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巴尔干五百年》的读后感大全

《巴尔干五百年》的读后感大全

《巴尔干五百年》是一本由[英] 马克·梅佐尔(Mark Mazower)著作,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尔干五百年》读后感(一):真的很薄,但真的很耐读

原文P9:第一次“圣战”将穆斯林文化拓展到一片广袤的区域,西至西班牙(和大部分非洲),东到印度和中国边境。“基督教国家”为了对抗,展开了收复伊比利亚半岛的光复运动(reconquista),收复南部意大利的运动,以及最为首要的“十字军东征”。借用历史学者埃立克·克理斯琴森的话,“地中海的神圣战争终究是时间金钱和人命的可悲浪费”。话说回来,基督教对抗撒拉森人两个世纪,虽未能重夺耶路撒冷,却加强了基督教欧洲对异端人士和异教徒在军事上不宽容的传统,尤其是不能容忍穆斯林。伊斯兰国家仍接受非穆斯林为臣民(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巴尔干半岛,非穆斯林常是多数人口),反倒是基督教国家驱逐穆斯林(而且从中世纪起便严格控制犹太人小社群的居住地),视他们为威胁。

《巴尔干五百年》读后感(二):札记

最好是有一定的欧洲史知识基础再来看这本书,关于东南欧几个国家的前世今生,原本就是比较冷门的历史,若不是这次出游顺手带了出来,还真想不起去翻这段历史。对于巴尔干半岛,小时候的印象是新闻联播中关于前南斯拉夫和科索沃的战争报道,再之后,是有关于历史课本中的萨拉热窝事件,欧洲的火药桶之名从此声名狼藉。 这本书分别从土地、宗教、政治、民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地域上,巴尔干半岛受山脉影响,交通不便,气候多样化,导致各国之间形势复杂多变,从宗教上而言,这是一场穆斯林和基督教的信仰之争,在政治上,这是布尔什维克主义的铁幕与西方世界自由主义的分界线,在民族上,种族清洗和民族国家的意识一直不曾放弃。自始自终,这是一个冲突之地。 可惜这本书限于篇幅,很多观点不曾展开来讲,同时,作者更重要的立意貌似在于分析巴尔干半岛是否一如人们印象中的这般落后野蛮,惯于暴力。可惜行文太散,论据过于零乱,读完全书并无太多收获。

《巴尔干五百年》读后感(三):我们种植玫瑰,长出来的却是荆棘

我们播种玫瑰,长出来的却是荆棘。说的是哪块土地?巴尔干半岛

她深入地中海,左右分别是亚得里亚海和爱琴海。一个浪漫而又美丽的地方,在近现代的历史上,更多的是伴随着战争和屠戮。为什么是巴尔干,又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悲情与苦难?《巴尔干五百年》,马克 马佐尔,从地理 宗教 列强干涉以及巴尔干自身一一去分析

地理位置上看,巴尔干处于世界的中心和欧洲的枢纽。到上连绵不断了山脉使得相邻的人民,沟通交流变得困难。所以同处一域彼此却又截然不同

基督教内部,讲拉丁语的天主教和希腊语的东正教产生了隔阂,巴尔干和西方的欧洲在宗教已不能同步。而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又带着伊斯兰教强势侵入。基于教派而不是基于民族的统治,在民族认同被漠视的同时,又加入了宗教的混乱

欧洲列强为了各自的利益,在巴尔干支持不同的国家或民族。各种矛盾的冲突都会有各个国家或种族为自己的利益而战

希腊的文明之光曾经照亮了欧洲大陆,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却是一片混乱和黑暗。在冷战结束,资本市场大肆扩张的现代,巴尔干和全世界面临同样的问题,巴尔干需要有自己的智慧和见解,去解决面临的问题。

《巴尔干五百年》读后感(四):浮光掠影的巴尔干半岛历史观察

巴尔干半岛(Balkan)是一个历史和地理学名词,指代亚得里亚海与黑海之间的东南欧一隅。公元1453年之前,半岛属于罗马领地。东罗马灭亡后,半岛归属奥斯曼帝国。早期,半岛的人根本没有国家意识,也没有种族概念(民族身份认知不清),有的只是语言的不同,信仰不同(但宗教信仰教义不清)。

直至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这片土地上才逐步产生了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马其顿、黑山和斯洛文尼亚等国家。

500年来,巴尔干地区长期存在诸多矛盾与冲突,既有半岛人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矛盾,不同宗教之间的矛盾,也有独立新建国家之间的矛盾与领土争端,加上俄国、奥地利以及其他欧洲列强的干涉,致使这一地区冲突不断,战争频发,因此巴尔干又有“欧洲火药库”之称。萨拉热窝的枪声曾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保加利亚的崩溃,标志着同盟国战局大势已去,也间接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尽管名声不佳,但按照作者的研究与分析,巴尔干半岛并不比其他地区充斥更多的暴力。

作者主要围绕巴尔干半岛的土地及其居民、民族意识的兴起、列强的染指与干涉,以及建立民族国家等4个方面展开论述,梳理了巴尔干半岛500百年来历史发展的脉络。但是,作者的目标并非介绍巴尔干半岛的历史,更不是介绍半岛诸国的历史发展过程。本书的实际内容仅200页,约10万字,深度和广度明显不够。如果只想概括了解,这本书还是不错的选择。

总体来讲,本书的翻译还是不错的。存在一点瑕疵,写下来供参考:

48页,“沦为盗贼另外提供了一种有‘英雄气概的’赚钱方式”,“另外”与“提供了”应交换一下位置。

73页,“未实现”应改为“来实现”。

149页,“希望能获取塞尔维亚和希腊领土的保证”,应改为“希望能获取塞尔维亚和希腊领土”。

158页,“都导因于根据民族主义对奥斯曼的残余欧洲行省所进行的清算”,“导因”改为“肇因”可能更好。

175页,“虽然红军穿过南斯拉夫追击撤退的德军,但铁托能上台纯属国内事务,是因为他的游击队掌握了军事上的主动”,“是”字多余,应删除。

182页,“上校政权(1967-1974)”,这里最好加一个注释。

《巴尔干五百年》读后感(五):巴尔干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巴尔干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评《巴尔干五百年》

“一桩事物的名声、名称和外貌,常用的尺度和价值,以及它所代表的意义—起初几乎常有错误和武断……仅仅因为人们相信,这样的错误便一代一代流传扩张,直到渐渐成为这桩事物的一部分,变成它的本体。起初的外貌到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成了本质。”尼采的论断不是为巴尔干半岛专门下的,但却非常适合巴尔干半岛给世人的印象。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巴尔干半岛上的一次刺杀而引发各国的战争,随即战火蔓延到世界其他地方,分崩离析的巴尔干半岛很长一段时间战火不断,屡屡成为很多世界战争的源头,因此给现今的人们留下“火药桶”的印象。

对于这个火药桶的缘起,看一下巴尔干半岛的地理位置就能更清楚一些,看起来三面临海有天然的屏障,事实上这些屏障也像脆弱的马奇诺防线一样,禁不住坚船利炮的攻打。巴尔干半岛国家受制于地理条件的约束,国家实力未能发展起来,长期以来更是遭受到外敌的侵略。从16、17世纪土耳其帝国进攻欧洲的几次尝试,历经19、20世纪英国、俄国、奥地利、土耳其之间的帝国主义争夺,再到世界大战和冷战,巴尔干都处于政治和军事风暴的中心。巴尔干半岛内部的宗族、社会之间也有很多的摩擦,东正教、伊斯兰教以及当地世俗的冲突,也是战争和矛盾的源头之一。入侵者有时就是利用这种冲突建立他们所谓的秩序,而这样的秩序最终带给巴尔干的是无休止的互相争斗。

事实上,火药桶的由来更多是因为这里产生的战争,和它引发的波及效应。巴尔干半岛的国家、社会和人民都是好斗民族吗?我觉得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巴尔干半岛相对平和许多,不同的民族和人民都在帝国的统治下安分守己,只是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之后,半岛的局势一下子发生了突变。宗教、历史和社会的原因赋予了半岛国家和人民多灾多难的命运,外来的侵略加剧了半岛的战争局势,战争的背后是利益的争夺和人性的贪婪。

2018年世界杯结束之后,来自巴尔干半岛的魔笛(莫德里奇)获得了世界杯的金球奖,并获得世界足球先生荣誉称号,媒体称之为“从战火中走出来的放羊娃”,甚至还说起魔笛之前鲜为人知的旧闻轶事,为人们呈现一个更全方位的世界足球先生。《巴尔干五百年》把巴尔干半岛的历史拉长了近5倍,还原了一个更长时间段内的地区历史,让读者也看到了想象之外的“火药桶”。

2018-10-22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