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100字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100字

《虚无的十字架》是一本由[日] 东野圭吾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虚无的十字架》精选点评:

●推理小说的法理学和伦理学向度

●2018_19 很认真的在探讨死刑的意义的书。如何惩罚,如何避免罪犯再次犯罪,都是很复杂很难的社会问题。很值得深思。

●故事刺痛人心,所谓的罪与罚究竟本质为何? 要求杀人凶手自我惩罚,根本是虚无的十字架。然而,即使是这种虚无的十字架,也必须让凶手在监狱中背负着

●判处死刑,对于受害者的家人们而言,只是痛苦情绪的歇脚站。

●东野圭吾基本上没让人失望过。最喜欢通俗推理小说那种简单生活化的语言,读起来很亲切,跟普通人的生活很相关,虽然故事本身涉及到人性阴暗和极端处并不普通。但探讨的关于人活着的种种形式、爱与伤痛,这些内心深处的东西、这些真正支撑人活下去的东西,很有意思。

●一天时间看完 是没有想到的结局 东野圭吾每次都会在书里探讨一些关于人性关于社会的问题 刑罚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刑罚对于无悔改之心的罪犯来说只不过是虚无的十字架的话 那么逃脱了法律的责罚却一直备受自己良心的折磨的又是哪一种呢

●最近刚看完,又正好看到有个视频简单说了一下日本的法律,就是判死刑要杀两个人以上,杀一个人基本上是不会被判死刑的,换个思维来说,就是日本政府给你一个名额,好可笑的规则

●“我认为不管有什么理由,杀人就应该偿命,应该被判死刑。生命就是这么宝贵,无论凶手事后如何反省,多么后悔,死去的生命都无法复活。”废除死刑是对受害者的再一次谋杀!

●北京昨天太热了,凌晨一点多看完,翻来覆去睡不着,可能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道德底线,让我们负罪前行

●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虚无的十字架,即使所有犯下的错误都无人知晓,可我们始终无法逃离自己良心,这个十字架会日日夜夜不断审判着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我们只能负罪在往后的人生中不断自我救赎。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一):沉溺

“她想要看到的是人的自我忏悔,从内心深处到所做所为。”打心底里赞成这位书友的话。

沙织沉溺于忏悔和杀人的恐惧。杀人的不是别人,是自己。杀掉的不是别人,是自己的孩子。

小夜子沉溺于对真相的追问。她也曾是个可怜的母亲。以致于她后来刚强果敢到咄咄逼人。

史也沉溺于救赎自己的渴望。他那么想擦掉过去。救死扶伤,接纳了曾经不接纳的生命,只是另一种形式,后来有谁提到这个名字,都让我下意识地去想象温暖的笑容。

太想救赎自己,也许也是一种褒义自虐吧。昂然的。其实没有谁真正可以被指责。一个生命背负另一个生命的责任,又环环相扣,谁才真正的应该被讨伐呢?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二):虚无的十字架

这本书也无一例外地继承他以往的风格,虽说是推理小说,但对社会问题的揭露和对人性的拷问才是其更深层次的,感觉这本书主要着重在对日本法律制度某些弊端的揭露,犯罪后审判与惩罚的意义何在?其实抛去法律外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虚无的十字架在拷问着自己,一个人要是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犯的过错并悔过弥补这是最好的结果,当然前提是他所犯的错与他所悔过而去弥补的量之间的对比关系,小说中犯罪男主角只是年轻时冲动和女孩生下小孩并把他抛弃埋葬,而其在日后的人生路上选择做小儿科的医生解救无数病患并偶遇轻生母女还解救了她们一整家(当然那个为他生下小孩的女的日后却堕落与他相反,这应该也与他有一定关系),人生本来就是这样一个好坏掺杂的过程,当然有些事是永远无法弥补的,有些是直接的,有些则是间接的……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三):以命抵命,深究无义。

读者们反复猜测东野到底是否支持死刑,我认为这没有任何意义。就跟我们读这本书的目的一样,故事本身是要引发我们面对类似事件时的思考,并不一定要得出结论。背景故事——小夜子女儿被杀的案件中没有描写凶手蛭川的悔过心理和行为。除此之外,沙织和史也,花惠的父亲都杀了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赎罪——一辈子,或一瞬间。另一方面,遗属们由于愤恨无法原谅杀人犯,以至于再怎么冷静的做调查分析,得到的结论依然是以命抵命。这样,遗属们盼望杀人者死,而赎罪中的杀人者却生不如死。与其生不如死,不如什么都不想,干脆(正如蛭川),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更让遗属无法接受更加愤怒——这是个死循环。所以无所谓死刑不死刑,无所谓蹲监狱有用无用,我认为关键在于心理的救赎。可是人心难测,受过伤的人无论再怎样救赎,也有不想被人触碰的伤口,一旦触及,就可能会引发更多人的伤痛——这又是一个死循环,无答案。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四):关于废除死刑的浅尝辄止的讨论

东野圭吾的书向来以悬疑推理著称,这本虚无的十字架,上来就告诉了我们死者。接着在故事的梳理中,讨论了一下该不该废除死刑的问题。这个其实之前我有思考过,没有得出答案。就是不可否认大家公认,杀人偿命,而且死刑则是最高的惩罚。但是杀死一个犯了罪但毫不知悔改的人又能改变什么?

更有甚者,连环凶杀案。结果我们发现正是因为死刑是我们的最高处罚,怀有侥幸心理的人会想杀一个也是死,连环也是死。所以死刑并没有起到他起初设立时的目的。甚至可以说他助长了变态们的猖狂。这么说有些不太合适,但仔细想想又觉得没什么不对。

文中有一段话,是杀死小夜子他们孩子凶手的辩护律师平井说的,他说:任何一起事件中都有许多故事,不同的事件伴有不同的故事,如果只是凶手被判处死刑这样真的好么?而且我认为这样的结局无法帮助任何人。但是,如果问我还有怎样的结局,我也答不上来。正因为找不到答案,所以废除死刑论也只能原地踏步。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五):如何赎罪谁也没有正确答案

东野似乎很擅长把几个独立的事故穿插记叙,读者明知道他们之前有联系,却很难轻易找到线索,在你快要绝望的时候突然所有的故事都连在了一起。本书主要由三个故事构成,一对年轻夫妻幼女被害力争罪犯死刑,多年后虽已离婚却因为前妻被害,前夫再次踏上寻求真相的路程;另一对夫妻,因为妻子的父亲就是凶手卷入了这个案件;还有一个最悲惨,年少无知的两个男女朋友将自己刚出生的儿子杀害并掩埋。三个故事通过前妻将他们联系到一起,造作这个老人试图终结,却还是被前夫中原重新串联并划下句话。

本书主要是探讨犯罪后是在监狱里背负着虚无的十字架进行赎罪还是出狱后通过行善的方式救赎亦或是其他方式,作者想要表达的大概是谁也没有正确答案。

虽说史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赎罪,但是从分手之后再也没有关心过纱织的境况实在让人生气,虽说杀人是两人一致执行的,但是根本原因还是史也推卸责任的态度造成的,即使当时因为处事未深而没有察觉,在之后成熟后居然没有想过为纱织赎罪,毕竟受伤最深的是母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