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伊朗五百年》读后感锦集

《伊朗五百年》读后感锦集

《伊朗五百年》是一本由阿巴斯·阿马纳特著作,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78,页数:10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朗五百年》读后感(一):一本值得一读的伊朗近现代通史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伊朗近现代通史,内容涵盖伊朗萨法维王朝至今的历史。通过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阿巴斯·阿马纳的讲述、结合国内权威的伊朗研究专家冀开运教授及其团队的翻译和解读,可以一窥伊朗昔日的风采,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在当今的国际大舞台,伊朗为何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在书中,我们读到的不仅是一部坚韧的民族历史,也是一部波斯文化历史。总之,无论研究伊朗与否,这本书都有助于了解世界通史中不可或缺的一段历史,同时为我们思考当今中国与国际的关系提供一定的思考和思路。

《伊朗五百年》读后感(二):伊朗的昨天

巴列维国王性格中有两个互相联系的特质,刺激他不断加强对政治的控制,即政治上的不安全感以及对声望和荣耀的渴望。他把自己绝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人事监督和对具体事务的管理上,而非通过宪法渠道,将权力下放给下属。他好像一直想向各种幽灵证明自己的价值,这些幽灵包括他的父亲,也包括他的政敌,尤其是摩萨台。声望,特别是国际声望,在他心中是和伊朗军事、政治和外交力量同样重要的存在。然而,这个国家呈现出的是不切实际的王室自信以及权力和物质进步的形象。这种情况持续了10余年,特别是在国际舞台上。尽管这个国家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内部的威胁,受到公开的和秘密的反对势力的挑战,但国王和他的副手们仍然麻木不仁——即使不是完全否认。他们沉醉于大肆描绘伊朗旧日辉煌的叙述,并迫切地想再现这种辉煌,这一切是如此令人眼花缭乱,以至于现实之光再也透不进来。

《伊朗五百年》读后感(三):受西方制裁,被中东孤立!伊朗未来走向何方

如果说世界上哪一个地区的局势对全世界和平至关重要,我想,很多人心中都会想起“中东”。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五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都备受瞩目,而战争给这个地区的人民留下的伤痛也历历在目。

而眼下,对于伊朗与伊核协议的履约谈判也正在进行,“伊朗无核化”能否为这个地区的带来更长久的和平,为伊朗赢得更长久的发展,未来几日便可获知。伊朗此次也表示有真诚决心在伊核谈判中达成持久协议。

这本《伊朗五百年》可以帮我们更全面的了解伊朗的发展史,特别是伊朗的宗/ 教、地缘、石油、战争。书中详细介绍了伊朗经历的王朝更替、革命、内战、被外国占领,从发现石油到两伊战争,这个受西方制裁,又被中东孤立,这个丝绸之路上处于关键位置的国家,如何发展,未来与中国的关系,都值得思考。

√宗/教、地缘、石油、战争,到底谁在左右伊朗的命运?

√霍梅尼的流亡和回归

√伊朗门事件

√两伊战争

√伊朗的宗/ 教

√与中东其他国家的关系

这本书的作者阿巴斯·阿马纳特出生于伊朗,亲历了伊朗现代史上诸多大事件,用了20年的时间来研伊朗史,把对伊朗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的体悟融进这本《伊朗五百年》中,以一位学者和一位在外伊朗人的视角,把一个深刻剖析过的伊朗摆在读者面前。

对伊朗,对中东,对地/缘/政/治/和国际局势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读。

《伊朗五百年》读后感(四):伊朗五百年

今天青花瓷中最古老、最值钱的,是中国的元青花。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元青花最多的国家并不是中国,而是伊朗。如果想看元青花的藏品,应该去伊朗的德黑兰博物馆。 讲这一点其实是想说,每个长期初中的国家都有其独到的优势,可能在经济方面,也可能在文化方面,体育方面等等。伊朗这个国家虽然经历了许多波折,同样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最近我读了《伊朗五百年》这本书,在这本书中,作者深入的剖析了伊朗的近500年的历史,同时也注意到伊朗与周边国家,与全球历史演变趋势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了解伊朗的发展历程,从而完善我们对于整个世界的认知。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太多的偶然,太多的意外,我们很难准确的预料未来,也比较难以准确的还原过去,因为我们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亲身经历这些。不过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可供我们探索。 从整体上来看,这本书大致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展开论述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朝代,朝代的变化本身就是重要的历史证明,并且伴随着朝代的更替,一个国家的其他领域,比如经济,文化都会有较为明显的改变。 从具体的内容上来看,第一部分涵盖了近代早期,从萨法维帝国的兴起和成型直到18世纪末;第二部分涵盖了漫长的19世纪,从恺加王朝的巩固到与欧洲列强的接触,再到20世纪之交的立宪革命;第三部分涵盖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直至巴列维时代的终结;第四部分致力于阐述伊斯兰革命第一阶段的完成。 我可以在这本书中学到非常丰富的历史知识,比如我们可以意识到曾经希腊也叫做波斯。波斯曾经也是一个超级大国,在与希腊的争斗之中,遭到了希腊人顽强的抵抗。 “伊朗”一词及其来源本质上意味着“我们是近亲”或“我们是表亲”。这是一种亲缘认同的暗示,暗示着“我们(是一类人)”。这些游牧民族希望通过这些暗示,把自己同高原上的土著居民及其他印欧部落区分开来。 伊朗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他们需要去面对非常多的压迫与战争,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刻,伊朗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一种独立自主的状态。对于资源的掠夺,有的时候会带来非常残酷的争斗,一个国家必须要有顽强的生命力,才能在那种内忧外患的状态下保证自己的安全。 在这500年之间,我们也可以看到伊朗进行了非常多的变革,它们也在不断的寻找更加合适的方式融入复杂的社会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作者阿巴斯·阿马纳特就出生于伊朗,作为伊朗现代史上诸多大事件的亲历者,他对伊朗的社会、文化、历史有着切身体悟。在本书中,他以学者和一个在外的伊朗人的视角,全面而深刻地剖析了伊朗,非常值得一看!

《伊朗五百年》读后感(五):从波斯到伊朗,阿拉伯地区的异类

伊朗,古称波斯,可能会让人想到《倚天屠龙记》里的小昭和眯着双眼的波斯猫,但是波斯一度被称为波斯帝国,能被称为帝国的王朝其实在漫长的世界历史上并不多见。如今的伊朗,在现代舞台的戏份也很足,两伊战争、美伊矛盾、伊核协议等等,无不牵动着整个国际社会的神经。伊朗,似乎一直以来就是阿拉伯地区的异类,但伊朗毗邻巴基斯坦,其实离我国并不远。了解伊朗,可以从这本《伊朗五百年》入手,由历史教授阿巴斯·阿马特纳撰写,对于伊朗历史的空白,可以通过本书来填补。

大多数非专业人事对于伊朗历史的了解几乎为零,《伊朗五百年》从1501年起一直到20世纪末,五百年的时间,1000页的篇幅,也许不能涵盖所有的内容,但通过历史发生的重大事件、文化宗教的演变、统治体制的变化等,大概可以对伊朗有全面的认识,也能从宗教、地缘、石油、战争、革命中看到,是什么在左右伊朗的命运?

中东国家几乎就是石油致富的代言词,伊朗同样不缺石油,1908年,伊朗首次开采出石油,也被源源不断地运往一战的现场。冷战时期,美国将伊朗视为制衡苏联的重要盟友,而1979年,震惊世界的伊斯兰革命让伊朗站在了美国的对立面,并且持续至今,之后就是人们熟知的两伊战争和伊核协议,包括在今年的俄乌冲突,也可以看到伊朗活跃地发言。与其他靠石油默默赚钱的中东国家不同,提到伊朗的第一反应,并不会是石油。

再往前,伊朗也是战火不断、分裂统一、帝国崛起等各种历史大戏的舞台。“伊朗”这个称谓来源于伊朗语“Aryanum”一词,是指雅利安人的土地,这也凸显了伊朗历史的叙述模式:暴力的反抗、宗教的矛盾、不同性别和社会阶层之间的规范、文化的繁荣与流动、历史记忆的争夺和重塑,而伊朗是极少数没有被强势的阿拉伯语所吞噬的文化圈之一,伊朗人也没有完全放弃前伊斯兰时期的文化记忆,可以说,伊朗是伊斯兰教比较纯正的传承,虽然经历了内战、革命、被统治、统治阶级更替等打击,但伊朗宗教文化也一直被延续至今,并且在现在也深切影响着整个国家的习俗,是少见的政教合一的国家。

从波斯到伊朗,位于亚欧大陆交界的中东,是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伊朗五百年》带读者入门伊朗的历史,15世纪之前的伊朗也有很多故事,而现在伊朗的故事仍在继续,了解历史,可以有助于理解现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