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鼠疫》读后感1000字

《鼠疫》读后感1000字

《鼠疫》是一本由[法]阿尔贝·加缪著作,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90,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鼠疫》读后感(一):当文学照进现实

与新冠疫情共存的三年,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有众志成城的同心战疫,也有猝不及防的彷徨迷惘;有负重前行的疫无反顾,也有阴阳两隔的悲伤痛苦…… 三年后的今天,捧读加缪的《鼠疫》,感叹于这位文学大师惊人的预见性。新冠疫情下的众生相,在加缪的《鼠疫》中都能看到,几乎是现实的写照。 “鼠疫杆菌永远不灭不死,它能沉睡在家具和衣服中历时几十年,它能在房间、地窖、皮箱、手帕和废纸堆中耐心地潜伏守候,也许有朝一日,人们又遭厄运,或是再来上一次教训,瘟神会再度发动它的鼠群,驱使它们选中某一座幸福的城市作为它们的葬身之地。” 人类无法根绝鼠疫之类的疾病,正如加缪所说,“同鼠疫做斗争,唯一的方式就是诚挚” “鼠疫就是生活,不过如此” “重要的不是治好病,而是带着病痛活着”。灾难面前,希望我们也能清醒地认识到并加以思考…

《鼠疫》读后感(二):在荒诞的世界寻找人生的意义

我一直想了解加缪的荒诞哲学,在我的理解中,他的荒诞来自生活的没有意义,死亡无法战胜和世界的不可抵抗及不可理解。加缪自己说,“荒诞产生于人类呼唤和世界无理性沉默之间的对峙。”这一点在小说中是很容易理解的。 小说中最大的荒诞就是鼠疫这场背景,它突然毫无征兆的来,又莫名其妙突然的走,完全看不出它的消失与人类的努力之间有任何关系,人类不断拉往火葬场的场景与故事开头那成堆的鼠尸似乎没有分别,在这不可捉摸的世界而前似乎人类的所有挣扎都没有任何意义。还有书中与里厄医生一起最坚定的战友塔鲁在疫病退却的最后时刻带走更加突显了这一份荒诞,除了荒诞似乎无法做出任何解释,疫情过后的世界人们急不可耐地要恢复成往日的样子,那些被死神带走的一切都要被抛弃在风中随风而散。不可预料、不可控制,世界是如此的非理性,和人的自以为是之间构成了荒诞的冲突。 那么加缪只是要证明世界的荒诞性吗?那它还有什么意义?当然不是的。他要告诉人们在荒诞的世界里人的意义。 这部分其实在书译后记中,译者有更完整的论述。作者在开篇就说到,不打算写英雄赞歌,也不认为他们的所做所为有什么值得拨高的地方,“赋予真理其原本的面目”,就像二加二等于一样不值一提。在看似贬低里厄和塔鲁的贡献的同时,事实上是拉高了全体人类的生存标准,斗争是顺理成章的事,它本身就是意义。“看到鼠疫给人带来的灾难和痛苦,除非是疯子、瞎子或者懦夫,才会任其摆布。”同样引用加缪的话说就是:“诞生到一个荒谬世界上来的人唯一真正的职责是活下去,是意识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反抗,自己的自由。” 小说首次出版是二战后的47年,所以书中鼠疫对法西斯的隐喻,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战争期间的法国仿佛书中疫情期间的奥兰城,被邪恶力量掌握,所有的亲情爱情和正常生活都消失了,就像一座封闭的监狱。但如果作为一本哲学式的寓言小说来看的话,它自然可以涵盖更多内容,所有看似无法掌控的命运吧我想。 如果抛开所有以上这些哲学分析,单就小说而这里面除了伟岸的里厄医生和塔鲁以外,小职员格朗、旅居在此的记者朗贝尔、神父帕纳卢、不断尝试血清疫苗的老医生卡斯泰尔以及最后彻底疯了的科塔尔,形成了一个人社会群影,所有的光荣和卑鄙、所有的欢乐与痛苦都在书中展示的淋漓尽致。 最后我要说,全书几处对话是作者表达所想的重点,医生问塔鲁,“走什么路才能达到安宁。”“有啊,就是同情。”送给关注地铁里那个女生的所有人,我们所有人需要有的只有同情。

《鼠疫》读后感(三):那些低调的人,从不思索就洞察一切,始终能停留在任何光明的高度

阿尔贝·加缪《鼠疫》里还有一位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她如鲁迅先生所说的萤火,发一分光,有一分热,“她与沉默和阴影相伴”,“在她的一言一行中,能认出善良的光芒。”

她就是里厄医生的母亲,“老太太从不思索就洞察一切,始终停留在任何光明的高度,哪怕是鼠疫的亮度。”

作者对里厄母亲的描写不多,从塔鲁(奥兰城里的短暂居客,健康开朗,喜欢记录)住进里厄家中,有机会接触老太太,在笔记中认真记录了他们之间的谈话、老太太的姿态、笑容以及对鼠疫的看法。

天色渐袭的几帧画面将里厄老太太定格到了黑暗里,在这种意境的勾勒中,我们依然看到里厄老太太通过对一扇窗户的执拗中对外部世界清晰的洞见,即便整日驻守在家中,大门不出也是心如明镜似的,用”简单的语句表达“就能一针见血直达要点,这种睿智是这个年龄段以絮叨为常态的老人所不具备的,给塔鲁的感觉是她”从不思索就洞察一切“,思维敏捷、逻辑清晰就是这位老人留给读者的印象。

塔鲁还特别强调,里厄老太太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脚步异常轻盈,说明老人很健康也很善良,再为”低调“描上一抹重色。

外面的世界充斥着鼠疫的恐慌,但一进到这个家,关上门就把一切挡在了门外,家里的宁静与舒适让儿子里厄医生卸下了疲惫,缓解白天在外的辛劳,家是里厄医生加油的驿站,是养精蓄锐的避难所,而所有的种种,都是母亲赋予这个家的气息。

也就是这种低调的内敛,吸引着塔鲁,”她正是我一直想要回到身边的人“,这种人格魅力是岁月的馈赠,也是里厄老太太自身的沉淀。

也是因为有这样出色的母亲才培养出那么优秀的、充满正义感与责任感的里厄医生,每一位成功男性背后一定有一位默默无闻的女性,这一定律已经被证实了无数次,在阿尔贝·加缪的《鼠疫》中读者再次读到了这一切入点。

现下流行的那首《孤勇者》中唱到”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奋战在前线的英雄有目共睹、实至名归,站在英雄背后的人也应该称得上英雄,因为没有背后的英雄,面临的战疫就没那么容易战胜。

当里厄医生得知在城外修养的妻子离世时,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匆匆一别竟是永别。里厄老太太看着儿子,只是轻轻问道:“什么都安排妥当了吧?”

在守灵时,里厄老太太不时瞥儿子一眼,里厄每次同这样的目光相遇,就冲母亲笑一笑。这一细节描写“此时无声胜有声”,那份母子之间深沉的爱被加缪拿捏得丝丝入扣:

母子间简洁的对话传递出浓浓的深情,他知道母亲心里想的,也感受到了母亲的疼爱。他知道“爱一个人,或者至少一种爱始终不够强烈,找不出自行表达的方式。”

读到这里,读者同样可以感受到里厄老太太传递出的宁静的力量,她让里厄医生安心,让儿子感受到了爱,在面对苦难时少了一分痛苦,多了一分勇气,也许,这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尔贝·加缪在《鼠疫》里看似轻描淡写的陈述,实则饱含热泪的倾述。

《鼠疫》书中的里厄老太太在小说中不是主要人物,更不是这场鼠疫之战的英雄,但阿尔贝·加缪塑造的这个人物形象却扎根在了读者的心目中,这位母亲具备天下母亲所有的优点与人格魅力,感召力极强。

睿智且低调,对事物独特的见解并在合适的时机表达,高智商;

优雅而善良,但凡与她接触的人都会感觉到舒服且安心,高情商;

不假思索就洞察一切,始终能停留在任何光明的高度,大格局。

我们不得不相信,里厄老太太傍晚在窗口凝眸远眺时的沉默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在《鼠疫》这本书中读者看不到里厄老太太年轻时的经历,能使读者看到的是她的儿子里厄医生,健康开朗,积极乐观,果断英勇,在疫情中奋勇当先......

谨以此文,献给站在抗疫前线奋战英雄们背后默默支持他们的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