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读懂中国经济》的读后感大全

《读懂中国经济》的读后感大全

《读懂中国经济》是一本由蔡昉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35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懂中国经济》读后感(一):2017年出的主流正能量谈话摘记?

建设和培养很难,毁灭却很简单。这本书里面首先否认了经济周期理论,却又同意“经济规律”,但这个规律是特色规律。

所以,只会越看越糊涂。特别是,书里到2010后还在搞三架马车那套理论,还在出口,消费,投资?这真的是增长的原因,还是表现出来的现象。养老、教育、医疗是怎么回事?

书里提到了很多现象,问题,也说了一些解决的办法,但是没有提过这些办法要怎么去实现,也没有理论数据做支撑,随大流。

要随大流大家看新闻就行了

《读懂中国经济》读后感(二):大国拐点

读了一遍。

该书独特之处,是把经济发展画为四个阶段:工业革命前,很难突破贫困陷阱的马尔萨斯阶段;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大爆发阶段,开始突破马尔萨斯阶段;刘易斯二元经济阶段,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工业与农业生产率不同,农业人口农业存在大量过剩人口,通过使农业人口在第二产业就业,劳动生产率可由此大大提升,使得经济发展得以加快,资本在人口供给消失之前,不具有边际报酬递减性质;新古典经济经济增长阶段,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经济增长速度变慢阶段,不同发展程度的经济体会出现趋同,需要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而不是直接依靠生产要素投入拉动增长阶段。

作者以

《读懂中国经济》读后感(三):还行

有点啰嗦,不如林毅夫的《解读中国经济》可读性强。里面作者讲到因为自己说农民工工资上涨过快,如果劳动生产力提高不了那么快,就会造成企业单位成本上涨,从而降低企业的竞争力。然后引起强烈批评。他说这是一个“合成悖论”,即“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合理的行为,合称为整体未必产生预期的后果”。这样的悖论还有很多,比如茅于轼之前讲到的不应该在公租房配洗手间,这样的说法从理论的角度上是对的,但普通人会觉得专家站着说话不腰疼(砖家叫兽无人性等)。因为从长远来看,企业竞争力下降自然损害经济发展,这对农民工显然不是一件好事。可是,在历史的发展中,总有要做出牺牲的人,从长远来看,这是有益的,但谁都不愿意做那个被牺牲的人。

中国现在的人口结构,目前已经过了刘易斯拐点,大家基本认同人口红利已经消失,未来经济的发展源泉,只能靠技术进步了。前两年看罗斯高的那个演讲,中国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的是真的吃惊,现在平均受教育年限8.8年,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口12.7(2017年1%抽样),高中的大分流真的不是个什么好事情。

数据解读这个事,真的很有意思。作者文中有一段对比中国和美国各行业中大学毕业生的比例(引用别人的研究),结论是中国大学毕业生都去了政府部门、金融啊等行业,生产性行业比重比美国少很多。这个结论乍一看没什么问题,但仔细一想就有点不对,美国拥有大学学历的人口是38%,中国是8.9%(2010年普查数据)。另外还有关于农民工工资涨幅和基尼系数的比较,也是完全解释不了。工资一直在上涨,但基尼系数也在上涨,搞得好像从2008年的0.49降到2015年的0.46是多么伟大的成就。

《读懂中国经济》读后感(四):拨开中国经济迷雾

面对中国经济的当下现状与未来发展,国际和国内都有很多观点,众说纷纭,著名经济学,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副院长蔡昉,为破解发展之谜,前瞻未来方向,出版了他的最新作品《读懂中国经济:大国拐点与转型路径》。该书在梳理中国40年改革开放历程的基础上,剖析改革逻辑,前瞻未来方向。

对中国的发展前景,萨默斯认为经济增速不可能长期持续超常,终究要回到均值水平,世界平均增长速度大约3%,预测2013—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是5%,2023—2033年平均是3.3%,即会回到均值水平。

林毅夫主张,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问题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造成的,问题在于需求侧,所以是周期性的。在他看来,中国目前人均GDP相当于美国的20%,这个阶段相当于日本的1951年、新加坡的1967年、中国台湾的1975年和韩国的1977年。在那之后,这四个经济体都经历过20年的高速增长,平均增速达8%,所以他得出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潜力8%的结论。

蔡昉认为,从目前这几个趋势看,无论是GDP增长速度还是PMI的变化趋势,已经止降,而且止降有一定时间了,但是不是可以“见底”,见底是什么含义,会形成V字形反弹,还是在一个新的平台上稳定一段时间,我想给大家再做一点分析。

中国经济进入本世纪以来,特别是头10年,经历了几个重要的转折点,主要表现的是过去赖以实现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人力资本不足、资本回报率下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减速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并不是说中国现在做得不如过去好,而是当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继续突破的难度大大提高。按照中国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配置情况估算,潜在增长率将长期处于下行趋势。

很自然,一个健康经济的实际增长应该符合潜在增长能力,相当于有什么体能就应该跑多快速度一样,因此长期潜在增长率的下降趋势决定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是长期向下行的,中间或许会停下来歇一歇,有几个平台,但都不是终点站。

有人希望我们有一个V字形反弹,回到过去的增长速度,即使回不到两位数,也可以回到8%,但这是不太实际的。

2010年之前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大体是10%,从那时开始就迅速降到了“十二五”时期的7.6%,从“十三五”开始进入6.2%的阶段。蔡昉主张,如果认为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仍然是10%,而现在的增长速度是6%—7%,则会得出增长率缺口,将减速归结于周期性、需求侧等因素,就会不断提出经济下行何时触底的问题,就要期待政策刺激和一个V形的反转。产生了虚幻的缺口,你才会有虚幻的期待。

欲速则不达,越担心增长速度下降,越用不恰当的政策,比如刺激、强刺激,反而会导致不好的结果。但中国的经济增长红利,除了人口红利,还有改革红利。改革还有空间,比比户籍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等,以此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只有通过改革,是可以争取一个长期的“L”形曲线,而且会在2050年之前,还能保持在目前世界上来看还是比较好的增长速度。中国可以靠改革获得红利,获得长期经济增长更好的结果。

《读懂中国经济》读后感(五):面向100年的最后1000天——中国经济的今天和明天

拨开中国经济的迷雾,寻找大国转型发展的钥匙。这是认识当下中国经济并思考明日中国增长的一本经济学普及读物,具有系统化和逻辑性,这与作者的身份和专业有关,有高端政治站位和深厚学术素养,结合2018年这个不确定年份里面的经济乱象,特别是中美贸易战、全球化逆流、西方民粹主义的抬头和保护主义的盛行,结合中国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一带一路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本书能很好地给你以启迪和思考。

从“中国奇迹”到“发展拐点”,从“跨越陷阱”到“再创奇迹”,本书的四个篇章回顾历史、直面难题、研究对策、提供药方,对经济学做出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政治家无论承认与否,其实他们都是某种已故经济学家思想的俘虏”——凯恩斯。

“谁把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说清楚,谁就应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弗里德曼。

作者指出,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变化:一是资源重新配置;二是人口红利。作者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体反映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中国当前的国情依然是“四个没有变”,用权威人士的话讲,中国经济未来将沿着L型的变化轨道。

“一个男人要走多少路,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鲍勃·迪伦。中国再创奇迹的关键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从人口红利到开放红利,从人口红利到人力资本红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想,不是一个抽象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未来中国发展动能的转换,要从依靠资本、劳动和土地投入驱动,转型依靠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驱动。作者引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实现“三个提高”: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潜在增长率。而根本出路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包括三个来源:资本劳动比提高,人力资本改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统计学意义上的“残差”:一是技术进步;二是体制优化和管理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创新业绩和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潜在生产率主要指生产要素供给和生产率提高的潜力,决定一个经济体的供给能力。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在2008年地震后观察得出一个“西岭效应”,实际上说增长速度和生态环境的替代关系,让人耳目一新,形象而生动。作者对批判性思维的解读,如反设事实、传统观念、皆因一根钉等,富有哲理和思辨。关于“理论”的解读也非常深入浅出,易于理解。什么是理论?为什么需要理论?作者说,理论是对现实的一种抽象。只有浓缩在一个框架内,人们的大脑才方便处理,如同我们需要各种比例的地图。预测能力越强的理论就是越好的理论。

作者介绍的“海克曼等式”(向贫困家庭三四岁儿童教育投资),介绍现在美国等实行的最初1000天健康和教育项目,也给人启迪。今天是二零零八年七月一日,距离二零二一年七月一日,也就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还有1000多天(1095天)。面向100年的最后1000天,中国共产党人如何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找到并实现确定性的增长(复兴)?我们信心满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