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加缪传》的读后感大全

《加缪传》的读后感大全

《加缪传》是一本由[美] 赫伯特·R.洛特曼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8.00,页数:9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加缪传》读后感(一):关于南大社推出的《加缪传》中译本

传记从加缪的父母辈,一直写到加缪去世。这本书是西方世界关于加缪的第一本传记,初版于1978年,至今在层出不穷的加缪传记版本中,仍被奉为经典。南大社这次引进的是法国Cherche Midi社2013年的修订版,较老版本而言,增加了作者的新版序言,最末还附有加缪年表。这次推出的《加缪传》中译本,沿用1999年漓江版《加缪传》的译者版本,但几位译者精益求精,在原来的译本上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认真修改,纠正了原译本的一些错讹,润色了部分文句,而且因为原著修订版和之前的版本也有一定变化,所以译文也相应有所变化。此外,书内附有大量珍贵影像,除了加缪本人从小到大各个年龄段的,还包括其父母、妻子、孩子、朋友、对手和情人的图片,对热爱加缪的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人士来说,不啻为填补国内空白的难得资料。

《加缪传》读后感(二):長途跋涉

從去年六月三日到今天,經過長途跋涉,飛越黃河,加繆的生命只有343天?有史以來耗費心力最大的一次閱讀,從開始進展的緩慢到後來漫長的沈默和放棄,在發病的時候發現它有神奇的治癒功效,然後便是盡數的改變,以及我們與惡的距離二十四小時不到就完結⋯這是一次新生吧?以為,會哭的,結果還是忍住了。漫長的悲傷已經化為低落的情緒。熱烈的共情仍然回音滿滿。接下來,就是新的生活⋯以一個人的死為起點,相信接下來的生命會有讓他死而復生的可能。教益,顯而易見的,是安全帶。那種拒絕僥倖、擁抱理性的努力,以及要活著的吶喊。「我生來是為了活著,死是不可思議的⋯」我們不去談他的思想⋯總結,已經有人做過。研究,也很多,但還不夠。青春期要進入墳墓了嗎?這才是開始⋯從此,在每個情緒的不同時刻,都有一個不同年齡的加繆作陪。這種想像,它是緩釋劑,也是燈,特別的啟明。最終,我們要在他的作品中融化嗎?這個悲傷的時候沒有思想。還是要走出來。

《加缪传》读后感(三):《加缪传》——引路人

9.5/10 从两年前第一次看《局外人》到去年重读《局外人》,再到去年因为疫情看完了《鼠疫》之后,开始阅读《西西弗神话》时,我发现,加缪想要表达的比他小说里表层的内容更多,有更深层次的思想在,于是从这本《加缪传》开始,几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一章一章的慢慢啃完。其中涉及了很多阿尔及利亚相关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经济背景、党派分歧、战争、反抗、不同主义之间的摩擦和更替,不同思想之间的碰撞和交汇,将加缪的一生,从一战前的数年到二战后的十几年,完整的串联了起来。 我了解到了更多,不仅仅是关于加缪以及那个时代,还有加缪身边的朋友,萨特、波伏娃、马尔罗、夏尔,了解到了“存在主义”,甚至是之前的克尔凯郭尔、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司汤达等等,以及加缪所想要表达的“荒谬”、“反抗”,我从加缪开始,将自己对文学和哲学的兴趣发散开来,我确信这一定是一个好的起点,我不仅想要把我自己混沌的思考梳理清楚,还要知道得更深,更透,哪怕是自己编造了一个生活下去的“理由”,这也是我需要的。 接下来《西西弗神话》《存在主义咖啡馆》《红与黑》。

《加缪传》读后感(四):随心所欲地平庸而又不可一世

#2019南大社flag#

说实话读得不够尽兴,因为着实算不上精彩,但是不得不承认它足够详实,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客观、更完整的加缪,看着这个阿尔及尔的小男孩儿怎样从疾病和贫困中走出来,真让人不胜唏嘘。《加缪传》和《马尔克斯传》给我的感觉是一样的,在佩服作者心力的同时,更深刻体会到自己历史政治知识的匮乏,嗯,补课很重要。

作者笔下的加缪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丧”,疾病和贫困,让加缪没办法意气风发,总是小心翼翼地生活,但这种“丧”中,却隐藏着一颗渴望阳光的心,和骨子里对人类的乐观态度,病痛带来的焦虑感化为动力,督促他尽可能多地创作,贫困让他对世界、对人类有了更真实的爱。所以,当他以一种自己最不喜欢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时,真的很让人心酸,所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也不过如此。

这是第一次没有系统读作家的作品就先读了传记,事实证明真的不是个好主意,虽然传记已经足够细致,但没有作品支撑就没办法更好地体会。就像作者所说,一位作家的传记就像一场主宾永远缺席的盛宴,只是听别人讲主角的故事,然而那并不是他,如果爱一个作者,还是回归他的作品,在作品里去感知他的温度。所以,合上书印象最深的是“面对世界的房子”和加缪把双胞胎忘到诊所的窘相,作者应该也可以原谅我。读完作品以后会重读这本传记,希望有不一样的体会。

最后,真想吐槽一下校对,错别字真的有点多。。。

《加缪传》读后感(五):存在主义的勇气

我想到,你会选择和哪位历史人物共度一个美好的午后。我会询问他到底是在哪个人生的瞬间,开始得到关于真正哲学问题的思索?这样的问题,从西绪弗斯开始读起一路到全集。

像是车祸现场发现未写完的手稿一样讽刺,他估认为是最为伟大的作品,呈现关于法属阿尔及利亚生活的远大图景。在一段人生上坡路的起点,他结束在风铃树边。

需要多少绝望(没有希望的自由)的勇气,加上多少挣脱了绝望的积极面对荒诞的态度,才能留给世界一副西绪弗斯幸福走下山去的充实背影?

一个男孩如果年少不记得父亲的模样,是一种怎么样的生活体验?

三岁时,父亲在一战的马恩河战役中重伤逝世,母亲带着他回到父辈曾经颠沛流离的法属阿尔及利亚,洗衣的职业维持生活。他有一位肉铺的舅舅,热爱政治、在隔壁的咖啡馆和大家讨论问题,转角便是阿尔及利亚大学。中学时期,他收获了良师益友,也因为战争孤儿的身份得到了免费的教育和医疗。他那影响了足球生涯的肺结核。

*纪念一个翻读知网关于加缪论文的清晨与夜晚。在我,高贵的一点在于对于存在主义者的否认,以及一个存在主义思想家的深刻勇气,时刻与价值虚无主义保持谨慎的距离。存在主义,不等于认可一切的无原则的存在。“如果没有原则,混乱和犯罪就会统治世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