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英帝国的崩溃与美国的诞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英帝国的崩溃与美国的诞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英帝国的崩溃与美国的诞生》是一本由[英]尼克•邦克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3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英帝国的崩溃与美国的诞生》读后感(一):趋势的力量

《大英帝国的崩溃和美国的崛起》

可能是翻译的原因和历史的区别,这本书并不很引我入胜。

概括起来,美国独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宗主国英国,盲目的扩大经营,奉行了多年的低利率政策,导致了严重的金融危机,自顾不暇。

第二是对美国征收了较高的税负,导致走私猖獗,反而影响了税收。

第三还是本质上对殖民地都不属国,缺少相应的尊重,征收了高额的税负,却没有相应的政治权利。

总体而言,还是时代的趋势所导致的工业革命导致了经济危机,工业革命也导致了思想的解放。最终完成了一个时代的交接。

信息革命会扮演怎样的角色呢?这个答案对我们都很重要吧。

美国的独立是从波士顿打响的,波士顿的独特在于以非常少的人口,非常少的机会,却拥有了世界上最多的聪明头脑,这样的地方自然会拥有革命的火种。

《大英帝国的崩溃与美国的诞生》读后感(二):“论美国诞生的必然性”

今晚看完了尼克邦克的《大英帝国的奔溃与美国的诞生》,描述的是波士顿倾茶到美国独立战争的那一段时间发生的历史,全书最具震撼力的观点就是:这场战争酝酿已久,它是一个有着严重缺陷的帝国和体系产物,是无知和偏见再加上那些心怀善意但却固守空洞过时理念的人共同作用的结果。

阅读过程中,你能明显感受到当时英国执政者对于殖民地的人反对宗主国围绕基于土地上产生的领土体制所形成的权力逻辑而强加给殖民地美国的茶税的不理解,是的,写一段话我自己写出来都觉得有点绕,但的确就是如此,英国执政者不理解遥远的殖民地美国移民,美国移民对于宗主国只有收税而无法提供保护利益导致美国移民利益受损的严重不满(对于西方思维逻辑而言,无权利不税收是天经地义的事,国王或者执政基层对于亲民的关系而言就是大体上的税收≈保护权利),正是如此默然导致的冲突,才造就了美国的反抗而立国,和由此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大英帝国殖民体系的奔溃。

这是一本挺好的历史书,值得推荐,特别是在当今美国现状的背景下,再来 看美国的诞生缘由,更加有意思,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嘿嘿嘿

《大英帝国的崩溃与美国的诞生》读后感(三):对地缘演变很有启发性的一本书

这本书虽然在叙述上有诸多不便,但是对我启发很大,我给五星,理由如下:

1,补全了近代三百年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变化,那就是英国失去的左翼印度与右翼美国

2,英国作为最早进入工业化的国家,也是最早的全球化的无意开拓者,在如何管理全球政治组织,协调全球经济制度(产品倾销)上都具有开拓性的贡献,但是同时因为是第一个全球化的领导者,在诸多理论创新和制度建设上,都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可以这么说,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任何国家都是一样的。

3,美国的独立在本质上完全是英国在18世纪末并没有很好的适应自己的角色,是工业革命,茶叶逆差,奴隶贸易把英国推上了世界的领导舞台,而英国在逐渐适应这样的角色中,在经济基础大规模提升和更新的情况下,没有很好的做好上层建筑的重构,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伦敦本土的金融危机,还是东印度公司的生产经营危机,还是美国本土的国家意识的觉醒,当时的内阁都没有做到认真的思考与应对。以至于富兰克林从最开始的母国眷恋者变为了一个坚定的国家诞生推动者。

4,从资本主义诞生的近三百年来看,一切问题都是经济问题,但是经济问题又孪生于政治结构中,所以马克思的《一种政治经济学批判》就应运而生了。可以这么说,没有英国,就没有现代的世界。如今的英国虽然龟缩在一个岛上,但是他的影响力其实到现在一点也没减弱。这是一个我们需要时刻警惕的一个国家。

本书叙事虽然不够顺畅,但是如果你具有比较深的地缘与历史知识,相信你看完之后,会和我具有一样的收获~~~

《大英帝国的崩溃与美国的诞生》读后感(四):解密美国独立的背后的历史

美国诞生的过程,大家可能该都很熟悉。194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引发欧洲大规模殖民。最初北美的主要占领者是法国和美国,1756-1763年的经过七年战争,英国获得法国北美殖民地,成了北美大陆的主人。 1773年发生了波士顿倾茶事件,1774年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引发了激烈的冲突,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英国派兵镇压,最终美国在华盛顿的领导下,带领美国人民,战胜了英国军队,1793在凡尔赛签订巴黎条约合约,最终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但是我们如果进一步思考,就会有很多疑问,当时的英国是当时的第一强国,工业革命使得英国经济实力快速发展,同时英国拥有当时最强的海军,欧洲大陆的强国,都没有一个是英国的对手,为什么竟然战胜不了刚刚诞生的美国,另一方面,美国人和英国本来就同宗同源的,本来可以在大英帝国的的庇护下,不用担心其他国家的的军事威胁,有很多的贸易便利,生存应该更加容易,为什么非要要独立呢? 最近读尼克·邦克《大英帝国的崩溃与美国的诞生》,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加详细深刻的理解。 这本书从一个全新视角讲述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起源,作者细致研究了源自英国和美国的一手资料,以公正的笔调再现了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三年(1772-1775)里英国当局与北美侨民的尖锐矛盾,告诉我们当时大英帝国以及美国当时的真实现状,告诉而我们这些事情背后发展的原因和逻辑,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一个更加生动和深刻的认。并分析了英国政治、经济届的知名人士,诸如本杰明·富兰克林、约翰·汉考克和托马斯·哈钦森等人在这一时期的作用。 通过本书的阅读,综合各方面的原因,个人觉得,美国独立战争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四点: 一 ,大英帝国的内忧外患 18世纪中后期,整个欧洲正处于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阶段,文化,宗教,战争,经济贸易,殖民等等各种社会矛盾冲突不断,而作为发展最为迅速的英国更面临更多的问题。 首先,战争的威胁以及带来的债务,七年战争,是一场涉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战争,这让英国对其属国政策的每一个方面都浮现出了新问题。 "法国是永远都不能信任的,西班牙也一样,而奥地利仍是一个潜在的敌人。在东面,内阁看到了新兴的军事国家——俄国和普鲁士,都各自怀着扩张的野心。在英国人眼中,易北河之外的封建势力对国际法摆出了一副冷嘲热讽甚至是刻毒的态度。欧洲大陆的另一场战争可能一触即发,而如果英国不得不再次介入德国、波罗的海和地中海,结果可能就不是再一次的胜利。皇家海军掌握着海上霸权,而在陆地上,英国的军队就不是敌人的对手了。" 战争导致英国的国家债务翻倍。到1764年,债务超过1.3亿英镑,这个庞大的数字比这个国家的年度经济输出总量还要多出20%。 英国国内的情况也是危机重重。书中提到,爱尔兰再次出现反叛,这一次是在其北部省份,阿尔斯特的农民武装反抗他们的地主。在伦敦还有派系纷争、骚乱与不和,这些被认为是无神论者和自由思想者煽动挑起的。与此同时,玉米的价格急剧上升,面包短缺,惊动了内阁,当然也在穷人当中引起了恐慌。还有投机热潮引发,金融危机影响了整个的经济和社会秩序。一场经济的巨变才刚刚开始,这个长期、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英国工业革命。英国政府感受到了这些变化最早带来的影响。在其初期,诞生在英国的现代工业带来了巨大机会,令人兴奋并且提高了生活质量,但它也给经济带来了令人不安的高峰和低谷,出现了满是痛苦和创伤的时期。 因此,虽然北美的未来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对英属北美殖民地政治体系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他们更多的 被太多其他问题牵着的英国人没有看到他们在北美是多么岌岌可危。惯性取代了政治才能,直到帝国的机构被腐蚀到无法挽回。 二 ,英国对于新英格兰的政治立场 18世纪70年代,英国早已把自己视为彻底的商业国家。即便是那些因为拥有土地而获得封爵的人,也认为商业是国家命脉。英国关于商业的意识形态有其自身的优点——有助于产生一个相对开放、灵活的社会——但也有其严重的缺陷。英国人对贸易的专注经常会陷入一种狭隘的物质主义,而这种物质主义损害了国家领导人的眼界。 所以,英国仅仅把海外领土看作一种为祖国盈利的手段。当议会少有地讨论殖民地事务时,发言者都口无遮拦,很少感觉到需要为了帝国的利益,而使用任何形式的道德上的修辞美化他们的提案。 英国政府更多的是从经济方面来考量殖民地的问题,这源于他们的重商主义,贸易主义和实施的物质化倾向,他们认为美国大陆只是一些市场原材料和粮仓,并没有把北美当成自己本国的领土,他们当进行有效的统治起来。 所以为了挽救东印度公司公司,解决本国的金融财政危机时,很自然就想到了利用北美殖民地的市场和税收潜力,但却会忽略了北美人民的反应。 其次对于北美形式的误判,对北美大陆形成的管理方式和自然体制的误解,波士顿倾茶事件,是北美人民(来自英国的北美殖民者,Colonists)专门针对《茶税法》进行示威,是因为他们坚信这项法案侵犯了他们作为英国臣民“无代表不纳税”的权利,英国却把大众的民意误解为少数犯罪分子的捣乱和叛逆。 英国的政治是建立在土地所有制的贵族基础之上,认为土地所有者才是身份的衡量,而认为波士顿那些反叛分子都是一些平民,无疑都是一些罪犯。 所以当最后波士顿倾茶事件让他们不得不直视这些殖民地的时候,他们没有用乐观的心态去看待,而是它的反面:悲观地看到了无政府状态和叛国。在最后,他们将殖民地看作是一个陷入动乱的非法之地,这导致了他们对新英格兰动武,他们本来可以可以有更好的策略来处理这场危机。 三, 新英格兰殖民地独特政治体质 美国的独立民主精神,可以追溯到最早的“五月花号公约”,在《欧洲文明十五讲》一书中,写到第一批移民乘坐“五月花”号达到新大陆,他们便向上帝发誓:我们这些人要在这块地方生活下来,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开垦这块地方,自己管理自己,组织自己的社会,选出管理人,要在这块新的土地上生存下去。托克维尔写的《在美国的民主》将这段话原原本本地抄了下来。可以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自己建立的“契约”。 以后到北美来的人,也同样地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建立议会,选出执政的官员。当然,他们上面有一个英国总督。从殖民地的发展历史来看,可以说,北美殖民地发展是移民自己奋斗出来的。 所以从殖民开始,整个北美属国远非统一,而是分裂的碎片——相互独立的30块殖民地分布在大陆或西印度群岛上,其中25个有自己的议会或立法机构。每一块殖民地都产生了自己的宪法,并决意坚持使用下去。 在许多不同的地方——查尔斯顿、弗吉尼亚州,以及最重要的波士顿——他们是都制定自己日程的新社会。美国人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野心;他们也发展出了自己对政治原则以及英国思想的重新解释,然后修改它们以适应殖民地的环境。如果英国政治家访问过殖民地,他们可能会逐渐发现,这些美国人的愿望都是正当的。但他们也可能在离开时对自己的发现带着更多的惊慌:到18世纪70年代,那里的政治文化已经逐步形成,与英国人自己的截然不同。 英国在北美的统治力量非常薄弱。英国在大西洋西岸加强统治,却有心无力。在沿海城镇,即便是在格伦维尔的改革后,乔治三世能号令的人也只有那么一小撮受薪官员。在最大的殖民地弗吉尼亚州,除去海关,受命于国王的官员只有17人。马萨诸塞州的皇家官员就更少了,整个新英格兰,所有的不对加起来才6000人,这让保守派们感到沮丧。在这里和北美的其他地方,英国当局只能做美国人允许他们做的事情。 所以英国不能迫使美国人做任何他们不想做的事。但英国却试图这样做,这就是问题的所在,因为简单的对抗政策完全行不通。隔着3000英里的距离,没有优势兵力和更多的皇家官员,怎么会行得通呢?而每一次强制的失败都让殖民地变得更加难以控制。英国一次又一次虚张声势地摆出权威姿态,只引起了美国人的敌对,最终爆发了美国的独立战争,永远的失去了新英格兰。 四 , 通信系统的落后,沟通不畅。 根据控制论,信息的传输和反馈是系统得到控制和调整的关键因素,任何的组织,信息不通畅必然导致问题。 历史上,实现统一的国家必须把中央政府的号令政策贯彻到所辖的地区,而号令政策只有通过一定的通讯系统才能达到各级政府官员那里,通讯系统的效率和质量则决定了国家的统治版图。 中国的古代之所以能够维持大规模的帝国统一帝国。这依赖于发达的通讯工具。请以前就沟通了黄河长江淮河三大水系,并有了邮传系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修筑了东起山东半岛,西至甘肃临洮,北狄辽东,南达湖北的,湖北的驰道并完善了驿站和邮传制度,我们常说的八百里急报,就是说当时的信息传递速度,已经达到日行八百里的速度。这些高效的通讯技术是中华帝国维持统一的基础。 而当时英国和美国之间的通信,则依靠是大洋的船只来往,信息流传得非常缓慢,多则半年少则两三个月,信息 数量和质量都受到了极大的扭曲和影响,导致沟通上很多问题,增加了各种误解的可能性,加之英国政府议会效率低下,对问题的反馈,常常需要一年,英国也不能了解美国人的现状,美国也人不能及时了解英国人的想法,而最终误会越来越深,爆发了不可调和的冲突。 小结 历史任何事件的发生,绝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我们不能用简单的因果,立场来概括事情的发生,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背后的原因和根源,而且往往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的结果,如同佛家所说,任何事情都需要因缘具足,才能发生。像同样作为英属殖民地,印度就因为文化意识形态的差异,没有像美国那样强烈的反抗意识。所以我们学习历史,不仅仅要了解发生什么事情,还要了解为什么发生,才能真正的理解历史。

《大英帝国的崩溃与美国的诞生》读后感(五):漫长的导火索《大英帝国的崩溃与美国的诞生》

相比英文版书名里的“An Empire on the Edge”,感觉中文版的译名对宗主国有点太不友好。或许美洲殖民地的独立,对于日不落帝国的颜面有狠辣的打击,但是真的要视之为崩溃,还是稍微过头了一点。只是调转过来想一想,“帝国边缘”或“濒危的宗主权”,又实在太抽象了一点,让人很难直观的把当时不列颠那种以土地所有权决定政治地位的体系,是如何因为其冗重的反射弧败下阵来这件事,和美国进入独立模式这个变故,关联到一起。

但事实上,因为历史教科书那一行短短的、抽象的句子,使得我这个见识有限的人,对于美国独立战争,也不过是一个抽象又模糊的概念,嗯哼,波士顿倾茶事件加上列克星敦的枪声,却不知道,这两个事情直接,隔了一年半的时间……

“竟然不是一天半!”没错了,这个就是我看到以“十八个月”来定性那个愚蠢的进攻行动时候的瞠目结舌。

尼克邦克在很长篇幅的前言里说,这本书讲述的是战争发生前后三年间的事情。但是三年的时间足够酝酿出一场声势浩大、并悄然成为推动世界未来格局之撬棒的战争吗?他显然不这么认为,虽然英国的议会如他笔墨的重点一样,始终落在新英格兰,甚至只是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的时候,整片大陆都在悄悄观望。它们观望的不仅仅是波士顿的躁动者会用怎样的方式把戏唱下去,还有遥远的英格兰的贵族们,他们在打什么算盘。

殖民地的人民显然是失望的,当疯狂的投机主义最终导致了英国经济的崩盘,进而催生了全欧洲银行接连破产的连锁反应的时候,英国的议会已经被东印度公司和叮当响的银行弄得焦头烂额。天子脚下的百姓生机都没有办法得到保障,远隔重洋、捎个信都要折腾好几个月的美洲大陆,哪里还能从贵族们所剩无几的政治热忱里分到一杯羹。

这种“所剩无几的政治热忱”,是尼克邦克笔墨竭力渲染的某种伦敦气质。它并非是在讨伐政客的懒散或者议会的荒废,而是给出了一种更加荒诞的图画。他笔下的十八世纪的英国,洋溢着一种夸张的得意和自信,甚至觉得这个国家的发展以及到了可以复刻古罗马的繁华的阶段——好吧,其实我不是很了解古罗马的繁华是什么?模仿众神的华丽服饰的表演,或者是巨大的罗马柱和圆顶建筑,再或者是傲慢的审视着地中海沿岸的乖巧和顺从?前两个点如果并不具备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最后一点真的是毫无根据的自我陶醉了。

毕竟,当孟加拉和美利坚让人晕头转向的时候,议会迟迟不愿意调兵遣将去美洲的原因之一,就是虎视眈眈的法国、不安好心的俄罗斯和蠢蠢欲动的普鲁士。那么它的自我陶醉到底是打哪儿来的呢?

尼克邦克并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虽然他用了很多华丽的笔触来讲述战争逼近的时候,伦敦的社交圈是怎样的天真以及烂漫。

当然,尼克邦克的判断模糊化倾向,并不只是在这个上面有展开。和以往读过的、以历史记录为题材的作品不同,尼克邦克的行文里充斥着大量的假设。几乎在每一个选择的分岔路,他似乎都以“忍不住”的姿态,用不同的处理策略来罗列一长串的假设。如果哈钦森给茶船许可证让他们离开波士顿、如果英国政治家访问过殖民地、如果选择权在三分之一的亲美人民手里……如果,茶税被废除……

尼克邦克总是怀有惋惜的口吻,觉得十八世纪的英国议会,错失了每一个正确的选择、也错失了每一次和美国对话的机会,而最终让激进派在美国占据了上风。

很有意思的是,他一面用很是惋惜的口吻,感慨着英国政府的拖沓,另一方面,也用很微妙的语气说,在势头摇摆不定的节骨眼上,激进派总是有办法用煽动和蛊惑的方式,吸引到更多人的注意。问题是,后者重要吗?或许有影响,但至少从尼克邦克的态度来看,让殖民地的行动有了足够时间去孵化和酝酿,根本的问题是因为英国方面对殖民地的不重视,以及运行了很多年的漫长的辩论、投票、拟文和发布的流程。

当宗主国在行使权力的时候放弃了时间优势,就毫无疑问把这一堆筹码递给了牌桌上的对手。如果说一开始的时候,东印度公司的问题和金融危机看起来更加来势汹汹,以至于耗费了议会百分之八十的精力,美国于是看起来无暇顾及的话。那到了后面也只能说,被耗费的百分之八十的或许是英国政府的生命力,所以他们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恢复,就那么自然的错失了了解美国的最佳时机。

尼克邦克在一开始就举了一个例子,他以宪章堡为由头,直白的表达了英国在整个北美的处境,这是一片它所不了解的大陆,更是一片它无法完全主宰的地方。其实,当时,至少在1774年之前,英国还是自认为很了解北美的,是的,刺头只是在波士顿和罗德岛,新英格兰还是有不少的好孩子的,南方也是站在英国这一边的……但,只是自以为……

尼克邦克很喜欢打比方。他不但用鬼畜的宪章堡——那个破烂的一无是处的从法国人手里接管过来无比靠近印第安人地盘的边哨——来表达英国对北美的无能为力,还纵向的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论证了十八世纪英国议会的那几场伟大的辩论。这样的写法很容易影响到身为读者的我,让我忍不住的把自己所知的有限的某些事迹,和那个时候欧洲势态及对北美的影响重叠了来看。

比如疯狂贷款模式导致的经济崩溃,和2008年的次贷危机就像是隔了好几百年的油画和照片那么相似。再譬如殖民地因为被剥夺了对境内英国犯罪者的审判权而暴跳如雷,和十九世纪末发生在东方的治外法权就是一模一样。

在这里,最让人有刺痛感的是,尼克邦克用另外一种视角,解答了某个问题。当民生陷入困苦的时候,揭竿而起成为起义领袖的,大多数都至少是中产以上的人物,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看起来从未放弃过和当权者的接触,这是为什么呢?

约翰·汉考克(不知道是不是全民英雄汉考克这个名字的灵感来源),应该是美国独立战争酝酿期的重要人物,也是独立战争时期的领军人物。尼克邦克很仔细的讲了他的事情,其实,不止讲了他的事情,只是他的事情让我最为“哑口无言”。汉考克喜欢成为公众人物,这是他的出身决定的,他捍卫自由,但是也害怕暴民统治对于个人财富的攻击,他纠结又犹豫,既顾虑自己的家族因为宗主国而取得巨大的财富,但是他也恐惧,新的税务政策将带来怎样可怕的效应。

中国人太有学问了,天下熙熙皆为利往。汉考克和他的战友们,之所以最后站在“暴民”的这一边,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遥远的宗主国的政策,威胁到了“叛逆的孩子们”已经习惯自作主张分割蛋糕的方式。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当时,波士顿那一百多个愿意对波士顿倒茶事件作出赔偿的商人,能够更有话语权的话,会怎样的?尼克邦克冷冷的写了一句话,“全城的意见远非一致,超过100名主要公民公开表示愿意与英国达成协议,并赔偿损失的茶叶”。没有如果。显然,他们的声音比不过暴民的喧嚣,他们的财富比不过寡头的霸道。从一开始新英格兰就已经为将来的时间线定下了基调,寡头财阀的绝对地位,代表了国家的意图。

尼克邦克直白的表达了殖民地的意图,他们不喜欢英国政府制定他们的法律和税收,决定他们的州长和法官。但是他们又乐于享受英国的贸易体系给他们带来了福利——与此同时,他们也很欢快的享受着荷兰和法国的走私贸易带来的福利,并且认为一旦英法战争爆发,宗主国必须为殖民地的安全负责。

这也难怪英国政府懒得把新英格兰放在心上,毕竟印度那么挣钱,孟加拉富得流油,来自中国的茶叶几乎创造了一种新的硬通货。新英格兰呢?连英国本土的公民缴税额都是21先令,殖民地的人均缴税才6便士。或许,就是因为这种内心的不平衡,议会才会决定把库存茶叶送去波士顿,顺便收点税。毕竟,宗主过日子难过,殖民地怎么也要分担一点吧。

这是复杂的逻辑,英国的两个议会,多数派和少数派,温和派和激进派,喜欢诺斯的和不喜欢诺斯的……辩论耗费了太多的时间,也让整个英国对美国的变化变得麻木。不了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尼克邦克并没有特别的讲什么,毕竟,距离英国在美国的第一个永久殖民地的建立,已经过了一百五六十年。而遥远的宗主国的贵族们,始终把那些被他们遗弃的小孩,还当做叛逆的、不服管教的小孩,依赖于自己的管头管脚才能活下去。但是对殖民地的孩子们来说,他们不过是被丢出去的弃婴,任由他们面对风水雨打天生天养,好不容易搞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个从来没有尽过责的老爹就要来指手画脚,凭什么呀?

尼克邦克虽然对当时的英国政体极尽刻薄之能事,但他的那些假设,至少还是站在没有崩溃和没有诞生的立场上的。他在引导读者想象,如果当时温和派占据了上风,如果议会在适当的时机和适当的人进行了沟通,如果关于宪章和税法能够达成某种平衡,如果英国方面能够稍微在北美花多一点点心思,甚至1774年底的气候能对英国友好一点点……可是,历史是没有如果和假设的。

同样的道理还有,对于时间和空间都很遥远的我来说,连不列颠和新英格兰的立场都还在千头万绪之中,又哪里能够对他们双方的对错有什么概念呢?

这几天发布的特朗普先生对欧盟的贸易条款,刻薄程度不亚于当时英国方面对殖民地的霸道和威权。这点炸了殖民地人民的不满和愤怒,于是趁着月黑风高,把涂了米字旗的茶叶箱丢下了海,使得遥远的中国小孩要在应付历史考试的时候多背一条,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

但是这是非常非常漫长的导火索,一直要追溯到七年战争之前,甚至苏格兰叛乱之前……甚至在波士顿倾茶事件之前,还有葛斯比事件——那也是等同于叛国级别的罪名。但是都被淹没在那句草草带过的话之后,留下了抽象和模糊的壁垒,让人看不透真相。尼克邦克淡淡的说,即便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墙,也不过是混凝土和石棉,也不过证明了一场游戏。而当年英国政府的霸道的威权,甚至都没有形成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对峙,即便是尼克邦克,他也在尾声里坦诚了当时英国制度的局促。

不想深究那篇公众号推文里的解读,立场决定了视角,而视角则决定了判断方式。

我只想知道,从1607年第一批欧洲弃儿建立北美永久殖民地,到美利坚实现反杀,用了四百多年……

那么……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