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蓝色笔记本读后感锦集

蓝色笔记本读后感锦集

《蓝色笔记本》是一本由[俄] 丹尼尔·哈尔姆斯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蓝色笔记本》读后感(一):为庸众画像

儿子带回来的书。

不了解作者何人。翻开书跳过总序译序,直接读的小说,开始的30篇是偶然事件,都是一两页一篇,读起来完全摸不到头脑,非常无厘头,或许是几个人争辩7还是8 在前头或许是捉蚊子呢还是捉猫?又或者带上眼镜有松树,怎么摘掉没有呢,也许三行也许二十行。还有普希金果戈里互相绊脚。

超出我的阅读体验的书。小说?这是小说?这是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小说。

返回前面度译者序,原来这是先锋小说,作者哈尔姆斯一直湮没无闻,最近才又被挖掘声名鹊起。又跑到豆瓣来找评论,看看其他人怎么读的,我倒是觉得让德文字有启发,当抽象画来读才好,毕加索的后期画不就是这个视角下的眼睛,那个视角下的鼻子身体,初起时看着怪异,看多了就和谐顺眼多了,印象更深。

抱着这种想法重读,很多短篇确实滋味不同,看似荒诞不经的场景如果抽离出来难道不是某些场景的再现么?只是他在30年代就表达了。简单的几个句子胡乱重复,就像生活里某个瞬间,被解剖然后换个样子写出来。盲从的爱热闹的庸众,无知又麻木上演一出出悲喜剧。

更多的就像脑子中的胡思乱想被他记录了下来,也许有意义也许有深意,就是这么没条理的记录,因为短小所以读起来不累,文字生发画面,还想一读再读,想挖掘出文字背后的深意来,或者想看他还会开出什么脑洞,怎么调侃俄罗斯的那几位大作家,以及生活中的你我。

这本书对我是阅读中的超新体验,推荐体会。

《蓝色笔记本》读后感(二):需要了解背景才能读得懂的书

我不太熟悉俄罗斯文学,其实并不大能深刻理解他诗歌的含义,更不能去剖析其中的深层次含义。但诗歌中会出现很多我们认识的名人名字,是一种调侃,也是一种孤漠。哈尔姆斯的行为及成就在当时是无法被时代所接纳的,对更多人了解他的是儿童作家,虽然现在也正在慢慢被人所熟知他带来的革新意义,但还没能达到相应的重视度。而他的诗歌创作正是沿着“异样文学”的创作思路,以结构上的混乱和事件的荒诞性刺激读者的感官神经。

但我去了解了一下哈尔姆斯,在他的短篇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死亡,这是他特有的戏谑风格,但不过是一种策略,用以展示人性现实的黑暗成分。作品中无法理解的失踪事件,和漫画式的暴力场面与20年代社会人性的实质行相不悖。暴力和荒诞描写贯穿其所有人性主题,其喧闹的风格表象下,潜藏着他将其嘲讽美学解构与其后更为黑暗的成分相结合的高度技巧。

他的很多故事里的人物都是松散的,直到最后才能点题,甚至有一些故事到最后也能让人一头雾水,除非理解到其中的深层次含义,比如《街上发生的事》、《坠落的老太婆们》等等,我透过其他专业人士的分析再回过来去看诗歌的时候,才有一些思绪。

他拆解一切传统叙事的牢固支撑,将它们分崩离析,在作品中刻意淡化具体时代和具体的社会背景,其笔下的梦境、窗户、公交车、道路和楼房,从来不与具体的空间形式相联系,这使得他的讲述如梦的呓语一般模糊不定,同时又获得了普遍的、永恒的意义。他关注的是所有的人在普遍的社会中所面临的生存境遇,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和情感诉求。

这些故事中不安的成分越多,作品的荒诞意味也就越重,最终你会发现,个体的存在正挣扎在这样荒诞的泥淖里不得解脱,直到没有征兆的死亡突然到访,结束这意识浅薄的生活。但于我们来说,很可能看到结尾会想到:怎么就走着走着就死了、为什么毫无征兆地打架……这些都需要我们了解了哈尔姆斯的特色和背景才能更好地去读懂他和他背后的荒诞文学。

荒诞文学更多地是反对戏剧传统,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通常用象征、暗喻的方法表达主题;用轻松的喜剧形式来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所谓的荒诞,就是各种不可知力量相继作用的结果。从哈尔姆斯作品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躲藏,不安的生命真实感和不起眼的细节。虽看似怪异荒诞,但其背后都是不可获知的讽刺或教育意义。

最后——暴露我的无知:只能读得懂很少少的我将会持续关注关于他的书~

《蓝色笔记本》读后感(三):成年人的脑洞碎片

成年人的脑洞碎片

文/米雪

儿童的想象丰富,未曾经历世事艰难、人间坎坷,他们的脑洞大开,天天都有数不清的“为什么”问题。丹尼尔-哈姆斯就是一位出色的儿童作家,他的很多儿童文学作品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一时家喻户晓。所以,当哈姆斯的脑洞对准了成年人世界的时候,他又变成了荒诞派作家。

这一位被誉为“荒诞派”先驱的哈姆斯,是俄罗斯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同时也是“真实艺术协会”创建者和重要成员。他的作品风格与我国读者普遍共识的俄罗斯经典文学不同,他的作品充满荒诞,意识流,蒙太奇,语音拼贴,情节模糊等,确切的说,很多短篇小说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或者真正意义上的主角,是俄罗斯文学“异样文学”“异样小说”代表之一。尽管有的短篇小说短的就像个脑洞碎片,但因为是着色于苏联时期的语言片段,它们本身就有很多不言而明的意义,而哈姆斯的遭遇更类似于中国清朝时期的“文字狱”,更可能深远的文学延伸在他37岁时候戛然而止。

《蓝色笔记本》是哈姆斯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共分成三个部分,《偶然事件》,《蓝色笔记本》,《老太婆》,前两个是短篇小说集,后一个是一篇中篇小说。而封面黑色底色和金色的字体,一如俄罗斯文学的深重和冷峻。

在他的笔下,有普希金、托尔斯泰这样的大人物,也有连名字都没有的单个的个体,孩子,老太婆,教授,天才……在《愉快的孩子们》里,尼古拉一世,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里,莱蒙托夫,车尔尼雪夫斯基,赫尔岑等大人物,无论是真实生活中有密切联系的还是毫无关系的人物,在他的笔下,顶着这样的名字充作了這篇小说的人物,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本来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故事,然而人物们披上了各色大人物的着装,看起来既荒诞又有趣。好像整个苏联的大人物都是愉快的孩子们。他们做的事情都是孩子们做的事情吗?好像是,也好像不是。小说里发生的事情是真的吗?有真的,也有假的。

哈姆斯的小说不仅故事的情节和人物与众不同,就连小说题目也有很多出人意料,夺人眼球的。如《“喝醋吧,先生们。”舒耶夫说》,《安德烈-谢苗诺维奇朝水杯里吐了口痰》,《一只苍蝇撞到了一位奔跑着的先生的额头》,《电车驶来。车里坐了8位乘客……》等,这先声夺人的题目,一如哈姆斯的创作风格,荒诞不经,语言经常断片儿,既存在,又另类。

在电影《头脑特工队》中,“快乐”唤醒了小女孩潜意识中可怕的小丑。而哈姆斯的经过扭曲、变形的简练文字,描摹了世间百态,就如同那个可怕的小丑,正是人们最真实的内心反应。他的小说,是长期压抑之下人们的潜意识的再现。

他的小说更像是以苏联为底色的一张画纸,哈姆斯拿着饱满墨的画笔任意挥洒,飞舞的墨水在画纸上氤氲开来,加上他的那些随意写出的各种笔画,构成了哈姆斯的小说原材料。当他需要讲这些思想深处的本意表现出来的时候,就拿一把大剪刀,咔嚓咔嚓,将带着底色画纸裁剪出来,这个小说或许只有头,那个小说或者只有尾,抑或是无头无尾的意识片段。虽然是英年早逝,但是思想却更长久的闪光。

《蓝色笔记本》读后感(四):《蓝色笔记本》——奇妙怪诞秀

《蓝色笔记本》——奇妙怪诞秀

哈尔姆斯是个挺陌生的名字,我记得第一次看到他实在译言古登堡计划的推荐上。而《蓝色笔记本》是他的短篇小说结集作。

哈尔姆斯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写过剧本,并以儿童文学闻名;但他的写作还有怪异的一面,就像这个名字可能是对福尔摩斯(霍姆斯)的戏仿;在星光灿烂的俄罗斯群英中,他属于特立独行的一支,即“异类文学”。

概括的话,就像是达利、夏加尔等现代画家的画作用文字描述一样;就像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画一样,将寻常事物解构、重新拼贴组合以形成一个与现实类似而格格不入的怪诞画面;读起来可以说不知所云,真就是草草翻过;而翻过之后也想不起来有什么具体的故事,只有一种模糊而怪异的印象,就好比看到康定斯基的绘画,能感受到一种情绪、一种律动,而具体画了什么?谁知道!我觉得用画家的作品概括比较贴切,因为不懂该用什么文字描述。

专业的文艺评论家概括的就不一样了:“他的作品没有宏大的社会背景和对自然的细致描绘,不再探讨人类社会的普遍道德现状,甚至也很少涉及宗教,缺乏可读性较强的故事,经常与经典文化发生脱轨和断裂”,而丹尼尔的笔记则说:“我只对胡说八道感兴趣。只对那些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东西感兴趣。我希望生活呈现出荒诞的一面。”

书中有不少拿俄罗斯文化人物开玩笑的小故事。普希金和果戈里两人没头没脑地见面,互相绊倒互相咒骂,不就是台滑稽剧吗,要不是这两人的名声,还挺无趣呢;而《普希金生活中的笑话》是一个个不知道哪里好笑的笑话,就是轶事吧;《愉快的孩子们》称得上是集大成作,就是这帮俄国名人大狂欢,普希金、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悉数出场胡闹——没错,这些事不懂究竟有没有发生过(多半没有),而这么滑稽怪异的场景却能如此一本正经地讲出来,何况还有一些真实事件穿插其间,真是煞有介事——反正我知道胆小的屠格涅夫跑到巴登巴登去了。

《老太婆》这个中篇小说又是这些短篇小说的一种提炼、概括之作:说不上有什么故事,就是“我”(如果根据写作这点带入丹尼尔好像有不少乐趣),一个好像文思泉涌的作家的生活:写几行字,遇到幽灵般的古怪老太婆;偶然遇到迷人的女子却不知怎么的就分开了;最后带着箱子“处理事务”,虽然在车上,却如穿过一片荒原。整个故事就是这样,也说不上发生了什么。

这就是丹尼尔眼中的世界吧:“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不幸的人,他们在生活中处于他们本不该占据的位置”(《教授妻子的命运》),所以“完全正常的教授妻子坐在精神病院的床位上,手里握个钓竿,在地上钓看不见的鱼”;就是这些不称其为故事,应为画面的短篇小说或者说断片,其实是关于存在、虚无、生活、理性、感性的种种狂想,就是他对日常生活的看法:解构、拼贴、再组合,将怪诞成为常态;而一些关于哲学的思考(即存在、虚无等等)也贯穿在文中,也有的篇幅会探讨,有些更晦涩,而有些则用短小幽默的小寓言道出一种无意义;而这些小说也可能不过是文字玩笑,不但看着无聊、费解,本身也并没有什么意义,而评论家过多的阐述和理解,可能就是玩笑的一个部分。

就像以前看到卡夫卡笔记一样,我都没看懂。而又一想,如《狂人皮埃罗》也是这种构造:细想很厉害,但是就是不知道在说什么。

《蓝色笔记本》读后感(五):他之言

林亦霖

这本精致的书有个很好听的名字——《蓝色笔记本》,正如其名,书中的内容像是记录在笔记本上的随想,或是敏感尖锐,或是一针见血,都带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格。

正文的写作时间大多是在一战后,到二战的前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俄国在此期间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轰轰烈烈。所以,大多数的文字是对于人性的思索。当社会趋于安定,此时笔者的手中仿佛有了一面镜子,透视着周围的一切,虽然部分可能略显荒诞,但细细思索来都是他对于生活的见解。

整本书由很多个小的故事或者感想组成,有的很深奥,有的很浅显。有的写得很长,人物个性很丰富;有的寥寥数字,言简意赅引遐想。颇有点《伊索寓言》的味道。倘若说欧美的文字是侧重一语双光的幽默,中国的文字注重于可意会不可言传,那他的书透露出“高冷”之范儿。很多文字看起来平平,再看还是平平,可当你想了下,哦,是这个意思。对,他的文字需要去思索。根据内容书被分为三个章节:偶然事件,蓝色笔记本和中篇小说。从三个不同的侧面来反映他对于当时俄国社会的见解,偶然事件是他对于生活中现象的反思;蓝色笔记本是从身边的人物入手,以不同人的视角看待社会、看待生命。

给我印象颇为深刻的便是开篇的“偶然事件”和后期的“老头儿之死”。虽然看似两者毫无关联,但都是对于人生的一些见解。“偶然事件”中描绘了很多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有些人在做寻常之事时便意外去世了,还有些人在春风得意时命运便同他开起了玩笑,让他由天堂跌入谷底。看似荒诞的简单情节,却向人们诉出人生的种种的可能。人生的“可能”和“不可能”,“幸运”和“不幸运”之间有时差的不是运气,仅仅是“偶然”。不同的事情,同样的结果;相同的事情,不同的结果。“发生”和“未发生”之间隔着那个“偶然”,他想提醒人们注重于那些寻常,和中国的“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有着其曲同工之妙。荒诞和真实的距离,也就是偶然和必然之间的距离。顺境时,不可得意忘形;逆境时,不要自弃自馁。这就是“偶然事件”后他希望人们拥有的平常之心。

“老头儿之死”是全书的一个亮点,他在经历人生的种种幸与不幸之后开始思索死亡的意义。于是,这篇文字变应时而生。老头即将迎来生命的尽头,可是文中出现的关于“死”的征兆都颇有意思,他的身体中掉出了小圆珠、小方块还有金属棒,就像老去的汽车,一个一个部件坏掉,最后停止运作。他以形象的语言道出人生命的终结,读起来少了些心酸,多了些感悟。尘归尘,土归土。这段描写死亡的言语颇像古希腊时期那些朴素的唯物世界观,人本物质,归于物质,死后虚无。简单而朴素的道理,生动而形象的言语。颇为精妙地联系在了一起。

书中其他的文字,也有着他的“高冷”感觉:高于他的文字功底、一双洞察世间的双眼;冷于他的理性见解、一双揭示虚伪的双手。

他的言,他之言,就像那蓝色的笔记本,蕴含着他的思索,在金色的文学长河中,永恒闪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