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少时读书》读后感100字

《少时读书》读后感100字

《少时读书》是一本由废名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2018-6-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时读书》读后感(一):先万卷后有神

书籍本身没什么好讲了,一套四本,这是我看的第三本了……

如果说从金老爷子那学到了“读有用之书”,那么冯老师写的书就真的是“有用”了。

冯老师是周教授的学生,从他的文中确是能够读到周教授的风格:懒人作风、信手拈来、披沙拣金、提纲挈领,果真是一脉相承了。

每篇文章都像是在上语文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如果我的语文老师是这样讲的,那我也应该会“弃医从文”了吧。后来仔细想了想,我的语文老师想来也只是将教学当成了一份工作,不是说不好,只能说个人的选择有易罢了,按照教学大纲、教案,把考点、知识点给学生讲清楚,自然就是一位称职的中学教师了。只不过,倘若真的能遇到一个读书破万卷的老师,那确实是我们当学生的幸运了。

冯老师在书中时而详细分星擘两,时而言简意赅的对中国诗文的讲解,一方面十分有效的丰富了我对中国文学的知识,另一方面,确是快速的增加了我的书单,削弱了我的经济基底。

本书中冯老师用了大量的笔墨讲述了杜诗,好巧不巧,最近我在网络上也刷到了不少的有官杜诗的视频,好像一夜间杜诗就成了中国唐诗的top3。

具体内容不做复述,我只想说,冯老师对杜诗的分析之透彻,也正是反应了那一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了。

之前我还在想自己写的文章怎么看起来那么pia气,现在知道了,要先万卷而后有神。

《少时读书》读后感(二):读《少时读书》

先前从学习强国上兑换了一本废名先生的《少时读书》,近来得闲时便开始读了起来。这本书真是让人读得吃力又畅快。

“吃力”在于废名先生是上个世纪的人,虽然文章基本上是白话文居多,但不时用了文言用词,再加上总是引经据典,有时一篇文章要读上两三遍,还要来回查阅字典、文献才能弄清他讲的究竟是什么意思。而“畅快”,则一是因为废名先生时常在文中表明自己“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欢喜,让我不由地跟着他感到开心,二则是因为自己了解到了新的知识盲区后也倍感舒畅。鉴于自身文学底蕴不高,吃力更多一些,但因为这隔着时空的收获又过于真实,这书也是值得深读的。

废名先生何许人?废名原名冯文炳,生于1901年,湖北黄梅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文学”的鼻祖。少时,他接受的是传统的私塾教育,后来接连在国立湖北第一师范学校、北京大学接受新文学,可谓是学贯中西。二十五岁那年,他说他不要那个名字了,给自己起名为“废名”。几句简单的文字介绍或许可以勾勒出一个人大体的人生轨迹,但只有走进他的笔墨里才能真切感受到一个人的性情和温度。读了这本书,仿佛让我跨越了时空的隔阂感受到废名先生的率真、有趣及踌躇满志,也感受到百年前异地他乡的风土人情。

《少时读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文章”,多是关于文章的心法;第二部分是“灼灼其华”,涉及《诗经》、杜甫的诗,第三部分是“格义致知”是关于佛家、儒家的看法。但这三个部分的区分又不是那么明显,因为每一部分仿佛都贯穿着文章写作的要义,也灌满了作者对好诗好文喜爱的心情。鉴于书中涉猎内容较为广泛,我便只好摘取冰山一角做个感慨。

先说废名先生的性情,着实是让人觉得有趣。在讲李商隐的《月》时,因其对“藏人带树远含清”理解和身边好多人都不一样,因此他很有点惶恐,但这份惶恐并非是因为怕自己错了,恰恰相反的是,他感慨道:“难道只有我是对的,大家都不对么?连忙我又自信起来,我确实是对的,请大家就以我的话为对好了。”这样的自我感叹还有许多,总会让人忍俊不禁,他仿佛不会虚掩自己的观点,对自己的想法既坚定又自信。难怪有人会说他狂。正如他在讲解孔子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时,他更倾向于把“直”理解为率性而行,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对于有嫌怨的人不矫揉造作,认为这是人之常情,“礼中应有生趣,过可以窥人之性情。”可以说是很率直的人了。

再说书中的引经据典。写文章时引用诗词文句、典故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但引用得如何更多的是要看个人积累。废名先生受过私塾教育,对中国古典文学十分熟悉,有时候一篇文章从《论语》谈到《诗经》,再到传统典故,都是信手拈来。比如读了《教训》这一篇,提及到的“代大匠斫必伤其手”“东方朔偷桃”、“一马之奔,无一毛而不动”等等,我均是查询了资料之后才知晓其出处和意义,方知东方朔偷桃图可以作为祝寿图,东方朔也是个幽默的人。书中也提及到如何使用典故,还分了深浅,但读下来发现现代人多不会使用,最多是引用一两句话来撑场面罢了。可以说,对于传统文化了解的浅薄仿佛也通过阅读此书得以些许弥补。

最后来说说废名先生的“志”。废名先生说喜欢福楼拜那般以几十年的光阴写几部小说,也要把自己的生命贡献给艺术,于是在北京香山租了房子写小说。你以为他是一个逃离事世的人吗,并非如此。他十分崇尚孔子,而孔子是为了天下太平而奔走的出世之人,他又怎甘心做个隐逸之人。他喜爱孔子的那句“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意思是,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所以作为一个文学家,他希望学习孔子,本着伦常之道为中国创造些新的文艺作品来,追求“使人得其性情之正”的理想文艺,以求为中国打开一条生路。

书中多次讲到孔子,废名先生的讲解让孔子的形象也更加形象具体。对古诗词的理解更是有着现代人没有的语境和理解力。让我感受到与先辈们巨大的差距,只能高呼: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正如木叶在序里所说,“说起少小读书,先秦直至民国时期人的视野和幼功,如今的大学生也难以比拟,尤其是就原典、古典而言。”这话一点也不假,在讲究新奇特的当下,许多传统文化经典的趣味早已被稀释失去了太多色彩。好在还有书籍,还有废名先生如画般的描述,犹如桥梁一般让我们可以跨越岁月长河,一睹先人少时读书的风采,感受当时文人志趣。

《少时读书》读后感(三):木叶:向空中画一枝花

木叶:向空中画一枝花

【拿到实体书。漂亮。欣慰。感谢。这是序言。第一次编书,致意废名先生。相信会有更多人喜欢这位诗与思的卓越连接者】

文汇笔会

http://www.sohu.com/a/238193053_182423

1

“从昨天起,我不要我那名字,起一名字,就叫做废名。”

自1926年6月的一天开始,“废名”正式替代了冯文炳,闪烁起光辉,这一年他正处于对一个诗人来说微妙的二十五岁。此后,小说《桃园》《枣》《桥》和《莫须有先生传》,诗歌《坟》《掐花》《妆台》等均与这个名字相随。此前有《竹林的故事》等以原名冯文炳发表,到了晚景,他较多地用回原名。这是新文学史上一个殊异的存在。

“废名的价值的被认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真正的被肯定,恐怕还得再过二十年。”汪曾祺说这话是在1996年,一晃已经不止二十年了。对废名的了解还是有限,或者说很有限。在另一端,说他了不起的人不少,但细读他的人则不多。

废名1901年生于湖北黄梅,1967年病逝于吉林长春。他一生中显著的身份是教师,小学、中学和大学都教过,汤一介、乐黛云等在他那里受益匪浅,受他影响的作家包括汪曾祺等。他自己也受到了多位大家的感召与教益,有过往的亦有几位,最切近的是周作人,周作人为这位弟子的多部作品作序,在《莫须有先生传》的序里说:“这好像是一道流水,大约总是向东去朝宗于海,他流过的地方,凡有什么汊港湾曲,总得灌注潆洄一番,有什么岩石水草,总要披拂抚弄一下子,才再往前去,这都不是他的行程的主脑,但除去了这些也就别无行程了。”这如水潆洄、拂抚的说法甚好,似乎用来形容废名早些时候的《竹林的故事》和《桥》也恰切,或者说更为形象。我个人觉得,在这率意、诗意、诗化叙事之外,还可珍重的是废名对诗与思的卓越的连接,有时诗胜,有时思邃,这在其小说中可见一斑,在诗歌中最是凸显,如,“虚空是一点爱惜的深心。/宇宙是一颗不损坏的飞尘”(《飞尘》),特别是在1948年的小诗《人类》中显露无疑,虽仅六行,意味深长,两节诗中只有几个字变了,而诗性和思虑缠绕着升腾:

人类的残忍

正如人类的面孔,

彼此都是认识的。

人类的残忍

正如人类的思想,

痛苦是不相关的。

这诗与思的融汇放到更远更阔大的文学场中,依旧新异与动人。

选编的《少时读书》重点在展示,废名诗歌和小说中的那些好也都隐现于他的随笔和讲谭之中。蕴含着卓识新见,自我与天真。

书分三辑,一是“中国文章”,关乎文章的写法以及读法,亦是心法。二是“灼灼其华”,关乎诗歌,名字取自《诗经》,而内容又不囿于此,甚至涉及杜甫的内容要更厚些。三是“格义致知”,更为远阔交融,主要是对于佛家的理解,儒与佛与新思想的相遇,等。

2

中国文章一辑,压轴的《三竿两竿》文字短,篇名亦浅白,却可以说是一个小小的宣示,劈头便是,“中国文章,以六朝人文章最不可及。”其中,他常看的是庾信。并提及苦茶庵长老(周作人)曾借庾信《行雨山铭》中“树入床头,花来镜里,草绿衫同,花红面似”四句指出,他们的文章是乱写的,四句里头两个“花”字。可能也正是这种诸法未定之前的“乱”才最是真,最是魅惑,所谓“生香真色人难学”。废名还顺便讲到自己决不会写“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这么容易的好句子,自己写文章,总是不免“在意义上那么的颠斤簸两”。这自述也真是有斤两,见性情。

《中国文章》提出中国没有厌世派的文章和厌世诗,太重实际,少理想,更不喜欢思索死亡;后来如果不是受了佛教的影响,文艺怕是更陈腐,损失更多好看。所以他觉得“霜随柳白,月逐坟圆”和“物受其生,于天不谢”的境界何其与众不同。其实在老子、庄子甚或李白那里也有不少来自时间尽头的回望与斩截。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过,不妨沿着废名的所思,看看他的摸索。

说起少小读书,先秦直至民国时期人的视野和幼功,如今的大学生也难以比拟,尤其是就原典、古典而言。年少时的很多记忆与趣味,更是可能伴随一生,一边接受岁月的涂抹,一边不断以新的面貌去邂逅新的世界。

《小时读书》仅仅写到四书,重点在《论语》。他读的是北京大学,受过欧风美雨洗礼,认为懂得四书的意义便真懂得孔孟程朱,也便真懂得中国学问的价值。他从小这么读过来,当初并不喜,甚至认为小时候所受的教育“等于有期徒刑”。说是这么说,接下来却也谈到了其中那些光色,甚至一连说了许多个“喜悦”:读“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悦,却不知何故;读“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喜悦,但那时就能体味《论语》句子写得好了吗?读“暴虎冯河”喜悦,因为有一个“冯”字,这是自己的姓,但偏不要读作feng,又觉得寂寞了……

孔子是他时常提及的人。在他眼里,孔子比后来的儒者高明,常在他承认过失。他认为孔子的道是伦常,而这个伦常之道又是中国的民族精神。他是真佩服孔子的艺术观,如“思无邪”。有意味的是,孔子是热心于世事的,废名看上去似乎并不如此,他一度是一个身在北京而又远离纷扰的隐逸者。

在《孔门之文》里谈到孔门与以后的儒家高下之别,不妨说就在一个“文”字,孟子的文章受推崇,而他觉着已有些“野”,朱熹等也都可就此挑出些毛病。

这一辑中还收有关于水浒、金圣叹、诗文中的神仙故事等篇什,约略折射了他的趣味和着力点。

3

于新诗和旧体诗,废名均有创见。“灼灼其华”一辑,主要收入了他谈《诗经》和杜甫的内容。《诗经》讲稿不是很多,计十一篇,自《关雎》至《车舝》,约作于1949年夏,后在北大讲授。他讲求正解,并一直有自己的信心与用心。“中国从《诗经》以后简直没有人民文艺了,有的只在民间,在农民的生活里头。”他自认正是呼吸了西方的艺术空气,才恢复了自己的健康,文士的习气渐渐洗掉了,真正懂得了《诗经》所代表的“健康文学”。

关于杜甫,废名留有《杜甫论》和《杜甫诗论》(又名《杜甫的诗》)等,因这些作于1949年以后的若干年里,作者的思维和方法论有了不小的波动,难免有时代的影响,不过还是见出智慧,我们选取了前者中的三篇,即“杜甫走的生活的道路”,“杜甫的思想的特点”和“杜甫的性格的特点”,然后,自后者中抽去了部分内容。整体上,他发现了一个复杂而生动的杜甫。他说杜甫激烈,杜甫乐观,杜甫经常有思想矛盾……尤其是指出杜甫最是懂得并尊重别人的创作成果,赞美过许多名人乃至素人,他们的绘画、歌唱以及个性等,这让我想到一个人的警句:越是天才越是会在不同的人身上发现天才。

本辑还收有一些零散篇什,我在多年前写文章时便喜欢《罗袜生尘》一文,而今看来尤其对他在其中说自己做诗和写小说很讲逻辑,希求与事理相通,文字明明白白,这似乎和旁人的理解不太一致,说他晦涩的人不算少,仔细思量他的话又确有一点点道理在。可能有时,他太想以简驭繁,文字别样而又唯美了。

4

一天,废名和熊十力讨论僧肇,一会儿大声争论,一会儿又突然没了声音,原来二人竟然扭打了起来。很快,废名气鼓鼓地出门而去。谁知次日,他又来找熊十力了。两个人于是重新开始聊天,讨论问题。

这段故事传布较广。《阿赖耶识论》可以说正是因熊十力而起,他觉得这位好友不懂阿赖耶识而著《新唯识论》,不伦不类。

“我的材料将一本诸常识,我的论理则首先已声明了是印度菩萨与欧西学者所公用的。我不引经据典,我只是即物穷理。我这句话说得有点小气,但这一句小气的话是我有心说来压倒中国一切读书人的。”

有人看到他的为学问而学问,有人看到他的狂。

辑三,《阿赖耶识论》以及其余的几篇文字中,尤其吸引人的是对儒和佛的思考:

“我攻击的目标是近代思想,我所拥护的是古代圣人,耶稣孔子苏格拉底都是我的友军,我所宗仰的从我的题目便可以看得出是佛教”;

“儒佛之争,由来久矣,实在他们是最好的朋友,由儒家的天理去读佛书,则佛书处处有着落,其为佛是大乘”;

“阿赖耶识就是心。”

——他讲种子义,讲儒,讲自己的识,我不敢说都看懂了,就我理解的那部分而言,亦未必都认同,但我很喜欢他直抒胸臆的这种讲法和姿态,不时还有自我的代入,譬如在第二章“论妄想”中,他讲到牛顿好奇于苹果为什么不往天上落时,不由得说到他的孩子冯思纯四岁时看着天在下雪,问:爸爸,雪是什么时候上去的?

是啊,雪是怎么到天上去的。到底是诗人。这些可爱与不羁激发了废名的诗与思。于是他会在一种使命与另一使命交汇的地方写下,“我可以向空中画一枝花”。

本书中的篇章,大都几百字,上千字,仅有几篇属于长文,他总是用最少的字抓住并抛出自己的发现、爱憎或疑问,这是他的“道”,召唤着新的思考或辨析。附录的三篇文字最是大胆,都很长,且均来自虚构作品《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其中想必有着作者的切身经验,和提纯或稍作变形后的对文章、对美的体认。

写至此际,再看看照片中或者说时人目光中的废名:“貌奇古,其额如螳螂,声音苍哑,初见者每不知其云何”,倒真真觉得有几分魅惑而可爱了。

(本文为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废名文选《少时读书》序)

本文刊于2018年6月27日《文汇报 笔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