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奥斯坦德1936》的读后感大全

《奥斯坦德1936》的读后感大全

《奥斯坦德1936》是一本由[德]福尔克尔·魏德曼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0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奥斯坦德1936》读后感(一):大难来时各自飞

这本书可作为读罗特作品的背景书籍之一,再现了1936年被纳粹当局禁止出版的德奥犹太人作家群集比利时奥斯坦德,讨论时势和出路的情景。同时也回顾了茨威格和罗特如何成为文学知己,茨威格如何爱护罗特的经历。书中对罗特有着细致生动的外貌神态描写,值得关注该作家的读者参考。该书内容中还有引入注目的一点是:罗特式的英雄主义。作为奥匈帝国忠心耿耿的犹太臣民,在纳粹德国陈兵奥地利边境之时,罗特还冒险返回奥地利,欲说服当时的政府总理让位与原王室继承人,不要和德结盟。总理不予接见,唯派人告知他尽快离开此国,其生命危在旦夕。

《奥斯坦德1936》读后感(二):曾经,我们在那儿度过了一个最美妙的夏天

比利时,西北部,奥斯坦德,一座海滨度假城市,远离大陆,面向英吉利海峡。夏天,这里有阳光、海滩、海滨浴场,凉爽的海风吹来,小酒馆和街道上挤满了欧洲各地的度假客。相比于巴黎,这里更安静,相比于伦敦,这里也更明亮。在1936年的时候,这里则被当做天堂。

1936年,纳粹德国正疯狂地攫取权力,介入西班牙内战,举办柏林奥运会,同时实行更严厉的种族政策和文化政策,一大批批评纳粹政策的作家被驱逐、其作品被焚烧,其中大部分都是犹太人。

《奥斯坦德1936》读后感(三):译者后记:德国文坛上升起的新星

文:郭力

作者会说,他们作品如同他们的孩子。作为译者,笔者对自己译作的感觉也是如此。交了译稿,似乎还想说点什么,送上一程。

感谢中信出版社的王琨编辑,向我问寻翻译意向。看到这是一本有关茨威格的书,我便心中一动。记得2009年《欧华导报》二十周年文友聚会上,茨威格曾为几位好友的一个话题。我也读过一些他的小说作品,印象中是些女人悲惨的神经质。而对作者本人知之甚少,更不要说他的亲人朋友圈。

为了这份缘分我接下了这个翻译工作。很有兴致地翻译到最后,也没见有《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的影子。至少书中没有直接提到。但涉及到了另外一些,也许是更为重要的,是笔者、相信也是许多读者以前不知晓的。

作为德文译者,能翻译新生代德国作家的作品,堪为幸事。出生于1969年福尔克尔·魏德曼先生,年富力强,正是德国文坛上升起的新星。他文字简捷、时尚,多有电报文式,他省略下的,对译者常常是种挑战,需要通过查找资料、请教德国友人加以补充。

2015年,在魏德曼主持下的《文学四重奏》在德国二台重新开播。这台节目从1988到2001年十三年间,原为德国文学教皇马塞尔·莱希–拉尼斯基主持。相信魏德曼这代德国文学新人是对光辉灿烂的德国文学史的鼎力接承。

《奥斯坦德1936》读后感(四):风雨中的作家们

对于历史,我们的了解要么是时间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编年史。例如1939年发生了什么,1940年又发生了什么。要么则是分类总结出来的数据,例如1939年有多少人出生,又有多少人死亡。我们不是上帝,因此很难看到人世间的全景。 作家却往往有这个本事,他们将历史的碎片一片片连接起来,为我们还原出事件的本来面目。 在比利时北部的奥斯坦德小城,在花儿咖啡馆,斯蒂芬茨威格、约瑟夫罗特、伊姆加德科伊恩还有埃贡埃尔温基施、赫尔曼凯斯滕,甚至还有托马斯曼的两位子女等等,这些文学巨人因躲避即将到来的纳粹风暴而汇聚于此,他们在这里写作、饮酒、思考、交流。一段段平淡的描述和对话组成了一个画卷,让我们看到了那个群星闪耀的小城在文学史上散发出熠熠的光芒。这里面有友情,有爱情,更多的是穿透时间的人性。 如果读书也可以按难度分级的话,我认为这本书至少要列入中等难度一类。它是一本书之书,就像邮票之中的票中票。它是一本有关于一群作家的书,要想顺利阅读至少要对这些作家有大概了解,否则读起来恐怕会有些吃力。 有关于读书,本书中有一段话说的很好: ……与许多早已去世的作家们的交往,那是远重要于同一些朋友和女友间的交往;想起那些读书的爱夜----它们会同其他夜晚一样,在甜美享受中睡去。……我们的精神世界由数以百万计的印象单元构成,这些印象很少来自亲眼看到的、体察到的;绝大多数,来自交织在一起的大量印象文字。……我们要感谢书籍,要感谢可以阅读的文字,感谢它们的传播者,感谢教诲者。 PS:p143汪尔达(Vandalen)人疑为汪达尔人之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