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谢女士 谢女士经典读后感有感

谢女士 谢女士经典读后感有感

《谢女士 谢女士》是一本由谢舒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谢女士 谢女士》读后感(一):陈丹青:近乎小说的记忆

海外华人写下的闲书,多多少少,近年或许常在大陆出版,照实说,我很疑心这类闲书会有多少读者。早先的留学生文学、晚近的移民写作,虽则多有可写可说者,甚或夹带不少传奇,然与中原产出的文学一比较,究竟是边缘而零落的经验,不易捉拿人心。换在二三十年前,有谁去了域外,写了什么,发回来,读者尚有一窥留洋生活的好奇心,现在呢?

现在是连纸本书的读者亦告零落而边缘了。就我所知,倒是越来越多活在异域的中国人,稍有闲暇,便即忙着搜寻网络,打探母国的种种八卦——“讯息”,如今比“阅历”更能传播生效,俘获读者,谁还果然在乎他人的阅历么?曾几何时,一个人的阅历(不管什么阅历)恐怕等于讯息,而讯息(不管什么讯息)将要替代人的阅历了。

论阅历,五〇后四〇末这茬人,可谓多矣。有如一组庞大过滤器的经过之物,我们集体穿越了红色年代、饥荒岁月、“”风云、上山下乡、高考回城等等大戏,最后,若干事主居然得了机票,飞出国门……在这大抵相似而角色各异的共和国剧情中,眼下,我们无可抵赖地老了,人人肚子里一长串记忆,一大堆故事,感触、感慨、感悟,更是说不完——谢女士,便是其中一位,不但身份典型,阅历也典型。

谢女士是红二代(因此她对政治运动的切肤之痛,其实有甚于平民),是下乡知青(因此她对穷乡与穷人的认知,或许有甚于她的革命父母),是军区文工团演员(因此她免除了那代人普遍的自哀自苦,成为蹉跎路中的骄子),她也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文学兴起后的热情书写者之一(因此她发现自己除了表演,更热爱表达:十多年前,我曾有幸读到她的长篇小说的打印稿),经她坦然而生动的自述,出国后,她也曾出入于多数留洋者曾经出入的故事情节:做保姆、当雇员、求职、失业、创业……终于她渐渐地与夫婿相偕成为平心静气的成功者,在闲适而自尊的晚年生活中,坐下来,搅动记忆,写出这本书。

海外华人写作者(女性居多)大抵都有一种被海外经历所赋予的倾诉欲,加上无以安顿的前半生记忆,我们个个觉得仿佛做了两世人。人生一世,可记可述者已然太多,何况两世!这真是写作的财富,而也是写作的难:倾诉什么?怎样倾诉?倾诉给谁听?谢女士是练过长篇小说的写手,她会观察,而且存着太多的细节,她会将细节悄悄连接这代人多到近乎错位的身份与记忆,然后,在她自己的种种故事背后,读者或许能在谢女士的个人经历之外,读到些别的什么。

那是什么呢?这可要读了之后,才能感知。

而女性下笔不免有啰唆之弊,爱写作的女性一朝出国,尤有说不完的话——往好了讲,便是笔调的细腻、度人的体贴、处事的认真。我不敢说读了此书的每一个字,但谢女士记性之好,兴致之高,我是宁可当中短篇小说读。如今我已到了读不进小说的年龄,反而是讲述真人真事的散文、随笔、记述——我不知该怎样定义谢女士的体裁,也不在乎她是用的什么体裁——能使我读下去,并在谢女士亲历的异国琐碎中,读到些别的什么。

那是什么呢?这也要读了之后,才能感知的。

我期待谢女士或者可以走回小说的创作。多年前,我曾给自己杂乱的记忆写过数十篇短稿,题曰“多余的素材”,意思是说,我没有使这些素材成为小说的本领。现在,谢女士的私人故事使我无端觉得,她有可能走近,以致,几几乎进入小说的门槛——譬如纽约江湖的镇江老板仍然惦记深埋故里的金子;譬如死于骨癌的“小曹”,早先曾经是怎样一个人;再譬如谢女士对我描述“”抄家时闯进家门的同学中,有一位是如何的英俊……那是小说呀,谢女士!虽然起步已经嫌迟,但我辈今世所能亲历或目击的往事,想起来,写下去,是都可以当作小说看待的。

不记得是谁的话了:“小说,是前世的记忆。”真有所谓“前世”么?当我们这些活了两世的人写下亲历的种种故事,搁笔复读,常在当世与隔世之间,恍然迷失,将信而将疑。不晓得谢女士成稿之后,是否有同样的感慨。

2016年6月30日写在乌镇

《谢女士 谢女士》读后感(二):诚觉世事尽可流传

旅美作家谢舒的《谢女士 谢女士》,封面冠之以“纪实随笔集”,我揣测之所以加上“纪实”二字,一来当然是因为其非虚构性,二来是因为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随笔”,借用陈丹青在序言中所感叹的,“宁可当中短篇小说读”。

这一个个堪称传奇的故事,并不都很完整,只是借作者的一双慧眼,窥得其中几个片断,就足以令人意犹未尽、感喟不已。书中处处可见作者的身影,或是亲历者,或是旁观者,或是转述者……也常常如“太史公曰”般的,在文后投入而饱满地评价上几句,让读者在阅读中所生发出的诸般感受,有一个和作者一道缓冲、共鸣、唱和的过程,这也是本书的迷人之处。

集纳24篇文章的小书并不厚重,封面素雅清淡。然而打开它,一篇篇地读下去,才发现那些普通人的际遇传奇,那些时代行进中的潮汐回响,都酽酽地浓缩在这本小书中,历历在目,声声入耳。

在这个物质和精神都可注水稀释催生泡沫的时代,这种浓缩倍加可贵。有一些真真算得上是写小说拍电影的好素材呢,场景、情节、主人公一应俱全,有悬疑,有伦理,也有爱情。

——羊头湾“顶好”饭店的朱老板,来纽约多年,一直埋头打理餐馆,但心心念念祖辈埋在镇江老宅的黄金。原来当年,在镇江开酱园的祖父携全家离乡,不曾想一去不回。祖母弥留之际,留下了没头没脑的一句“老宅子埋了金子”,自此也把心神不宁留给了子孙。后来,朱老板曾回国探亲,其实主要是探房,老宅早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朱老板几番努力也难再收回。老宅里到底有没有埋着金子?怎样才能不动声色地挖出金子?这个念想细若游丝又坚韧无比地盘踞在他的人生中。作者悲悯地写道,“我知道他找不回来,第一次听他说就知道找不回来”“像光阴找不回来”。(《埋在镇江的黄金》)

——1948年,十五岁的南京少年殷志鹏辞别父亲,辗转中国台湾和伦敦、纽约三地求学谋生,艰辛备尝。其间,留在南京的父亲殷福海写给他一百多封信,封封全是一句话,要钱!随着儿子学业有成得以谋职,父亲的愿望也从“日常生活,非肉不饱,非帛不暖”“买一条羊毛围巾,以御寒流”,到期望“临水结舍”“不知可有此薄福?异日望儿大力支持玉成”。殷父虽为城市贫民,但字体漂亮,文辞清越,要起钱来引经据典。殷志鹏一派天真纯孝,奉养父亲终年,并在父亲八十冥寿之际选出书信九十一篇,撰成《三地书》出版。“你要知道咱们只有今生父子,来生不会再是父子。父也长寿未死,今日才能享受你的润泽”。作者摘录至此,不禁长叹:“这话从一个父亲的嘴里说出,真如闪电在天,霹雳走地。不信来生,唯有今世,子不养父,天地不容。”何其痛哉!(《饥饿的父亲》)

这样的素材在书中俯拾皆是,偷渡者小江分秒必争地工作,为自己和客死异乡的弟弟还蛇头双份的债务;来俊和K之间的滴水之恩和涌泉以报;阴差阳错两获巨额赔偿依然一如既往跑外卖的大智若愚的阿海;推拿师周老太还是京城名中医周府小姐的时候,曾穿着盐水浸泡过的棉袍出城,给抗日队伍秘密送盐……

虽然不是职业写作者,但谢舒确是个写故事的高手,文辞简洁利落而又生动传神,譬如朱老板一生未改的镇江口音,见字如闻其声。

她也是个发掘故事的高手,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谢舒,正如陈丹青在序中所说,他们这一代人,“集体穿越了红色年代、饥荒岁月、上山下乡、高考回城等大戏”“她会观察,而且存着太多的细节,她会将细节悄悄连接这代人多到近乎错位的身份与记忆”。

除此之外,作者自称对艺术家抱有天生的好感,她写到了木心吟哦出“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的纽约皇后区杰克逊高地,写到了著名中国画收藏家邓仕勋因不舍一幅藏品而梦中哭醒,也写到了作曲家王黎光早年的一次美国之行。这使得本书因作者的阅历、才华和性情,而呈现出一种纷纭多姿的面貌。

作为上世纪60年代末上海“小东楼”沙龙的过客,谢舒流露笔端的深挚而厚重的家国情怀就不足为奇了。《一个面》《迁葬》都是她从报刊上获得的零星讯息,却激起她极大的兴趣去搜索寻访,尽最大可能地还原出历史面貌。

《一个面》讲述了华人餐馆菜单上习见的“Yat Gaw Mein”的由来,竟是一个普通民众滋养革命的故事。孙中山呼吁革命流亡纽约期间,开面馆的华人妇女黄二嫂竭诚接待,吃面免费,并在面中加上馄饨,这个后来加入同盟会的妇人,人称黄蔡氏,并没有留下名字。

《迁葬》从美国小镇为动迁中发现华工遗骸,千方百计寻找后人并隆重举行迁葬仪式这一事件,再现了一百几十年前从广东福建来到美国修建太平洋大铁路的悲惨而壮观的场景。“正如无法考证究竟有多少华工埋在枕木下一样,我无法肯定也无法否定我是他们的后代”。

及至在史料中搜得一张当年华工的照片,那和作者广东淡水籍母亲似曾相识的粤人样貌,作者情难自已,“我就是这些历经千辛万苦的华工的后代”。

还有,书中也感佩万端地描写了心系故国的海外华商群体,如和吴健雄夫妇一道创办江苏同乡会并为此多年奔劳的周先生(《海外一座桥》),筹划在西方世界拍摄反映“南京大屠杀”电影而奔走的萧先生(《此愿未竟》)。

在时间的长河中,一切都是瞬间,一切都会过去。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写,“许多在我生活中经过的人,都留下印记,会在多年后反复回到记忆中,在只有我看得见的地方,像对我说话,却欲言又止。他们经历的人生都藏着层层复层层的含义、隐喻和昭示……以零碎的片断补贴时代的大景观”。感谢作者把这些相遇、往事、感怀写了下来,因在她的笔下,诚觉世事尽可流传。 (魏方)

《谢女士 谢女士》读后感(三):看见不一样的历史

海外作家,尤其是生活在风云际会、思想包容开放的美国的旅美作家,因其海外生活缘故,见识、视野、角度、思维更加丰富多元,故呈现出来的思想、价值、观念等与国内正统的不同。海外作家中,写异国情调者有之,写海外生活挣扎奋斗者有之,写传奇故事有之,唯反思辛亥革命、国共风云等近现代史影响的,寥若星辰。一来这样的题材不是很讨喜,二来这样的题材不是每个人都有相应的思考深度。

《谢女士 谢女士》就是这样一本罕见的反思国内历史的书。谢舒颇有点“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味道:身在纽约,心系故土。

《谢女士 谢女士》之所以引起一些人的反思、共鸣、讨论,不在于所谓的大历史描写。这跟龙应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不一样。《大江大海》是历史资料,是史海钩沉,是系统详细的展现1949的影响余韵,而《谢女士 谢女士》不过是一本散文随笔,只有几篇写到1949的回响,但并不深入,只是因见到历史人物引发的诸多感慨。除了1949,《谢女士 谢女士》还写了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移民故事,比如说在国外的文化收藏等。

《谢女士 谢女士》引起现在的反思、共鸣、讨论,我认为,原因在于通过一个小角度看到不一样的历史。这个历史,跟我们正统泛泛解释和理解的不一样,她深入脊髓,让人反思。比如说,为她带来较大声誉的《谢女士 谢女士》,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对人性幽微的描述,引人反思。并且,谢舒的文章非常有特色。

《谢女士 谢女士》有一个共同主题:悲悯。是大悲悯,不是小悲悯。大悲悯是同情一切人,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还是自己。她把人与事放在历史巨流河中去写,站在更高的角度俯瞰。于是有了《一面哥》《荣老师》《谢女士》《埋在镇江的黄金》《饥饿的父亲》《中国玫瑰》等等。

这些现在说不清是历史悲剧还是时代悲剧的事情,让人为之震撼,随之感动。

比如说《饥饿的父亲》,文章开头描写殷家父子《三地书》,“海蓝封面,蔚然明亮,拿在手上,隔世之暖沁入肌肤”,就在你欣然一笑之时,笔锋徒然转下,扑面而来全是痛断肝肠的往事。作者回望那段历史,极为冷静,写得非常节制,满文悲悯,感慨遂深,对人,对事,对时代。

谢舒散文一大特点是,大量运用细节,写出活的人与真的事,有着极强可读性。比如《埋在镇江的黄金》里镇江人朱老板、《一笔两个荣》里的推拿人,说话极为传神,形象呼之欲出。我们写东西,往往不注意细节,喜欢宏大叙事,写景状物,力所不逮,写得不准,作品建筑不牢固。谢舒描写景物器物,精准、细腻、不罗嗦。这种精准描写,在她的作品里俯拾皆是。她对音乐、诗词、书法、绘画、玉石、古董,多有涉猎,有些方面知识不亚于专业人士,但是深藏不露,一旦下笔,极准极细极专业。

谢舒的文字大气,格局大,视野宽,感悟深。下笔举重若轻,举轻若重。她的文字,干净、冷静、自制。在我看来,文字干净不容易,最难做到是自制,自制是修养也是人格表现。谢舒的文字,你看不到张扬,看不到矫情,看不到偏激,看不到意识形态暴力语言和陈旧用语。这点也是为她圈粉的重要原因。

而且,谢舒对文字特别讲究,她说,文句是有文学节奏的,或者该说音乐节奏,没有这种节奏,读起来不漂亮。遣词造句要讲究,不随便写,要写精准。写好的文字,自己读一遍,听听是不是流畅。好文字上口,朗朗的,错落有致。

她的文句,长则大河流泻,短则一刀剁下,平川走来忽见奇峰,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谢舒近来的几篇文艺评论,一反文艺批评死板教条的套路,寓学理于感性抒发之中,行文一挥而就,可见其深厚的功底、广博的见识以及对文字的轻松驾驭能力。这是多年磨就的本事。她在《人生百年常在醉》里谈到:写作是磨刀,磨出一把利刀要多少功夫?写一篇对历史、对艺术、对艺术家以及对后人负责任的文章,又是多少功夫……虽然现在人不说文章千古事了,但文章毕竟也是如山如海不能欺世的。

我们阅读作家文章的时候,并不知道他们磨刀多少年。

她的认真来自哪里?

谢舒在文章中回答:父亲应稿从不应付,字字讲究句句斟酌。

她也是这样。

《谢女士 谢女士》读后感(四):读《谢女士 谢女士》

读《谢女士 谢女士》

(一)

初见这本书时,便有一丝疑惑,到底是什么原因会让一本书的书名是一个重复的叠词。

如果只是作者谢舒文章的合集的话,那只叫《谢女士》就可以了啊。

果然,答案是能够在书里寻找到的。

(二)

《谢女士 谢女士》是旅美作家谢舒的纪实随笔集,陈丹青作序。

在那一代人里,能看到当时到美国的中国人的辛苦和酸涩。

谢舒还是正牌的留学生,到了美国之后依然也要面对做保姆、在饭店当小工这样的事情。

确实活不下去,确实艰难。

但又没办法和家里说。

所能说的,只有一切都好。

这和最近在读的《商市街》竟有一丝接近之意。

萧红在《商市街》里所描述的那种惊人的饥饿,和当时人的惊人的忍耐力。

让人动容。

即便到了谢舒那个年代,中国人身上的这种忍耐力依然还在,并无丝毫的衰减。

那些偷渡客,面临的境遇更加艰难,少小离家,老大未必能回得去,所求的也就是自己的下一代能翻身。

不但有艰难,还有生死。一个年轻的性命,就因为没有身份,被锁在饭店里留夜而死于火灾。蛇头却不会因为人死了而不要偷渡费,他的哥哥要拼死拼活的去挣两倍的钱。

谢舒自己也不知道这些人最后怎么样了,他们还好不好。

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候永远也不会知道结局。

这才是生活比故事残忍的地方。

(三)

谢舒的父母原本挺有身份,她小时候见过世面,长大后又吃过很多苦。这样的人的文字里有悲悯和豁达。

当她年轻时面对自己做保姆家的孩子时,由衷的想要把她当做自己的孩子带,但话一出口,就被美国妈妈担忧她会拐卖她的孩子。

文化差异大体如此,每一个旅居国外的中国人,大约都会面临类似的境况吧?

那时联系没有现在这么方便,打个电话耗费不小,偶尔能赶上打免费电话的机会,大家都争先恐后,事前的期待,事后的回味,错过的后悔都能在这本小书里看到,匆匆写过,不着痕迹,那种怅惘,映染眉间。

家乡树下埋着的黄金,一辈子再没见过。

家乡道边伫立的老人,一辈子再没见过。

没有钱回不去家,有了钱又忘了本。

滴水之恩涌泉报的实诚人,和滴水之恩当做涌泉恩的促狭鬼,饶是远渡海外,依然不能免俗。

这是一本美国土地上的中国事,一百年来,没有变过。

(四)

原来,这书里有两位谢女士。

谢舒是其中一位。

另外一位年长的谢女士,叫做谢继群。

两位谢女士有着相似的经历,和相似的遭遇,所以在这种相似产生了际遇和缘分。

因为同在异国,这种同姓之缘,又显得尤为珍贵。

所以才会被作者和编辑选为书名吧?

(五)

随笔里描述了一个男人,初到美国时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一边打工一边睡地铁站,和很多很多流浪汉在一起,赚来的钱就放在包里,包当做枕头。

钱没丢过。

后来,找工作,先问管不管住,管,就干。

凭着艰苦卓绝,这人翻身了。

欣慰的是,他的儿子没有嫌弃父亲的出身,而是具备和父亲一样的冒险精神,成年以后,独自离家,自己闯荡。

认为父亲是个英雄。

(六)

陈丹青在序里说:“小说,是前世的记忆。”他其实也记不清是谁说的。

这部书,是当世的记忆,前尘过往,袭上心头。

现代中国人大多没有文化上的根,少有人有止有定,心念纯一。

大概,这也和漂泊异国差不多了吧。

二零一七年五月八日午

掩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