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怎样使用标点符号(增订本)》读后感摘抄

《怎样使用标点符号(增订本)》读后感摘抄

《怎样使用标点符号(增订本)》是一本由苏培成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3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怎样使用标点符号(增订本)》读后感(一):一本书讲透标点符号

大人往往不用计较标点符号,大多都是小黑点或者直接空格表示停顿。但对小孩不可以,常见的标点符号的用法是必须掌握的。实际上,严谨的使用标点符号,也有助于准确的表达意思。码字的人更是要准确使用。我还保留着在文字聊天的时候使用标点的习惯。

《怎样使用标点符号》作者是语文大家,从标点的性质、作用、用法入手,条分缕析,通俗易懂,举例子,选取的正确例文多为经典作品,还选取了不不当用法的例子,错在哪里,怎么修改,讲得透彻。这本小书明白如话。对用法上容易混淆的地方作了区分。

我记得刚工作不久,不得不考虑标点这个看起来细枝末节的问题。给孩子讲标点,有时候会困惑,语文书上这个标点为什么这样用?后来主要参考的就是《标点符号用法》。第一次明白了标点分为标号和点号。点号用来表示停顿和语气。标号作用是标明。这个表很权威,但是比较简单。

我记得有一次,对课文上的标点产生了疑惑。那时候有篇课文叫《中国石》,讲的有一块像雄鸡的石头,又很像祖国版图的形状,于是取名“中国石”。在赛石会上,“中国石”屡屡得魁,赢得了“最佳宝石”的盛誉。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文中“中国石”都加了引号,表示特殊的含义。可以课文标题没有用引号,我和学生就讨论起来,学生找到了其他课文标题中有引号的例子,认为标题应该加引号。我们这样一个小质疑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师》栏目。

这本大家小书还解决了我几个模糊不清的地方,在引用的时候,要不要原文的标点,是放在引号内还是放在引号外。还有不常见的几个符号,比如示亡号,以前就不太明白为什么名字外面加个框。再者,表示多重序次的时候,怎么用?我以前总是乱用一气,然后觉得又没能把次序表示出来。

标点符号虽小,但是没有它还万万不可。用好标点,准确传情达意,用错标点,有可能会惹出很多麻烦。如果要选一本把标点符号的用法讲透、讲通的权威书籍,我觉得首选此书。

本书为大家小书系列中的一本,还有比如《谈美书简》《世界美术二十讲》,《红楼小讲》《语文常识》等名家名作,一并推荐。

《怎样使用标点符号(增订本)》读后感(二):苏培成和他的标点符号研究

如果说时下行业、专业的细分是一种趋势的话,苏培成老先生早在五十年代就已是弄潮儿了。豪掷五十年的光阴,只为研究文章中的点点逗逗。且不说成就,单就这份不计投入的执着,就足以让人钦敬了。“大家小书”丛书编选的眼光独到,可见一斑。作为丛书中颇具代表性的一本,《怎样使用标点符号》既是苏先生数十载心血的凝结,又是满足大众口味的学术性、普及性兼备的“小书”。

在我看来,说是“小书”,最多也就是开本不大罢了,三百多页的篇幅无论如何也不能算“小”了。更何况其中的厚度。从作者40岁时的第一本研究标点的书籍《怎样使用标点符号》,到82岁时的本书的出版,42年光阴荏苒,耕耘不辍。更为有趣的是,两本书的出版方都是北京出版社,也是一段情缘与佳话。

标点符号也要与时俱进。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是新中国成立后公布的第一套《标点符号用法》。2011年12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是最新的国家标准。苏培成先生在年近八旬的时候,结合这一版的标准又调整了本书的内容,当然,有取有舍,在这一领域浸润多年,老先生还是有自己的坚持的。

若说《怎样使用标点符号》这本书是标点符号使用大全,绝不为过。书中详述了22中标点符号的用法,以及序次语、标点的位置等。在平时的使用中,很多标点符号见是见了,用或许也用了,但它们的尊姓大名究竟是什么,想来很多人都未必知道。比如专名号___,我们往往会认为是下划线。比如象声号,我们往往叫它波浪线。就连标点符号这个定义的内涵,我们也是所知甚少,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点号一类的作用是点断,标号一类的作用是标明。

且不说这种概念上的判别,就连用法上,其实我们也是混沌一片。比如在科技文献中,句号多用小圆点的原因,以及近年来。科技文献中小圆圈的使用有增多的趋势,那么小圆点句号的存废就有待观察。再比如问号、感叹号的叠用问题。对于学生、老师、编辑等需要认真治学的人群,这本书无疑是绝佳的工具书,对于常年从事公文材料的人来说,更是案头必备,比如说,第一、第二、第三这样的序次后面,需要用什么号。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这样的序次后面又应当用什么号。一、二、三、四后面怎么处理等等,老先生统统指点得一清二楚。

没有虚话,不搭花腔。没有故作高深,尽是平实浅显。踏实素朴的治学之风,无需言说,都在点点逗逗、字里行间清晰浮现。

着实大家。小书不小。

《怎样使用标点符号(增订本)》读后感(三):小标点大学问

小标点大学问《怎样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很容易被人忽视,这算什么问题,谁不会用啊?可是可别小看了小小的标点,一旦较真你还真说不清楚。

其实中国古代也有标点符号,标点就是句读用来断句的,符号和标点还不一样,符号是来表示特殊含义的。书里面第一章讲的就是总说,讲标点符号的作用。有多大的作用呢?书里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一个来自中国《宪法》,因为一个引起歧义的逗号,专门颁布了一个《宪法修正案》。还有,香港《明报》报道“国防白皮书风波罪在句读”。起源也是因为一个标点符号。怎么样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却能够引起《宪法》的修改,引起国际风波,可见标点虽小,却可以变成大问题啊。

书里也介绍了标点符号的历史,古代也有过,但是不统一不规范,零零散散的,西方也是如此。到了现代社会,才变得越来越重要了起来。

书中最重要的还是讲述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有什么特别的吗?当然,一进入细节你就会发现,很复杂,也很有趣。

句号,在科技文献中句号多用小圆点,那是因为很多方程带下标,句号容易和下标的0或o弄混,所以用小圆点。冒号和比号不一样,虽然都是两个圆点,可是冒号位置靠下,比号位置居中,原来不知道,都当成一样的了。时间用的就是冒号,数量比值才用比号。不过在电脑里能区分出来吗?键盘上就只有一种两个圆点的符号吧?

引号中两层引号都遇到过,第一层用双引号,第二层用单引号,可是三层的怎么办,书里面也举出了例子。

原来“X”也算做符号,叫做“隐讳号”。一个“X”代替一个字。还有代替字符的那个方块也是符号,可惜这里打不出来,名字叫虚缺号,也是一个方块代替一个字。当年《废都》里用的最多,从哪以后文学作品中就很常见了。还有波浪线也算是符号,还有“*”叫标示号等等。

在文章中标点符号的位置书中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都算是排版注意的问题了,可见作者有多么细心。

书后还附上了收集的各种有关标点符号的短论文章,还有国家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这本书可以说是关于标点符号的大成之作了。

书被收入大家小书中,算做一种,这套书我看过几本,都是大师的作品,又都浅显易懂,都是难得的佳作。

《怎样使用标点符号(增订本)》读后感(四):有了这本书,标点使用畅通无阻

前些天,一个编辑朋友在qq上问我:“李姐,关于书的标题的标点符号有什么规定吗?”我想了想,确实不知道有什么特殊的规定。她愁眉苦脸地说:“最近要出的一本书,标题上想用省略号,同事们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可以,我心里也没底了。标题上到底能用哪些标点符号,不能用哪些标点符号呢?有什么依据没有?”

对于这个问题,我一时也有点蒙圈,虽然平时大都凭经验能顺利过关了,但要说依据,我还真拿不出太权威的资料来。于是,那天我们就一起查资料,互通有无,为了佐证还登录了京东和当当,查找相关书籍,发现书名上的标点符号也是五花八门,除了不能用句号外,逗号、顿号、问号、叹号、省略号、书名号、间隔号都能用。问题解决了,时间也耗去了大半天。

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就像 “拦路虎”,阻碍着工作的进度,什么句号应该放在引号外面还是里面,书名号和引号使用过程中有什么区别,等等,时不时就跳出来为难一下各位文字工作者。

说起来,从小学三年级写作文开始,我们就不断和标点符号打交道,按说和标点符号很熟悉。可直到现在,还是有人像小学生一样一逗到底,或者乱用标点符号。尤其一遇到某些特殊的情况,心里更是会打鼓。相信这种情况很多人都曾遇到过,因为我也不只一次和相关人员讨论过标点符号的使用问题。所以,当我一听到苏培成先生的《怎样使用标点符号》一书出版,我立刻找来看。

这个版本是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丛书中的一本,32开的开本,蓝色硬壳封面,翻开书,字体、行距都中规中矩,低调内敛,颇有“大家”风范。

这本书写出了标点符号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大量实例,详尽介绍了每个标点符号的主要功能和正确用法,针对使用中容易致错或混淆的地方进行重点分析,正例、误例相互参照,帮助读者全面掌握其使用技巧”。此外,书中还补充了作者关于标点符号的短论,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标点符号的规范化历程。

书中不仅有我们常见的逗号、句号、顿号等的用法,还有我们不常见、也不常用的虚缺号、象声号、示亡号、标示号的功能和用法,非常详尽、全面。

作者苏培成先生是研究语文现代化和标点符号使用的专家,说他是标点符号研究方面的“大家”一点也不为过。所以,这本书的权威性毋庸置疑,对于标点符号的用法丝毫没有含糊的地方,真是答疑解惑的好老师。

同时,作为一本“教师、编辑、记者、文秘人员等文字工作者的案头必备工具书”,作者本身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专门化本科毕业,参与审订过第五版和第六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所以,书中的语言严谨、准确而又简洁,虽然没有文学小说的那种生动性、趣味性,却绝不滞涩。

就像作者在“总说”中说的那样:“标点符号是文字里面的有机的部分,不是外面加上去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让我们的文章更清楚准确地传达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标点符号用错了,文字表达的意思也就变了。

标点符号既然这样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所以我觉得这本书不能仅作为文字工作者的工具书,就连初中生、高中生也应该看看、学学,从小掌握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以后编辑、秘书等文字工作者的工作就会轻松很多。

一书在手,标点不愁!

《怎样使用标点符号(增订本)》读后感(五):读书小识

几本论标点符号用法的专著读下来,这本阅读体验最佳(内容+排版)。排版上除了章节编次以外,令人舒服的就是书中有标点错误的句子前皆用标示号(星号)标明,相比其他用法正确例句,也没有标明出处,着实有心了。采用的例句文笔大多不错,斟酌推敲各句标点时感官上也有美的享受。

斟酌推敲标点用法的时候,总觉得很像在做数学题——掌握好那么几个公式(意思表达完整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廓清各个标点的概念(主要是从功能上分析,此处需要停顿还是标示,停顿的话时间短长如何,标示的话是表示区分还是表示语气),然后分析句子的变量(结构上注意标点符号的逻辑内涵,即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再就是综合考虑其规定性与灵活性),一般来说就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至于那些偏题、怪题,就全看平时的积累了——当然,如果有过硬的语法基础,也是可以分析好的。

全书原创性很高,很多地方都有作者自己的思考,能旁及他人未及之处。比如以下这段,便是很多同类书没能注意到并加以细致讲解的:

但也存在点小问题。

页149,为说明“引文里边的标点,一律照录原文,引用者不能改动”,用胡适《白话文学史》引《晋书》《乐志》(按胡适标点如此,今当作《晋书·乐志》)为例,似失当。胡适创作此文时当在1921年间,所参考之《晋书》似应为未标点之古籍——当时流行之二十四史应为殿本,书中新式标点(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方发布《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的训令,批准了胡适等人提交的《请颁行新式标点议案》。同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白话文范》,始有全书采用新式标点符号之语文教材。在此之前,新式标点主要还是见于白话报刊)当为胡适自加,则无照录原文一说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