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是一本由陈志华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6.00元,页数:4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读后感(一):盛宴

我一直深爱建筑之美。几年前亲身去过意大利,难忘罗马城里那流动的视觉盛宴,顾盼之间,目光所及皆是美。也去过西耶纳、佛罗伦萨……所以每每翻开这本书,仿佛重返异国街头。书里记录四十年前意大利,以及其他国家对古建筑的保护做法和理念,让我坐居书城,回望那一座座城堡,一处处遗迹时,心中有了更深的理解。

如同北京沧桑的古长城,吸引我一去再去,可看着城体日益破败,不禁自问,是否人迹破坏了建筑,我每次亲近对它是否是有害的?这个平衡在哪呢?直到去年在甘肃看到一道道古长城的土堆遗址,我释然了:一切终将湮灭,在那之前去倾听、领悟遗迹给我们的启发,接受前人的馈赠,感应他们的遗志,应该是他们所希望的。最小留下痕迹,而绝不是敬而远之。

这本书不光说的是如何保护古建筑,更启发我们思考,在掩下层层思慕回忆幕帐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把心爱之物放置于记忆深处,知道她终将远离、形容模糊、消亡湮灭……不复原、不篡改、不美化,真实地抱有包容与悲悯,客观保有记录它原来的样子,尽量让它陪伴滋养我们远一些,久一些,好让我们的精神干涸得慢一些。

人生之旅本无意义,但世间有美。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读后感(二):2021第二本书《意大利古建筑散记》

先说阅读收获:

1、读书与读人一样,若想有个中肯全面的评价,必定要花上足够的时间和琢磨,不可断章取义,也不可操之过急。这个收获来自我读此书心情的一波三折。

初读此书第一章,为意大利的考古态度感动的直哭,直呼作者真乃知己。再读中间段,作者对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这些重量级历史名城的叙述令人感到差强人意,很难读进去,甚至让人觉得这随笔再怎么说也是个出版书籍,是不是写的太随便了。读到书的后半段,看作者在中部及北部小城中的描写,文字优美了起来,内容丰盈了起来。又找到了那么些能引起共鸣的情愫。整体说起来,这本书给我的收益还是有许多的。

2、当奥斯曼正在巴黎如火如荼的开展新城改造时,意大利仿佛时代的逆行者,宁愿牺牲整个国家的未来发展,也要尽可能保留这个地区的历史原貌。我现在终于懂得,那些城市历史中心区的文物古迹,那些仿佛时光定格的小镇、乡村,是这个土地上的人付出了多少换来的。然而这并不是说这里的人有多高尚,而是该羡慕和赞叹他们这种骨子里的文化自豪感和全民高级审美。如果这个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真的能称为现代的落寞贵族,意大利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3、关于文物保护的标准,我过去知之甚少,在这本书里,作者反复通过他在意大利各处考察看到的例子,向读者灌输着意大利式的文保准则,以及世界文保方法不停的演进过程。从过去将古建筑焕然一新的“假古董”法,到为了保持原状甚至放弃保护的极端做法,意大利人最终选择的方式,让他们的古迹不仅展现着每个时代的艺术审美,同时最大可能的保留了历史存续期中几乎所有的文化信息。他们不抹杀任何时代的痕迹,也不枉断古建筑该如何更美,他们只是为保护这些岌岌可危的文明遗迹做着最科学和细致的补救办法。将今人的作为与古人明确的分割,如同罗曼式建筑上的哥特式痕迹一样,令人一目了然。

4、启迪我该如何写作类似的文章。我不是专家,但我也写游记,单从文学角度,吸引人的游记不能无技巧的采取铺陈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所到之处,因为文学作品是给人看的,要时刻考虑到受众的知识水平,理解力,尽可能提高生动性和文字的流畅性,这是我应该引以为鉴的。

我是一个特别怕因盲目崇拜某个人而不分青红皂白说好的人,所以下面中肯说说对这本书的评价,希望给对这个书感兴趣的朋友一些借鉴和心理准备。陈志华老师是国内非常资深的文物古迹和历史研究学者,他的很多专业科普书都特别好看。但是这本书的性质正如书名,是一本“散记”。他有多散呢,就好像一个学识渊博的老人跟你絮絮叨叨的讲他一路的见闻,还讲了400页,期间重复的语句、没有任何内容的语句、记录方位的语句多有出现,而并没有什么连贯的知识点,甚至很难作为一些城市的指南。尤其是像罗马、佛罗伦萨这种文化重镇,几乎写不出什么内容,反而是一些小村小镇,能读的更加兴味盎然。由于成文较早,里面几乎所有的地名人名翻译都是陈老师自己的版本而不是通用版本,对应起来有相当大的困难。有一些内容也确实有些过时,时效性会比较差。

我推荐以下朋友可以读这本书:对意大利的认识很少,想培养自己深入了解意大利的兴趣,这本书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领路人,让人产生一种对意大利文物和古城莫名的憧憬。

我不推荐以下朋友读这本书:对意大利已经非常了解,想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学习知识或自己研究路线的,就还是不要浪费时间。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读后感(三):云游意大利

意大利遍地是文物,或者不如说,整个意大利就是一件大文物。 ——陈志华《意大利古建筑散记》

在不能出游的日子,看看别人的游记也是不错的选择。何况这本是建筑学教授陈志华在做访问学者时写的文章,不是网上走马观花式的游记,而是一本容纳众多专业知识的游记。

既可以作为一本科普性质的书来了解,也可以作为游玩之后的复习之书。

本书早在1996年就出版了,但当时的印刷水平有限,里面的图片都是黑白,对于没去过意大利这几个的城市的人来说,有些画面想象起来比较困难。

因此要感谢本书的编者,在多年之后发现了这本书的价值,添加了很多的古代地图、年表、建筑照片以及解说。尽可能给读者呈现一个个具象化的城市,特别是那些从未去过意大利的人。

01

这是一本以介绍意大利几个重要城市的古建筑为主的书,因为作者的专业,其中更多的笔墨在文物建筑保护领域。

我也因为此书知道了当今国际社会公认的文物建筑保护的权威性文件《威尼斯宪章》,在本书中多次提及这个文件,对比各个城市执行这个文件的力度,以及当地的保护工作是否与这个文件上的目标相一致。

书里提到了很多专业人士,对文物保护工作的热情尤如对自己生命的热爱。从经济角度来说,保护文物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会带来直接的影响,甚至是需要当地政府每天拔出一大笔预算才能维持现状。

可以想象,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必然也不可能有非常高的收入。能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大多数都是对古建筑的热爱才能一直持续做下去。

里面那些专业人士为保护文物建筑的付出,都时不时地在打动读者。下一次如果有机会看到书里提到的那些建筑,就会有另一种感受,当自己站在那些堪称艺术品的建筑前时,会想起那些做古建保护的人所付出的努力。

02

非专业的读者看这本书可能更多地是作为去意大利旅行前的一本参考书,但我发现,比起事前阅读,这是一本更适合边旅行边看,或者是旅行回来之后再看的一本书。

意大利的历史文化非常丰富,光是宗教历史对我们来说可能就很复杂,何况历史上意大利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各个公国之间分分合合,地名又多。

罗马、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必然是知道的,但意大利有更多的有历史意义的地名是比较陌生的,只能从己有的阅读中去匹配,比如知道维罗纳是因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发生地,知道费拉拉是因为《波吉亚家族》中出现过这个城市。

如果不是专门花时间去读这方面的历史,有时候在旅行的现场都会看得云里雾里。但如果正在旅行跟着书走,或者是旅行结束之后再温习下去过的地方,这种感觉又是不同的。

拿书中经常提及的一个点举例,文物修复要保持各个时期对文物修改的变动可见。有时在一面墙的切面上会看到有好几层不同材质的涂层,就是为了让观众看到这座建筑物的历史。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想在参观文物建筑的时候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一点,想必是错过了很多可见的历史。

03

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一定要对文物建筑有这些了解也可以使自己的旅行比较快乐,旅行中的感观对旅行者来说可能更为直接。

站在米开朗基罗广场上俯看整个佛罗伦萨时,就算不知道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历史,也会被这个风景所迷住。

在乌菲兹美术馆中,就算只知道《春》和《维纳斯的诞生》,也会被整个美术馆的艺术气氛所吸引。那些说不出的雕塑传递出来的美感,不需要观众去读她的历史,只要能感受和接受这些传递出来的美好即可。

对于普通人来说,先有感观上的体验,再去阅读文字,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也会对书中描写的内容有更多的共鸣,也更能发挥这本书的价值。

如果一个人感观上的体验很多,对于未遇见事物的想象力也会更丰富,可以用类比的方式去理解新事物,也有更多的可能去读懂别人的比喻。

04

陈志华先生的这本书无疑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意大利文物建筑简介的书,他把这些建筑用通俗易懂且又描绘生动的语言介绍给普通人,让行业外的人了解到文物建筑的状态及保持情况。

旧城改造和新城发展也是本书不可避免的话题,住在文保建筑的人都想旧城改造以获得一个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而外来旅行者总希望旧城一直保留下去,成为一个活历史。

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避免的问题,也是不居住在旧城中的人无法体会的一个事。在旅行中经常会发现,旧城比较有历史感,但相对来说也比较破,居住人的环境也比较差。但如果把旧城的人都迁走,把旧城纯粹作为一个商业景区,那就又少了点活历史。

古建筑的保护涉及的是方方面面,看完这本书,下次去意大利旅行时就多了几个观察视角,会让旅行更为丰富。

-END-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读后感(四):编者后记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是陈志华先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意大利做访问学者时的作品。陈先生后来说,那时改革开放不久,访问学者的经费有限,拍照片是奢侈的事情。所以,一九九六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杨永生先生把这本书收入“建筑文库”时,只是一本黑白印刷的三十二开小册子,发行量数量四千一百册。进入新世纪后的二〇〇三年,我在陈志华先生的指导下,编辑这本书的修订版,同年九月交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修订版是图文混排、四色彩印的十六开本,发行后颇受读者好评;版权还曾输出到海外,不知道,这算不算“文化走出去”。

二〇〇〇年前后,在国内出版界,彩色图文混排书还是一种“新生事物”。在此之前,类似的图书绝大多数都是彩印铜版纸,不仅纸张、印刷成本较高,而且书籍笨重,不易携带阅读。后来,随着电脑排版技术的发展、国外新型纸张(轻型纯制纸,有人也称作“蒙肯纸”)的引进、模仿消化,成本降下来了,书籍也变轻了,彩色图文混排书一下子就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读图时代”开始了。当年开风气之先的,是三联书店的“乡土中国”系列和“二十讲”系列。凑巧的是,这两个系列的第一本书,也都是陈志华先生的著作,一本是《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另一本是《西方古建筑二十讲》。《意大利古建筑散记》修订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编辑的。

编辑修订版时,我做的工作,除了“增加大量图片,给读者一些感性认识”,还有就是强调“时空感”。时间这一块,就是附在书后的建筑物年表,特别做了一栏中国古建筑简要年表,以示对照。空间这一块,就是重视地图,我们绘制了书中每一个城市的地图,然后把书中提及的意大利古建筑悉数标注在上面。虽然不过就是十三年前,但是那个时候,出境旅行没有像现在这么容易、普遍,更没有当下这么多的旅行网站、图片分享网站。所以,配图片只能去找国外画册来扫描,这本书的图片主要来自意大利驻华使馆的图书室,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很难完成这本图文书的编辑。其实最难做的还不是配图,而是给建筑物定位。今天看似非常简单,网络搜索不需要一秒钟的事情;搁在当时,没有什么谷歌、百度的地图搜索功能,只能用传统的办法,需要查阅不同资料,相互比对印证;有时甚至一二天才能确定一个位置点。

这次接受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约请,再次编辑此书,文字部分除了订正个别错讹之处,其余均未做改动。觉得需要调整的,就是图文的编排形式。上回编辑修订版时,在意大利使馆图书室看到大量的精美图片,喜不自禁,难以抑制增加图片的冲动。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图片切割了文字,影响了文字的连贯性,降低了阅读的愉悦感受。现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要使文字与图片适当“分离”。如果说修订版的风格是“巴洛克”的话,那么,这一版则是争取回归到“古典主义”。当然,究竟效果如何,还要看读者的阅读体验。

修订版出版后,我有机会去过几次意大利。当自己站在那些曾经于纸面上反复打量、琢磨、编辑过的建筑前面,就像是见到了久别的“故人”;既熟悉又陌生,那种激动与欣喜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每次回来,陈先生都会问我,那座教堂怎么样了?那栋府邸保存得还好吧?我告诉他,书里写到的那些建筑,还都是二十多年前他见过的样子。虽然目前意大利的经济不是那么景气,意大利人也被认为是欧洲最懂得变通、脑袋灵活、很实际的民族,但是在保护文物建筑这方面,意大利人认死理、轴得很,他们没有为了一时的所谓发展,去牺牲、去破坏、去拆除文物建筑。意大利人认真地对待这些老祖宗留下的遗产,这是具有“意大利特色的”发展模式。罗马,还是罗马。

陈志华先生在书里说,“整个意大利就是一个大文物。”是的,三千多年的西方文明,大多数都可以在意大利找到与不同历史阶段对应的建筑实例,而且其中很多都是第一流的作品。文艺复兴之后,尤其是十八世纪开始的“大旅行”,不知道有多少人通过在意大利的旅行,熏陶了自己,获得了灵感。伟大的建筑师柯布西埃在游历过意大利之后,感叹道:“……蹩脚画匠的作品已经不能入眼了,可以说,两个月的意大利之旅让人变得眼光挑剔而不再轻许赞叹了。”如果你还没有去过意大利,或者你已经去过、但是还来得及认真地凝视那些璀璨的瑰宝,那么,就请带上这本书,去意大利吧。相信你的眼睛也会变得不一样,因为,那是被美礼赞过的眼睛。

这一版的编辑,得到了意大利驻华使馆法律参赞费德里科(Prof. Fedrico Roberto Antonelli)先生、国际法专家白涛女士、我国驻意使馆前外交官张俊芳女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文铮先生、旅意华人李子傲先生的帮助与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同时还要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有关领导、责任编辑陈旻先生、美术编辑陶雷先生、特约编辑程忆南女士。作为编者,我最要感谢的是陈志华先生,能够编辑这本书,是我的荣幸,更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

王瑞智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于敦煌莫高山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