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罪与罚》读后感锦集

《罪与罚》读后感锦集

《罪与罚》是一本由(俄)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08.00元,页数:7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罪与罚》精选点评:

●“随着《罪与罚》的创作,他离开了物质世界一去不回。” 评论部分约翰·米德尔顿·默里的这句话真是太精彩了。深夜不宜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会因为心潮澎湃而失眠。

●忘了今天是月底了,补加个条目

●“凡人可以跨越某条界限可以变成非凡的人”

●关于这部巨著,前人之述备矣,我只能谈谈这个译本了。整体上来看我觉得挺不错的,没有那种不知所云或者佶屈聱牙的句子,干净利落。据编后记说这还是个修订本呢,即使“原有译文已经相当准确”,译者在修订过程中还是做了最大程度地删削,他特别重视发挥中文的优势来极简化处理字词,从而凸显出汉语擅长关联、暗示的特点,或许这就是所谓的“雅”吧——但这种处理是否符合陀翁本人的文体呢?原著到底有没有那些被删去的“冗余的词汇”?语言是干净爽利还是拖沓繁复的?从编辑举的例子来看,修订时有些名词也被替换了,但原文到底用了哪个词呢?书后收录的七篇评论很不错,但可惜正如编辑所说,限于版权原因他们只能找些很久远的文章,不过论人名诗学的第八篇也很值得一读。

●各位学者的评论都很有价值,特别是格罗斯曼的。

●梅烈日科夫斯基吹得太过了,我就不吹了。这时候的陀氏还在“一心一意”地写一个故事。

●不错的版本,译文修订,评论还好。

●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文学本身

●真的很值得一读

●托尔斯泰算什么东西?

《罪与罚》读后感(一):小说里的时间和事件

傍晚,出门。高利贷老太婆处、地下室酒馆。 将近11点,马尔美拉多夫家。 第二天。斗室,笼子。收到母亲长信。沉痛、刻薄又凶恶的笑容。出门(长篇自白)。为了哥哥和母亲可以出卖自己的天使般的杜尼雅,索尼娅,陀氏少有的光明。 1点多,路上遇到喝醉酒的少女。想去瓦西里岛找拉祖米欣。(寻找慰藉,拯救)去酒店喝了伏特加,馅饼。做梦,被打死的母马。卑鄙,下不了决心。 九点,干草市场,听到丽扎维塔的谈话。回忆,在酒馆听到大学生和军官谈论高利贷老太婆。 第三天,上午十点到两点,睡觉。六点多,想去厨房拿斧头,却发现女仆在家。七点十分,拿到斧头出门。七点四十左右,杀害老太婆,回家。夜里两点,寒战,疟疾。(第一部完) 第二部 第四天,上午十点,发烧头疼,收到警察局传票。十一点多,警察局,晕倒。 下午,埋钱包首饰,到拉祖米欣家。傍晚到家,幻觉,看到警察局副局长伊里亚打女房东。 半昏迷,生病的第四天(第八天),上午十点。收到女亲从阿法纳西那转的三十五卢布。睡了一下午,六点,拉祖米欣买来衣物。拉祖米欣和佐西莫夫谈论案件,油漆工米科拉捡到耳环。妹妹的未婚夫卢任到来,争吵。 晚上八点多,出门去干草市场。在酒店,和扎梅托夫的对话。歇斯底里的不可抑制的喜悦。 九点多,看到一名女子跳河。再次去凶案现场。 看到受伤的马尔美拉多夫,送他回家,出钱救济。感觉到了新生和自信。去波钦科夫公寓处,和拉祖米欣一道回来,看到母亲和妹妹到来。(第二部完) 第三部 拉祖米欣送杜尼雅两个去公寓,爱上了她。 第九天,上午,杜尼雅母女收到卢仁的信,表示晚上八点见面,但不能有罗佳在场。 十二点,罗佳住处。索尼娅来邀请罗佳明天的丧宴。棺材一样的房间使她吃惊。 在波尔菲利处,关于常人和超人的问答。罗佳想拿回抵押品,他是最后一个去拿抵押品的人,受到怀疑。 一个小市民突然出现,悄悄说罗佳是凶手。罗佳绝望。 梦境,再次砍杀老太婆。 第四部 斯维德里盖洛夫出现,想要跟索尼娅见面并且给她一万卢布。 晚上八点,和卢仁的会面。 晚上十一点,在索尼娅处,读福音书。 第十天,上午11点,波尔菲利处,和局长的心理战,油漆工突然自首。 第五部 卢仁的诡计,丧宴处,陷害索尼娅偷钱。 索尼娅处,罗佳自白杀人。 卡婕琳娜的死亡,斯维德里盖洛夫捐助 第六部 葬礼后的几天,罗佳依然四处游荡。波尔菲利和他正面述说他是凶手。 小酒馆和斯维德里盖洛夫的对话、斯维约杜尼雅的信、杜尼雅和他冲突。

《罪与罚》读后感(二):好难

2021年6月28日,终于考完了现代控制工程考试,昨晚也刚刚才把这本书看完,从开学开始看,到第一门考试的前一个晚上,这本书算是陪了我一个学期。

从学英语开始,信达雅三个字就一直围绕在我身边,可是能做到这三个字太难了。大大小小我也看过很多译过的书,有时感觉看中文还不如看原文更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可惜我只会简单的英语,还是边翻字典边看原文,大多数还只是看译文。

在中国的英语考试里会有一个模块,叫阅读理解。里面的文章全是摘自外国(大多数是美国)的读物,有时确实难以理解。直到有一天,老师突然给我们讲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再看阅读理解时,确实开朗了很多。果然,在读一本书时,了解历史文化太重要了。

《罪与罚》算是我读的第一本俄语作品。在读这一版《罪与罚》的译文时,有的句子要读好几遍才能读顺,好难,真的好难。人名更是难记,经常记不清主人公的名字,舍友老王和大姐姐让我写在纸上,在听我念完主人公的名字后,都直呼啊!好长的名字啊。

陀思妥耶夫斯基写起心理活动来也太会了吧!细致入微,精彩绝伦,在读到心理活动的句子时,我甚至会沉浸到心理活动中去,惊奇的发现,我好像就会有像作者写的那样心理活动!

我已经到了比罗佳岁数大的年纪了,感觉罗佳就是个小孩子嘛,不计后果,想做就做。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没有责任心的男孩子。再俗的话,就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相比起来,拉祖米欣倒是蛮成熟,他的结局倒也是情理之中。

最让我想不到的是斯维里加洛夫,自杀那段真的震惊到我,我一直搞不清他为什么要自杀!在这,我想起一句我讨厌的话:中年男人三大喜,升官发财死老婆。我虽然讨厌这句话,但是在我看来,斯维里加洛夫继承了他死去的老婆的财产, 三大喜事让他占了两样,为什么要自杀呢?大概是我生活阅历还是不够,无法理解吧。

母亲啊,果然是最疼最爱孩子的人了,普莉赫丽娅的疯这一情节太顺畅了,顺畅的让我好难受。她的死更是在罗佳入狱之后一个注定的事儿,就写在这时,我流泪了,无法继续谈论母亲。

其他的小人物便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罗佳在酒馆碰到的是马美拉多夫,酒害了马美拉多夫,连带着害了卡捷琳娜和她们的孩子,我永远恨酒!

在读这本书时,碰到了好多本国人才能理解的传统事物,在了解过这些传统之后,我感觉好奇妙,果然是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

胡乱扯了好多,肚子里的墨水还是好少,总是说一些通俗的话。

近期倒突然理解了小时候背过的许多诗。连物理和数学的知识都有所理解了。令人惊喜。

结束了,这个像日记的俗语好多的书评。

《罪与罚》读后感(三):《罪与罚》的经典魅力

卡尔维诺说:“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现在,我正在重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阅读体验。少年读《罪与罚》,觉得情节紧扣,气氛紧张,故事很好看。经年之后,更懂得寻找那些隐匿的细节、层次和内涵,更在意作家处理题材的手段和为何这样处理的原因,这些年的自身经历与阅读经验相结合,泛起不一样的人生况味。

从前,我以为拉斯科尔尼科夫有点软弱,还自相矛盾。他无力解决家庭经济窘况,又想避免妹妹杜尼娅为他牺牲而嫁给一个市侩,因而决定杀掉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他犹犹豫豫、思前想后,又跑回犯罪现场,以至于引起警探的注意,引起一连串的家庭与亲友的变故。而现在,穿透表层的感觉,我更关注的是人的双重品格,是善恶难分的道德,是人的良知在灵魂撕开的裂口之处的徘徊,是一粒“不死的麦子”的重生与复活。

人的处境,是陀氏所有作品的核心,也是他的毕生追问。孤独的、桀骜不驯的个人身处世界的大荒漠,对于“黑铁房子”的反抗从思想演化成了行动。许多因素构成了人物犯罪的动因,绝对贫穷是行为的出发点,更加潦倒的马尔梅拉多夫一家所激发的同情心是强化剂,而作为大学生所接受的“超人哲学”的影响,为他的犯罪提供了打破不公正社会秩序的合理辩护。《罪与罚》的所有人物几乎都有各自难以处置的困境,在既定的条件下,他们的想法与采取的行动将相互消耗或重新建立爱与拯救的机制,因果性的车轮在他们之间不断碾过,小说结尾,主角想,“一个人的内心蕴含着无限的生命源泉,足以滋润另一个人的心”。

如果说《地下室手记》确定人的本质是自由的,而《罪与罚》则表明了绝对自由可能的可怕后果。谁可以代表正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有种古典悲剧的伦理观,作家让人物处于天恩的照料与罪恶的侵蚀之间,大量内心独白和梦呓象征着灵魂的拷问,主角在寻找自我的历程里穿越黑夜和憎恨的丛林,到达彼岸。这种自由意志意义上的自由,非常理想化。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株繁茂的大树。经典的另一层意义,还在于它带动的风声是无限回荡的,不断产生回应。这部《罪与罚(学术评论版)》的版本很特别,小说后面附录了八篇书评。作者既有梅列日科夫斯基这样的白银时代大作家,也有约瑟夫·弗兰克这样的20世纪晚期的比较文学批评家,从不同角度构成关于一部经典的迷人的全方位解读,显示了书评可以带给阅读的启发和多层次的理解。

梅列日科夫斯基做了长篇综述,他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是不能读的:对它们需要体验,要经过苦难才能理解。”我想起纳博科夫关于陀氏和《罪与罚》的评价,该文没有选录本书,在《俄罗斯文学讲稿》里可以找到。纳博科夫一向看不起老陀,他认为《罪与罚》尤其糟糕,他举例说在拉斯科尔尼科夫与索尼娅共读《新约圣经》的场景,小说在道德上和审美上的崩塌出现。这段描写或许有点简单,心理的突围显得突然,然而据此就认为“崩塌”,这就过于武断了,把梅氏的长评和纳博科夫的讲稿并置比较,很容易发现,纳博科夫对《罪与罚》的评判是浅薄的,原因就在于他缺乏对苦难的体验与理解,仅仅从修辞上去考虑了。

纳博科夫还认为,小说没有详细描述索尼娅的妓女生涯,违背了作家自己秉持的社会理想,对于陀氏的宗教理念,他也很不以为然。本书的其他评论家提供了丰富的论证,《罪与罚》对于当时俄罗斯社会的披露是很深刻的。这部作品本身就是作家遭遇极度的厄运后诞生的,有着亲身的心理体会和生动的复刻,在人物形象、犯罪心理学、生命哲学、彼得堡的社会环境、底层百姓生活等方面都有细致的呈现,此外还承袭了古典的三一律和“人名诗学”,小说所表现的人物意识和外部活动合力下的潜意识活动,更被认为是后来的意识流创作的起源。陀思妥耶夫斯基独特的艺术手法,值得我们一再回味。

《罪与罚》读后感(四):【转】徐凤林:《罪与罚》与东正教——从第四部第四章说起

【作者简介】徐凤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俄罗斯哲学和东正教研究,包括俄罗斯哲学家索洛维约夫、弗兰克、舍斯托夫的专题研究和俄罗斯哲学一般特点和研究方法、早期东方教父和拜占庭教父神学研究、东正教圣像研究等。已出版著作《索洛维约夫哲学》、《俄罗斯宗教哲学》、《东正教圣像史》、《舍斯托夫论西方哲学》、《复活事业的哲学:费奥多罗夫哲学思想研究》。

《罪与罚》读后感(五):一则书评

几年前初读《罪与罚》,上下两册平装本,译笔生硬,我只读了开头,如今那本书皮有折痕的上册仍在书柜立着。之后读到《卡拉马佐夫兄弟》,同样是大部头的皇皇巨著,却没有结尾,这让人惋惜,我读完了上册,合上书页时,觉得像在烈日下跑步,浑身发热。陀思妥耶夫斯基随即成为我最爱的作家,与福克纳齐列。 在人类生活中,文学扮演着什么角色,是现实的扭曲,亦或是归正?这个问题按下不表。我终于再次翻开《罪与罚》时,距离第一次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个长长的名字已逾数年,中途发生了很多事情,足以改变一个阅历尚浅的人,我暗示自己已做足准备,这一次我把它看完了,当然,陀的作品出了名的好读,用相对松弛的时间,我花了三天把它看完。掩卷之后,并没有过于激烈的情绪,也没有觉得像完成了什么,而是意犹未尽,大言不惭的说,我觉得它还没有被完成,结尾略有仓促,书中那种强大的力量并没有留到最后一行,而是归于一种微妙的平淡。这不影响书的伟大,也为这本书的作者保留了人性脆弱的部分,不完美的那一部分。

关于这本《罪与罚》,该从何说起?我不想复述书的内容,大部分人会在这个阶段复述书的内容,这种方式常见,但不够私人。伟大的作家自然属于全人类,但不该只以一种方式观看,像一位美女,有多少人欣赏她,心中就有多少种模糊的幻影,这幻影与本尊无关,是种掺杂了冲动,表现欲,甚而加之以激情的情感。书的作者不会赤裸的展示自己,而像是隔着满是水雾的玻璃,读者在另一边,得到的是感觉,而非真实。真实具有普遍性,客观,不可动摇。而“感觉”,毫无疑问是私人的。回到上面的问题,文学是对现实的扭曲,还是归正。我曾想过,如今答案似乎很明确,文学不对现实负责,文学不是一种“手段”,不是为了到达现实,而是塑造,为了创造一个自洽的,完整的世界,这个过程中,现实被某种程度上扭曲了,而如何把现实里的种种材质转换为文字,并得到文字的完整,这就是作家要做的。

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怎么做?《罪与罚》中,他怎么做?作家在创造什么之前,要首先看一眼自己栖居的角落。创造《罪与罚》时,他深陷困境,为了躲避追债人,陀带着数量有限的积蓄逃到西欧,带着侥幸,他的目光投向了轮盘赌博,毫无疑问,钱输光了。其时他不只面对着遥远祖国的债务,还有空空如也的肚子。陀在一封信里写到,“饿了三天,房东故意不给送饭,有时他们连蜡烛都要收走,这就很恶劣了。” 泛滥的愁苦,阴冷的雨,结着蛛网的墙壁,所有一切被抛掷在某种硬物之上,发出震响。《罪与罚》诞生了。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一个天才写作,任何困苦,无论是自作自受或是命运无常,天才可以拿起他需要的一切,有时甚至剽窃,他收拾自己的心,创造,得以完整。

我热爱陀思妥耶夫斯基,有时我会取笑他,但任何一个需要深沉或假装深沉的时刻,我知道我热爱他,他严厉,但亲切。 《罪与罚》不是一本“难看”的作品,相反,大部分人在观看这本书时,翻页都会很快。某种程度上,这源于一种“窥私”的快感,陀的笔下,人物的所有内心细节都被和盘托出,但又有一些更神秘的倾向,一种“非理性”的混乱的意志潜藏在深处,一方面,人物内心的所有角落在读者眼前似乎都毫无保留,另一方面,“非理性”的力量驱使着人物向前,这种力量会在某种情形下与我们自己的内心产生交汇,原本,我们以为在窥探他人,但在窥探的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了自己。

这很神秘,是种怪异但亲切的抚摸,会感到不适,或者释怀,凡此种种。一般作家写情节,情节推动人物。而真正的好作家,写人物,人物推动情节。《罪与罚》的故事极其简单,只从情节而言,简直不入流,但索菲亚吟咏圣经一则,杜妮佳开枪与斯韦德里盖洛夫自杀的情节,读来让人汗流浃背,这种触动并非来源于情节,而是人物的塑造,一种巨大的非理性的力量,把人物推向了高点。 陀严厉,他笔下的人物都难以置信的癫狂,但他又亲切,他把自己置身旋涡,毫不侥幸的告诉人们,你也有可能疯狂至此。

博尔赫斯讲,“好读者有时比好作家更重要”。他应当有一种自觉,有时候这自觉是奇异的,他该分辨,文学在生活中,究竟是种扭曲,还是一种归正。

掩卷之后,他知道世界的某处一定在下雨,而生活仍在继续,文学似乎并不存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