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萧红传读后感锦集

萧红传读后感锦集

《萧红传》是一本由【日】平石淑子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萧红传》读后感(一):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看萧红

读书感受:

关于我们怎么评价萧红这个人物,有些书籍和评价带有很强的女权主义思想,认为萧红的一生是被束缚的,被社会所不接纳的,或者是充满悲剧的一生。她所经历的时代,是女性思想最初有解放的意识,但是社会整体的氛围还是非常保守的。男性还是占主导权,大部分男性不论口头上多么强调男女平权,骨子里面的平等意识和我们如今社会是无法比拟的。所以用我们今天的标准去批评萧军或者端木,这都不是公平的做法。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些用现代的视角回顾萧红的一生,她所遇到的人,她的恩师,她的爱人以及她的家人朋友;她所处的环境,她的成长环境,她的创作环境;她所产出的作品;这些之间的必然联系。

我第一次读呼兰河传的时候,总想为什么祖父这么爱她,家里的环境丰衣足食,但是她回忆起来总是荒凉的。 之后再去读她的生死场和商事街又总觉得有些太残酷,好像一个人的生命与一只蝼蚁没什么区别。总觉得萧红好像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就是残酷又寂寞的,这本书把她的人生印迹和写作时间线串联起来,就会很好的帮助理解萧红写这些作品的时候处在什么环境,人生遭遇了什么事情,而又被什么人影响了。

本书也比较正面的评价了萧军在她人生中的作用。我们从现在的电影《黄金时代》或者其他的资料来看,总会给萧军负面的评价,认为此人大男子主义,对女性没有尊重,没有安全感,又激进。但这本书给我们一些新的视角。萧军是真正萧红写作上的启蒙老师,他对萧红的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激励,如果没有萧军,萧红不会真正成长为一个左翼的女作家。 但是当萧红真正成长了成为一个有独立意识的女人之后,萧军并没有及时意识到她的转变,这也是造成两人分道扬镳的原因。而本书给予端木比较负面的评价。端木看似文弱,其实内心深处也没有把萧红当作一个独立的有自己思想,只是生活上需要一些陪伴和保护的女性。

整体上说,这本书对当时的社会形态,萧红所处的人生境遇以及她的作品都做了深入的研究,并不编造史实,提出的结论也尽量做到有的放矢。只是有几个方面可以再叙述一些,例如端木在与萧红结婚后他们的婚姻生活以及他的作品有没有被影响?当时的文学界对萧红的评价是怎么样的?如果当时进步人士对萧红的作品评价是肯定又热烈,那她去世的时候为何会有半生遭人白眼的心有不甘?

《萧红传》读后感(二):你所知道的萧红

这本书写得很客观,由于考证严谨、参考资料翔实,萧红一生的悲苦气质被削弱了很多,传记中故事性没有那么明显,也没有特意去书写萧红具有戏剧性的人生八卦,而是真真实实从考证的角度带领读者了解萧红的一生和作品。

作者考证严谨得十分可爱,在第二章第一部分写到萧红生子时提到:“舒群弄来一块钱给了他(‘他’指的是萧军)。”后面的注释还颇为严谨地写道:“萧军在某次座谈会上提到,舒群给的是五毛钱。”其实五毛钱也好,一块钱也罢,对于萧红的一生的书写无伤大雅,但作者任旧十分认真的标识了出来,这足以看出作者的诚意,也让我觉得很可爱。

虽然作者对于萧红一生的书写是理性的,但任旧不妨碍我被书中的某些情节所感伤。其实严格来说是为萧红本身而感伤。一部传记,能让读者出离文字本身,真真切切感受所记人物的悲喜,我认为就是一部成功的传记。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写到萧红得知自己恩师鲁迅去世时,书中引用了萧红的一段文字,我仿佛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萧红的悲怆,头一次为鲁迅之死感到悲伤和惋惜。鲁迅是影响了那个时代整个中国的人,但他就那么早地离世了。甚至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此之前我是不太能欣赏鲁迅的作品的,总觉得他的语言晦涩难懂。但看到鲁迅离世时,我不禁在想,我根本不了解鲁迅,只读过他作品的冰山一角就放弃了了解他,不爱鲁迅,是我肤浅。

我很爱萧红的《呼兰河传》,因为《呼兰河传》而去了解萧红,通过这部传记了解了萧红的一生,和承载着她一生经历所积淀下来的作品。

如果你只是想看看萧红的生平八卦,或许会对这本书没那么满意,因为她描写萧红这一生的语言是平缓的、理性的,但如果你是真真切切想了解萧红这个人,那这本书值得一看。

《萧红传》读后感(三):是时候重新认识萧红了

这是目前看过的最好的萧红传记,客观详实。

资料上比较新颖地引入了呼兰城的背景信息,很多地图,其中不乏许多满洲国时期的日本资料,这是本书有别于其他版传记独一份的贡献。另外按城市角度,《商市街》不仅是萧红人生新阶段的记录,也可以看作她为哈尔滨留下的“城记”,值得关注。

在萧红形象上,过去的悲情柔弱叙述不仅出于读者对萧红身世的同情,恐怕更多的是读者本人的自我投射,萧红的形象建构性大于真实性。所以本书作者着重叙述了萧红坚韧、追求独立、有胸襟的一面,萧红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她的每一次选择都是自我意识的实践。

由此也为萧军和端木翻案,作者认为过去借粗暴贬低男性以突出萧红价值的手段实际上是对萧红的贬低。虽然大家也diss萧军,但是萧军最初英雄救美的行为符合大家的抒情想象,(虽然这一想象的人设也是有问题的),就好像总有一点感情分。再加上后期两个人一起以左翼作家的面貌崛起于文坛,遇到上升期总是有加分的吧。

萧军萧红组成的左翼cp在当时的文坛极富有标志性象征意义,不夸张地说就是他们两个人开启了“东北流亡作家”的名片,文坛的期待给他们的写作赋予了使命感的特质,这也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生死场》后半部“人民都站起来了”的叙事走向,不过这种革命逻辑随着萧红的成长注定只能是昙花一现,后期的萧红再也没有这份现实的愚勇,她再清楚不过、一再书写的是抵抗的艰难,觉醒的艰难,行动的艰难。而《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三者之间也并非是全然断裂的,从底层人民到知识分子,它们一以贯之的核心思考便是人“怎么活”这一具有启蒙视角的基本问题,《马伯乐》更是代入了作者一生漂泊浮萍的轨迹。

和萧军的各种附加分相比,端木真的很惨,因为比较偏阴性好像天生就不被看好,仅仅通过他嘲笑萧红写作和萧红为他处理纠纷就判定了他的死刑,这种简单地通过一两件事就下定义的思维方式是我们最习惯但其实也是最有问题的。作者结合多方资料对纠纷事件、萧红单人坐轮船事件进行了更全面客观的叙述,总之来说端木可能没那么有担当,但也没有以往学者叙述的那么不堪。其实当时的文坛不看好萧红和端木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萧红离开萧军就意味着打破了他们俩组成的左翼cp,这在政治正确上是不太过关的,萧红的被孤立有很强的政治符号意义。

说到人生伴侣的选择,没有谁一定要配合谁,两个人之间存在想象的错位很正常,既然选择了就一定有得到也有代价。面临的情况越纯粹越简单越容易一拍即合,即使有问题也可以不是问题,相反则不然,当每个人的自我都不愿意被压抑时,就好聚好散吧。

《萧红传》读后感(四):萧红—-文学史上的谋女郎

有机会去了一次萧红的纪念馆。 在萧红的故乡——黑龙讲哈尔滨呼兰区。

靠近这位传奇的女性,更深刻地理解她支离破碎的一生。

她的真实的人生远比她的作品更复杂,远看像一个被炸弹摧毁过的城市,只觉得满目苍夷,到处是残垣断壁。 近看又发现这个城市的角落里开着一些无名的野花野草,肆意地疯狂地生长着,姹紫嫣红。

纪念馆里呈现是她的人生,她的作品,她的爱与哀愁。

然而看着只觉得荒凉,一望无际的,如同她的故土的冬天。

萧红纪念馆的碑文中,用到了的词是: 一生追求,独立,自由,平等……然而这只是世人在她去世后,立下的华丽墓碑。在纪念一个名人的时候,喜欢拿一些美丽的词汇去包装她,这是人们自己的需要,我们需要一个纪念她的理由,可她自己却是不需要这些理由的。梵高那样的天才,一生潦倒,颠沛流离,活着的时候被人们遗弃。 去世后,人们狂热地追逐他的作品,在拍卖行里开出天价,然而他的一生,在黑暗里的悲伤的一生已经过去了,美丽的辞藻对他来说毫无意义。

这个女孩子,童年生母去世,父亲续娶后,跟随着祖父生活,祖父倒是疼爱她的,她的经典作品《呼兰河传》的第三、四章清晰地描述了儿时的那点温暖记忆。

那点温暖转瞬即逝。

19岁,祖父去世,因为不满父亲订的那门亲,离家远走,她的离家出走不是白灵那种出走去投奔亲戚,而是用了当时人们最不能接受的方式,私奔。

这是一个极其糟糕的开端。从这个开端,到萧红31岁离世, 只有短暂的12年。

在这短短的 12年里, 她做过演员,报纸编辑,出过书,遇到鲁迅这样的顶级大咖,鲁迅说她是“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24岁时,得到鲁迅的推荐和帮助,《生死场》使她名扬天下。

在文学领域内,她是很幸运的,就像女演员遇到了张艺谋,一朝成名,名满天下。成为活脱脱的民国时期的“谋女郎”。 在那个文化和思想灿若星河的年代,有才华的人太多了, 并不是人人都能遇到鲁迅并被他赏识和举荐的,说明她的确才气过人。

然而并非每个“谋女郎”都能修炼成精,都能成为章子怡。 拥有写作的天分,并遇到鲁迅,是她的运气,然而鲁迅先生改变不了这个女子的命。

在这短短的12年里,她有过四任男友/丈夫。辗转于哈尔滨,北平,上海,青岛,西安,香港,日本……为了躲避男友A, 与B 私奔。被B 遗弃后又与A 再次私奔。 被A 遗弃后,怀着A 的孩子,嫁给C, 孩子出生后送人,被C 遗弃后,怀着C 的孩子嫁给D , 孩子出生四天后莫名死亡。 死前被D 也遗弃了。 最后临终照顾她的实际是另一个男友E…

就算是美剧《绝望主妇》的那些女主,也没人有如此令人绝望的人生!

就算把民国的那些弃妇们统统数一遍,也数不出这样在12年里被遗弃那么多次的女子! 朱安,鲁迅还是给了她的一生很人道主义的照顾。陈洁如,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时也尽力做出妥善的安排。这些弃妇们虽然很不幸,却维持一个基本的体面。然而萧红的数次被遗弃,都是被男人彻底地坚决地放弃,汪恩甲知道她穷到连小旅馆也住不起了,扔下她毫不犹豫地掉头而去。萧军曾经家暴她,故意去贬低她的才华,因为自己不如她。 最后一任丈夫端木,在她病危后独自离开,让她一个人去面对死亡,让另一个男性的友人去照顾她的临终。

然而随着萧红的不朽的名声,这些男人却跟着成名了。如胡兰成之于张爱玲。

她从来没有追求过什么“独立、自由”事实上在那短暂的 12年里, 她从来没有独立过,身边是不停轮换的ABCD……跟每一任都无善终,她生的孩子,也被遗弃或者夭折了。

从童年开始时的遗弃,贯穿了她的一生。被遗弃的恐惧,就像一道魔咒,一遍一遍地重复地控制着她的命运。 她如果真的考虑过独立,拥有独立自由的思想,也许人生会完全不同。

在小旅馆里,遇到萧军的她已经怀孕8个月了,博物馆里的记载说,她与萧军“一见钟情”。 这是怎么样的一见钟情?一个穷困潦倒,走投无路,即将临盆的女子,需要靠写信求救求生存的女子,如何有心情去与哪个男子一见钟情?情分应该是有的,然而于萧红而言,只是紧紧抓住手边的这根木头,尽管这根木头上全是尖刺,抓的时间长了双手鲜血淋漓。

1942年,她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她九天后离世。

她用自己的一生,去写一些令世人难忘的文字,用她自己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然而,这个世界不过是个俗世,有些艰难注定要靠自己的熬过去。如果熬不过去,它将以另一个方式继续来到面前,也许以更加不堪的面目。

摘抄她的诗作, 她的诗还是很美的。

沙粒(节选)

萧红

七月里长起来的野菜,

八月里开花了。

我伤感它们的命运,

我赞叹它们的勇敢。

我的窗前结着两个蛛网,

蜘蛛晚餐的时候,

也正是我晚餐的时候。

冬夜原来就是冷清的,

更不必再加上邻家的筝声了。

从前是和孤独来斗争,

而现在是体验着这孤独。

一样的孤独,

两样的滋味。

朋友和敌人我都一样的崇敬,

因为在我的灵魂上他们都画过条纹。

十二

和珍宝一样得来的友情,

一旦失掉了,

那刺痛就更甚于失掉了珍宝

十三

我的胸中积满了沙石,

因此我所想望着的:

是旷野、高天和飞鸟。

十七

眼泪对于我,

从前是可耻的,

而现在是宝贵的。

十九

月圆的时候,

可以看到。

月弯的时候,

也可以看到。

但人的灵魂的偏缺,

缺永也看不到。

二十

生命为什么不挂着铃子?

不然丢了你,

怎能感到有所亡失。

二二

理想的白马骑不得,

梦中的爱人爱不得。

二四

当野草在人的心上长起来时,

不必去铲锄,

也绝铲锄不了。

二六

想望得久了的东西,

反而不愿意得到,

怕的是得到那一刻的颤栗,

又怕得到后的空虚。

二八

什么最痛苦,

说不出的痛苦最痛苦。

二九

失掉了爱的心板,

相同失掉了星子的天空。

三一

此刻若问我什么最可怕,

我说:泛滥了的情感最可怕。

三二

偶然一开窗子,

看到了檐头的圆月。

三五

从异乡又奔向异乡,

这愿望多么渺茫,

而况送着我的是海上的波浪,

迎接着我的是异乡的风霜。

三六

只要那是真诚的,

哪怕就带着点罪恶,

我也接受了。

《萧红传》读后感(五):她不是作,只是命苦!——悲情作家萧红

1911年,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黑龙江呼兰县一户地主家里,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她就是位列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

按旧时“男占2、5、8,女占3、6、9”的迷信说法,五月初五出生的女孩命运不济。于是,父亲将其生日改为五月初六。只可惜,仍没改变她多舛的一生。

萧红三岁与生母姜玉兰--1914年

1

萧红原名张廼莹,八岁丧母,父亲是知识分子,先后做过教员、校长、呼兰县教育局局长、黑龙江省教育厅秘书等职位。

按说这样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父亲,性情本应儒雅敦厚。事实却恰恰相反。萧红的父亲性情寡淡,上对长辈、下对子女,皆为冷漠。

生母死后,后母进门,父亲越发严苛,时常打骂萧红。这与萧红倔强的性格不无关系。

据亲人回忆,萧红刚出生不久,母亲为了让她安睡,用包布裹住她的手脚,还未满月的她就懂得拼力挣扎。邻居大婶见状笑说:“这孩子长大后肯定是个“碴子”!

果被其言中,萧红童年就显露出桀骜不驯的性格。身为大家闺秀的她,像男孩一样爬树掏鸟窝,还时不时伙同邻居家的小孩干坏事,完全不受封建礼教的约束。

十四岁,豆蔻年华。就读呼兰县高小二年级的她,受五卅运动影响,第一个剪掉长发,拉着女同学上街游行,对人们投来的异样目光,毫无惧色。

她像一匹小马,横冲直撞,渴望自由。

那时的萧红,父不亲母不爱,却有祖父为她遮风挡雨。

她曾在《呼兰河传》里写道:“祖父非常地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虽然父亲的冷漠,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的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

在祖父的润滑下,她和父亲的矛盾驱于缓和。

16岁,萧红高小毕业,想继续求学,遭到父亲强烈反对。因为父亲已为她选好了结婚对象。

这个人就是之后弃萧红于不顾的王恩甲。

王恩甲家道殷实,毕业于吉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曾在哈尔滨执教,与萧红订婚后辞职就读于哈尔滨工科大学。

综合来看,王恩甲各方面条件都不赖,人长得也帅。萧红最初对这门婚事抗拒,来自父权的包办。

为了能继续上学,萧红开始与父亲正面交锋,甚至不惜以做修女相要挟。父亲担心事情闹大,于是答应了。

就这样,萧红与父亲第一回合的斗争,以萧红如愿进入哈尔滨女子中学获胜。

这一年是1927年,皇姑屯事件还没有发生。张作霖左右逢源,拿着鬼子给的枪炮,打鬼子。大概套路就是:当面称兄道弟,背后去TM的小日本儿。

黑龙江在张作霖管辖下,教育大行其道。爬梳史料可以看出,当时黑龙江女子教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中学时期,萧红阅读了大量书籍,她渴望独立、追求自由的思想得到了滋养。她写的文章常常被学校发表在黑板报上,绘画亦是如此。不得不说,萧红有着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她对一切细小事物有着出众的感受力和细腻的情感。

1930年春祖父过逝,17岁的萧红失去了保护伞,导致她与父亲的矛盾激化。萧红想进一步求学的想法成了泡影。

同年的秋天,萧红离家出走,投奔在北京读书的表哥陆振舜。随后就读北京师范大学女子附中。

两个月后,陆家来信威胁,如寒假不归就不再寄钱。

表哥扛不住,屈服了。

萧红笑他“商人重利轻离别离。”

无奈,时隔一个月,迫于经济压力,萧红也只能回家。

这一次她和父亲的较量,萧红惨败。人到呼兰,即被父亲软禁。

再次出逃,是靠表哥随信偷寄的五元洋票子。

不久,未婚夫王恩甲追到北京。萧红本不讨厌他,加之情意绵绵的千里寻妻戏码,1931年4月,萧红随未婚夫回到哈尔滨。

两人在俄国人经营的东兴顺旅馆同居。

故事讲到这儿,好像玛丽苏言情戏。女主逃婚,男主锲而不舍的追求,最终抱得美人归。

叹只叹,现实远比戏剧残酷!

2

萧红怀孕后,王恩甲以回家取钱为由,抛弃了她。

关于这件事,坊间有两个版本。

第一版本是:王恩甲回家取钱被扣,哥哥代弟休妻,萧红不服,将王恩甲的哥哥告上法庭。关键时刻,王恩甲害怕哥哥受罚,说是自己休了萧红。下庭后又和萧红说,咱们假离婚。

萧红一气之下,两人分手。

另一个版本是:萧红考虑腹中的孩子,原谅了王恩甲。两人继续在旅店同居。5月,萧红快生产时,王恩甲突然消失。

不管哪个版本,王恩甲抛弃萧红是不争的事实。就凭这一点,王恩甲,渣男无疑!

萧红挺着大肚子,背着400块的巨额欠款,被旅馆扣抵。人被关在发霉的屋子里,每天只给高粱米饭连口咸菜都没有。

萧红在诗里写道:“去年的五月正是我在北平吃青杏的季节,今年的五月我生活的痛苦真是有如青杏般苦涩。”

人生走到了悬崖边。旅馆老板只等萧红生下孩子,将其卖到妓院。萧红走投无路,写信向《国际协报》求救,主编无力帮萧红偿还欠款,派萧军前去探望。

此时的情形,正应了《圣经》里那句: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

萧红结识了左翼作家萧军。

可萧军也没钱,萧红的家里嫌她丢人,放手不管。除非老天显灵,否则萧红难逃被卖的命运。

或许上天眷顾,没几天松花江决堤了,旅馆一楼被淹没在汪洋之中,萧军借机用船将困在二楼的萧红救出。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由此也开启了萧红与萧军长达六年的感情纠葛。

萧红与萧军

3

萧军原名刘鸿霖,在认识萧红的半年前,他以抗日之名,抛妻弃女。他对萧红,动过心,也爱过,却从未想娶她。

他说她不是妻,说她身上缺乏妻性。

对萧红而言,萧军是贵人,也是感情上的劫。

萧红获救不久,产下一名女婴,迫于现实她将孩子送人。在创作初期,萧红曾以这段经历写过一篇名为《弃儿》的短篇小说,里面描写了难以割舍的母子之情。

由此可窥,萧红内心痛苦的挣扎。可又有什么办法呢?身在乱,被时代裹挟,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萧红至死不忘这个孩子,临终托人去找。

且说萧红与萧军同居后,开始了写作生涯。最初尽管生活潦倒,但两人举案齐眉,共同创作出版了《跋涉》。

好景不长,萧军好色的本性显露端倪。他和宁波姑娘陈娟搞起了暧昧,萧红敏锐防守,萧军第一次出轨未果。

两年后,萧红和萧军因为《跋涉》被禁,逃到上海。在上海,萧军和陈娟再次相遇,两人“天雷勾地火”,又搞到了一起。

出轨就出轨呗,可气是萧军还家暴,对萧红拳打脚踢。

有一次,朋友见萧红眼睛青肿,便问她怎么弄的,萧红只说不小心跌倒。一旁的萧军听后,猖狂大笑,“什么跌倒,别不要脸了,那是我昨晚喝酒打的。”

……

这时萧红的心,如盛满苦酒的杯子,往日为她遮避暴风雨的爱人,如今变成了暴风雨。

带着颜色的情诗

一只一只写给她的

像三年前他写给我的一样

也许情诗再过三年

他又写给另外一个姑娘!

昨夜他又写了一只诗,

我也写了一只诗,

他是写给他的新情人的,

我是写给我悲哀的心的。

……

这是萧红死后才发表的诗,名字就叫做《苦杯》

萧红一生最大的运气是遇到了鲁迅,并得到了鲁迅的赏识和提携。

1934年11月30日,萧红和萧军第一次见到鲁迅。

初次会面,鲁迅不但请他们吃了饭,还借给了他们二十块钱,连回去的交通费都是鲁迅给的。

鲁迅对文学青年那叫真好,那时很多有才华的进步青年都受过鲁迅的帮助,其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家茅盾、翻译家郑振铎。

萧红第一部中篇小说《生死场》便是鲁迅作的序。

“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的确,萧红文章近乎白描的细致笔触最打动人,也彰显了她极高的文学素养。好的文章向来去繁从简,海明威单脚站立写作,就是为了提醒自己少用形容词。

鲁迅慧眼识英才,他预言萧红将超越丁玲,就像丁玲超越冰心。在鲁迅生命的最后两年,萧红成了他家的常客。

萧红做的饺子、春饼鲁迅都很爱吃。身为江南人,鲁迅坦言,“我不爱江南。秀气是秀气的,但小气。听到苏州话,就令人肉麻。”

鲁迅逝世后,萧红写了大量怀念鲁迅的文章。两人的绯闻,便是一些人过度解读萧红文章所至。

实际上两人的关系好比千里马和伯乐,很单纯。鲁迅写给萧军和萧红的五十三封信中,只有一封是单独写给萧红的,内容是宴会请柬。

鲁迅作风严谨,倘若他像徐志摩和郁达夫那样风流,不会孤独多年才和许广平在一起。换言之,也不会选择相貌平平的许广平。

萧红在上海大获成功,势头盖过了萧军。另一方面,两人的感情生活犹如破镜,伤痕累累。

1936年7月,萧红终于忍受不了萧军的欺辱,远渡日本。

再回来,恩师离逝,感情之苦,无人能诉。

萧红、萧军与许广平、周海婴在鲁迅墓前合影

4

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不管生活怎样,在死之前都必须活着。

萧红从日本回来,她和萧军的感情没有因为久别重逢而升温,反而降至冰点。

上海沦陷,两人逃往汉口,最终在西安正式分手。

分手时,萧红怀着萧军的骨肉。萧军赌气没有挽留,萧红也是铁了心想挣脱夫权的压迫。

两个曾经相爱的人,如今像两只刺猬,无法相拥。

萧红随端木蕻良去了武汉,萧红本意想打掉孩子,但孩子月份大了,加之端木不同意。就这样萧红怀着萧军的孩子嫁给了端木蕻良。

这一年,萧红二十七岁,仿惹往事重现。

武汉战局紧张,端木留下即将生产的萧红,先行去了重庆。十天后,萧红历经磨难才抵达重庆。两个月后,萧红在朋友家产下男婴,没几天,孩子夭折。

近年有人揣测孩子是萧红掐死的,真是宫斗剧看多了,萧红虽算不上称职的母亲,但也不像武则天那么心狠手辣。

她只是一只受伤的小鸟,渴望被爱,又祈盼振翅高飞。

比起与萧军的相爱相杀,萧红与端木的婚姻更像温水煮青蛙。不和谐、不幸福、不快乐!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不用再受家暴之苦。

1940年1月19日,萧红与端木去了香港。候鸟南飞,水土不服。到港几个月,萧红就希求回内地,她给友人写信说:

“香港是比重庆舒服得多,房子吃的都不坏,但是天天想回重庆......我来到了香港,身体不大好,不知为什么,写几天文章,就要病几天。”

在香港的两年,萧红几乎与病榻为伴。

端木小萧红一岁,看似文弱斯文,骨子里大男子主义,对萧红常有鄙薄之意。

有一次朋友来家里探望萧红,端木正蜷在床上睡觉,朋友低声问萧红在写什么文章?

萧红不好意思的把稿纸掩上,低低回答:“在写纪念鲁迅的文章。”

端木听到从床上爬起来,夺过稿子看了看,轻蔑的笑:“这也值得写,这有什么好写?......”

萧红本想通过男性保护者实现自身独立,却适得其反。正如她所言,那个时代,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

萧红后期创作的长篇小说《马伯乐》,那个高高瘦瘦,眼神哀愁,胆小清高的马伯乐,就有几分端木的影子。

但平心而论,端木对萧红是尽了义务的。

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失守,萧红身体跨了。在情势间不容发之时,端木几次用担架将萧红运到安全的地方医治。

最后在跑马地养和医院,萧红被诊断气管结瘤,端木不同意手术,萧红自己在手术书上签了字。

命运嘲弄,这是一次误诊,术后萧红失声,生命随即进入倒计时。

在她生命的最后四十多天,作为丈夫,端木没有贴身照料,反倒是好友骆宾基守在病床前尽心尽力。这是端木后来遭到负面评价的根源,也是引发骆宾基和萧红八卦的诱因。

更有甚者说,萧红与骆宾基婚外情,真是可笑!

病入膏肓,行将就木的人怎么搞婚外情?八卦可以,但要八得有凭有据,否则就是胡言。

萧红与端木蕼良

5

1941年1月22日,香消玉损佳人绝,年仅31岁的萧红提笔写下“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病逝于香港玛丽医院。

端木请来摄影师为萧红拍摄遗容,并剪下了她的一束头发。

山河破碎,风雨飘摇。香港被日军狂轰乱炸后,伤亡惨重,按当时日军政府规定,所有尸体必须集体火化,而且不能穿衣服。

老天开眼,处理埋葬事宜的马超楝是萧红的读者,他疏通关系将萧红用白毯子裹起来,送到日本人火葬场单独火化。

端木买了两个古董罐子装骨灰,并遵照萧红遗嘱,一部分埋在了浅水湾,另一部分葬到了圣士提反女校的树下。

萧红一生颠沛流离,上天给了她出众的才华,却难逃悲苦的命运。不过因为早逝,萧红躲过了十年浩劫。否则,以她刚烈的性格,恐怕玉碎不能瓦全。

她生前心心念念的故乡,死后五十年,终于魂归故里。

1992年10月31日,萧红纪念碑在呼兰落成,墓里装着端木保管了五十年的萧红的头发。

往日的恩恩怨怨都已随风消散。曾经被家族视为耻辱的萧红,成了家庭的荣耀。她曾经就读过的学校被冠之萧红小学、萧红中学。她的作品经久不衰,被编入教科书。

如今提到萧红,人们会下意识想到呼兰。萧红与呼兰就如沈从文与湘西。

萧红临死,为了感谢骆宾基悉心照顾,她把《呼兰河》版权赠给了骆宾基;为了感谢萧军当初搭救之恩,萧红把《生死场》的版权留给了萧军;余下的版权都给了端木蕻良。

千古英雄多少恨?相逢一笑泯恩仇。

感恩,不忘旧情,这或许就是萧红死后,仍有很多朋友缅怀她的原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这是戴望舒怀念萧红的诗,以此诗作为文章的结尾。希望看过文章的人,不要再说萧红作。

她不是作,只是命苦!

2019年2月3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