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公平之怒》的读后感大全

《公平之怒》的读后感大全

《公平之怒》是一本由[英] 理查德·威尔金森 / [英] 凯特·皮克特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公平之怒》读后感(一):无

一句话总结:患贫更患不均,即把蛋糕做大更要把蛋糕分好。图表很多,语言部分还能精炼点。看完这本书,其中作者说日本人多自谦,是社会公平的结果;美国人爱自夸,是社会不公的结果。怎么说呢,撇开历史和文化谈国民性格,这个有点扯。以上是第一天看到第100页的感触。

第二天看完这本书,基本被说服。最后几十页作者说,平等不意味着一模一样。减少物质不平等也不会导致人变得平庸。财富,尤其是继承来的财富无法反映一个人的优良品质。再如,不平等不仅影响人们对本国同胞的态度,还会影响国际问题的规范和期望,也会影响人们对人性的判断。

《公平之怒》读后感(二):小政府促进机会平等吗?

《公平之怒》是英国两位教授写的书,最发人深省的是让我们反思:美国梦或者说美国传统上的小政府真的促进机会平等吗?我们都认同“平等”是一种值得追求的价值观。虽然有的人不认同“结果平等”大多数人应该都认同“机会平等”。

“美国梦”这个意识形态把自由和平等这两个有一定冲突的价值观进行了调和:我们只要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懈努力就能获得成功,不需要政府的援助。因此似乎我们可以在保护自由(少纳税,小政府)的基础上,达到“机会平等”。如果你的结果不好(比如收入低),自然是因为你不够努力。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跟美国梦的意识形态相反,美国的社会流动性较差,而且近年来在恶化。在发达国家中,收入越平等(比如北欧国家),机会越平等,社会流动性越高。相反,在美国这样收入不平等的国家,穷人和富人,白人和少数族裔在教育、环境、社区、医疗方面的差距导致机会很难平等。因此我们没办法抛开结果平等只谈机会平等。

《公平之怒》读后感(三):世界为何生病,我们为何不快乐?

在社交媒体上,我们很容易针对“贫富差距”进行调侃,这种“经济不平等”成为大众的谈资,而由“经济不平等”上升的“社会不平等”,大多数人只是情绪化的就某一事件进行讨论,却很少分析背后的真正原因。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不平等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下主要社会议题。

人们总能意识到不平等会损害社会,但背后真正造成的后果呢?却很少有人去深究。

“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是孔子说的话,大意是说,不论有国的诸侯还是封地的大夫,不应该担心财富多不多,只需担心财富分配平不平均。今天,我们就和大家分享一本揭示当今社会“不平等”病症的根源,能够揭示一切社会问题的万能理论的书。

这本书的英文名为《The Spirit Level》,有多种翻译,可以是“精神层面”、“幸福的水平”,但编辑把它翻译成了《公平之怒》,可以说更加直观。

它的作者理查德.威尔金森,在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影响方面的研究领域成果卓著,曾经在伦敦经济学院研究经济学史,是伦敦大学荣誉教授。

理查德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悲观的时代,变革势在必行。

物质成功的悖论——不平等出现

欧里庇得斯曾说过一段著名的话,

“我在乎财富,它能为朋友带去礼物,能为生病的人提供治疗。单就满足日常需要而言,财富并不是特别重要。因为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只要填饱了肚子,就没有什么两样。”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悖论,在人类物质与技术成就的如今,我们却充满了焦虑,容易抑郁,为别人如何看待我们感到担忧,对自己的友谊心存疑虑。当我们在网上搜索“心累”时,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疑问,

“为什么敏感的人容易多想?”

“明明工作不辛苦,却依然觉得很累。”

“婚姻或者生活中什么问题会让你心累?”

从古至今,我们得到的认识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最佳方式就是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当人类的财富与舒适程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时,我们的精神和情绪应该是快乐、幸福的。为什么会适得其反呢?

理查德认为之所以导致出现上述问题的一个原因就是,社会坡度问题。

如何理解社会坡度呢,如果把人生比作一个阶梯的话,社会就是一项宏达的选拔机制,人们都在这个阶梯上起起落落,有各种因素,比如疾病、学习成绩不理想、各人的品质不足等各种不利因素阻碍人们攀登天梯。这就造成了一种不平等的问题。

这种不平等会消失吗?答案是否定的。

理查德说,“即便出现各种措施应对可能存在的问题。社会依然在不停地为每一代信任重新制造这些问题。社会具有流动性,不平等问题会一直存在。”

不平等出现,给我们造成什么代价?

我们在前面的介绍中,你已经了解到,不平等成为了我们现在不快乐的根源,但这种不平等会给我们造成什么代价,你想过吗?

作者理查德举了个例子,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了美国南部的墨西哥湾延安地区,摧毁了多个城市,导致新奥尔良市的80%都浸泡在水中,尽管市政府为人们设立了最后的“避难所”。

但在风暴过后,除了巨大的物质破坏之外,还有文明的瓦解。在飓风过后出现了多起逮捕和枪击事件。军队并没有先去疏散市民,而是荷枪实弹地找寻犯罪者。

这场事件反应了很多问题,一方面是军队与新奥尔良黑人市民之间缺乏信任,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深刻的种族与阶级问题。

可见,当不平等出现,社会关系的质量的确会降低。

除了社会关系之外,还有什么代价呢?

首先,不平等的社会使人在很多时候会变得焦虑与抑郁,这就引出了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不快乐的问题。

白岩松曾说,在这个时代,中国总是在说,要过想要的生活,可是好像在对未来的期望中,没有“快乐”两个字。

学生在抱怨课业;

成年人抱怨工作;

女人抱怨男人的不理解;

男人抱怨女人的不贴心;

老年人抱怨子女;

每个人都似乎有很多的烦恼与不满。理查德认为,这种不快乐就是社会不平等诱发的。

就像弥尔顿说的:“意识本身可以把地狱造就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腾成地狱。”

当不平等出现,我们开始内部审视和窥视外部,并在自我挣扎中心情失衡,最终成就“不快乐。”

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我们在第二部分已经列举了不平等给我们造成的种种代价。但真正的平等,能实现吗?

“人人生而平等”大概已经成为了我们理想中的乌托邦。

庄子在《逍遥游》中有句特别有力量的话,“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翻译过来就是,

你就是你,

不要被他人绑架,

不要被时代的洪流趋势裹挟,

时间可能是假象。

做一个内在自我、自在、自由、自信的人。

周树人先生说,“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之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能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中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炬火。”

最后,引用约翰.多恩的一句话,“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

《公平之怒》读后感(四):世界为何生病,我们为何不快乐

在社交媒体上,我们很容易针对“贫富差距”进行调侃,这种“经济不平等”成为大众的谈资,而由“经济不平等”上升的“社会不平等”,大多数人只是情绪化的就某一事件进行讨论,却很少分析背后的真正原因。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不平等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下主要社会议题。

人们总能意识到不平等会损害社会,但背后真正造成的后果呢?却很少有人去深究。

“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是孔子说的话,大意是说,不论有国的诸侯还是封地的大夫,不应该担心财富多不多,只需担心财富分配平不平均。今天,我们就和大家分享一本揭示当今社会“不平等”病症的根源,能够揭示一切社会问题的万能理论的书。

这本书的英文名为《The Spirit Level》,有多种翻译,可以是“精神层面”、“幸福的水平”,但编辑把它翻译成了《公平之怒》,可以说更加直观。

它的作者理查德.威尔金森,在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影响方面的研究领域成果卓著,曾经在伦敦经济学院研究经济学史,是伦敦大学荣誉教授。

理查德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悲观的时代,变革势在必行。

物质成功的悖论——不平等出现

欧里庇得斯曾说过一段著名的话,

“我在乎财富,它能为朋友带去礼物,能为生病的人提供治疗。单就满足日常需要而言,财富并不是特别重要。因为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只要填饱了肚子,就没有什么两样。”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悖论,在人类物质与技术成就的如今,我们却充满了焦虑,容易抑郁,为别人如何看待我们感到担忧,对自己的友谊心存疑虑。当我们在网上搜索“心累”时,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疑问,

“为什么敏感的人容易多想?”

“明明工作不辛苦,却依然觉得很累。”

“婚姻或者生活中什么问题会让你心累?”

从古至今,我们得到的认识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最佳方式就是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当人类的财富与舒适程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时,我们的精神和情绪应该是快乐、幸福的。为什么会适得其反呢?

理查德认为之所以导致出现上述问题的一个原因就是,社会坡度问题。

如何理解社会坡度呢,如果把人生比作一个阶梯的话,社会就是一项宏达的选拔机制,人们都在这个阶梯上起起落落,有各种因素,比如疾病、学习成绩不理想、各人的品质不足等各种不利因素阻碍人们攀登天梯。这就造成了一种不平等的问题。

这种不平等会消失吗?答案是否定的。

理查德说,“即便出现各种措施应对可能存在的问题。社会依然在不停地为每一代信任重新制造这些问题。社会具有流动性,不平等问题会一直存在。”

不平等出现,给我们造成什么代价?

我们在前面的介绍中,你已经了解到,不平等成为了我们现在不快乐的根源,但这种不平等会给我们造成什么代价,你想过吗?

作者理查德举了个例子,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了美国南部的墨西哥湾延安地区,摧毁了多个城市,导致新奥尔良市的80%都浸泡在水中,尽管市政府为人们设立了最后的“避难所”。

但在风暴过后,除了巨大的物质破坏之外,还有文明的瓦解。在飓风过后出现了多起逮捕和枪击事件。军队并没有先去疏散市民,而是荷枪实弹地找寻犯罪者。

这场事件反应了很多问题,一方面是军队与新奥尔良黑人市民之间缺乏信任,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深刻的种族与阶级问题。

可见,当不平等出现,社会关系的质量的确会降低。

除了社会关系之外,还有什么代价呢?

首先,不平等的社会使人在很多时候会变得焦虑与抑郁,这就引出了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不快乐的问题。

白岩松曾说,在这个时代,中国总是在说,要过想要的生活,可是好像在对未来的期望中,没有“快乐”两个字。

学生在抱怨课业;

成年人抱怨工作;

女人抱怨男人的不理解;

男人抱怨女人的不贴心;

老年人抱怨子女;

每个人都似乎有很多的烦恼与不满。理查德认为,这种不快乐就是社会不平等诱发的。

就像弥尔顿说的:“意识本身可以把地狱造就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腾成地狱。”

当不平等出现,我们开始内部审视和窥视外部,并在自我挣扎中心情失衡,最终成就“不快乐。”

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我们在第二部分已经列举了不平等给我们造成的种种代价。但真正的平等,能实现吗?

“人人生而平等”大概已经成为了我们理想中的乌托邦。

庄子在《逍遥游》中有句特别有力量的话,“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翻译过来就是,

你就是你,

不要被他人绑架,

不要被时代的洪流趋势裹挟,

时间可能是假象。

做一个内在自我、自在、自由、自信的人。

周树人先生说,“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之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能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中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炬火。”

最后,引用约翰.多恩的一句话,“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

《公平之怒》读后感(五):平等这么好,为何难施行

根据一般人的直觉,平等是一件好事情。这么想很可能是对的,而且现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理论支撑:两位英国研究员理查德·威尔金森和凯特·皮克特发表了一份广受瞩目的社会学报告《公平之怒》(Spirit Level: Why Equality is Better for Everyone),在广泛采集数据的基础上做了定量分析,结果证明,“平等”对于一个社会在健康、人均寿命、信任度、失业率、心理疾病、教育、生育、暴力水平等各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简单地说,一个更平等的社会通常在各方面都表现得更好。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平等传统的社会,中国人想必特别能理解这样的观点。但随之而来的一个疑问是:既然平等这么好,为何在现实世界中却一直那么难以施行?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无论在哪个时代,“平等”与“公平”可说都是不同社会的普遍理想之一,原因很简单:世上总是穷人多。让多数人过上相对平等、有尊严的生活,本来就是古典政治的理念。然而现代社会是一个追求效率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经济学家们)转而相信,“从长远来看,只有生产率的增长才是唯一真正重要的”。效率原则要求一切社会资源按照市场机制来分配,但问题在于:市场化并不必然导致平等,有时甚至恰恰相反。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越是自由的经济体(典型如美国),其社会不平等程度越是明显。

1980年代英美的私有化浪潮,最重要的支撑点就是很多公共服务部门(如邮政、铁路、医院、学校等)在实际运营中“效率低下”,其结果,很多公立机构被拆解成很多私营企业,人们对公共政策的评估不再是着重其社会或政治方面的长远影响,而只看重其经济效率。这样的呼声要求国家放松管制,甚至干脆“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以便有利于商业运作。这在短期内的确有一些好处:公共财政卸下了包袱,甚至还因出售这些机构而获得了一次性收益,但代价则是损害了那些难以通过经济数字来评估的潜在社会收益——例如人际之间的信任度,以及偏远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因为那些地方的服务设施往往无利可图。

不仅如此,20世纪几位产生了重要影响的经济学家如米塞斯、哈耶克、熊彼得等,都怀疑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积极干预的角色,在他们看来,公共事业和集体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欧洲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悲剧的根源,因此一个开放的社会最好让政府远离经济生活。这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如果国家不能干预市场活动,那么在实际运作中这必然导致更偏重效率而非平等。其结果是,在近三四十年来的西方的很多国家,人们把生活中的不平等看作是一种“自然状态”,尽管许多人本能地觉得这不是一个好的状况,但又对此无能为力,主流政治甚至已经不再探讨这些问题。好像国家唯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公民自由地赚钱,但人们不再相信国家具备改善社会的功能。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1993-1997年间曾任美国劳工部长的罗伯特·赖克2007年在其新书《超级资本主义》(Supercapitalism)中,认为一种不受控制的自由经济已危及政治民主。美国现在的贫富差距是1929年以来最高的,整体经济增长虽然旺盛,但家庭收入中值却已30多年停滞不前,那么多财富都去哪里了?答案是:基本都集中到了最上层。私人投资者得到了利益,却让公众承受风险,公共服务水平一再下降,而这主要影响到的都是穷人的利益:因为富人们反正可以买到更好的私人定制服务。

不了解这些历史背景,是无法理解为何这个问题会这么难的。正如历史学家托尼·朱特多次说过的,让每个人过上相对平等、有尊严的体面生活,不应被视为一种过时的政治理念,而是我们值得去参与建设的美好世界。在他看来,很多理论家过分简化了他们的观点,但现实中可能原本就有许多不同的道路——最典型的一例是,哈耶克曾断言,如果工党上台掌权,那么英国将出现法西斯主义;然而事实是,工党在赢得选举后推行的福利政策更接近于凯恩斯主义,并成功地遏制了不平等现象,缓解了贫富两极化。在1945年后的一代人里,欧洲各国都享受了更大的平等,人民普遍免于恐惧和匮乏,社会矛盾缓和,极端主义的政治倾向减弱,这些国家都进入了一个繁荣、安全、幸福的时代。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政治遗产,西欧和日本才一直比美国更平等一些。在欧洲人看来,不受限制的市场竞争既是机会也是威胁,他们更担心收入差距过大,也更能接受干预型国家来提供公共福利;个人主义传统的美国则怀疑和排斥国家扮演这样的角色,也更不愿意为此掏钱。2002年的一项调查表明,英国有62%的成年人愿意提高税收来换取更好的公共服务,但仅有1%的美国人愿意这么做,他们选择的是最大的个人自由与最少的公共福利之间的结合。《公平之怒》这样的报告由英国学者撰写、并在英国受到热烈欢迎,是不奇怪的,如果在美国,情况很可能就不会是这样。

即便人们都相信平等是好事情,但棘手的是:怎么实现呢?正如《美国政治中的道德争论》一书中所说的,80%的美国民众都同意政府应与歧视行为作斗争;但如果要出台措施扶持黑人等弱势群体,支持率就下降到了40-50%;仅有1/3的人赞成给予黑人特殊照顾或优待;一旦提到名额比例,就仅剩20%的人还会表示支持了。芬兰前两年曾短期试验“无条件基本收入”,即不论任何差异,每个公民都享有相同的基本收入,这让许多人感到自己“重新成为自由的人”,但即使在这样一个高福利国家,也有许多诸如“拿了免费的钱会不会让人变懒”这样的争议。

不过,《公平之怒》也强调,实现平等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道路——正如不同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也不一样。如果政治家们真有意愿促进平等,他们其实是有选择的,问题只在于他们把哪些因素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瑞典和日本都很平等,但彼此差异极大,前者的方式是建立福利国家,通过高税收来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与资源再分配;然而日本的公共开支占比很低,它实现平等的方式是缩小税前收入差距。这意味着,实现平等本身并不必然意味着扩大政府规模,也不一定导致低效率——至少北欧国家的创新活力是有目共睹的。平等和大政府之间没有必然关联:中国有一个大政府,但近三四十年的贫富差距并没有缩小,因为国家并未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平等福利。至于日本社会,这些年来的经济确实缺乏活力,但与其说是因为它在社会福利上的平等,倒不如归结于它的老龄化和社会结构转型问题。事实上,平等不仅未必阻碍经济发展,有时还有积极促进作用:世界银行在1990年代初的一份报告中就曾指出,平等状况的改善是东亚各国经济腾飞的基石,由于每个人都感到自己能从经济增长中获益,他们也就越能积极地参与经济活动。

当然,在这里所说的“平等”,主要是收入上的平等,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说,由于公民个人权利已经深入人心,经济和机会上的平等确实就是“平等”一词的主要含义。然而,在像印度、非洲这样的国家和地区,很多时候制约人们生活质量的,其实是权利上的不平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跨国的量化比较中,给人的印象是:不论什么社会和文化,不平等所造成的影响都是一致的,文化因素并不重要。不过,文化因素可能的确会起到一定作用,例如,新加坡是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其程度甚至还超过美国,但当地的严重贫富差距并未导致犯罪率、婴儿死亡率的上升。不仅如此,不同社会对不平等的容忍度也不一样,印度社会的不平等远高于中国,但并未导致严重社会冲突。这意味着,不平等对某些因素(如社会信任度和暴力水平)的影响可能因文化而异,但另一些因素(如婴儿死亡率和寿命)则受文化影响很低。

不同社会对不平等的容忍度是不一样的,这种容忍背后的成因也各不相同。在像印度这样传统文化更强的社会中,结构性的权利不平等以及随之而来的收入不平等,往往使人以一种宿命论的态度接受现状;但另一种情况下,人们之所以比较能容忍不平等,则可能是出于一种现实的考虑:这种不平等对自己有利。在美国,19%的成年人自认属于最富有的那1%,另有20%的人则相信自己有生之年可以跻身于那1%。这都意味着,这是一个有着流动机会的社会,人们野心勃勃地相信自己有望改变自己命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并不介意不平等——当然反过来说,阶层固化是这种社会最可怕的噩梦,而美国现在就出现了这样的迹象,也难怪美国政学两界许多人对此深表忧虑。

毫无疑问,一个不平等、缺乏公共利益的社会不符合大多数人对“美好社会”的想像。借用约翰·穆勒的话说,“一个社会只能通过金钱利益所产生的关系和感情来维系这个想法从根本上令人厌恶。”经济发展当然重要,但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应当成为一项基本权利和社会责任,某些无利可图、低效的公共服务,对社会的长远发展、个人有尊严的生活都是很有必要的。从北欧和日本的实践来看,效率和公平并非不可兼得——或至少是可以去平衡的。既然平等对社会各方面的长远好处确定无疑,那么理应做的不是因为某些顾虑而断然放弃它,而是应该谨慎地避开那些历史上的陷阱,选择实现它的更好道路。

*已刊2018-04-27“南都观察”公众号,现有改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