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江户开幕》读后感摘抄

《江户开幕》读后感摘抄

《江户开幕》是一本由[日]藤井让治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2.00,页数:4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江户开幕》精选点评:

●比较细致,幕府政权的建立与稳定及制度的逐步确立

●去日本前临时抱的佛教,把通过大河剧、电影、书及其他途径零散了解到的战国史片段拼到一起。

●说实话,国内出版界真的应该多多引进这样的日本史、韩国史的学术著作,我们总以为我们对日韩很了解,其实并非如此。

●结构清晰,论说详实,对于了解德川三代建立幕藩体制的整个过程是极好的入门书籍。与幕藩体制相配套,德川以《禁中并公家诸法度》规范了公武之间的关系,又介由反基督教最终完成了锁国体制,打造了一个日本中心的“华夷秩序”,内外政策的相互协力,确保了德川体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了稳定,但其中留下的若干小缝隙(公家的留存使天皇作为国家象征得以延续、与荷兰的交通促使了兰学的勃兴、脱离中华型华夷秩序则带来西力东侵下的弹性空间等等)则又为幕末展开新机运开辟了道路。

●論述客觀穩健,對整體與細節之間的分寸拿捏得很好,確實達到了教科書的水準。閲讀過程中甚至屢有舉手提問的衝動。上至天皇,下至平民,無一不在幕府的掌握之中,再輔以嚴酷的刑律,不難理解德川政權持久的生命力了。這一體制如此堅不可破,只有依靠外力來破解了。

●这本不错,梳理得清楚,确有教科书之感,粗读一遍,可扩展读其他了,有需再读~

●之前对德川前三代几乎没什么太大认识,尤其是家光,我只能想到之前看过的漫画《剑豪生死斗》、《甲贺忍法帖》这类除了背景完全虚构的作品,这本书算是填补了我对这块认识的空白。这本书也是我这几年看的最像教科书的历史文化类书籍,前半部分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祖孙三代同样的手段屡试不爽,可见他们总结前人经验教训已经摸索出来了一套方法;中间就是为实现长治久安对管理体系的一系列整改,虽然也有想当然的时候,但总体还是高效的;最后就是我最感兴趣,也是为什么我打五星的原因:讲了德川幕府对外政策的改变以及确立自己的华夷秩序的历程。靠作者通篇这么一描述,想想应该从那时候起就已经开始在慢慢影响近现代的历史进程了。

●教科书式的著作,条理清晰,翻译甚好。如书名所示,主要聚焦于1598-1651年间德川氏在江户奠定幕藩体制的稳固政治格局,可以看出这一机制的演化过程与种种旨在实现长治久安的安排。不过,如果联系对比前后历史,是否可以让我们对之有更好了解?因这一体制的成熟,恐怕离不开德川家康对战国时代长期战乱及信长、秀吉经验的总结与防范;其次,这套制度给人感觉似乎极其稳固,但在幕末遇到变局时,证明它其实可以作出灵活应对与调整,这一点似乎被作者自上而下的视角遮蔽了。

●可能是我的level还不够。。。

●实话说这本也不过是二三流,我的姐姐就做日本研究也写专刊。日本的宫崎市定,内藤湖南,入江昭这些人不多引进,可惜了。

《江户开幕》读后感(一):从开幕到倒幕

买书的时候没看内容介绍,还以为是《江户倒幕》,结果买来一看是开幕。书写的还是不错的,严谨而又详实,随笔记录下感想:

一、江户幕府与大清帝国

江户开幕比大清入关略早,都享受了比较平静的约三百年国祚。共同点也有不少:

1、入主过程相对轻松:德川幕府是欺负丰臣秀赖年幼无依,大清是趁着大明朝灭亡轻松入关。

2、以武力控制为本:大清有八旗子弟,德川也有八万旗本武士,两者都把武力布控到全国,天下布武。

3、加强中央集权:大清以前是个游猎部落,权力分散;德川家族以前也只是大名中实力最强的一个而已。但两者都通过加强集权,实现了权力收归中央。

4、关键节点是第三代君主:大清入关后的第三代君主雍正、德川幕府的第三代家主德川家光,都是勤政的典范,采取了很多改革措施,奠定了王朝根基。

二、从开幕到倒幕

如果没有外部因素,德川幕府和大清的持续时间想必会长久很多。在外部因素作用下,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加剧了其最终倒下。

1、地方势力强大:德川幕府末年,长洲萨摩为代表的藩国实力相当强大,对幕府构成了直接威胁。大清末年,太平天国以后出现的各地团练武装,也让八旗和绿营彻底没有了存在感,中央对各地逐渐失去控制。

2、政权合法性被质疑:大清的异族统治虽然被不断美化,但依旧是个绕不过去的坎。而日本的名义统治者始终是天皇,这也很容易成为倒幕者的一面旗帜,虽然天皇其实不跟他们站在一起。

3、内部腐朽:发展三百年后,幕府和大清都步入中老年时期,对外界新生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都差了许多,整个行政体系也已变得臃肿无能和效率低下。

有个发散的想法,如果是康熙和德川家康生活在西方入侵的时期,他们会怎样应对?

《江户开幕》读后感(二):暧昧的结束是你的遗忘

江户前期政治史,德川氏经由家康、秀忠至家光的三代“事为之制,曲为之防”,顺势创造出一套渐趋稳固、涵盖内外的体制。关于这套体制的分析大致可分为幕府自身的统治秩序、面向世界的国际秩序、领主与民众的关系三条线索。对于第一条线索的叙述成为了本书的重头戏(第一、二、三、五章):自德川氏自身建构权力秩序的视角看,涉及了从丰臣到德川的权力更迭、大御所与将军的二元政治模式和“御代交替”成为天下人实现权力的交接传承;从潜在并立的其他权力来看,是借助一系列法度、改易、参勤交代、上洛、领知朱印状、一国一城令等形式将(外样)大名、天皇、公家、寺社等力量统合编进秩序内部,诸种权力在受到监视的同时,基于领知进行对作为权力顶点的天下人的奉公。与此同时,作为权力基础的谱代大名、旗本与御家人,也在将军借助老中实现诸职直辖的组织框架后基本定型。当然,以保证自身绝对优势地位与层层压制的权力叙事无疑是具有遮蔽性的:民众的存在只有因为宽永大饥馑这样消极的方式才能让领主说出“百姓饿死乃吾等之耻”;而作为“近世”形成的种种基础——民众被包容进“政治”的秩序,社会组织与政治间的互动、支配类型的理性化以及作为仲裁或公共服务提供者而非“武断”力量的幕府尚且无处寻觅(这也使得本书的梳理缺少了政治学或形式化的分析)。在支配秩序奠定的时刻,它们却只是因为饥馑的爆发才具有了一点可能性。

与国内政治相似的是,禁教、贸易与锁国政策的演变也在短短的54年间经历了由暧昧、交错无可挽回地走向锁国之完成,并再次于家光时代形成相互关联的“日本型华夷秩序”与“日本本国意识”。正如作者所言,这套秩序并非基于相互承认的国家间秩序,而是基于日本本位的观念定位;因此,相较于观念建构,更有意义的其实是回溯国家间围绕贸易、传教和外交的博弈。在家康、秀忠、家光三代将军的认知中,禁教的重要性逐渐压倒了贸易,禁教的不断升级以至彻底推行与锁国的不断强化互相影响,英荷在平户组成联合防御舰队劫掠西、葡、中船只的行为使幕府大受震撼,而岛原一揆更是产生了JWSLCJ与国内民众蜂起相结合的危机,因此在该事件之后禁止葡萄牙来航的一系列法令以及九州沿岸防卫体系的构筑就成为了锁国完成的标志——这也意味着,东亚以外世界的因素在这里成为了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其在时间上也稍早于明清易代的“华夷变态”)。而日本与中国的关系也在叙事中成为了次要的角色,尽管”唐船“与作为商品的生丝理应成为叙述的另一条线索,但是基于日本以萨摩岛津氏为中介连接琉球、以对马宗氏为中介连接朝鲜,再尝试以这两个中介的中介与并无正式外交的中国形成”通商之国“关系,只能说确实很暧昧。

《江户开幕》读后感(三):不仅是开幕

对战国史感兴趣的人,大概和我一样了解到关原之战、大阪夏之阵、大阪冬之阵就结束了。至此家康成为“天下人”,各方叩首,江户幕府绵延250年,直至黑船来航,到了大家感兴趣的近代历史,例如新选组、明治维新。

但是中间过程呢?大阪天守阁付之一炬之后,”伊达政宗“、”福岛正则“们就老老实实的任凭家康摆布,随之开创了江户幕府?家康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控制全国大名,做到了信长、秀吉做不到的事情?想了解接下来的这段历史,这是我买这本书的初衷。

但藤井让治叙述的不仅如此。他庖丁解牛般从江户前期政治史、将军与天皇关系、日本锁国的形成、江户前期大名如何治国、日本本国意识的形成等多个侧面全方位解析了家康、秀忠、家光三代将军时期的历史,读起来酣畅淋漓。

从前三代将军来看,就任将军不代表权利的更替,要上代将军(即大御所)去世才完成。家康到秀忠有15年的权利交替时间,秀忠到家光也有10年的权利交替时间。给予了继任充足的时间去培养势力、压制大名。直到家光充分稳定后,才结束”双头行政体系“,开始大权独揽。大家都说家康是善于隐忍、寿命也长,他的继任者也是如此,否则秀赖之事再次发生,天下(日本史习惯说法,无感情含义)未必不会再乱。

江户前期大名分为一门、谱代、外样,根据大名和德川氏的亲疏关系划分。

一门以德川家康的三个儿子为始祖的”御三家“为代表,共计12人(截止1664年);

谱代大名包括关原之战之前跟随德川氏的酒井、本多、大久保、井伊等,共113人;

外样大名包括关原之战后臣服的家族,包括前田、岛津、伊达等,共100名。

从人数上来看,外样大名占近一半, 从领知高(即封地粮食)来看占一半以上,为什么就这么乖乖的听话呢?

作者描述了两个大名——酒井忠胜和池田光政的一生大事,从中可以看出来,即便是外样大名池田,也已经成为了忠“军”(将军)爱国的典范。

一是因为当时的大名每间隔一年就要把自己当做人质押在江户一年,侍奉将军。二是因为大名的一生,从降生消息报送、元服时拜见、成年任官、到年老致仕,全都在幕府的管理下,可以说已被洗脑成为效忠将军的一生。三是因为《武家诸法度》等规定,大名不能私建城墙、互相结亲,杜绝了势力的发展。四是江户集天下之兵,将军直辖“旗本8万骑”,一呼百应,连镇压三万人的百姓动乱(岛原之乱)都出动了全九州12万军队。

隔着屏幕都能感到起义者的绝望,谁还敢反抗德川政权?

日本对于基督教的政策摇摆了好久,《太阁立志传4》中织田信长是佩戴十字架的,而秀吉是严厉禁止基督教的。到了家康,虽然表面禁教,但支持贸易往来,基督教传教受到默许。

期间1600年家康以个人身份向明朝派遣使节,明朝同意每年派两艘船开展贸易,可是途中遭日本海盗袭击,这应该是两国希望最近的一次接触。后来家康试图通过琉球、朝鲜、荷兰,和明朝联系,都宣告失败。直到家光彻底放弃国家之间的贸易,对基督教严防死守,只剩下外国以商管的名义开展的零星贸易。

说起来可能我们万历皇帝压根没听过这事,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被努尔哈赤击溃,大明自身难保,俩锁国的东亚国家直到近代才陆续翻身。

唐代中国向日本输出大量的文化,一个经常讨论到的问题就是日本到底从什么时候摆脱了中国的影响?是元朝中华文化短期断代,还是清朝满族统治期间?

作者看来,江户幕府的建立,同时意味作为“日本”的本国意识的形成。日本统治者认为日本是“神国”、“佛国”,日本是外交的核心,琉球是他的属国,朝鲜是“下等国”(即使朝鲜自己从没承认过,但是日本已经这么认为。朝鲜心里想骂人...我容易吗)。恰逢明朝灭亡,南明政权唐王多次派遣使节求并,幕府都拒绝了,部分势力主张出兵,但主导意见认为在中国和朝鲜拥有土地毫无意义。

从回复的言辞可以感受,幕府对中国毫无惧意,也甚少尊重,江户一代,中国在日本的外交秩序当中始终被摆在“通商之国”的位置上。而这实际是把中国的中华思想替换成了日本的形态,将日本视为中华,将周边诸国和诸民族视为“夷”的外交秩序。

池田光政的一生中记录了一个小事,一天贺宴上,名为又六的家臣说了另一个家臣玄蕃的坏话,玄蕃说我现在不和你BB,早晚我们会公开解决,结果就在当天和好了。后来光政找来两个人,让玄蕃改易(辞退)、又六切腹,理由是玄蕃放嘴炮,当时过于隐忍,事后又过于息事宁人。而又六在当庭广众下,憋不住说了坏话。

可见日本人的义和理是在情之上的。

了解日本历史不只是看到几百个人相互砍杀,或者只看到日本统治者对民众、邻国的残忍,了解这边土地文化的发展,能更清楚的看到日本近代崛起的缘由、中日关系的走向,从而吸收对方的长处最终以大国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日本不会像德国一样自我醒悟向中国、韩国就慰安妇问题道歉的,这就是日本的文化意识,但是中国可以强大起来,影响周边的国家、保护自己的国民利益。

希望有机会再读下藤井让治的日本近代史,另外把幕府到维新的历史、同时期明朝、欧洲、美国的历史串联起来,全方面对比下近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历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