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罪与罚》经典读后感有感

《罪与罚》经典读后感有感

《罪与罚》是一本由[俄]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2.00元,页数:2016-1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罪与罚》读后感(一):因为作者,“我”死在了自首之前索菲亚的绝望的表情里。

主人公一直是站在世界之外看人类苦难,只是作者让主人公回到了人间。

对于当时社会现状的批判,作者一直带着对人类苦难的悲悯,包括主人公对待周边事和周边人的所有的态度和行为,甚至自己的内心世界也表现的很清楚,我是个不平凡的人,我看得到你的苦难,我甚至愿意放下身段,为了让你从苦难中解脱,不惜在现有体制下犯罪去杀人,尽管我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为了自己的新生所需的3000卢布(但实际情况却是假的,从没有提过要抢过多少卢布,更不知道3000卢布的数字源于何处);

我原本可以冷眼旁观,永不向带来苦难的体制低头,但作者为了宣扬自己的宗教理念,让代表上帝、救赎、人类苦难的代言人索尼娅闯入我的生活,就因为我把所有的30卢布给了一个同样处在人类苦难中的卡姐丽娜安葬,忍了罪,最后还因为《上帝的旨意》爱上了索尼娅,从作品的结局里,我得到了所谓的救赎;

我知道我不可能需要获得救赎,我压根就没罪,因为作者,我永远死在了警察局门口,索尼娅脸上的那种锥心泣血又疲惫不堪的神情,甚至还有某种绝望的表情里。

《罪与罚》读后感(二):抵达另一颗心

一个尴尬的篇幅,刚读完《罪与罚》,写下一些即刻的感受,但篇幅既不足以撑起一篇书评,对短评而言也太多,但只能写在书评里面。就这样吧。

伟大。初读托翁的确有些困难,前半部分看得有些费劲儿,但是从拉斯科尔尼科夫向索尼娅坦白罪行时,索尼娅突然生发出爱意开始,逐渐对这部小说入迷。

整本书最吸引我的反而是斯维德里盖洛夫,一个篇幅不多,甚至不那么正面的人物形象,从他过去的所作所为以及他对杜涅奇卡图谋不轨的事件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荒淫无耻的混蛋,从而遵循已有的道德标准对他宣判死刑,但读到他确证了杜涅奇卡永远不会爱他而感到痛苦的时候,内心中“属社会”的道德判断当然无存,在某一瞬间,我开始同情斯维德里盖洛夫,因为他无法获得纯粹至美的爱,他所渴望的情感厌恶他(初读后的粗浅判断),而他最后的结局,托翁寥寥数笔,极其绝望。同时感觉斯与拉实际上是一个互为镜像的设置,他们的罪与罚,以及救赎,尽管并不完全相似也不对立,但是上帝与爱(救赎)将二者联结了起来,只不过斯没有得到指向生存的救赎,而拉很幸运,爱唤醒了爱。

从犯罪,挣扎,忏悔到醒悟,皈依爱与情感来看,拉斯科尔尼科夫活得很完整,他建立自己的理论,并付诸于实践,承受代价,又推翻自己,最终回归爱、自然与上帝。

我也很庆幸,我能够理解拉斯柯尔尼科夫的不近人情与冷漠决绝,他的敏感怀疑与猜忌,能够看到罪恶的人眼中对爱的渴望与孤独。我在自己的生命中弯弯绕绕,只为抵达书本中的一颗心,又一颗心。

《罪与罚》读后感(三):《罪与罚》

这本《罪与罚》是我第一次读心理小说,能够从这样的小说中获得共鸣的阅读者,一定和写作的人一样的敏感多思。其实一直以来都想尝试读意识流小说,总觉得应该是我会喜欢的类型,但《追寻逝去的时光》的篇幅和《尤利西斯》的深奥令我望而却步。而在读了《罪与罚》之后,对于阅读意识流小说的动力更加消减了——大篇幅的心理描写尤其是直面病态的心理剖析,让人感到绝望的压抑。

这是一个罪犯的犯罪心路历程,也是一个“普通人”对于法律道德的冒险挑战。

我们都被良好的教育规定了什么是不允许的,不可以去做,不然就会得到严厉的惩罚。但是依然会有这样的时刻,我们明明知道这是不允许的,但有一股莫名的冲动驱使着我们——这时候的我们站在悬崖边,前面就是万丈深渊,前方的未知诱惑着我们,明知道往前就是万劫不复,但还蠢蠢欲试,这时候什么才能阻止我们。

所幸,大部分的人还是能够在失控前让自己回头,于是,除了他自己,没人知道这些不该有的荒诞心理和行为,他也不会被道德和法律判罪。

那么,如果坚持想要做“拿破仑”式人物,觉得自己就是掌握了真理,那又该如何,拉斯柯尼科夫就这么去做了,他满足了自己的幻想,但还是发现自己一无所获,因为他本身对于这件事情就没有实质性的结果的要求,他只是需要去完成这个过程,尽管在这过程中他还是竭力掩饰自己的行为,但是他最害怕的并不是要为犯罪付出代价。

对于拉斯柯尼科夫到最后到底有没有认罪?我觉得与其说是福音书带给他的救赎,不如说是爱,爱给了他唯一活下去的理由。对于那个“拿破仑的理论”,与其去判罚它的正确与否,不如彻底的遗忘,这种命题甚至不适合在辩论场上去辩论,回归生活的本质——简单而纯粹,就能获得难以置信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远甚于去跨越规则的刺激感,并且不会受到制裁最多也只是幸福的代价罢了,而可悲的是拉斯柯尼科夫必须要先经历罪与罚,付出高昂的代价才能回到现实的生活。

这是拉斯柯尼科夫的悲剧,也是千千万万人的悲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