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九八四读后感100字

一九八四读后感100字

《一九八四》是一本由[英] 乔治·奥威尔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九八四》精选点评:

●有些地方比较难读,后面就顺多了,好歹是有故事情节的小说,作为第一部反乌托邦小说,我觉得设定还蛮合理,比起美丽新世界更现实(年代问题),以思想的控制来控制人民,很难不想到我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运动,嗯。。

●毛骨悚然。

●emmmm……如果因为政治而被禁了,就真的太可惜了。很好的书啊

●深受震动

●这版的翻译也不错

●好书!

●很喜欢这一版的封面,有一种“老大哥在看着你”的荒诞的感觉。《一九八四》的世界很可怕,可怕在当年如果走错一步,今天就会这样的真实感。

●读完之后我很害怕…

●真恐怖

●、十一一

《一九八四》读后感(一):经历那么多折磨,死亡真不是最可怕的东西了

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被强迫灌输了双重思想并对此深信不疑的人,能让他再同意物质是意识的基础吗?

本书成于1950年,现在国际局势不太会形成像书中那种三个国家互为犄角,战争成为生存的手段的形式了。

极端主义下,人确实不能称为人,没有自己对于世界真实地想法,“人民”中有孕育自由与反叛的种子,可在书中的描写下,不知要何时才能积蓄起推翻集权的力量。

小说前半部分虽然压抑,但还能看到希望,可后半部分揭露出这个希望居然是假的,太惨了。从精神上击垮,比直接肉体毁灭带来的伤害大的多,看完都很难受。

《一九八四》读后感(二):一个可怕的世界……

读起来虽然让人深陷其中,情节也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但书的内容却并不能使读者(本人)感到愉悦。

整本书充斥着混乱和压抑感,怀疑和不信任感。描述的集权社会又让人觉得很震惊,读完之后挺想哭,很难受。

这个世界好像没有过去,因为所谓的过去会随时被更改或消失,就像不存在一样。我还是希望活在真实可靠的世界里,或者不论对错,至少要是自由的啊。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思考,如果不愿意相互信任,那是多么的苍白又孤独的人生啊。

恐惧和痛苦会使人性扭曲,会令思想消灭,人性本质上还是自私的对吗,无论什么论调,权力的目的就是权力。压抑会带去仇恨,真的好可怕。

也许这本书我没有真的读透,但短期内是不会再去碰了,我想开心愉悦一些,我想去爱每一个人,我想去相信,去给予爱。我不想再读这本书了。

不过作者的另一本《动物庄园》我觉得挺值得一读的,当时读完后头脑很清明也很畅快。这样想来,自己真的挺容易被书所影响。也许思想的力量就在于此,它能左右我们的心情,也会左右我们的行为。《一九八四》里说这个世界并不存在,存在的是我们的思想。所以历史是可以改变的,理论也是可以随意更换的。不存在绝对的答案,绝对的只有服从。可我认为客观世界是存在的,但是对它的解读确实是因人而异的。认知不同,世界对他来说存在的状态也不同。每个人思想不同决定了他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认知一定是有限的,只是这个有限的认知是否是对的,却又是难以定论的。应该是不存在统一的思想世界的,如果真的要把思想也统一了,那就不是思想而是服从了吧。

这个可怕的世界永远不要存在就好了。

《一九八四》读后感(三):知恶方能向善 ——读《一九八四》有感

我的《一九八四》,黄色封面

我们从小诵读的三字经,第一句就说:“人之初,性本善。”其实,关于人性的本质,这个说法还有待斟酌。在《一九八四》构建的大洋国的极权主义社会中,我们恰能血淋淋地看到:面临无尽的压迫和思想控制,人性仇恨和自私的恶尽显,社会狂热而虚伪的恶尽显,英社残酷又浮夸的恶尽显。

小说中,温斯顿和茉莉雅秘密相爱,且他们都对英社控制思想的残暴统治感到厌恶。他们最终被捕入狱,因为恋爱和抗议都是不被允许的,甚至思考都是犯罪。受到电击鼠咬的非人折磨之后,他们互相背叛,失去理智,成为和万干众生一样的行尸走肉。主线之外,温斯顿的至交杂货店老板和奥布兰,竟是英社的特务; 他的同事帕森斯说出“打倒老大哥”的梦话,被自己的儿子告密入狱。诸如此类荒诞又令人寒意彻骨的小故事穿插其间。

奥威尔用辛辣的笔法全面描绘了充满邪恶、压抑与绝望的禁地。借《一九八四》的窗口,我们看到:人不仅能为善,也会行恶。

就像荀子所谓人性“本始材朴”的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本是自然性,既有向善的可能,也有向恶的机会。社会是人的集合,所有人的价值取向构成了社会的善恶。所以社会也像人一样,既能向善,也能向恶。社会的和谐程度和文明程度的高低,既取决于多数人的思想觉悟,也取决于少数人的领导方向。不幸的是,大洋国的统治阶级披着自由、平等、博爱的外衣,实际上沉醉于高度集权,以压迫和折磨为乐;而民众也愚蠢麻木,充满冲动而无理性的盲从统治阶级的热情。社会恶的种子,在这样的畸形环境中萌发。

所以,《一九八四》揭示了错误引导下社会恶的黑暗一面。文章作于1948年,我想,这包含了奥威尔对先前二战中的德国法西斯政权以及他自己参与的国际纵队内部的权力斗争和清洗的强力讽刺,更是对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的社会缺陷和人性弱点的强力反思。

反观小说揭示的恶,我认为,一方面,它揭示了权力恶的本性。若不加限制,权力的膨胀是尤其可怕的。

“飞机和蒸气机都是党发明的。”“英社一贯正确,老大哥一贯正确。”在小说中,英社为了证明自己的一贯正确,修改过去所有报纸和资料,使过去的预测都符合现在的实际;它派出大量思想警察,伪装成各种模样消除异端;它发射炮弹轰炸本国国土制造战争假象,以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它安装电屏监视党员的一切言行。可以看出小说中的英社拥有绝对权威,且对这种绝对权威极度渴求。

小说中,奥布兰曾说过触目惊心的一句:“权力就是要让人处在痛苦和屈辱下;权力就是要把人的意志摧毁成碎片。”就像他作为核心党员在审讯中对温斯顿说的那样:英社追求的就是纯粹的权力本身。它享受统治、奴役、压迫和折磨的快乐——不加限制的权力带给人的变态快乐。这是无比罪恶的。

关于这样的极权出现的原因,可以分析极权政权建立的过程。我想到了同是奥威尔所作的另一篇政治寓言《动物农庄》。动物们不满人类的统治,发起革命推翻了人类东家。然而一段时间后,作为领导者的聪明的猪们只顾自己享乐而压迫其他动物,完全窃取了动物们的革命果实,动物们比以前更苦不堪言。

动物们曾约定永远不能像人类一样在床上睡觉,而猪们在床上睡觉时诡辩:“我们已经去掉了人类发明的床单而换成了毛毯。”他们用近乎宗教的核心信条恐吓民众:猪不好好休息,就不能好好领导,人类敌人就会回来。

猪们扛着正义的革命的大旗,却以各种理由修改曾经共同约定的戒律。最后,七诫中只剩下一句:所有动物都是平等的。他们用平等标榜自己的高尚,但部分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的平等早就没有平等可言。而大洋国的法治同样存在混乱和缺位,它不能给权力以足够的约束。文中提到过这样的细节:大洋国没有明确的法律,没有审判,思想罪犯会自动蒸发。一切的罪名都是英社的自说自话,它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给人定罪。

如果一个政权的权力不加限制,它对社会的危害就像温水煮青蛙。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最高权力的拥有者为了打消自己时刻存在的丢失权力的疑心,也许会想方设法继续巩固和扩大权威,逐步增强对民众思想的控制。而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的,民众学会了顺从,适应,明哲保身,社会也就逐步失去了正义和自由。

历史上清朝中期顺、康、雍、乾四朝大兴文字狱,进行前所未有的思想控制,雍正一度设立特务机构“粘杆处”,铲除异端,使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这正是封建专制主义的狰狞面目。而稍迟一些的新生国家美国,率先实现了三权分立。总统权力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因而权力平稳运行至今。

除了法治之外,同样应该进步的是民众的民主意识。如果在法制崩塌之前,在正义丧失之前有人站出来阻止,大洋国的集权也是不可能存在的。遗憾的是,大洋国的大部分人民都“像甲虫一样生存着”。如果群众有意识向政府施加压力,那么即使权力的运行出现小的偏差,也能及时回到合理的轨道,把极权的恶性循环扼杀在萌芽,让权力服务于人民。

当法治和意识都到位的时候,充满野心的权力才能受限,个人自由才能得到真正保障,政治的一切死结都会被彻底解开。更进一步,二加二等于四的客观真理才能被坚持。

回到小说揭示的“恶”,另一方面,它揭示了人性的恶的一面:怯懦的致命弱点。

小说的最后部分,在栗树咖啡馆中,温斯顿听到尖锐的歌声:“在遮阴的栗树下,你出卖我,我出卖你。”温斯顿和茉莉雅曾经说过,即使被捕也不会背叛爱情。然而,面对仁部的酷刑,茉莉雅马上毫无保留地改变了立场,而温斯顿则请求将自己受到的鼠刑转移到对方身上。

这不会是他们两个人的过失.他们做出决定时也许意识都并非清醒。这是人性的致命弱点:怯懦。它在特定条件下被强化了。

因为怯懦,所以服从。温斯顿本是一个向往自由、正义的立场坚定的人。但当他受长期拷问,他的理智被击碎,他的尊严被摧毁。最后他投降,成为英社的忠实奴仆。人天生具有躲避痛苦的能力,所以他最后招供了他所知的身边所有人的所有罪行。无尽的折磨强化了他人性的恶,使他最终成为了他憎恶的样子。

因为怯懦,所以从众。大洋国每周都会举行两分钟的仇恨会。人们聚集在一起宣泄他们对素不相识的“敌人”的仇恨。帕森斯仅有九岁的孩子主动要求观看绞死战犯,还告密使父亲进了监狱面临死刑。在这个没有自由的国度,任何反对的观点,甚至任何另类、消极的行为都不允许存在。自保的心态使人们只能和别人一样参与到这种无意义的政治中来。

当被迫的服从和人们的自保成为习惯,一切其他情感都消失了,只剩下发自内心的对英社的拥护。他们缺乏爱,缺乏反思,缺乏对身边人的同情,缺乏对生命最基本的关怀。他们对即将被处以绞刑的战犯发出歇斯底里的吼叫以侮辱,却毫无怜悯之心;人们轻而易举地将犯了微小莫须有之罪的亲人送进监狱,却毫无负罪之感。这是人性邪恶的一面。

人性既可以向善,也可以向恶。大洋国的例子是向恶的例子,但善恶之分,其实是环境之分。初唐有一位名臣叫裴矩,他以直言进谏著称,辅佐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然而,他在辅佐隋炀帝时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佞臣。隋炀帝好大喜功,荒淫无度,裴矩只好想出各种馊主意来取悦他。臣的奸忠折射君的昏明,人的善恶决于社会善恶。而反过来,所有人的是非判断又决定了社会的价值取向,就像胡适《社会的不朽论》中说的那样,社会和个人是相互影响的。在大洋国充满恐惧和压抑的空气中,人们谨慎,软弱又狂热。而这种狂热使得英社继续增强其无止境的压迫,继续扭曲、摧残更多人的人性。社会的恶也是死循环。

那么,如何才能跳出这人性恶和社会恶的周期律?如毛泽东所言,唯一的办法就是民主。领导者要自发地尊重、敬畏民主,用民主约束自己的权力;而民众更要在政治上守住初心,在道德上划好红线。如此,社会才能少一些污浊的气息,多一些新鲜的空气,人性的善才能被正确引导,爱众亲仁的政治理想才能降临人间。这个时候,人才真正是人。

有人说,《一九八四》是一本绝望之书。是的,它的故事披着爱情的外衣,却让人读过之后忘记爱情;它的社会充满热血与激情,实际是不加思考的冲动与狂热。因为,即使人类情感如何伟大且高尚,在万般罪恶的极权暴政面前都无反抗之力,只留下无尽的恐惧、仇恨与罪恶。正如温斯顿所说,大洋国像一颗裹着珊瑚的水晶球。在英社花言巧语,主张正义与自由的口号下,玻璃球表面看起来晶莹,实际上,所有人,所有人的思想都被囚禁在玻璃球般无缺的牢笼里,最绝望的是像温斯顿一样意识到这一切,却没有办法逃离。

而我要说,《一九八四》更是一本希望之书。它严酷审判了极权暴政,毫无保留地揭示了人性的丑恶一面,这唤起了我们对正义与良知的渴求,也引发了我们对善与恶的更深的思考。《一九八四》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真正的善, 什么是虚假的善。只有明白了善恶何物,才能在面临抉择时走向正确的方向,自由与正义才能得到伸张,人类的文明才会走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描绘悲剧, 恰是希望悲剧永不会上演。

政治预言, 恰是人类命运的未雨绸缪。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