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唐诗与音乐》经典读后感有感

《唐诗与音乐》经典读后感有感

《唐诗与音乐》是一本由张之为著作,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1260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唐诗与音乐》读后感(一):诗与乐的浪漫

世间的浪漫有多种,诗歌与音乐是我所认同的浪漫之二。《大象席地而坐》中有一个不起眼的冷笑话我记得深刻,大意是教授问船夫懂不懂诗与音乐,说他们二者共同构成完整的生命,而渔民反问教授你懂游泳吗,然后教授掉进了水里。人活着不止是为了生,想必有温度有情怀似乎更能让我感知生命的曼妙之处。音乐是我所喜爱的情感表达方式之一,诗歌其次。它们二者在我看来都如江南美人一般,温婉娟妍。而诗歌与音乐本就相生相合,读此书更明诗与音乐相和的浪漫,尤其是唐诗。

我一直认为人要诗意地栖居,诗歌的美好就在于诗意的核心价值观和美丽姿色在文化母体中浸润、孕育、生长,又超越文本本身,让每一个读者通过自己的领悟感受其内隐的意义。诗的诞生,实源于生活中诗意的发现。生活本身其实因栖居而有诗意,写出诗歌,而诗歌又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具诗意,构成这样一种诗性的文化生态。

此书普及了较多的诗歌与乐理知识,仅从诗歌的语言层面来看,关于孔子所言的“不学诗,无以言。”以及《论语》中提及的“学诗可以兴、观、群、怨(联想、观察、合群、批评)”这两个观点都让我有所启发。不学习诗,连话都不会说。不止是唐诗,历代诗歌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都让我不断觉得自己知之甚少。应该也不止是诗歌,孔子对于广泛的语言文字运用层面提出的独到见解让我对自己所了解的诗文化有所反思。

音乐作为唐诗传播的一大重要传播途径,诵于人口,被之管弦。街子葛清爱白居易诗,至遍刺其身,这是唐诗民间传播的一个重要例证,充分说明了白诗流行与歌唱这一传播途径离不开的渊源。我所理解的与唐诗相随的音乐,一方面助力于唐诗的通俗化,另一方面促使着诗歌的流行趋势向咏唱靠近。音乐活动聚合了诗人与乐人两大社会群体,双方交汇,以我浅薄的诗歌与音乐常识,我尝试着去想象诗与乐在流水潺潺中碰撞的场景,实在是不多得的浪漫。

《唐诗与音乐》读后感(二):小评

此书为了解唐诗与唐代的乐人、声诗、舞蹈、乐器的普及本。看似浅显,实则深入浅出,引例专业性与可读性并重。 总序中对“诗言志”进行了审视,丛书主编从心理学的角度,认为诗歌创作是从叙事到抒情到言志的过程,如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在《唐诗专题》的课上,周老师也抛出了诗言志,诗缘情?这一问题。朱光潜先生的《诗论》中有涉及到这一问题,他从心理学和西方美学角度上解释,诗或是表现内在的情感,或是再现外来印象,或是纯以艺术形象产生快感。诗以人类天性为基础。而心理学上认为意志与情感不易分开,即志与情是不可分的。所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论断,其实古人已作许多阐释。但是,就读者而言,不一定要分得这么清楚、一概而论,可以并存或具体侧重的吧。诗人创作时,或是瞬间的灵光捕捉、或埋藏已久地倾诉……出于怎样的创作动机不得而知,也不用去揣摩。当然,这只是我的粗浅认识,学界自有学界的科研论断。 全书围绕唐诗与音乐的交互性,对唐代的乐人、歌唱、舞蹈、乐器进行论述,并对一些唐代文人与诗歌进行解读。 读到“唐诗与乐人”这一章,对乐人这一群体生发出悲怜之心。大多数乐人都很有才情,甚至技与色并重。他们所处的阶层和社会地位不高,但他们并没有自轻自贱,精于技艺仍是他们的追求,抑或是他们的反抗与消磨。他们抓住一些途径稍微改变一下境遇与命运,或被文人赏识、或被纳为外妇……但大多数乐人可能终归免不了被轻视、被物化、被买卖、被遗弃……因此他们写的爱情诗如此真挚也不足为怪了,想必是其心境的真实写照,所谓诗文与命通。这也只是我的以己度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反观当今社会的“弱势群体”,有点点无奈与悲哀罢,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读到踏歌这一节讲踏歌在民间的盛行时,想起小时候,听妈妈讲我小姑、姨妈们年轻时唱山歌很好听,还说与我姑爹、姨爹们是通过对歌认识的。那时,网络不发达,处于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对歌这种原生态的娱乐方式常见于农村。现在,网络比较发达,她们也自发地建了一些QQ群、微信群,即使相隔千万里,也可以通过语音对歌或交流、或互诉衷肠……春节时,还会自发地举行对歌大赛,不亦乐乎。《诗经》的《风》中一些爱情诗中不也多是踏歌的形式吗?以男女对歌的形式可以很好地去理解其中传达的情意。当然,少数民族被汉化越来越严重,常常让人们诟病、担扰和无奈,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或许尤为未晚。 丛书是面向海内外华人的普及本,其概括性较强,也不失其价值。如果要深入了解与研究,还是去读读各种专著和参考资料。

《唐诗与音乐》读后感(三):长路漫漫,且歌徐行

刘勰曾说,“诗为乐心,声为乐体。”“声发而文生”。诗与乐,文与声,相生相伴,如影随形,微妙缱绻。音乐是深入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有效视角和必要途径。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高峰,这与唐代音乐文化的繁盛与发达有着紧密的关联。 《唐诗与音乐》一书分为四个章节,唐诗与乐人,唐诗与歌唱,唐诗与舞蹈,唐诗与乐器。 概括说来,唐朝开放的思想文化、统治者对于艺术的推崇、稳定的经济基础、社会氛围的和谐等因素催生了唐诗的繁荣、音乐的繁盛。 读这本书时,我常常想,唐时的士人,生活真是美妙啊!中央有训练有序的高水平乐人,太常寺、教坊、梨园,汇集了一时之精华。地方又有“县内音声”,“府县教坊”。出到长安,平康坊的民伎“急管停还奏,繁弦慢更张。雪飞回舞袖,尘起绕歌梁。旧曲翻调笑,新声打义扬”。再回到家中,又有自己家温柔可亲多才多艺的歌舞伎。随时随地开音乐会,大型小型随便选,悠哉悠哉!加上一些乐伎本身也是有文才的,士人不愁精神上无人慰藉了!唐时歌诗之风的盛行,与酒宴文化的流行密切相关。文人们一边宴饮,一边享诗乐,精神物质双丰收!再待到春光烂漫,惠风和畅之时,去户外,踏歌行。简直不能再羡慕唐时的士人了! 萧涤非先生在所著的《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中说:“夫一代有一代之音乐,斯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皆所谓一代之音乐文学也。”音乐与文学有着天然的灵犀,尤其是繁荣开放的大唐盛世,诗与乐,相得益彰。 唐诗与音乐,为彩凤之双飞翼,亦有灵犀一点通。 为什么选择这本书作为读后感的著作呢?简单的说,是五个错别字引发的“惨案”。 某天晚上的唐诗专题课,周老师在台上讲李白的《清平调》,我一边哼哼着脑海里的旋律,一边把记忆中的内容写在笔记本上……随着老师讲解的深入,我觉得不对劲了! 在中学的时候,很喜欢“好妹妹乐队”,当时他们翻唱了《清平调》这首歌,我对于《清平调》的记忆大都来自于同名翻唱歌曲,不求甚解,在听老师讲解时才发现一些字写错了,对于诗的理解,也有一些偏差。 “若非群玉山头见”,我记成了,“若非寻玉山头见”,因此理解为:如此天姿国色,若不是在山头寻觅,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玉”理解成杨玉环的代称,现在想想,李白简称杨贵妃为“玉”,也太大胆且白目了吧! “云雨巫山枉断肠”,“枉”写成了“妄”。 “可怜飞燕倚新妆”,我写成了“可怜飞燕易新装”,理解成时代更迭,当时艳绝汉宫极受宠爱的赵飞燕也泯灭在历史滚滚的洪流中了,“易新装”一是写她穿上新装貌美如花,人靠衣装,人面桃花相映红嘛;另是体现武帝赏赐众多,什么都会想到她,得了新的布匹样式也是给她做衣服……(对不起,脑洞歪了) 由此得出经验教训: 1.随歌记文,可以加深印象,单纯记忆文本会快而有趣,全无背书之枯燥烦恼。(这个背书的方法以后会教给我的学生的。) 2.对于诗歌的理解,一定要落实到文本上,并查阅相关背景资料,不能不求甚解。(特别是不应该有写错别字的白痴问题……) 3.听歌记得看歌词,读诗必须翻原本,不要自己随心篡改还洋洋不知。 唐诗专题课是三年来最喜欢的课之一,对于唐诗的学习不会因为课程的结束而停止,长路漫漫,歌以徐行。 感谢周睿老师!!!

唐诗与音乐

评价人数不足

张之为 / 2017 / 暨南大学出版社

图为记有错别字的笔记(捂脸)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