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失明症漫记》读后感100字

《失明症漫记》读后感100字

《失明症漫记》是一本由[葡] 若泽·萨拉马戈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3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失明症漫记》读后感(一):读到11章,令我作呕

为何无人反抗?

明明有反击的能力,医生为什么会同意……

读书居然能读到生理性想吐……

不理解,大无语,也不符合常理,恐惧的尽头应该会有人生出无畏,怎么可能都是顺从……

《失明症漫记》读后感(二):白色黑夜

读起来还是有点费脑子的,毕竟洋洋洒洒满页文字,对话连缀成篇,不给人喘息。这倒挺符合这本书看完之后的感觉的,胸闷窒息,得看点轻松的补补元气了。萨拉马戈应该是对世界挺讨厌,对人类挺绝望的,所以才会设置如此极端的场景,去使人内心深处隐藏起来最卑污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让阅读者看得痛苦不堪。何必留那个看得见的人呢?一切极端的肮脏丑恶,通过她的视网膜传入我眼底,真是残忍至极。读后使人不禁心有恐惧,在看不见的地方,我们是否还能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还是不是原本的自我,那些道德律法是否真的存在人心,真的具有约束力?怀疑,却也怀疑自己的怀疑。作者的漫记让人体验了一场一切都崩坏的末日生存体验,书写中对对生死、对正义、对真情、对人性的叩问发人深思。该怎么怀有希望地活着,该怎么真正看见这个世界?白色黑夜,虚无游走,愿能真正用心去看见吧。@A统计-重湖

《失明症漫记》读后感(三):人间地狱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葡萄牙文学,在豆瓣看到推荐的第一反应就是一个充满盲人的世界能写出什么特别的东西呢?但真正开始看了之后,才发现震撼、愤怒、悲哀、感动、无助等等感情居然都被我经历了。虽然书中还有一个医生的妻子没有失明,但恰恰通过她的眼睛,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在废弃的精神病院,人性的丑陋在失明之后暴露无遗,失明症者和密切接触者被被政府抛弃,失明者被接触者排斥,弱势失明者被强势失明强者迫害、欺侮。饥饿与肮脏能料到却没想过居然如此深刻,暴力和掠夺也是因为饥饿而发生,但欲望、杀戮和欺侮竟然也一一上演。

在城市里,一切设施都瘫痪了,到处是垃圾、粪便、死尸、游荡的失明者,整个城市如地狱一般,文明不复存在。

全书看完,脑子里反复出现的是:为什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好像看懂了,好像又没看懂。

《失明症漫记》读后感(四):失明症漫记

如果人类从原始人开始就没有眼睛,或是我们突然失去自己的眼睛什么都不再看得见,哪一个更恐怖?我想是后者。 作者通过医生妻子这一角色代替我们的眼睛去感知这个盲人世界。失明症蔓延的世界,人不再有人的文明,失去自尊,感情也逐步丧失,退化成动物,没有正义可言,唯一争抢的只剩下食物和水。 经历了重重困难与绝望,当人们重获光明时,有下面这段对话:“我想我们没有失明,我想我们现在是盲人,能看的见的盲人,能看但又看不见的盲人。”上帝制造眼睛的目的,不单单在于让我们能看,还要看见,还要观察。 除了失明,没有电,没有水,也同样能把我们打回到原始部落时代,参见日本电影《生存家族》。 世界就是这么神奇,赋予我们的东西,不多,不少。如果天天都在下雨,是不是我们每个人的都上都会长出一把雨伞?如果没有白天,只有黑夜,只不是我们都会拥有猫头鹰的眼睛?这个世界很美好,需要我们去用心观察。

《失明症漫记》读后感(五):壬寅年 十月十四 立冬

上次疫情期间知道的这本书,时隔两年再看感触挺深的,或许下一本复明症更符合现在的时代气质。失明症特别像那些传染大流行病,也更重要的点出现代社会痛苦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失序的绝望与野蛮情形下的盲从、认同。反乌托邦的类型、悲观主义来说类似于废土小说中丛林法则和“三体”的宿命悲观感,由正常的“人”变成失明症的“非人”来说轻而易举,如同庞贝古城的火山灰随时可能落到每一个人身上,正常人此刻是一种“特权”,这一刻正常生活是一种回不去的美好,正常的认知、正常的理性、正常的道德一切的正常是如此脆弱。 读这本书几乎没啥阅读的感觉,用书中序的一句话来说“小说的风格颇为独特:交替采用第三人称和人物独白;句子很长,有的长达半页;标点极少,人物对话不加引号,交谈者是谁难以分辨;竭力省略人物名字,用描写的称呼取而代之,如医生的妻子、戴墨镜的少女、偷车贼等”。嗯,这写作方式特像我曾经的一位友人,每次说话的结尾都是逗号,原来一直看得别扭,现在看起来是我想浅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