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洞中人》读后感100字

《洞中人》读后感100字

《洞中人》是一本由田耳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洞中人》精选点评:

●严肃文学,长篇小说,现在还在正儿八经写好小说纯文学的中国作者,掰着指头数也能数得过来。然后写了还能让人看得下去的小说,也是屈指可数了。这部算一个。

●耿多义到底长什么样啊,好好奇啊。这么个宅男是哪里来的这个桃花运。我觉得作者自己代入了角色,且非常自恋的意淫。

●前半部分很精彩,后面就弱了。洞中人让我想起卡夫卡和他的地洞。别有洞天,禁欲男人不可信。田耳写案子很引人入胜,跟着他的叙述往前走,这本的描写比之前看的要雅一些。

●像是转型中的半成品呐

●昨天和今天,在掌阅读完 好书 很久没看进去一部小说了

●该书还原了一段地下武侠小说风靡大陆并影响无数青少年的真实历史。小说往往比历史更真实,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点。

●虎头蛇尾,侦探推理的壳就裹了这么一个故事。不明白田耳这几年,笔会发布会酒会果然是个毒。

●为什么耿多义会喜欢上欧繁

●读完整本书 耿多义的宅男形象跃然纸上 但是关于其外貌却一直想象不出来 他对欧繁没有看出爱 更像是一种责任跟救赎 不明白为何曾经走在一起

●语言简练,很有方言特色,与所叙述的地方风格浓郁的情境正相合适

《洞中人》读后感(一):这书太悲了...

几年前很偶然在收获杂志上看了田耳的天体悬浮,收获分两期连载,在这家比较牛气的出版社给予一部作品这待遇还是很少见,况且这个田耳给我感觉也是名不见经传不知哪里冒出来的作家。

关于天体悬浮,其实我是先看的下部,看了几页觉得很不错,于是就去找上部,上部登在上一期刊物上其实我早已买,但是忘了放在哪,最后扒拉了一天终于找到上一期的收获。 分两天看完,印象中好像是我那一年看过最好看的国内小说。

于是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他早年的小说集,个人风格很浓烈的作家,写句子不罗嗦,语言粗砺简短,又毒辣,语境苍凉,往往看似漫不经心几笔好似几道惊雷,叙述也有些小技巧。 在我看来他已远胜国内大多数连一句话都讲不干净的作家。

但是这本,我看得感觉很不好,太悲了,后半段作者克制不住自己,任由感情肆虐,除了林鸣,三个神经病主角,再加莫父,四个神经病。(看了访谈,难怪如此,十年磨一剑的青春)

记得作者书中好几次提到痴缠这个词,用得真好,用在本书三个女人和主角身上真合适,又痴又缠,明知是毒药还摆不脱要凑上去,痴痴的执念,缠绕不清又摆脱不了的宿命,讽刺性的是所有修行都是为了有朝一日破除修行所准备所铺垫。

好书,但我不喜欢。

《洞中人》读后感(二):小说往往比历史更真实

作为一部风格有些另类、题材略显冷门的小说,该书有两大特色:

一是将爱情和悬疑融为一炉。书中讲的是,一桩离奇的死亡案件在佴城引起轩然大波,将推理小说家耿多义和报社记者柯燃冰卷入其中。两个推理高手在追踪与反追踪中探访案情,更揭开了一段尘封多年的故人往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从故事角度来看,可算讲的不错。

二是还原了一段地下武侠小说风靡大陆并影响无数青少年的真实历史。小说往往比历史更真实,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点。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金庸、古龙、梁羽生作品为代表的港台武侠小说风靡大陆,其销量达上亿册之多,内地一些书商看到其中商机,除了疯狂盗版印刷外,还招揽了一些枪手,大量创作粗制滥造的武侠小说,冠以“金庸新”“金庸巨”“全庸”“古尤”之名行销坊间,一时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书中主人公耿多义年少时便做过此种枪手营生。

作者笔下,关于这方面的文字描写尤其生动精彩,以至于让人怀疑这是否就是作者本人年少时的亲身经历。其实就算是也毫不为奇,著名的流氓作家冯唐年少时就曾做过同样的事情。

��`��q�{u=9

《洞中人》读后感(三):从“寻找”说开去

田耳写的是失败的人生,在由寻找引出的成长线索之中,青春与荣耀与关,更多的是羞耻、挫败与孤独。

耿多义与莫小陌可以说是一体两面,同样都是文学黄金时代的“遗产”,都有着最为纯粹的文学梦,却都从事着文学遥远的“生产”工作(无论是耿多义的盗版武侠小说、悼文还是莫小陌的劣质言情小说)。但不一样的是,莫小陌的悲剧性在于自我追求与自我能力的错位,追求“言情”写作的她实际上是最没有内心世界的一位人物,因而她既无法体认到现实,更无法表达,某种意义上,她是不大清醒的。当她借由耿多义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之后,她走入了洞中,但这种走入并没有让她如愿获得丰富的内心体验,反而是确认了情感的匮乏。这也是为什么莫小陌最后走向失踪或自杀的原因。她是无法自洽的。

而耿多义的悲剧性则在于太过于清醒,太过于理性,他能够在电子维修与文学、武侠小说与悼文之间自如切换,即便他相较于莫小陌略有才华,但他又清醒地游走于文学与现实、洞内与洞外之间。但这样一位清醒的耿多义在情感的取舍上却显得十分混沌,与欧繁、与莫小陌的多角关系使其陷入了自责之中(虽然我仍旧无法理解耿多欧的情感动机)。为此,他用一种自我阉割的方式来试图自我救赎,但这种阉割实际上又是不彻底的,因为这本质上只是一种欲望的压制,而非欲望的消灭。因而耿只能再借由“寻找”这一外化的持续性行为来反向体认自我的精神救赎,在这个意义上,寻找对耿多义来说,毋宁是一种仪式。

在整个寻找的过程中,“洞”是很有意味的一个空间。“洞”与常态的房屋相比,自然是隐蔽的所在,除此,“洞”看似幽闭实则敞开,看似敞开实则幽闭,它实际上是一个比较不明的空间。而有意思的是,寻找行为的结束选择在了“洞”这一空间。柯燃冰的介入一方面推动着来龙去脉的还原,另一方面则意味着耿多义的历史僵局的打破需要借助外来的他者。“燃冰”,顾名思义,柯的作用在于燃烧消除冰山,她以其鲜明的基于现实需求的爱情观烧毁耿多义暧昧的历史情感纠缠,将其从文学与现实的边缘地带拖拽回现实地带。很难说这种拖拽是否是最佳的行动方向,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消除怀旧谜障,走向前方的最佳选择。

但是,实际上又很难说耿多义是真的走出洞穴。佴城这样一个行政空间的虚设按时着洞穴在此空间内是普遍存在的,不仅仅是具象意义上的洞穴普遍存在,更是抽象意义上的一种普遍存在,即,洞穴无处不在。就像钱钟书笔下的“围城”。耿多义的走出洞穴实质上不过是向着另一个洞穴的转移(走出与欧繁、莫小陌的情感困境,不意味着与柯燃冰就是光明前途),这预示着人与人之间隔阂的绝对性存在,这也是本质上的孤独体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