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莫里哀先生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莫里哀先生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莫里哀先生传》是一本由布尔加科夫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01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莫里哀先生传》读后感(一):莫里哀先生的一生:最正直的良心

布尔加科夫的《莫里哀先生传》,是之前图书市场中比较难看到的一本布尔加科夫小说作品,旧版本还是南开大学出版社在八十年代出版的《莫里哀传》,这也是唯一的中文译本。新版《莫里哀先生传》依然使用了由孔延庚、臧传真、谭思同三位译者共同翻译的译本,篇幅虽不大,但多为译者合译仍需要下一番功夫。难得的是,三位译者语言风格上统一,既译出了布尔加科夫幽默风趣的笔触韵味,也道出了莫里哀大师的悲情人生。

旧版本重新校对

《莫里哀先生传》读后感(二):迷弟写的莫里哀生平

看过《大师与玛格丽特》后实在对的想象力佩服的五体投地,看到微信读书还有他的书就都一起买了。

布尔加科夫自己该写过莫里哀的剧本上演,崇拜莫里哀可以想见。我只见过莫里哀的名字,小时候在某本文学家丛书里见过对他的介绍,只剩下法国戏剧家的印象。

除了楔子里作者回到过去对接生的助产妇说了她接生的这个婴儿的文学成就,他对后世的影响以外,后面就是一本平铺直叙的按部就班的莫里哀生平,作者全程迷弟。莫里哀是他给自己起的艺名,他本身是室内装设商人的长子,他本来可以继承家业,只是由于喜爱戏剧才投身戏剧行业,最初当然是惨不忍睹的惨败惨败,负债以致入狱,被老爸保释。他组建流浪剧团在法国各地演出,也就是草台班子一样。渐渐他以他的滑稽戏剧成名,那些他并不太在意的插科打诨的喜剧让人们越来越喜爱他,他也是想演悲剧正剧的,可是大家爱的是他的喜剧。连当时的法国王室也爱,当时是路易十四太阳王的时代。他讽刺医生,讽刺大臣,讽刺神父,讽刺上流社会的男男女女,自己的生活也是跌宕起伏,狗血一滩滩。让人敬佩的是他的第一个爱人,当时的名演员马德莱娜。

莫里哀的本名是让 巴蒂斯特 波克兰。为喜剧而生的戏剧家。大概留存的资料颇少。布尔加科夫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没什么作品评析,就是莫里哀走过的路。

《莫里哀先生传》读后感(三):僭越时空的对话

布尔加科夫的传记和他的小说一样迷人,呈现出一种僭越时空的、与传主的对话。从莫里哀的出生开始,布尔加科夫直接越过几个世纪与助产妇对话:你再也不会接生到比他更高贵的人了。又闪回到十九世纪的俄国,称他对未来好几个世纪的许多作家将产生巨大影响。在他的叙述中,“伟大的潘神复活了”,剧作家真正得以不朽。高度的预言性与前瞻性使布尔加科夫有如先知,过去重提与未来先说成为了他的基本叙述方式,时间不断交替、重现,轻盈如游戏。从出生到死亡,莫里哀漫长的一生如镜面延伸,几乎能从中窥见我们自己的影子。

我想布尔加科夫也从莫里哀的一生中看见了自己。艺术上的笑谑与喜乐,真实生活中往往求而不得。喜剧外衣下的悲剧内核:潦倒、碰壁、被埋没、被禁绝,同样在他的身上反复重现。会从此放弃写作吗,就像《巴托比症候群》所及的作家们一样。或许还有一类潜在的人群,对他们而言,不是去拒绝或放弃写作,而是整个的消失在自己的叙述与言说中,以他人的命运暗写自己,隐喻自己所追求的真理,仿佛水消失在水中。

传记的楔子里引了贺拉斯的一句:有什么能妨碍我含笑谈真理呢。布尔加科夫与莫里哀一样,倾尽一切所追求的就是真理二字。在“大地阴森如其良心”的世界,他们再也找不到比真理更干净的画布。相隔几世纪注定不会相见的人,却比任何同时代的人形成更为深刻的互文。永远向你致意,莫里哀先生。

《莫里哀先生传》读后感(四):一个成功的戏子的一生

写得很简单的一部书,但让我感触良多。1、21岁的莫里哀从全国数一数二的”重点大学”毕业之后,放弃了进入上层社会的路径、甚至不惜与富有的家庭决裂,只想成为一个“戏子”。这就是艺术家的宿命和天然的价值观,心甘情愿做一个Loser. 2、他和小伙伴们凑钱组建了剧团,还租下了一处演出场地,斥资进行改造,甚至还在新剧场门前修筑了一条可以跑马车的新马路…… 这在如今看来,无异于自杀……两年后,这个“创业”就失败了,莫里哀还因债务问题而入狱。3、接下来是长达12年的流浪剧团生涯,闯州县、过乡镇,这是革命性的12年,也是艺术家应受的苦:在生活和时间中磨炼技艺、寻求突破,与最普通的人民打成一片。也形成了真正的能打仗的团队。4、36岁时因演出邀请终于忐忑不安地回到巴黎,但此时的莫里哀已经可以让首都的竞争对手们闻风胆寒了。5、莫里哀剧团的保护者,先是御弟,后是国王,莫里哀珍惜每一个能够献媚的机会,巧妙地与权势保持合作、也保持距离。6、莫里哀的戏也是经常被禁的,这些如今看来可以说是过于简单的剧本,在那个时代却是无比锋利的刀剑,嘲讽社会权威、曝光世俗怪相。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7、莫里哀剧团的演出风格是不同于当时的主流演出风格的,莫里哀强调贴近生活的表演、反对浮夸风……看来每个时代都有反成规、反夸饰的“自然主义”运动。8、辉煌时期的莫里哀却遭受了婚姻的不幸、健康情况也每况愈下。在某天演出后吐血身亡,没有一个医生愿意来为他诊病(因为他做了太多讽刺医生的演出),也无法按照正常的宗教礼俗下葬(后因国王的指示,宗教机关才做了通融)。9、他的艺术得到了底层生活的磨砺,很接地气。长年累月的登台演出,为他的剧本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支撑。在他的有生之年,他的剧本是成功的(票房火爆、优于其他剧作家),他的表演也是成功的(很受欢迎,尤其是他在喜剧里的演出。而且他是自己剧团的台柱子,每部戏他都演),作为国王保护的剧团,他也享受到了荣华富贵和赫赫声名。这样的成就,这样的戏子,千百年来,真的是屈指可数。

《莫里哀先生传》读后感(五):他的选择

一个可以继承家业,成为富商的少年,却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家族荣耀,走上了戏剧之路。他的一生一直为他的理想而奋斗,创作出一部部经典的戏剧,最终死在舞台上。他就是十七世纪法国戏剧作家、演员莫里哀。《莫里哀先生传》讲述着他的故事,从出生到成为戏剧家,最终冷清的离世。

作者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前苏联作家,曾从事过军医、记者等工作,代表作《大师和玛格丽特》、《不祥的蛋》、《逃亡》等。《莫里哀先生传》主要记述着莫里哀的一生,通过他喜剧作品的变化,也反映着十七世纪法国社会的变化。在内容,书中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莫里哀的家庭背景,出生于富商之家,继承家业,可是却偏偏选择了戏剧之路;二是早期莫里哀的经历,十多年的“流浪”生活,吃苦、受累、贫穷,重新组建剧团,创作喜剧、扮演角色,但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三是终于重返巴黎,长期演出,莫里哀的作品内容有所转变,从在外认识社会生活的情节滑稽喜剧,到指向社会问题的讽刺喜剧,当与宗教、封建势力作斗争时,他的戏剧达到了全盛期,他的晚期作品以滑稽剧和芭蕾舞剧为主。在写作上,作者采用倒叙开篇,很容易进入主人公的故事,同时还夹杂着戏剧作品中的情节,翻译流畅。

莫里哀,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出生时就被邻居预测着未来,可是他没有按照家人的期望,选择了自己的梦想—戏剧舞台。为了他的理想,他放弃了身份地位,穷困潦倒;为了他的理想,欠债无数曾入狱被父亲救出,可是他依然坚持着他的选择,离家出走,进入“光耀剧团”。可惜,动荡的法国,欧洲的战事,却使剧团垮台。莫里哀依然没有放弃,他从残存的人员挑出团中忠实的骨干组成新的团体。他是一个活在戏剧中的人,凭着这种热忱,很多人愿意跟随他。

莫里哀选择了戏剧,他实现了理想,为之付出了全部的才华。为了生存,他带领剧团在法国外省各地演出十多年,他自己创作兼演出,同时要管理团队,他的喜剧让人惊叹不已,早期的代表作《冒失鬼》在佩日纳斯演出,引起了居民的热烈反响,《情怨》在贝济耶首演时就获得成功。莫里哀从“流浪”得到国王路易十四的赏识,重返巴黎。

莫里哀在创作内容上进行了选择,他的作品有着明显地变化,反映着不同的法国。他的选择也遭到了教会、封建势力、贵族、资产阶级等的批判与阻挠。《可笑的女才子》讽刺着上流社会贵族的矫揉造作,无聊,很快被禁演。后期的《伪君子》矛头直指教会,揭露教会的虚伪,骗子。他的作品也造成了他死时的悲凉。

作者笔下的莫里哀没有太多自己的色彩,他很客观地讲述着这位伟大的欧洲戏剧家。我在读时,不禁为莫里哀先生的每一步选择而敬佩,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有这么大的勇气放弃所有而追逐自己的梦想,也是他的坚持,才成就了伟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