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什么是主体性?读后感精选

什么是主体性?读后感精选

《什么是主体性?》是一本由[法] 让–保罗·萨特 (Jean-Paul Sartre)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什么是主体性?》读后感(一):什么是主体性

本书为萨特在写完《辩证理性批判》之后与意共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一次演讲和问答交流。对于萨特所说的主体性,似乎是理解了但是无法直接描述只能通过举例,后面的问答有些晦涩,好多都不知道问的是什么答的是什么。 完整的人是通过辩证法由三个词来定义,需要、劳动、享受。作为主体性的xx主义与作为反思的xx主义的区别,一个是没有意识到自己是xx主义者的人,一个是意识到自己是个xx主义者的人。看到萨特举帕尔马修道院的例子我就知道了,萨特到底对莫斯卡伯爵那句话有什么执念?到处引用。可能这个例子正好符合意识与反思的意识,没有把爱说出口的爱情和说出口的爱情。也就是说经过反思的xx就一定会引起一定程度的介入。主体性被反思就变成外在的客体。存在着两种方式让它们成为其存在:一种是成为其物质的存在,一种是实践。萨特关于“保罗”给杂志起名字的例子,感觉用到了精神分析。主体性中包括过去和阶级存在。萨特提出了一个伟大的诗人的诗歌是不可翻译的,就是拉马丁,我一脸问号,果然别人立刻说这是平庸的诗人。我现在怀疑萨特对文学的审美有偏见。译者对于萨特的主体性持有相反意见,认为无意识的生命活动现象是非主体性,而反思过的才是主体性。我只能觉得两种说法都有道理。

《什么是主体性?》读后感(二):生活中的主体性

关于主体性,萨特谈到整体的内在化和组织化,他的意思是我们通过实践来不断整合自己,我们在现实中会遇到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事,主体通过实践将外部所见所闻融入内在来重新整合自己,所以这一刻的我和上一刻的我已经不一样,因为我在不停地整合自己,每个个体所见所闻不同,所以每个个体都不一样。

萨特并没有直接提到却涉及到时间的问题,我在时间中存在,我永远是现在此刻的我,整体对自我的重新整合恰好诠释了存在的时间性。虽然萨特讲“我要成为过去的我”,所以才对现在进行整合,但在实践中过去的我已经消失,实践中只有现在的我,过去的我、将来的我都只为现在的我,现在的我才是真的我。

“主体性非知”,这点很有趣,怎么会是这样?可能大部分人难以理解,我还不知道我自己吗?因为我们如果认识到这个自我,这个被认识的对象也就成了客体,而认识这个被认识对象的才具有主体性,在这个意义上主“体性非知”。人们越有这样的认识,也就越把自己当做客体,这样的结果是我们越来越接近主体,回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关于艺术与主体性。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将主体投射到客体之中,一件雕塑、一副绘画、一部小说就具有主体性。所以我们在欣赏和阅读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作者就在作品之中,我们欣赏和阅读作品也是在欣赏和阅读主体。

实际上不仅如此,其实我们也在作品之中,所以才与作品产生共鸣,也是与作者共通,这就是自我的社会性一面,我们在社会关系中存在,所以能够共通,作品才能被欣赏和阅读。

这样会产生两种路向,一是主体成为集体性的,比如民族、地域的集体性,在一个拥有同样文化的集体之中人们更容易认同对方,一是主体互相认同,也就是主体间性,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

《什么是主体性?》读后感(三):感受智商的降维打击

阅读这本小书,仿佛置身于60年前这场讨论的现场,体验着智商被萨特及参与现场讨论的诸多人士降维打击的快感。

非哲学专业加上本身对哲学阅读有限,无法撰写书评。摘抄几段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标注的段落。

今天读这本小书,可谓恰逢其时,尤其是读到演讲的最后一个段落,关于通用机器阶段工人阶级内部贵族政治的分析,更是有一种解释当下以互联网码农为代表的新兴工人群体的豁然感。萨特特别擅长于举例,其中关于反犹主义者的案例,将原本晦涩的哲学概念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印象深刻。

一场真正有价值的讨论,就是演讲者和提问者之间能够形成一种持续的对话。关于艺术的讨论,对于理解文学与历史的差异,对于更好地理解、评价一部文学作品富有启发。“文学是绝对的,而历史著作是可超越的”,要从总体性来评判文学作品,并注意到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我赞同诗歌的不可译。

“我不认为一个历史人物会是典型的。我不认为‘典型化’,至少典型的小说人物,是小说的真正目标。我认为,这更像是普遍的特殊化。但普遍的特殊化,并不意味着典型。”

通过这本书的编者注释,学会了法国人评判一位哲学家其思想复杂程度的标准,即能否或者是否愿意在一个注释中介绍其理论。葛兰西属于不可能。杜威则属于可能:)

詹明信的跋也同样精彩。他宣称萨特思想中有一个根本弱点,即“一元论倾向…‘表现的’总体的错误,表现的总体就是指一个给定的特殊的东西包含了一个社会或历史时期的整体,它从一开始就存在于那里,供人开展阐释学的探索。”“要在哲学发展的迷宫中找到方向,术语仍然是最可靠的追踪线索,前提是人们要同时以两种方式追问:新的术语能让我们摆脱或者消除什么困境呢?同时,它会使哪些思想变得模糊不清,或者遮蔽哪些思想?借用跋中的这段话,如果一个译注,尤其是哲学译注,关于最重要、阅读与思考得以进行的词语,都无法准确传达的话,哲学讨论与思考又如何进行呢。因此单从翻译质量来说,也是值得推荐的译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