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类简史+未来简史的读后感大全

人类简史+未来简史的读后感大全

《人类简史+未来简史》是一本由尤瓦尔·赫拉利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136.00,页数:8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简史+未来简史》读后感(一):他每天花两小时用来冥想

《未来简史》、《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2016年的访谈中这么说到。他每天花两小时用来冥想,每年参加一到两个月的隐居修习。通过冥想,训练自己以一种有序和客观的方式观察身体感觉和思想对它们的反应,从而揭开心理模式的根源,认清什么是现实,什么是想象。

在《未来简史》的致谢名单里,第一段,作者写到: “感谢我的老师,他教导我冥想的技巧,让我能够观察事物的真相,更了解心灵及世界。如果没有过去15年来冥想带给我的专注、平静及见解,我不可能写出这本书。”

尤瓦尔·赫拉利建议每个读者每周至少有几个小时脱离技术网络,了解自己的思想和身体最直接的现实。至于作者是不是笃信佛教,这个并不一定,因为他在《未来简史》中就说过:“宗教就是一份契约,而灵性却是一个旅程。”

“我直接通过冥想观察到的,远比我所知道的所有的科技玩意更精彩。即使我们认为我们是对电子邮件、twits或YouTube视频做出反应,实际上我们是在回应此刻身体的一些感觉。”

《人类简史+未来简史》读后感(二):未来简史

实验告诉我们,人体内至少有两种自我:体验自我及叙事自我。体验自我并没有记忆能力。它不会讲故事,而且当我们要做重大决定的时候,也不会去问它有个想法。说到要唤起记忆、讲故事、做重大决定,负责的是我们心中另一个非常不同的实体:叙事自我。每次叙事自我要对我们的体验下判断时,并不会在意时间持续多长,只会采用“峰终定律”,也就是只记得高峰和终点这两者,再平均作为整个体验的价值。 活在幻想里是一个更为轻松的选项,唯有这样,才能让一切痛苦有了意义。 我们无法真正预测未来,因为科技并不会带来确定的结果。 关于自我的描述,太直白了,人活在一个叙事自我编织的故事中,一切都是妄想的故事。“从以前到现在,人类都是自主实体,由叙事自我叙写的故事所操纵”。 在科技不断发展突破,在即将战胜饥荒、瘟疫和战争,人类已经打破进化论的自然选择,向着永生、幸福和神性迈进,人类社会会发生什么呢?本书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一些未来场景,从人文主义的崩塌,到数据主义的崛起,描述了人类未来可能性的情境。未来,普通人类是否真会成为“超人类”眼中的蚂蚁、猪羊呢?

《人类简史+未来简史》读后感(三):数据和灵魂

这套书近期才开始读,不是没听说它的名头——现在的营销势力,要想置身事外几乎不可能。只是我对吆喝的东西有一种警惕,因此在书店多次谋面,但连站着翻一翻的想法也没有,直到听窦文涛在锵锵里提及——我常常从这个骚说的节目里获取無關緊要的资讯——才产生了好奇心。

这套书一开始我就愿意倒着读——先想知道未来,再倒过来看成因。

因此,《未来简史》几乎是一口气快看完了(而且是一边顺着看,一边不断跳着看尾巴上),《人类简史》只是翻了翻。

在《未来简史》的第11章《数据主义》的尾巴上,尤瓦尔(以色列歷史家)认为如果把視野放大到整个生命来看所谓“数据主义”及其未来,有三个状况和三个问题非常重要——

我试着就他的三个所谓关键问题,说几点看法——

1、生命也好,智能也罢,如果我们要从字面上(或者文化的角度)去理解,无非是人提出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生命或者生物当然可以是一种算法,或者数据处理后的现象——算法难道不也是人创造的吗?

2、智能和意识,在“未来简史”的语境中,当然前者更重要——科学的预测是计算机的智能甚至就能产生意识,人的意识(那么不靠谱)又算个啥呢?但如果放到超人的语境(宗教)中呢?毕竟宇宙中不能假设只有我们嘛!灵魂呢?你相信灵魂吗?

3、从今天可以大致看见未来(除了极端的情况)——尽管一些愤青儿和悲观主义者大肆批评当代(科学、商业、人的欲望什么的),但哪個又真正愿意回到古代呢?至少我还是愿意接受敲完字、分享笔记、看会书,然后再叫个外卖的现代模式——没有完美的时代,但是人类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用尤娃尔的话说,諸神并没有替人类解决战争、瘟疫和及饥饿的问题,但是文明发展到今天,我们这些智人的后代自己把这几项诅咒基本解除了。因此,未来的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肯定是“更好”(与时俱进),也不大会出现有些人担心的什么人工智能毁灭人类的情况——法律不也是人创造出来反过来约束我们的吗?它毁灭我们了吗?!人工智能当然会接管我们,但正如法律,只会让我们更好。

但是,还是那个老问题——

灵魂呢?你相信灵魂吗?

如果说灵魂也是数据,还不如不说。

我到底是下楼去吃碗面条,顺便买棵竹子回家(早上起床后在书房产生的念头),还是叫个外卖?脑壳里的数据正在处理这个信息,而灵魂,什么也没说。

這一段話剛好回答了前幾天我和子樂討論的問題:古代文獻、文學中怎麼很少有關於未來的想像的呢?

實際上,進步論的觀念一直到十六世紀科學革命後才出現。

在“资本主义的教条”这一章中,尤娃尔讨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运行的原则,强调了“信用"这个关键词。论述资本主义的经典是韦伯的《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但也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并非只在新教昌盛的英美,在欧洲其它信仰天主教的国家其实也发展出了资本主义。因此,黄仁宇在他的《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中强调了数字管理和统计学的重要性(他称为数目字管理)。但黄仁宇在书中把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之恶分析披露得不够,他的大历史观过分的从技术层面和历史的结果,以更长的历史时间单位来分析历史,这固然可以更清楚客观,但不可避免的会掩饰很多历史上的丑恶(”存在即是合理“并不能剥夺人的道德判断)。

尤娃尔则比较全面(虽然作为畅销书比较粗疏)的解读了资本主义,尤其是原始积累阶段的残酷野蛮。概括如下:

● 荷兰东印度公司——拥有军队。1602年成立。利用资本和出售股权拥有海军,并直接攻下了印度尼西亚,统治近200年,直到1800年才改由荷兰政府统治,成为荷兰的殖民地。

● 荷兰西印度公司。在哈德孙河口的小岛上开拓殖民地,即”新阿姆斯特丹NewAmsterdam“,1644年落入英国人手中,改名为”新约克“--约克为英国郡名(即纽约NewYork),当时西印度公司曾在这里筑起一座墙,用来抵御英国人和美国原住民,这道墙的位置就是现在的华尔街(WallStreet,直译为墙街)

● 法国密西西比公司——打算建立帝国的股份公司。1717年成立。在密西西比下游的谷地(即现在的新奥尔良)开拓殖民地。公司与路易十五宫廷关系良好,为了殖民而在巴黎证交所上市出售股份,将蛮荒的密西西比谷地描述得黄金遍地,抬升股价,巴黎股民都相信自己找到了致富捷径,最后泡沫破裂,酿造了世上最惨烈的一次金融崩溃,严重透支了法国王室的信誉,并间接拉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 英国东印度公司——国家为资本家服务(”西方政府就像是资本家的工会“)。这家”毒品公司“由于和英国国会、首相关系良好,很多政客持有其股票,当中国政府开始实施禁烟令的时候,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丢掉香港,鸦片成瘾者4000万,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

● 希腊起义债券——1821年在伦敦证交所上市,英国金融家以希腊独立战争为投机项目,如果希腊战胜奥斯曼土耳其,股民将获利——股民直接决定了战争的成败,股价随着战事涨跌,并最终导致希腊独立,但从此欠下巨额债务。英国资本家在海外投资的热情事实上受到了政府的鼓励——他们亲眼证实,如果外国债务人拒绝偿还贷款,女王陛下的军队就会去为他们讨债。

● 大西洋奴隶贸易——缘于不受限制的市场力量!并非暴君,也不是种族歧视导致。民间贩奴公司在阿姆斯特丹、伦敦和巴黎证交所上市,融资在非洲购买奴隶,再运到美洲卖给庄园主(种植甘蔗需要密集劳动力,而欧洲人的糖摄取量从十七世纪初接近为零到19世纪达到每人每年约8公斤)。

● 刚果自由邦——1876年,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成立了一个非政府人道组织,宣称目的是探索中非,并打击刚果河沿岸的奴隶贸易。1885年,欧洲列强同意将刚果盆地大约2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拨给该组织管理使用,而这片土地是比利时全国的75倍!从此称为刚果自由邦。但在很短的时间里,这个所谓的人道组织就成了商业机构,其中最恶名昭彰的就是橡胶产业,足足让600万刚果人死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