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1000字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1000字

《天朝的崩溃》是一本由茅海建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2.00,页数:5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一):感受

年龄大了,虽然大致看完但是很多内容已经记不清晰了,只有有个模糊印象,但是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作者从秦朝灭亡讲到清朝崩溃,从一种宏观的角度打开王朝更迭的密码,再次印证了那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历史从来不是一面镜子,无法以史为鉴,只是在重复历史,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亦如此,前人哀之而不鉴之,也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二):天朝的崩溃

纵观“天朝”崩溃的过程,我认为最可悲的不是炮火冲击了太多的珍贵文物,也不是中国人长期落后于人的悲哀性,而是中国的脊梁几近丧失了——即使是在那样内忧外患不断、“天朝上国”无尽的骄傲与尊严在落伍于人的事实与铁证前丧失殆尽的事实面前,那么多人,本应团结一致、奋起反抗、“苟利国家生死以”,或者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像日本的明治维新一样使国家强盛起来——然而事实却是:除了极少数人,绝大多数饱读经典的人的反应竟然仍是旁观、牟一己私利,尤其是国家的实际领导者竟仍自认为“家天下”,对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丧失置若罔闻,而只求自保,在猜疑与争权的混沌状态中,几乎是在听任国家和政府的腐败。于是留给后人的,大多只是军队和民众的麻木、政府的懦弱与国家领导者的自保,以及少数爱国的仁人志士的屈辱、哀叹与无奈。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三):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当前的时代无疑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最好的时代,然而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自我批判,正是它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坚实保证,一个深思的民族往往要比兴奋中的民族更有力量。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史料、奏折以及标注,可见作者用功至深,态度之严谨。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历史学家应该以客观的态度诉说历史,而不该揉合太多的个人情感。鸦片战争大清毫无悬念的败了,然而紧接着的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几十年内一次次的战败,一次次的不平等条约,这里的内在原因值得深思。日本,“黑船事件”与鸦片战争相隔十年,对西方各国除了没有割地赔款,其余待遇并无二致,而发展趋势却又如此不同,这似乎不应是大臣办事不力,皇帝昏庸无能,甚至是体制腐化落后所能解释的,究其深处,或许是文化道统的区别所致。正如这本书的书名“天朝的崩溃”,天朝曾经崩溃,但天朝从未消失,天朝的观念在我们每个人心中,从未改变。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四):一点感想

1 《天朝的崩溃》对林则徐、琦善作的分析,与《万历十五年》对诸人所做分析有异曲同工之妙。失败是必然的,每个人都宿命般的固结在他的历史位置和历史情境上,这正达到了一种极端的叙事张力,即:历史在这里出了重大问题!对抗性的矛盾在这里极其明显,而这些在当时社会中绝对的政治与文化精英恰恰都处在这个对抗性矛盾中最终让出自己位置的弱势一方。再极而言之,他们的处境几乎就是整个中国(历史的和当时现实中的)的处境,即:这一巨大实体的道路,已经悲哀而无可避免地走进了死胡同! 于无声处听惊雷,我认为这大概是两部作品最深刻入微的所在。 ps.两书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相同点:都运用了年代学的呈现方式和叙事策略。只不过《万》是主动地发现和寻取了1587年这个时间点,而《天》则使用了现成的不言自明的1840。 2 天朝体制发展到极端,变成了一个保温室里的极脆弱之花,一旦进入一丝凉气则全然萎败。为了这朵病花的存续,天朝又装作没事一般地昏睡了二十年,甚至更久。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五):一点读后感

一直对中国近代史感兴趣,很想知道在那个剧烈变动的时代,中国经历了什么,又是如何慢慢地走出来。

在作者的眼中,鸦片战争是必败无疑的。我们常常笼统的说清末的天朝已然腐朽,但通过作者的分析,才知道这种腐朽已经是何其不堪一击。与“夷人”相比,清朝在武器装备、军事思想、军事制度上处于全面的、鸿沟般的差距中,社会思潮、决策制度、官僚体制上也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战败不可避免,得以苟安对统治者而言都算是幸运。

最要命的是对于名理的执迷。华夏大地数千年的荣光,以及儒家文化数千年的浸染,滋生出“天朝”的自我迷思。夷夏之分导致了闭关锁国,不仅致使国家逐渐落伍,甚至都无法以正常的姿态来应对战争。在战争中的交涉,事关国体的事情才是要务,那些涉及切实利益的反而退居次席。战败后的“反思”也都是名理以及道德层面,而缺乏对实际情况的务实分析、总结,以至于战后几十年依然裹足不前,与经历过明治维新的日本表现出天壤之别。

然而,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长久保持着自给自足、不断繁荣的状态,滋生出天朝的自我认知似乎是必然,长久沉迷于骄傲中,又怎能不循环向下。面对突然而至的凶猛外力,顽固的思想体系甚至仍能在巨大的惯性下继续运转,导致中华民族真正的反思与觉醒迟到了许多年。整个民族的苦难,也因此而更加沉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