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画小史》读后感摘抄

《中国画小史》读后感摘抄

《中国画小史》是一本由王克文著作,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167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2018-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画小史》读后感(一):条理清晰 内容全面偏基础 装帧极好

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类画种分类,另介绍了一丢丢画论(顾恺之以形写神、谢赫气韵生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条理清晰,内容全面,装帧极好。

内容虽然偏基础,但是重点皆论及,且大幅插图清晰舒适!

总体来说,是适合初学中国艺术史人群的入门书。

如果我考研的时候看到了这本书该多好呀!

《中国画小史》读后感(二):《中国画小史》摘录

从总体上的比较可知:中国画重意,以线条为基本造型手段,体现出书法美学的内涵,重笔骨,尚墨法,着色大都单纯素雅,强调平面装饰效果,并融诗、书、画、印于一体。西洋画重形,以光、色、明暗、块面为基本造型手段,以色彩的冷暖对比表现形体、质感,重在利用色彩的对比照应来体现对物象的具体感受。 作画方式上:中国画重视视觉记忆,表现手法倾向于写意性、抒情性,强调画面个体形象的具体性和整体构思布局的虚拟性相结合。西洋画偏重直感写生,再现客观物象,画面富有认识性和叙事性,强调展示客观物象在特定环境中的真实性。 从空间意识方面看:中国画不以固定的视点来组织画面,如宋沈括所谓“以大观小”,好像人站在高处,四面临空,用心灵全方位去感受对象。空间组织多用“六远法”,即深、高、平、阔、幽、迷,将不同方位的视觉形象和感受结合在一起。并善于“以虚代实”,利用“云气为象”来表达空间深度。西洋画则较多运用固定的焦点透视,比较适应描绘特定环境气氛中的光色关系,以此来求得色调的和谐美,衬托出主体造型。同时丰富的环境色布满画面,达到了对照统一的整体美,极具画面充实感。

当我们欣赏中国画时,常常会感到客观物象对于画家只是触发其创作灵感的“媒介”,多在“意取”不在“实在”。西画重摹写自然,因而更注重认识和把握明暗、光色的透视规律。中国画以笔为主导(常表现为各种不同类型线条的组合),并靠墨色的配合(常表现为干、湿、浓、淡多种层次“墨法”的运用)。

宗白华曾指出,传统的西画植根于雕塑和建筑,中国画则植根于文学和书法。因而西画重立体感、空间感、科学性和工艺性,中国画重意境、情感和书法笔致。

中国画重要的美学原则——顾恺之的“传神论”。

中国画独特的审美标准——谢赫的“气韵说”。

中国画“心”与“物”交融的辩证艺术观——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中国画意境美的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中国绘画的审美观,宋以前是倾向具象的,北宋由于文人画的发展、“神似”理论的倡导下,主观意兴的作用逐渐突出,对艺术创作“心”与“物”关系的认识有了变化。绘画中的抽象因素得到发展,至“元画”有了明显的体现。至明、清时,抽象画风进一步发展(如在明清大写意花卉画派中表现尤为突出),但中国画总体上始终是具象和抽象的相结合(半抽象),始终没有发展到西方现代画派的两个极端的道路(具象发展到追求极端逼真的照相现实主义,抽象发展到形象无法和生活直觉有任何联系),用齐白石的话来说,中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也是对“心”与“物”关系在心偏于情、在物偏于景的一种美学概括。

《中国画小史》读后感(三):《中国画小史》摘录

从总体上的比较可知:中国画重意,以线条为基本造型手段,体现出书法美学的内涵,重笔骨,尚墨法,着色大都单纯素雅,强调平面装饰效果,并融诗、书、画、印于一体。西洋画重形,以光、色、明暗、块面为基本造型手段,以色彩的冷暖对比表现形体、质感,重在利用色彩的对比照应来体现对物象的具体感受。 作画方式上:中国画重视视觉记忆,表现手法倾向于写意性、抒情性,强调画面个体形象的具体性和整体构思布局的虚拟性相结合。西洋画偏重直感写生,再现客观物象,画面富有认识性和叙事性,强调展示客观物象在特定环境中的真实性。 从空间意识方面看:中国画不以固定的视点来组织画面,如宋沈括所谓“以大观小”,好像人站在高处,四面临空,用心灵全方位去感受对象。空间组织多用“六远法”,即深、高、平、阔、幽、迷,将不同方位的视觉形象和感受结合在一起。并善于“以虚代实”,利用“云气为象”来表达空间深度。西洋画则较多运用固定的焦点透视,比较适应描绘特定环境气氛中的光色关系,以此来求得色调的和谐美,衬托出主体造型。同时丰富的环境色布满画面,达到了对照统一的整体美,极具画面充实感。

当我们欣赏中国画时,常常会感到客观物象对于画家只是触发其创作灵感的“媒介”,多在“意取”不在“实在”。西画重摹写自然,因而更注重认识和把握明暗、光色的透视规律。中国画以笔为主导(常表现为各种不同类型线条的组合),并靠墨色的配合(常表现为干、湿、浓、淡多种层次“墨法”的运用)。

宗白华曾指出,传统的西画植根于雕塑和建筑,中国画则植根于文学和书法。因而西画重立体感、空间感、科学性和工艺性,中国画重意境、情感和书法笔致。

中国画重要的美学原则——顾恺之的“传神论”。

中国画独特的审美标准——谢赫的“气韵说”。

中国画“心”与“物”交融的辩证艺术观——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中国画意境美的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中国绘画的审美观,宋以前是倾向具象的,北宋由于文人画的发展、“神似”理论的倡导下,主观意兴的作用逐渐突出,对艺术创作“心”与“物”关系的认识有了变化。绘画中的抽象因素得到发展,至“元画”有了明显的体现。至明、清时,抽象画风进一步发展(如在明清大写意花卉画派中表现尤为突出),但中国画总体上始终是具象和抽象的相结合(半抽象),始终没有发展到西方现代画派的两个极端的道路(具象发展到追求极端逼真的照相现实主义,抽象发展到形象无法和生活直觉有任何联系),用齐白石的话来说,中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也是对“心”与“物”关系在心偏于情、在物偏于景的一种美学概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