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古典戏曲略说读后感锦集

古典戏曲略说读后感锦集

《古典戏曲略说》是一本由王季思 著 / 王兆凯 编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典戏曲略说》精选点评:

●跟写作年代有关系,阶级色彩十分浓厚。本以为是很无聊很政治化的文章,但是写得很顺,越读越感动,老先生真的非常诚恳了

●对戏剧的梳理、对故事源流的考据、对戏剧版本的校注、对戏剧作者的分析,写得都很精彩

●老先生功底深厚。相当有年代感的论文。

●有的篇章年代略老,总体挺适合入门,比较浅显。三小时读掉了。

《古典戏曲略说》读后感(一):研究角度小 研究内容深

古典戏曲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戏曲,就没有中国古典文学的繁荣兴盛。这不仅取决于戏曲对古典文学作品的改编,更重要的是它本身所具有的形式、内容及内涵,是其他文学作品所不能替代的。这就引发了古典戏曲研究的必要性,从王季思先生的《古典戏曲略说》中我们能看出这一点。

《古典戏曲略说》依然是王季思先生的一部论文集,从内容体系上看,是不成系统的,但在内容上却是选取了古典戏曲的几个重要的点,对其作了深入的研究,所以,客观而言,《古典戏曲略说》中的文章质量很高,对普通读者和相关研究者来说,都有很高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对一般人而言,提及元杂剧,除非专业研究者,很少有人知道它还会分为本色派和文采派,而王季思在《元人杂剧的本色派和文采派》一文中,不仅用典型作家作品对元人杂剧的本色派和文采派做了全面系统分析,而且还提出了四点建议,给后来学者指明了研究的方向,充分显示出大家的风采。

王季思先生重点选取了关汉卿进行研究,不仅对其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价,而且重点研究了他的杂剧以及杂剧人物,相当于是一部简略的关汉卿杂剧史,对《西厢记》《牡丹亭》及《桃花扇》的研究,则呈现了王季思先生对元杂剧的把握有度。对元杂剧进行研究,如果对元杂剧的四大代表都没有深入研究,那就等于不懂元杂剧。反之,研究明白了四大杂剧,对元杂剧自然就有系统性认识,其他杂剧的研究自然也不再话下。大家尚且如此,普通研究者理应也如此,因为这种研究,毫无疑问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王季思先生的这些文章都写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有的是八十年代,在那个时代,不仅查阅资料是非常困难的,而且也没有我们现在各种各样的学术研讨会,但王季思先生凭借自己超高的文学素养和理论知识,并没有受此影响,其文章观点具有鲜明的学术性,较弱的时代性,标明了王季思先生作为师者,他一直秉持有传道授业的态度,而不是因时代而改变自己的学术认知。也就是说,只要秉持正确的学术研究态度和学术精神,那么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研究成果中的观点或许会落后但绝不会错误。

《古典戏曲略说》读后感(二):书名虽为“略”,但某些实际内容并不“略”

提起中国古典戏曲,我曾经幼稚的以为只单单有京剧而已。后来多看了几本书才晓得,京剧的前身是徽剧,起源于清代,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昆曲、秦腔等多种元素后才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国粹。可这古人听书看戏,并不是只是从清朝才开始的,真的若是追根溯源联系起来,怕是连远古时期的歌谣都能够翻出来的。古典戏曲的种类虽然繁多,而我们所曾经听闻的在历史上比较有代表的性戏曲形式的却也不过是只有几种而已。

我实在算不上是一个戏曲迷,虽然也曾经打肿脸充胖子的把中国古典四大名剧的书买回来过,但是这么些年过去了却从未通读过,只是大致对于其中的情节以及对白有个大致的了解。古典戏剧对于古人来说,有些类似于现代的影视剧与今天的观影者。若只看表面的情节内容估计是谁都能够看的下去的,但是若论其中的内涵与深意,怕是没有多少人会讲的出来的。

你若只是想要看繁华与热闹,那么找来些古典戏剧剧本看看就好,可若是想要通过这些戏曲了解一些更多的内容知识,那么还是要去找一些专业人士的研究与分析来看的。说起来“小家大书”系列中的这本《古典戏曲略说》内容还真的是有些贴合它的书名。书中在简略的提一下我国戏曲的起源和发展之后,接下来对于这些古典戏剧的介绍几乎是将所有的重点全部放在了元杂剧上。这样一看,还真的是古典戏曲的“略说”。不过作者王季思先生在这本书中对于元杂剧挖掘倒是挺深刻的。他在书中不但分析了元人杂剧的派别,深刻剖析了著名戏曲《西厢记》,还对于那位最著名的元杂剧作者关汉卿以及他的作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于其生平、代表作品以及剧中人物形象塑造都有着一番独到的见解。

戏曲表现的其实就是人们生活的一种体现。不过是把台下之人的行为做派化作艺术形式在台上表现了出来。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则更高于生活的说法便是如此。在当下,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热潮是越来越热烈。古典戏曲也可算的上是传统文化中的一小部分,若是对其感兴趣,倒还真的是不妨一读此书。此书虽是“略说”,但对于像我这样连“略懂”都算不上的人,其所提供的知识内容应该是足够的了。

《古典戏曲略说》读后感(三):戏说,说戏

《古典戏曲略说》这本书的作者王季思,是浙江温州人,中国文学史家、诗词作家、古典文学研究者、教师。《古典戏曲略说》这本书是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之一。作为一本文化普及类的图书,这本书很通俗易懂。

说起古典戏曲,就不得不说元朝了。唐诗宋词元曲,这足以证明戏曲在元朝的地位了。而我,恰好在初中时期都过一整套关于古典戏曲的书,《西厢记》《桃花扇》《牡丹亭》等等故事,都看过了。

这本《古典戏曲略说》主要讲了《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关于这几个著名戏曲的研究。比起介绍故事,介绍内容,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论文集,一本关于这几部戏曲的论文的集合。作者通过很多方面来分析这几个故事,比起原来读原著时沉浸于故事本身,这一次我更多的开始去关注故事背后的故事。

其实提起古典戏曲,我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里面朗朗上口的台词,不但特别押韵,而且搞笑,幽默中又蕴含着很多道理。

古典戏曲中的女性好像比男性更加出彩,《西厢记》里面勇敢反抗封建礼教的红娘,《牡丹亭》里面为爱而死又为爱而生的杜丽娘,还有《桃花扇》里面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李香君,都描绘得特别生动,人物塑造的特别立体。

戏曲作为中国的国粹,自然有它的闪光点和过人之处。作者通过很简单很通俗的文字为读者介绍了戏曲的闪光点。形成戏曲的每一种艺术因素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正因为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所以戏曲反映出来的更多的是关于劳动人民生活生产的故事。慢慢地,出现了一些讽刺社会现状,反抗封建礼教的戏曲。戏曲是普通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它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因此流传很广。很多的古代女性由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从来都没有接受过教育,戏曲就成了她们了解外界,了解以前的故事的唯一途径了。只有在戏曲里,她们才能看见为爱而生的杜丽娘,看见勇敢的红娘,知道这个世界上的女性不只有相夫教子、三从四德这一种活法。可以说,戏曲在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典戏曲略说》这本书作为“大家小书”的一本,作为文化普及的一部分是非常合格的了。但是说了是“略说”,就不够详细,而且感觉书里默认了大家读过里面的几本著名的戏曲,如《西厢记》等,所以,建议看的时候读一下原著,会更加易懂。

《古典戏曲略说》读后感(四):戏曲人生

戏曲宗匠,杏坛名师,九十岁高龄的戏剧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先生终其一生都在中国的高等学府里传道授业解惑,教授之余勤于著作,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人文素养在其《古典戏曲略说》一书中见微知著。

全书选取《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三部戏曲,将戏曲这种综合性艺术的独特魅力呈现给读者。王季思先生所著的《古典戏曲略说》不仅普及了戏曲这种艺术形式的基本知识,戏曲的产生,创作出自于普通大众对生活的渴望和迫切需求,舞台人物的科介、宾白、歌曲、舞蹈展现出完整的故事情节,成为喜闻乐见的宣泄途径。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封建朝代的底层民众,通过戏曲表达出的时代内容和尖锐的民族矛盾,《孤儿行》《妇病行》《羽林郎》《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的广为流传就是最好的证明。与时代紧密联系的戏剧,特别是贴近民众心声的曲目,随时间的流逝日益夺目。《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看起来只是男女之情,蕴含在这男女之情的表象下的却是深刻的社会剥削现实和时代下赤裸裸的人性。艺术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字里行间的心酸与沉重的压迫感,让读者去深思戏曲之下的人生。

世间万物在封建统治者眼里均成为可以任意利用的工具,在时代里做出贡献的人物如武则天功过是非盖棺尚不能定论,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宋元明清这段历史时期是戏曲小说等文艺形式成长、繁荣的时期,王季思先生以其对戏曲的理解提醒读者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最终目的是增长正确的明辨是非的思维能力。

敢于反映民众真实心声的戏曲创作家关汉卿、汤显祖因其敢于将底层民众的心声真实通过戏曲这一艺术形式传播,而深受欢迎,历久弥新的戏曲作品拥有创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运用才华来展示在统治者眼里如微尘般的生命,是让读者敬佩的真性情戏曲人。

王季思先生虽身处象牙塔顶端,但其作品并非曲高和寡,相反以语言的风趣幽默,反映社会现实的力度而让读者对戏曲文化有系统性的本质认识,由此警醒读者独立思考能力的建立,去伪存真,取精华舍其糟粕的重要。

《古典戏曲略说》读后感(五):贴近社会生活的元代杂剧

提起元代杂剧,很容易想起《西厢记》、《窦娥冤》、《桃花扇》、《牡丹亭》这些经典剧目。对元代的普通大众来说,杂剧应该就跟现代的电视剧一样,是娱乐消遣的常见形式。想要得到观众的喜爱,杂剧故事肯定要贴近生活,那么杂剧的创作者也要相应地熟悉广大民众的生活、能够反映现实问题。

戏曲宗匠王季思在《古典戏曲略说》中对元代杂剧的作者和经典剧目做了分析。这本书跟《古典文学略述》相似,都是由王季思的儿子王兆凯选编的研究文章合集。王兆凯在后记中坦言,这些文章有历史局限性,也有时代的烙印。抛开这些缺点,王季思对戏剧的梳理、对故事源流的考据、对戏剧版本的校注、对戏剧作者的分析,写得都很精彩,很值得学习。

说到杂剧的创作,王季思重点分析了创作者的两个派别,本色派和文采派。文学表现的是社会生活,杂剧也不例外。本色派就是能够表现“悲歌慷慨、本色当行的时代风貌”的作者们,元代前期的杂剧作家多是本色派,关汉卿是本色派的代表人物。文采派则是以剧本的“文采灿然”、“才情富丽”而取胜,元代后期文采派增多,马致远等人被归为文采派。

臧懋循在《元曲选序》里讨论了曲的“名家”和“行家”。“名家”通常文采灿然,言辞富于美感。而行家呢,却特别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能使人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是惟优孟衣冠,然后可与于此”。所以,臧懋循认为,“故称曲上乘,首曰当行”,觉得“行家”的成就在“名家”之上。王季思也赞同这一观点。

这一观点几乎对所有形式的创作都适用,就类似于内容和形式的搭配和比较。形式应该更好的去表现内容,而不是脱离了内容去单独追求华美形式。“行家”最关注的是戏曲内容的表现,“当行”就是说创作的形式非常贴合戏曲表演的行业要求,稳扎稳打。文采派的形式非常美,有文采嘛。只要能够帮助表现内容,有文采是好事。但是创作者不应该过度追求文采、生搬硬套,那样只会让人觉得空洞。

元代有两个书会,一个是本色派聚集的“玉京书会”,里面许多“慷慨悲歌的燕赵之士”,关注底层社会问题。他们在创作上有两个共同的标准,一个是前面说到的“当行”,符合戏曲行业的要求,另一个是“时行”,就是能够在当时流行,符合时代的潮流和要求。要做到“时行”,自然需要贴近社会生活,反映现实问题。

本色派的作品很多都贴近社会生活,“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色,境无旁溢,语无外假”,这是他们作品的成功之处。比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等形象,有鲜明的个性,又富于反抗精神,能引起共鸣,故事情节发展得自然,素材来源于社会现实,同时又揭露了深刻的社会问题,自然深受观众喜爱。

另一个文采派集合的书会,是“元贞书会”,马致远就活跃在元贞书会。马致远的作品中,对人物刻画、对社会问题的反应,都不及关汉卿的作品深刻。王季思点评道,马致远杂剧的最大成就在语言,尤其是曲词方面,他的剧像诗歌一样,情景交融,善于用环境氛围来衬托剧情。

很多人觉得王实甫的《西厢记》属于文采派,王季思不这样认为。综合分析了《西厢记》之后,王季思认为“王实甫是一个有理想的现实主义作家”。《西厢记》描写的是才子佳人的故事,才子嘛,言语之间有文采也是符合人物形象的。所以,对文采的判断要结合内容。文采的运用,要义是要符合内容需要。只要能很好地表现内容,就是适当的。

2018.08.31雾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