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精选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精选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是一本由李松蔚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2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精选点评:

●很好的心理学文章。就很接地气,原谅我用这个形容

●内容不错,提供了新的视角,但编排比较杂。

●好普通啊,为何网易要放在收费阅读下?道理倒是没错,就是注水太多了,案例多于干货,故事多于内容。

●一个合集,在手机上看更新不错,排成书太浅太杂了。

●说起来亲密关系其实是表达的角度,当然表达角度背后是你的逻辑和内心的展现。很多故事和案例,还蛮有启发的。

●蛮喜欢李松蔚那种冷淡着关怀下人世的角度…于我而言就是爱看,不过知道它通俗,按照学术角度来看不值得那么高的分,但把东西写得让人爱看且看完感觉有点收获也很好耶

●有些观点让人才醍醐灌顶之感,值得二刷

●说实话,有点失望,文章看完,感觉隔靴搔痒

●以后记住,什么知乎红人这红人那红人的书不用看,真的不如去看公众号文章。

●「家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存在一个“问题”的话,这个问题是所有人用各自的方式共同维持的。每个人都是彼此的囚徒,也是彼此的狱卒。找到一个人犯错并不难,难的是在这当中发现新的可能——自由的可能,解放的可能。这本书旨在告诉大家,对于家庭,我们总是可以找到积极的、不指责的、寻求改变的态度。每个人都不自由,每个人也都是自由的。」另,《分清你和我,不等于不管你死活》一文让我对「课题分离」有了更深的理解,感谢。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一):《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金句摘录

1.每一个为人父母的人,大概都会时不时地有这种感叹:我们自己也是孩子,努力在变好,却始终没有变好。

2.未来社会,最重要的一种心理品质就是“相处”。跟别人相处,跟技术相处,跟风险相处,跟不确定性相处,但本质上是跟我们无法控制的世界相处。

3.身为看客,看到跟你不一样的人生,学到了东西,或者更坚定自己的态度,这就足够了。何必冷言冷语,对别人家的事就那么看不惯呢?

4.钱钟书有句话说得好:“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5.以正确之名,给人的伤害,不正是最难以消受的伤害吗?

6.“代际传递”,我们可能意识不到我们身上有多少东西来自父母。

7.绝大多数的年轻人相信,自己生活中的前进方向是生而有之,不言自明的。他们很小的时候,甚至远在自己学会思考之前,就踏上了与父辈分道扬镳的路,却从未想过那个方向是谁暗示给他们的。

8.对原生家庭愤愤不平的年轻人,意识不到自己的反叛有多少来自原生家庭的栽培。

9.恨铁不成钢的上一代看不惯后辈的独立,却并不自知,真正看不惯的,也许只是孩子身上那些自己不敢面对的愿望。

10.焦虑是父母天性中的一部分。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二):少评论的生活

看这本书的时候,挺轻松的。可能的原因是,李松蔚的讲述方式主要是以案例为主,其中穿插一些他的观察、感受、分析与少量评论。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少量评论呢?是因为,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偶然形成,只有少量评论的行文方式,与他的心理学主张恰好一致——

以贴标签的方式来评论自己,会让我们的一切都被标签给征服;

听取别人的抱怨时,比起眼前的这个人,那些正确的道理与评论反而没有那么重要。因为改变很难,抱怨的那个人可能只是来你面前冒个泡,之后便会再次游回自己的路;

作为父母,少去给予孩子不容置疑的评论与命令,在这个不再如从前匮乏的世界中,孩子注定要活在一个这样可以那样也成,而“我究竟是谁”的世界里;

以“正确”为名对他人生活的随意评判其实也是伤害……

那么,少评论以后,我们能怎样来面对自己与他人呢?方法其实也很朴素。人无非就是这样一种会犹豫、会延宕、有时信誓旦旦、有时又缺乏勇气的动物,所以,无论是对自己,还是他人,都抱有多一点耐心、包容与共情,去观察他们的懦弱与勇敢、困惑与智慧,毕竟,所有改变的力量都蕴含在这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之中。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三):健康而非传统家庭关系构建启蒙书

听过好几次李松蔚老师的讲座和在咨询师之家的督导,感觉他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且最难得的是他说的话,都能让人听懂,这恰恰是需要十足的沟通功力的。所以在图书馆一看到李老师的这本书,立马就借阅了,而且一个晚上就看完了。当然,感触很多,但是自己能不能做到,还真不好说。

书的第一章节——认知误区:你是否自己主动选择了不幸福,没有生活经验的人往往会觉得这是个笑话,但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特别是在家庭政治中,往往有些人的不幸是她自己选择的。为什么是“她”而不是“他”?因为我立马想到了我的母亲,一个长年抑郁的人,却是整个家族里力量最大的人,她用的脆弱,她的眼泪,她的病痛控制着所有人,所以,她不可能让自己好起来,更不可能让自己幸福。

几十年过去了,我妈妈还是个不需要理会世事的任性的小公主,不过,比起以前来,也改变了不少。引起改变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我推测,大概是因为以前围着她转的亲人们都各自有各自更重要的人生任务了,例如需要照顾老人、儿孙等,或者工作压力大了,没有那么多时间呵护她了,她无所依赖时,也就开始改变了。正如李老师在最后一章里提到的,家庭当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合谋。

一本书读下来,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很多对话我们在生活中都没少听过,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看问题的另一个视角,和老庄之道很相似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另外,还提到一个课题理论,这和我从小受的教育是不符合的,课题理论强调边界,而在我的成长中,家庭家族是没什么边界的,家里人的事就是我的事,所以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都只有一个重点,那就是我的母亲,真的很痛苦。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四):想法没有对错,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负责。

基于人人平等的价值观,不论是大人与小孩,还是长者与年轻人,亦或是同龄朋友之间,可能会有认知和能力上的差别,或者谁有更多的生活阅历/更有深度的思想。但谁都不应该倚仗自己的优越感,居高临下。不论是谁,最多都只能提出观点,是否做出改变是当事人的事,引导而非强加,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负责。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逐渐意识到自己越来越渺小的过程,越来越发现生活是不确定的,不可掌控的事情越来越多,这是事实,人人皆是如此。所以重点可能不在于逃避或者说强行掌控不可改变的周围,而是需要学习如何与周围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规则相处,关系都是流动的、变化的,不论是与人与事,总是可以找到积极的、不指责的、寻求改变的态度,当然前提是你愿意改变。不用只纠结于过去的是非对错,而是愿意面对过去的错误并且放手,愿意停止幻想,愿意做出选择,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些勇气,但并非做不到。

以不变应万变,同时这也表示不论用怎样的方法与别人相处,都得真心,不能忘记自己本来的样子。保持自己本来的样子并不表示故步自封,每个人都在成长,世界在变,环境在变,要适应环境,人当然也会改变。性格是天生的,环境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品性,努力做到在瞬息万变又充满诱惑的环境中,还能朝着自己最初的梦想前进,哪怕走得慢一点,哪怕中途暂时迷失了,都没有关系,因为人生本来就是未知的。

未知的人生同时也意味着:人不要把自己变成机器。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定要列在计划表上,没有什么是绝对正确的,没有应该不应该,只有想要不想要,在认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再为此努力,用科学的方法设定目标完成计划,顺序不能搞反了。

此外,书中强调了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课题分离的技能很重要,书中的案例和分析非常详细,更多内容可以再看岸见一郎的著作《被讨厌的勇气》。

看了很多心理学的书,越来越觉得,心理学本来就是哲学的分支,可能会更偏应用一些,它并不能真正改变一个人,不能指导一个人怎样生活,只能为生活中已经发生的一些事情做出解释,或是有共性的事情作出分类,然后基于一定理论给出可能的原因。之后具体要怎么做,还是取决于当事人自己。

有人利用心理学原理帮助别人,也有人利用这些原理谋取利益,甚至操控人心。工具没有好坏,取决于用它来做什么,想一想还挺可怕的,但谁也不能保证周围的环境如水般纯净。所以需要多学习理论武装自己,不要套路别人,但要保护自己不被套路。

说到哲学,所有的科学都源于此吧。

之前看吴国盛老师的《什么是科学》里有说,“哲学”源自西文的philosophia,本意有“爱”(philo)“智慧”(sophia)的意思,在中文中“哲”是“聪明”之意,“哲学”实则是“聪明之学”,这降低了西文philosophia的高度。如果选一个更合适的词,“大学”更接近philosophia的高度和境界。《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颇有西人“爱”“智慧”的意思。

可能人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也在于此吧。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顺序不能搞错,不然可能会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差别而痛苦却无力改变。与真、善、美一样,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有先后顺序的。能走到哪一步呢?不知道,能用自己的方式一直往前走,就很最好的了,但也许哪天就迷失了也不一定,谁知道呢。

说偏了,还是回到此书。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始终把这句话放在前面:想法没有对错,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负责。

知易行难,缓步前行。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后感(五):《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碎碎念

2019年第39本书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李松蔚

喜欢程度:四星

奔着作者是李松蔚老师,翻开了这本书。书名让我想到了ky的那本:《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个人觉得ky那本比较水。这本书呢,看的时候以为是公众号文章整理出来的,后来发现好像不是。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发现我对书籍和公众号文章的不同标准在打架。我蛮喜欢李松蔚老师泥石流一样的风格,思路清奇,深得我心。比如:

“哭是一种奇妙的本领,它代表对痛苦的正面认识。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缅怀,也隐含着对未来的期待。”

“我觉得夸一个人伟大也好,无私也好,奉献也好,都有一点儿怪怪的,像是在拿一种精神上的激励,诱使这个人平白无故地多付出一些。”

但是当文字落在“书”上的时候,我就变得更挑挑捡捡,苛刻傲慢。书里的每一篇,如果放到公众号上,我会像以往一样喜欢。但在一本书里,对我来说意义好像大不同。

这个“高标准”也让我想到我发布简书文章和公众号文章的差别:简书随手发,写得开心就好,没写完都可以发出去,反正可以随时改。可让我发一篇公众号,那可要费老大劲。要改n遍,尽量用词讲究准确,开头有例子,结尾有结论,中间走心又走脑,结构间还要环环相扣……结果呢,公众号经常好久发不出一篇。

竟然没提到书的内容就碎碎念了好几百字,下面说说这本书吧。

课题分离那章让我印象挺深的。发现我之前理解的课题分离是假的,像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虽然省事,但有点冷漠,也有点疏离。

“是“我”让他不舒服了,所以我要把自己摘干净,我需要向他强调(甚至向全世界强调):他不舒服,这是他的事,我不负责任,我不关心。

请注意最后这个说法。

表面上看,这仿佛是一个课题分离的想法。但是一个人这么说的时候,恰恰说明他正在试图撇清自己跟这件事的关系,他已经混淆了课题。”

这是我们最容易产生的对课题分离的误解。

对这里有些感触,看到我之前的理解有偏差,但是还没特别理解真正的课题分离应用到其他事情上能是怎么回事。想到书中的例子,感觉比我想象的还要难。

还有段话,非常戳我:

“心理学带给我最大的好处,就是学会对“改变”这件事心怀敬畏。越懂得这个过程的漫长,越会对生活中那些“错误”抱有尊重。我也知道,越是苛刻地要求自己,急于改变,越是会陷入自我怀疑,失去改变的动力。”

常觉得学心理啊、成长啊,是为了让我变得更好。但渐渐发现,它的背后的假设是“我不够好”。那么让自己变得更好真的可以让自己满意吗?并不能。对自己现在满意才能让自己满意。放过自己,是我最近常对自己说的话。

后面关于亲子的部分也挺戳我的。隐隐感觉新一代“熊孩子”好像和我们这代很不一样,但也没有近距离接触过。也有点想不明白为啥现在带一个孩子需要这么多人手。

这代孩子小时候受到的关注很多,安全感很足,对“规则”、“权威”的看法都和我们不一样。经常看到年轻人愤世嫉俗地骂熊孩子,说他们没教养不守规矩没礼貌,不知道这背后有多少是羡慕呢?

“未来社会,孩子最需要的心理品质是什么?跟你无法控制的世界相处。”

我觉得不只是未来的孩子,最近也有感觉未来的我自己也要学会和无法控制的世界相处。最近在感受我的“控制”,想让事情按我想的发展。这个背后有对于失控的恐惧,还有我常有的无力感,以及觉得我深深的自恋。

但其实我并不知道一件事情是好是坏啊。何苦要用控制去挡生命的路。

感觉这本书还是挺余音绕梁的,经常碰到什么的时候就会突然想到他的“奇葩”角度,挺喜欢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