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点线面经典读后感有感

点线面经典读后感有感

《点线面》是一本由[俄]瓦西里·康定斯基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1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点线面》读后感(一):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

第一遍读下来,第64页的这一段文字引发了我强烈认同:

在作品的构想阶段,思维敏捷,跃跃欲试

在作品的实现阶段,举重若轻,沉着克制

在作品的完成阶段,画意达意,心怀遗憾,可谓‘意兴阑珊’

其他的都还消化不来,虽然相比百年前,我们已能接受这种“非物质主义绘画”,甚至已经在抛弃写实(看看大家的头像,都处理成平面了),但还是消化不来。我从没去量化地看,也没仔细揣摩过这些要素。还是要时间。

《点线面》读后感(二):一个理论带来三门课程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认为,演绎和逻辑推理并不能带来新知识,因为结论已经包含在前提中。

现代科学是基于这样一直思维程式,提出一个预设,对预设给予推导和证明。

康定斯基的理论即类似于此,它基于工业文明,想把艺术学转化为科学。虽然很多用语并不精确,源自艺术通感,但这种努力和尝试还是有一定价值的,而且影响非常深远。毕竟现在高校设计类专业里的三大构成就是因他而设立。多少学生学得恼火,又有多少学生因此挂科,补考费也不便宜。

《点线面》读后感(三):关于康定斯基“点线面”理论的延伸和发展

在康定斯基的《点线面》一书里,康定斯基分别赋予直线、竖线、斜线情感定义:1横线的基调是冷静、平直;2、竖线的纵深对应横线的平直,其温暖对应横线的冷静;3、对角线处于横线和竖线的对分角,对角线是无限冷暖能的最简形式。 众所周知,康定斯基的抽象画灵感来源于音乐。关于康定斯基的这一理论,我结合自己的看法,对其理论进行了一些延伸和发展,形成了新理论: 1、竖线的情感可以理解为激进、上升。由于这种无限暖能是纯粹的暖能,所以竖线可以对应为音乐里的大调音阶; 2、横线的情感可以理解为抒缓、和平,由于这种无限冷能(外冷内热)是纯粹的悲伤,所以横线可以对应为音乐里的小调音阶; 3、对角线的情感可以理解为刚柔并济,没有绝对的快乐也没有绝对的悲伤,因此对角线可以对应为音乐里的半音音阶。比如,当我听luis Miguel的音乐《Sabor A Mi》时,进入的第一个小节是纯粹的大调旋律,给人以欢快阳光的情绪。接着第二个小节的主调旋律依旧重复了第一小节的主调旋律,但是伴奏旋律出现了升降音。这在乐音传递的瞬间,情感不再是纯粹的阳光和欢快,同时掺杂了一丝抒情的成分。但这种抒情并不悲伤,只是在阳光的基础上多了几分别样的色彩和成分,由竖线开始往斜线的倾向靠近。可以诠释为悸动的阳光,因此音乐的旋律开始增添一丝浪漫的气息。

由此,这便可以理解为什么半音(升降音)传递的情绪相对复杂,因为半音没有无限欢快和悲伤的情绪倾向,半音代表五味陈杂。

《点线面》读后感(四):同一扇门后的不同风景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性地认为,艺术创造是非理性和潜意识活动的结果,“缪斯”女神何时到来,是艺术家本人无法用理性和意志控制的。而康定斯基的艺术理论研究,则尝试将艺术家的灵感归纳成系统性的理论,将艺术创造变为艺术家可以用理性控制的过程,让艺术家从灵感的奴隶,翻身成为灵感的主人。

在《艺术中的精神》里,康定斯基论述了色彩、构图、物象对艺术效果的影响,认为只有脱离具体物像的抽象艺术,才能纯粹、顺畅地表达精神,让艺术真正地实现自由。

本书延续了《艺术中的精神》,对平面构成的三大元素,即“点、线、面”的形式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述。书中常将绘画与音乐进行类比,论述了在绘画中体现时间的可能性。康定斯基的艺术理论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伴随着大量插图的讲解有一种催眠的效果,让人从一开始的怀疑逐渐变成深陷其中。

可是果真如此吗?

艺术的内在驱力是因人而异的,色彩、形式和元素对每一位观者所产生的心理暗示也不尽相同。对单一元素的感受,比如红色是暖色,斜线有运动感,圆形是稳定的等等,可能观者会有近似的感受。但是在面对康定斯基的大型抽象作品时,画面中丰富的元素一下子涌入大脑,会有一种眼睛和心灵不同步的感觉,就像是在淘汰的的电脑上运行最新的软件一样,会产生各种延迟、变形、黑屏甚至宕机。当无法对面画整体做出分析判断时,观者会将视线转移至画面的局部,因此,在观看抽象画的时候,每个观者的感受取决于观看到的那个部分而不是整体,从局部观看中获得的体验叠加起来,也不能等同于整体。

这大概是抽象画最有趣的地方。即使有艺术理论这把万能钥匙,打开的同一扇门的后面,每个人看到的仍然是不同风景。

《点线面》读后感(五):The Limits of My Languages Are the Limits of My World

本书的内容,包括序言,都比较玄学。说得不好听些,就挺神棍的。纵使 Кандинский(以下简称康)口口声声说抽象艺术是精确的科学,但最终还是落点于经验之上,得到自以为具备普遍意义的总结,却未形成任何行之有效的公式。他有意在书中模糊声音元素与视觉元素的界限,使用音乐语汇阐述画理,乃至借用多种通感来解析点线面的体系构成——这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语境让人觉得富有诗意,但当聚焦到理论的推敲时,未免显得有些含糊不清、缺乏逻辑。

但不得不说,康对于抽象艺术的开拓与探索确实值得称道——剔除纷繁嘈杂的修饰,将艺术构成还原到单一的原初型——即书中提到的 purposeful subordination 和 concrete pictoriality。比野兽派、表现主义更进一步,完全抛弃了具象对象及其支撑的美学价值,不再受制于物质客体,将视觉传达凝聚在最简单也是最丰富内涵的点线面中——「形态越抽象,它的感染力就越清晰而直接」——当绘画或者说艺术表现需要某种纯粹的、普遍的、达成人类共识的精神,那就需要抑制情绪性的、偶然性的、过于具体的精神。而这种简单的抽象形式的构成有着无限的外延和所指的内涵。

简而言之,即是通过调节艺术讯号对人类官能的感受,对二维平面的表达范式的精准重构。时至今日,除却情景的再现和事实的记录,艺术家的创作需要根据审美冲动寻求更高级的创意形式,也让观者感受到纯粹节奏的生命力和形式本身的 in-between 趣味。

而在这一点上,看似是形上学,实际依旧受限于人类本身官能体验的感受度,或是生活、自然的规律。所谓的通感研究和艺术的通性,可能不过是物质存在法则的再现与表达,最终还是难逃具象的窠臼——或许是人类精神内涵这个主题太过宏大、难以捉摸了,也不妨降低些许期待,转而只考虑表层的沟通与联结,也就是康所言的观者与艺术品之间「透明却坚固的玻璃壁」。

非物象绘画中形式的灵动美感和韵律,隐约中包含着纯粹的和谐秩序,使得整幅画成为有界的动态表达——冷暖,色彩,声调,呼吸的韵律,时间的流动,戏剧性,乃至痛感,在观者领会由艺术家最初的审美冲动带来的精神震颤之时,亦是其潜意识回归纯净感受的过程——在某些瞬间,或许可以感知到宇宙的无限和意识的美妙,达到 the oneness of human and divine 的境界。

对于整个螺旋向上发展的人类艺术和其审美的理念之路而言,康的点线面和构成的理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现代人不再满足于外在的物象,需要凝视和倾听更精妙的东西,抓取艺术因素背后的不可见因素。或许如 Wittgenstein 所言:The limits of my languages are the limits of my world. 视觉语言何尝不是如此呢?

此外本书的排版和翻译特别棒,值得阅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