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第三个警察》的读后感大全

《第三个警察》的读后感大全

《第三个警察》是一本由[爱尔兰] 弗兰·奥布莱恩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7+2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三个警察》读后感(一):随记

当小说中,娓娓叙说到:有由风制作,可体现人寿命的长袍;煞有介事地改造”原子论“,论述人与自行车相互融合置换的灾难;一本正经地解释重重镜子相对放置,便能反射出一人的过去时,作为读者的我们,便到了选择的时候:是与作者奇诡变幻的叙述共同嬉戏,抑或做蒙眼的骡子任由作者驱使戏弄? 对我而言,并未获得选择权,生生地成为一只骡子,栽在作者精巧罗织的迷宫中。 开头罪人的自白与捏造的德赛尔比(这不存在的作家)不由让人联想起纳博科夫在《洛丽塔》《微暗的火》中相似的手法,让人以为把握了作家的风格。谁知从前往警察局的章节开始,小说就突然似桌球开局一样,发散、四处碰撞,难以判断最后落入哪个球袋。 于是,寻找合理性,而是将阅读的焦点对准作者妙绝的想象与描述中。放下“理解文本”的负担后,文本的外在美自然地凸显出来。 比如“一个人站在镜子前观看自己的映像,他见到的并非自我的真实反映,而是更为年轻的自己。……他构建出一套熟悉的平行镜组……反向观察自己的脸部……他的脸在镜子里也越变越年轻。最后,他变成了一个十二岁的清秀男孩。”

《第三个警察》读后感(二):环状链条

从下午三点到凌晨一点 中途去喝了杯玛格丽特 小说的开头十分精彩 i was born many years ago 看完一遍之后才能体会到这句话的暧昧与机智 风的颜色 小长袍 很美 人与自行车的互相融合(为什么是自行车?)匣中之匣 被拉伸的光 永恒之所 乔的一直在场和发言 煞有介事的虚拟注释 整部小说前面的大半部分都在一种匀速中推进 在由黑匣子 自行车和绞刑架串联起的理所当然的荒诞中展开 直到末两章骑着自行车的逃亡 第三个警察登场 回到家之后见证的惊怖与死亡 “路”和“万有质”被合理地提及 然后是一大段和前文一字不差的再现 再直到读了出版说明才恍然大悟 2018年的第一本书 没有真正读懂 2018年的目标是进一步现代化 争取在2019年元旦重读时能读懂《第三个警察》 PS.吐槽一下出版社的书封设计 好像不愿意浪费一个空白的角落 铺满了盛赞和推荐 先是“比肩乔伊斯贝克特”然后“两天狂卖10000册”接着列举了冯内古特巴恩斯等等半个当代文坛 “卡夫卡式梦魇与爱丽丝式奇境”“真正的喜剧精神”………… 看得我眼花缭乱

《第三个警察》读后感(三):荒谬才是世界的真相

作为与乔伊斯、贝克特齐名的“爱尔兰三杰”之一,弗兰·奥布莱恩在国内的知名度相对较小,而其《第三个警察》更是在写成之初无人问津,沉寂几十年后直到作者也驾鹤西去之后才得以重见天日。尽管如此,在读完《第三个警察》后,会很容易辨识出其爱尔兰元素,就像那个一直下雨的都柏林,等不到的戈多,阴郁而荒诞。

《第三个警察》的母题与情节其实非常简单,却细节丰满,宛若一座极大的迷宫,直到跟随主人公——那个也许并不存在的“我”走到出口,一切才如梦初醒。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时间呈现了非线性的空间性,不再一路向前,而是囿于原地,或始终在打圈。一直循环往复的,必然不是生活中的真实时间,而更像是地狱的轮回。

一个人为了朋友义气杀了人,结果却遇见了仍然活着的死者;在另一个片段里,没有杀人,却要上绞刑台,或者,没有名字,便不复存在。在故事中,处于隔层缝隙的第三警察局,被视若神明的虚构的哲学家德塞尔比,玄之又玄的“万有质”,略带诡异的自行车人……一切都显得荒诞不经。整个故事像一场充满幻觉的旅程,在这段旅程中,死亡更像是终极的幻觉,就如地域永无止境的塌陷。生与死、永恒与终结,皆无定数。

在《第三个警察》中,没有名字的主人公一直在寻找黑匣子,黑匣子里面的“万有质”,其寓意大抵可以理解为世界之真相,却若有似无,是一切亦是虚无。为了寻找这世间的真相与秘密,主人公来到了同样虚无的警局,遭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审判”;其审判的荒谬程度,与《局外人》可谓异曲同工,所有的审判都是别人的,于己无关。在看似热闹的人生如戏背后,有一种毫无道理的苍凉感。善恶在这里不是恒定的,被害者宽恕了加害者,把一切归咎于命运,甚至聊起了“出生时风的颜色”这样浪漫的话题;警局是游手好闲且简单粗暴的,把一切归结为自行车,他们看不到活生生的人,感受不到真正的生命,思考的只是如若碎萍的零件。这些,既荒谬又真实。

在故事的最后,可以看到南柯一梦,一切重新开始,所有的记忆清零,生死是暂时的,只有罪孽是永恒的。

《第三个警察》读后感(四):【自我存档】

#读书,我是认真的#

《第三个警察》

[爱尔兰] 弗兰·奥布莱恩

译 刘志刚

>> 人生在世本为幻觉,昼夜之分亦是如此(所谓夜,不过是黑气凝成的秽物)。死亡是终极的幻觉,明智的人不应畏惧。

——德塞尔比

>> 可是既然人事是这样无常,

让我们也考虑到万一的不幸。

——莎士比亚

>> “我后来发现,”他说,“你做的每件事都是在回应某项请求或建议。发出请求或建议的那一方或者在你心里,或者来自外界。这些建议有好的、值得称道的,也有特别有趣的,但多半都很糟糕,是很大的罪孽。你懂我的意思吗?”

“懂”

“依我看,坏与好的比例应该是三比一。”

“所以,我决心从此对一切建议、请求或询问,不管来自内心还是外界,一律都回答‘不’。这是唯一简单、保险的做法。一开始确实很难做到,需要很大的勇气,可我到底坚持下来了,而且几乎没有彻底中断过。我已经很多年没说过‘是’了。我拒绝了很多请求,否认了很多说法,谁都比不过我,不管是活人还是死人。我什么都拒绝,什么都否认,什么都反对,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无话敢说,后现代伟大的狂欢

知识贫瘠如我,只有卧槽卧槽卧槽

《第三个警察》读后感(五):环形地狱,荒诞无终点

“爱尔兰现代文学三杰”中,詹姆斯·乔伊斯创作了《尤利西斯》,这部在20世纪颇具争议的作品,在文学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塞缪尔·贝克特是诺奖获得者,因《等待戈多》为众多读者熟知,;弗兰·奥布莱恩与乔伊斯和贝克特相比,没有那么高的知名度,《第三个警察》在他去世后才得以出版。

不同于《尤利西斯》相比,《第三个警察》好读很多,几乎每一个转折都有让人脑洞大开的情节。故事以“我”的身份展开叙述。“我”的父母早亡,留下了的家产由迪夫尼代为托管。由于痴迷于科学怪才德塞尔比的种种理论,“我”完成了《德塞尔比资料索引》的定稿,需要一笔钱出版这本作品,而迪夫尼也需要一笔钱娶一个名叫佩姬·米尔斯的姑娘。在迪夫尼的怂恿下,两人一起合谋杀害了看起来有些钱的独居老头马瑟斯。几年后,为了拿到马斯瑟的“黑匣子”,“我”独自一人进入了马斯瑟的家……

奥布莱恩故事一开始就充满荒诞、讽刺的文学元素,当开始“我”与马瑟斯展开对话,故事才越发荒诞、暗黑起来,也是从这时起,“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从始到终都不会有姓名的人,没有姓名意味着没有社会身份,因而寻找“黑匣子”的经过有如梦境,“我”不断与“我”的对话,甚至发生争吵,对已知的物质世界展开了一场戏剧般的探寻,由此了解到人与自行车之间的怪诞关系,玄妙的“万有质”……直到几乎读完这个荒诞不经的故事,真相才渐渐浮出,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荒诞似乎没有终点。

在硕士论文《爱尔兰诗歌中的大自然》中,奥布莱恩试图证明大自然对古代爱尔兰诗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在论证的过程中,奥布莱恩本身也陶醉于大自然的神秘,甚至想要变成一只小鸟。似乎正是基于他对自然万物的深刻理解,在《第三个警察》中,奥布莱恩一方面将故事置于某种爱尔兰作家熟悉的环境与场景中,一方面也为所有的荒诞不经寻找了一个大胆而理性的哲学依据,在科学怪才德塞尔比的理论基础上烘托出阴郁暗黑的氛围,从而使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对于现实世界和死亡诸多的思考。

在谈及这个故事的书信中,奥布莱恩说“地狱周而复始,它是环形的,不断重复,永无休止,常人几乎无法忍受”。“我”选择了与迪夫尼合谋谋财害命,恶行一旦开始,灵魂便永远承受可怕的重量,谁也无法摆脱荒诞无终点的命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