆的小吃:随处可见的蒸饭包油条、尹氏鸭血粉丝汤、章云板鸭、芳婆糕团.......以及每年春天意气风发的各类蔬食,蚕豆、豌豆、芦蒿、香椿,其实还有外地人并不感冒书里未提及的马兰头,菊花脑,豌豆头.......

林语堂说:“除非食物要很热心地预想了,它便没有真正的享受了。…...远在我们食用任何特别的食物以前,我们便加以想念,把它在我们心中转来转去……”我们把家乡的食物盘桓婉转刻在心里的感受,很多时候就是我们保守的另一处精神家园,去到再远的地方,也要拼命往那里张望。

今年四月以来,因为对梧桐絮和杨柳絮过敏的原因咳嗽频发,每每夜里咳得跌坐起来神思恍惚时恨意萌发,想着总有一日要离开南京。现在读到这本外地孩子写的南京吃食,笑自己大约就只为了章云的烤鸭也是舍不得离开南京的吧。

《拔蒲歌》读后感(三):挑挑文字的毛刺儿(二)

啊,又看到人文社的官微摘引这样的句子。沈女史书中的应该有一些好句子吧,人文官微为什么偏偏喜欢摘引这样的?不禁对其文学审美能力产生怀疑。

微博原文:

“乡下四季的风景你在离开它以后在回忆里只是觉得它是很美的,但是当你回去以后再一次站在那个天空底下,你会觉得所受到的影响,以及回忆和你当下成熟以后你对自然所抱的那种新的认识会同时聚集在你身上,实际上所带给你的那种影响是比你小时候可能是更大的。 ——沈书枝”

坦率地说,这再次让我很愕然了。这句话是意境很美呢,还是感触很深刻呢?都没有。

这句话的意涵是很浅显的,但它竟然是用如此冗赘,如此生硬,如此不中不西的句式来表达的。这很像是一位极蹩脚的外语翻译译出来的句子,或是一个刚学习汉语不太久的外国人写的。

汉语的精髓是短句。文章的清新,不仅是描写对象本身的清新,也是语言的清新。语言混沌造作的文章,风格很难谈得上清新。

不是不可以用长句,但那也要建立在逻辑和语法结构清晰的基础上。比如我仅知的英语,从句虽多,甚至有的很长,但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以上只是鄙人的一些管窥之见,说出来希望贵官微有以教我。

附上修改版:

在你离开家乡之后,再回忆那四季的风景,只是觉得它是很美的。但是当你多年以后,再次回到故乡,站在那个天空底下,你会感觉到,你的回忆,你成熟以后对自然所抱的那种新的认识,和故乡风景对你的影响,竟然已经同时聚集在你身上。而这是你曾经并未意识到的,对你的意义也是比童年的时候更大的。——大胆修改版

读散文,就是读语言。散文对语言的要求,仅低于诗,而高于小说。诗是语言的结晶,就不说了。小说因为还有情节和人物可以抓住读者,所以语言糙一些,读者还是可以忍受的,但散文语言一旦不行,你的表达就会立刻失去吸引力。所以读小说,你可以忍受三十页无趣,读散文,三页语言不行你就读不下去了……这不是你的错,是写散文的人的错。……当然也可能你是粉丝读者,那么,再无趣的文字你也会读得津津有味的。

《拔蒲歌》读后感(四):挑挑文字的毛刺儿

偶然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官方微博上看到一小段文字。因为是人文社的官微,遂忍不住挑挑文字的毛刺儿。

原文:“有一天周末,我起得很晚,下午出门买菜,在一楼的楼梯口,霍然看见门前山桃白了。两三个老人默默坐在树下一条被人遗弃的旧沙发上,也不说话。像《桃花源记》里霍然洞开的渔人,这场景使我一下眼明,走到树旁又仔细看了一下,才发现是向阳的那一面开了。”——沈书枝《北京的春天》

1、短短的三句话,“霍然”出现了两次。

一般的写作规则是,尽量不要在一段话里重复用词,除非你迫不得已。这里出现两个“霍然”不是不可以,只是会给读者以重复之感,让人觉得作者的词汇可能有些贫乏。

2、“像《桃花源记》里霍然洞开的渔人……”用“霍然洞开”似不妥。

《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此“豁然”非彼“霍然。”

用“霍然洞开”修饰渔人,让我想到美国B级科幻恐怖片里肚子突然爆成一个大洞的那种半人半兽的怪物。

3、“像《桃花源记》里霍然洞开的渔人,这场景使我一下眼明,”

这半句话,读起来节奏,语法,感觉,似乎都不很对劲,不太符合汉语言的句式特点。可能作者是有意追求一种新的句式结构,也未可知。

4、“霍然看见门前山桃白了。”

单单一个“白”字,在力度和表现力上似乎不是很够,因为显然初开的山桃花给作者一个小小的震动,在这种情况下的印象,应该更丰富细节化一些。

怎样的白?什么层次的白?像什么样的白?给你的触动?也许可以多写一句。

如果仅仅是“花儿红了,草儿绿了,天空蓝了……”,这是小学生写记叙文常见的笔法,因为他们缺乏细致的描摹能力。

当然,看文章既要看局部,更要看整体的气韵和格局。两三句话的事儿,对几千字的散文来讲不是什么问题。只是人文社官微上单把这几句话择出来,难免让人想商榷商榷。以上只是一孔之见,说出来望各位方家有以教我。

对着一张被丢弃的沙发上坐着的几位沉默老人,和半树刚刚开的白色山桃花这样的简单场景,作者竟然就能生出《桃花源记》里的渔人之感,可见,生活到处是桃花源,只要你有一双文艺青年的眼睛。

《拔蒲歌》读后感(五):与君同拔蒲

沈书枝的文字,读来有一种大工之后的拙朴,有时近乎絮叨。惟其如此,方显作者的真诚。故乡的四时风物,江南的一草一木,无不牵动着她敏感的神经。

同为在乡村长大的80后一代,书中所述,总让人倍感亲切。皖南与苏北,风俗物候有些许差异,但大致相当。那些童年游戏如打弹子、拍画子,当年也曾是个中高手。那裹着棉被装冰棒的木头箱子,在炎炎夏日最是牵动人心。我们那里卖冰棒的,往往还会配一块长条形的木块,一边单手扶把骑车,一边用木块敲击后座的木箱,同时叫卖“棒冰——卖棒冰——”富有节奏的敲击声和叫卖声远远传来,小孩们便再也坐不住了。

皖南的草木,在苏北也多有分布。比如蜀葵,我们那儿俗称“咯咯啼”,小孩扯下一片花瓣,用指甲从底部劈开,贴于额头,仿若打鸣的公鸡,因此得名。我们小时常摘了蜀葵的花瓣玩,也算是一种“古昔之传统的诗趣”吧。

还有洗澡花。后来读汪曾祺,知道了“晚饭花”的叫法。我们那儿没这些叫法,反倒有一俗称,似叫“懒婆娘”,缘由已不可考。反正不管哪种叫法,都“称不上雅驯”,足见此花的家常和普通。但我总觉得这花很美,夜幕之下,星星点点艳丽的紫色,带着淡淡的幽香,为庸常的农家生活,平添些许浪漫。

说起来,上小学时也喜欢侍弄些花草。屋前的菜地里,父母给我专门劈了一小块用来养花。于是和几个有相同兴趣的同学,四处搜罗花苗。渐渐地,这小园子的花草也茂密起来。从最家常的鸡冠花、凤仙花,到稍显出众的太阳花、鸢尾、大丽菊,乃至乡下难觅的百合花、彼岸花,也陆续在这方小天地里争奇斗艳起来。有一位乡邻经常从我家门前经过,常说我“像一个种花的大学生”,父母闻言,总是笑笑。

如今屋前的菜地早已浇上了水泥地坪,父亲砌了两个花坛,不过并不种花,只种些茄子、青椒、莴苣之类的蔬菜,秉承着农家的实用哲学。那些曾经风姿绰约的花草,大多已不知去向。只有彼岸花的球茎,仍埋在土里,每到秋季,就会抽出几根粉嫩的枝条,肆意绽放一回。十一长假回老家,往往还能看到几根残枝,孤零零地杵在那儿,在秋风中摇曳。

我终究上了一个不入流的大学,专业和种花没一点关系。沈书枝第一次到北京找工作的时候,我正在北京漂着,前途未卜。四毛钱的公交,拥挤的通勤人群,仿佛就在昨日。后来就如同她在北京追梦的那些朋友一样,“大家早已各处分散,生活也到处蒙上尘埃和阴影”。

这些年远离故土,如无根的浮萍。年岁渐长,对故乡的眷恋也越深。年初终于辞了工作,回乡筹备书店。故乡以她的宽厚接纳了我,书店进展顺利,今年十一,应当能如期开业。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不亦快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