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框架:中国经济、政策路径与金融市场》读后感精选

《框架:中国经济、政策路径与金融市场》读后感精选

《框架:中国经济、政策路径与金融市场》是一本由高瑞东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2022-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框架:中国经济、政策路径与金融市场》读后感(一):《框架:中国经济、政策路径和金融市场》书评:共同富裕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有许多人很不理解,为什么近几年不仅中美关系一直紧张,而且美国还不断地在世界各地制造矛盾,挑起战 争,令国际形势日益紧张?自己管好自己国内的事就好,手伸那么长干什么?那是因为这些人没有从宏观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框架:中国经济、政策路径和金融市场》这本书就是一本指导读者怎样以宏观的视角去看世界,从而了解世界经济,从而让自己在前进的方向上少走弯路。

作者高瑞东早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获经济学博士,现任光大证券董事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他凭借对数据录长期跟踪分析、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度理解,提出了“宏观经济可预测”的理论。并且从宏观研判、政策分析、产业变迁、大国博弈与未来趋势5个角度,构建了12个严谨有交的宏观分析框架进行了论证。

比如在未来趋势中提到的共同富裕概念,就给出了为何要共同富裕的三大理由:一是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在了“不平衡不充分”,需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国外欧美收入分配机制逐渐失灵,社会割裂,矛盾频发。二是共同富裕概念一直贯彻在我国的发展思路中,不光有理论支撑还有实践证明其可行性;三是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是不容忽视的现实。全球的所有国家居民财富差距比收入差距更为显著。

由此可见,不管是社会发展还是个人发展,我们只有从宏观上了解了全球经济,知晓了国家的政策路径,我们在前进时才不会迷茫,才能抓住发展机遇。

《框架:中国经济、政策路径与金融市场》读后感(二):用框架整理思想,指引方向

这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与协作。我们应当向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去努力,这也意味着必须要看到彼此之间的互相影响,在经济方面同样如此。 在《框架》这本书中,作者作为宏观经济学家,有着长期以来跟踪研究宏观经济的经验与理论基础,所以在经济发展的专业方面有足够的说服力。作者的许多见解都值得我们去认真的思考,总结。

我们需要去回顾经济发展的历程,尽管过去的事情并不能决定未来,换句话说,未来也并不一定会按照某个趋势来进行发展,但历史常常是有参考价值的。 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寻找到某些规律,这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清楚的去判断现在的情况,并对未来做出恰当的预测。 有人认为中国经济的结构失衡是问题的根源:消费不足储蓄过剩,因为缺乏调整消费与储蓄结构的市场机制。不仅在于国内的实体经济结构,并且对全球经济结构失衡有重要影响——中国的富裕储蓄外流与全球的收支不平衡。

正是在这种风云变换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积极的做出一些应对。在经济方面有许多经济调控的方法,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去面对各种各样的冲击和压力。 比如所谓的跨周期调节,淡化了过往“见招拆招”的调控模式,而是通过对经济的前瞻预判,提前做出应对,并且在中长期的视角下,为未来的不可控因素留下对冲空间。 在这本书中还有许多具体的知识内容,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及我们能够做出的应对方法。 不管在经济方面还是在我们的人生,其实我们始终都会面临着一些挑战,面临着一些压力。关键在于我们需要有信心,有勇气去度过危机,去迎接美好的未来。

好的框架让我们能够纵观全局,能够有客观的认识,也能够规划好我们的现在与未来。

《框架:中国经济、政策路径与金融市场》读后感(三):从宏观的分析框架中,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近这几年,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

明明正在蒸蒸日上的企业,忽然停滞不前,面临着种种重塑的课题。

明明美好的生活,被一场忽如其来的“传染”打乱了阵脚。

明明昨天还在谈合作的两个国家,今天就翻脸不认人,成为两个阵营的对立国。

想要拔开迷雾,看清这些事情背后的真相,还得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层面,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方能读懂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

光大证券的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博士,通过长期对宏观经济和中美政经形势的跟踪研究,对数据和政策进行分析,将目前中国的经济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解读。

他在《框架》这本书中,立足于中国的现实情况,从宏观研判、政策分析、产业变迁、大国博弈与未来趋势这5个角度出发,构建了12个严谨有效的宏观分析框架,使读者能够对目前的世界形势以及中国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如今,第四次工业革命来袭,大国之间明争暗斗,比拼着经济和科技实力,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爆发让整个局势更加扑朔迷离,不稳定和不确定已经成为今天的常态。

作为一名实体小企业主,对这几年的变化特别有感触。

不仅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连产业链的结构也悄悄在重构。如果没有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很可能就会被无情地淘汰。

关于这一点,作者在“投入产出表框架:产业联结与产业链变迁”这一章里,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我国因为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所以有一条与其他国家不一样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具备了三个特点:大、长并且相对完整。

高瑞东博士教我们要学会使用投入产出表来分析产业链结构,这个表主要解决了一个行业的产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和其他行业间有何联系”这三个问题。

通过了解这样一份投入产出表,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游产业链的划分,根据各行业间的直接消耗系统,构建出一幅完整的产业链的全景图。

解析这几年投入产出表的变化,可以明显地看到一些投入属性的变迁。

如根据2018年的投入产出表能够了解到,当时我国的酱密集型产业以基建投资为主导,包括电信、交通运输、电力水利供应管理等。

结合2019年——2021年这3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增速和影响力系数来看,最近3年增涨较快的是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等高科技领域。

在重点推进“建设数字中国”这一政策主导下,未来我国也将进一步强化数字化在整个制造业中的全面推广。

所以,不久的将来,像这样的新兴产业很有可能会改变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底层逻辑,驱动更大范围的产业升级和规模增长。

大道至简,繁在人心。

复杂的永远是表象。《框架》帮助我们理清思路,看清推动整个世界运转的核心,在茫茫大海中,找到自己前行的航向,紧紧跟随着中华民族这艘巨大的航船,一起乘风破浪,共谋发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