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禅之道》读后感精选

《禅之道》读后感精选

《禅之道》是一本由[美] 阿伦·瓦兹著作,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201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禅之道》精选点评:

●细读下来愈发觉得禅宗是深且难以言说的东西,就这本入门来讲,只敢说自己看懂了五成。禅宗是一种超越语言界限定义的经验之物,而想要理解禅宗又恰恰需要语言去解说,语言表达想在超越语义局限的基础上阐述另一个层面的“不可知”,其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当越进了一种空,本我即宇宙,无常即恒常。现在多少能明白一点“色即是空”的意思了。在禅宗和佛学这样一片深海空明面前,只觉自己浅得像一滩死水。

●无比诗意的大乘和禅的概要,Alan Watts的思辨比书中的诗句引用还要性感,天赋啊!

●畅销全球60余年的禅道入门书,影响了西方千千万万的读者。

●禅的通论本来就几乎没有,目前看过最棒的关于禅的学术类通论应该就是它了。严格地说,它是一本从 comparative philosophy 角度来说禅的书,围绕着禅,对比了东西方的思维差异。瓦兹对中日印的文化,无论是语言、宗教还是思维方式上的了解程度非常深刻,所以能一针见血深入浅出地指出原本很含混的差异所在,阅读的时候会有非常强烈的抽丝剥茧的快感。

●相当好看。个人主义者,临济禅的机警和默然。大部分引用没有注释,对于初次接触老子和庄子的人来说会有些艰涩。对崇尚儒家功能性的社会而言,“空”的价值运动充满困惑与神秘,禅的精神体系与洞见绝不仅仅是如今的禅诗、禅意这么浅显。后半本看得比较开心,茶和园林的部分,毕竟这是阿伦瓦兹1956年的见解,译者厉害。

●自己给自己做手术......

●一本书理解禅的精神

●虽然关于禅的历史及论述在铃木大拙(禅的文化与其他艺术部分)和山田耕云的《禅的正门》(关于坐禅和公案部分)读到过,瓦兹还是从西方文化角度,写出了不一样角度的禅,一种“文化或思想”在两种语言间穿越,也许也就不立文字的禅,还能保留其本质,因为它超越语言、逻辑、二元思维。和《心之道》可结合阅读。

●无目的生活之道

●书里谈到了这么广泛的范围,很多概念可以到很深入的基本的层次,解释的这么清楚,美国人,再一看写作年代,1957,再看后面的参考书目,很佩服作者能够跨种族跨宗教跨文化跨大陆理解这么深入,解说这么明白。参考书目里面的很多书实际比这本书牛,但是作者的理解吸收整合和输出能力,还是很值得佩服的。可读性也很高,文字翻译也不错,但是谈不上什么创造性和太多原创价值了,作为一个相对信息整合的入门读物可以。

《禅之道》读后感(一):Ⅵ.践行G(定量)

【春上春树随喜文化】 本书是言几又探险之旅的总结 本意要找《茶之书》 无意中寻禅天成 从南画大师,禅宗,茶道,箭术 皆有深入挖掘思想和历史的脉络 人人都六经注我的状态 而不是专门针对某本书的书评 反而成就了智慧碰撞的顿悟 英子树读的心法 从不拘泥于一本书 游走于思想疆界之外 博采众家之所长 在体内汇聚所有灵气 最终触发行动的引爆点 在大脑不由自主的 生成全息绽放的情景 我称之为无刻意性的刻意练习 也是海瑞格所说的无艺之艺 而这种情景在我大脑中 早已酝酿多年 直到当年看了 李小龙的《生活的艺术家》 以无法为有法 以无限为有限 诚实的表达自己 人技合一 并付诸实施 便有了春上春树随喜文化的显化 无论从事任何一门技艺 最重要的就是 修那颗随喜心 不追求它作为禅宗的目标 完完全全把自己变成一个初学者 化解,重塑,建构 再反复循环守破离的过程 颠覆,熵增 因为简单到极致

《禅之道》读后感(二):生活处处有禅道

对于“禅”总觉得无比深奥,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事物都可以让修道之人悟禅机,而我们这些俗人,想悟道禅道,似乎不大可能。唯有那些大师,道家、法家、佛家等人物才能做到。所以特别想好好读读这本书,但由于悟性太差,读起来很是艰难。所以此书评借鉴了一些内容。

《禅之道》的作者是西方哲学家阿伦·瓦兹,作者对于“禅之道”的解读非常透彻,绝对是一个对“禅”有着读特理解的人,而且他非常想让大众也了解这些禅道。书中既有禅思想的全面阐述,也有将禅应用于生活和艺术领域的实践指导。

全书围绕“禅”这一主题,上承“背景和历史”,下启“原理和实践”。读了上篇的内容,了解到作者是一个博学之人,他对溯禅与道家、佛教的渊源做了非常深刻地阐述,对想了解这些精髓的人,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我读了,却是懵懵懂懂。有些话却不甚理解。对于我们中国禅的先祖,老子、庄子、列子等有所了解,但从一个外国人的眼中看中国的这些人,发现作者能够辩证客观的地看待问题,学术研究没有国界。

中国的《易经》是一部很神的著作,我知道,能把易经研究的头的人非常了不起。

印度教、大乘佛教的主要思想与历史传承,禅的文化,就因为有这些肯于奉献的人,他们的传扬让其精髓源远流长。

从这本书的介绍中我知道,下篇重点阐述禅精神中核心的两个概念“空”和“妙”。万事皆空,很多人都懂,但遇事依然不能释然。不过很多平常人虽然不懂禅,但知道不让自己着急上火,保持愉悦心情对身体健康有利,我想着也足够了。

对“静坐无为”的禅修方式,稍有了解,书中以“坐禅”和“公案”为例展开深入探讨;最后讨论禅在生活、艺术中的表达与应用,如与诗艺、茶道、园艺、书法、剑术等之间的关联。生活中,身边中的确有人做到了,高质量的生活,有着与普通人不一样的精神享受。书虽然读得不通透,但这种精神却告诉我,应该如何面对生活,面对是是非非,面对磨难。尤其是当今“快餐”时代,让自己静下心来,把握禅机,提升生命的境界。获得心灵的平静。

《禅之道》读后感(三):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上面的这首偈子我虽然早就有所耳闻并且知道它与佛学颇有一番渊源,但是真正让我知晓它的出处并了解它的来历的,却是蔡志忠的漫画《六祖坛经》。当年所看的这本漫画里面的具体内容几乎都记不大清了,但是感觉全书通篇都在讲述一个字“禅”。

“禅”这东西是很奇妙的,百度上给出的解释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源于人类本能,经过古代先民开发,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并存在于各种教派。”但是总感觉它是一种无形且无固定解释之物。说不清,道不明。苦苦思索而不得,却又在突然间得以灵光乍现。知与不知,似有人为你指点迷津,而结果却全在个人顿悟。

总之,这是一种很难以名状的东西。

在个人的认知之中总觉得“禅”这东西只存在于东方世界,可是这本名为《禅之道》的书的作者阿伦.瓦兹却是一位不知不扣的美国人。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般的奇妙,东方的我们在思想上不断地像西方靠拢时,西方的人们却也在不自觉的学习着东方的智慧。世界本就是一个大家,大家同住一个星球,彼此融合或许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俗话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禅”这个字眼,在这位美国的禅学大师的心中又有何新的释义呢?还是来翻翻这本《禅之道》吧。

阿伦.瓦兹是一位美国神学博士,禅宗的忠实信徒,由于他的人生经历,使得他虽为西方人,探究东方哲学却又并不局限于东西方宗教和哲学的某一领域。也就是说他的思想认知并不刻板,而是相当具有灵活性的。在这本《禅之道》中他将对于“禅”的讲述分为了“背景和历史”以及“原理和实践”两部分来阐述他对于“禅”的理解与解读。前半部分使读者在对于“禅”的来历与发展历程的了解之中不知不觉得开始领悟“禅”之道,后半部分进行精细解读时逐渐使读者在阅读之时渐入佳境,开始领略“禅”之精妙,从而开始感悟生活中的各种哲学,逐渐达到获得心灵平静的目的。

在这个浮躁的当下社会,我们的内心越来越来越难以获得平静。或许是欲望与焦虑使我们迷失了本心,辨别不出生命的真正方向,而领悟“禅”之道,或许能够让我们开始真正的回归本心,找寻到真正的自我。

还是那句话“禅是一种很难以名状的东西。”即便是作者在他的书中讲述的再通透,对于我们来说也只能够说是交与你了一把钥匙,而真正想要打开这扇大门,还是得靠你自己去静心思考一番的。

《禅之道》读后感(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提起“禅”中国人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慧能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更是将禅的智慧推至极致,用短短二十个字诠释了何为“放下”,并且流传千古,至今为世人所用。然而,究竟何为禅,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理解,始终是一道难题。

尽管我们自认为熟悉禅、了解禅,但其实我们并不真正知道它的历史和发展,更没有想过西方人是如何看待“禅”的。作为欧美人,阿伦·瓦兹用这本《禅之道》来介绍禅产生的背景,禅的原理和修行,同时进行有关禅的文献研究。书中绝大部分文献都援引于中国古代的相关图书及史料,也有其个人的总结与思考。相信这也是很多是本土国人尚未涉猎的阅读范围。

译序部分的《欧美禅小识》概括性的介绍了禅的精神,以及禅在西方的传播与发展历程,而《禅之道》在阿伦·瓦兹关于禅的一系列撰述中具有总结性地位,其综合性和透彻性给西方读者留下的深刻印象。今天,我们通过阅读这本“外来和尚所念的经”,来尝试打开有关禅的认识,因为对于现代心灵而言,我们与古人思想的距离或许比东西方心灵的距离更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更何况是一本经典之作。

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讲述“背景和历史”,下篇讲述“原理和实践”。阿伦·瓦兹的讲解按照时间顺序,从中国的道家哲学讲起,首先指出“禅的最根本的洞察是具有普遍性”的,但是由于语言的差异,在欧美人看来,禅或许十分神秘,难于理解。所以西方心灵困惑于道家和禅宗的第一印象,其实原因在于他们对人类知识采取了一种设限的观点。

阿伦·瓦兹清醒的认识到了西方思维在面对东方智慧时的问题所在,就如同直到今天还有西方人认为中国人会留着长辫子,生活在“蛮荒社会”。正是这种“设限”严重阻碍了他们对东方世界和东方智慧的认识,同时也限制了他们对自身的认识与发展。“禅”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以独特的姿态出现在西方世界,也深深吸引了那些追求灵性与智慧的人们。

有关老子《道德经》,以及更早的《易经》,印度佛教的《奥义书》,等等内容的梳理介绍帮助读者厘清了“禅”出现之前人们思想中有关“道”、“心”、“空”的观点总结。而在禅出现之后,我们拥有了更多可以参考的语录与文献,阿伦·瓦兹列举了诸多例子来丰富其论述。比如令人印象深刻的《景德传灯录》中有关道信和贤哲法融之间的有趣问答。“犹有这个在”,便是令法融完全觉悟的一句智慧之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关“禅与艺术”的部分,作者将禅的影响研究扩展至了艺术领域。禅与诗艺(如俳句)、茶道、日本园林艺术(如枯山水)之间的关系无不在展示着禅的思想和美妙,既是日本禅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读者最为熟悉和喜爱的内容。

其实,禅的精髓究竟是什么,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并不是非要弄懂参透的问题,也许根本也不可能完全弄懂。我们只需要知道,禅者追求的“悟”其实就存在于我们每天的生活之中,唱歌时我们自己就是歌喉,画画时我们自己就是纸笔,听风观雨时我们自己就是自然……禅的精髓是活在当下,感受此刻,不去刻意追求,如此,足以。

《禅之道》读后感(五):不是佛门弟子,也可以修炼一些“禅”性

说起“禅”,就不能不说起那个发生在神秀与慧能之间的故事。当然,众所周知的是,最终是慧能略胜一筹,他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确实比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要更具领悟力和穿透性。本来也是挺好的一首偈子,奈何因为对比而受到了“伤害”——于神秀是这样的感受,但于后人,却是一种受益匪浅的启迪。

但正如《禅之道》的作者,美国神学博士、禅宗信徒阿伦·瓦兹所认为的那样,一般人看似比较熟悉的“禅”,固然今天是以禅宗——佛教传入中国后本土化的一个门派,亦即禅心宗——而更为知名,但却不是始自禅宗才有的,从春秋战国时的儒家、道家,“禅”的身影就让人印象非常深刻。或许,类似禅的真谛,其实是早就源自中国人内心底的一种下意识,只是后来更多地参与了佛教的中国本土化改造,化身入内,于是终于发扬光大。

感受“禅”,很多时候都不免会有一种类似脑筋急转变般的感受,却又仿佛毫不费力、自然而然就那样了。实际上,这些都是对生活的一种经历了很多次的感悟,来源于生活,又曾反馈、受益于生活,是一种对生活和个人心得的提炼。禅并不特别,也并不为只有和尚才会打“机锋”,只需要博学,再加上脑筋转得快,就足以与特别高明的那些和尚一较高下了——佛印和尚与苏东坡的故事即是如此,更无论还有所谓的苏小妹之说了!

当然,在《禅之道》中,阿伦·瓦兹可没有仅仅限于谈中国的“禅”,而是也更多地说到了日本的“禅”,以及西方世界中似乎是与中国迥然相异的“禅”意!而且还回溯到了印度本土,去从西方世界各宗教中的某种共同点,来对似乎狭义的“禅”作一番广义的哲学式思考。而且,阿伦·瓦兹更进一步认为,禅是无所谓正宗或者不正宗之说的,只要能够用于“自我表达”,“可以从中‘学得’或‘学会抛弃’某些事物”,并且以“自己的方式对待它们”,也是完全可以的。或许正是因为如此,禅才从中国、日本等东方思维体系中走了出来,到达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融入了更多人的精神世界,赋予了它更具生命力和世界性的一面。无疑,这是一件好事。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某种共性与个性交汇的态势,禅已经具有了更为开放的内涵与外延,变成了一种哲学。而阿伦·瓦兹作为一名西方哲学家,不仅曾经广泛涉猎东西方宗教、哲学、心理治疗等领域,更是对基督教经典、神学和教会历史有着非常到位甚至是深入的了解与研究,所以他才能够对禅具有这样的一种广义上的理解。

此外,必须指出的是,所谓的“禅性”,于今天同样为人所周知的“佛系”是不一样的。禅更多的是一种思考,而“佛系”却是一种多少有些消极意味的生活态度——因为争不过、不想争,就干脆不去争了——反而不及前者正面的成分更多一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