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鸟度屏风里》经典读后感有感

《鸟度屏风里》经典读后感有感

《鸟度屏风里》是一本由周进著作,重庆出版集团 北京华章同人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1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鸟度屏风里》读后感(一):安广坐,列雕屏——《鸟度屏风里》

安广坐,列雕屏——《鸟度屏风里》

《鸟度屏风里》读后感(二):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新书,拿在手里有种易碎感,像是千百年的历史的厚重从书中满溢出来,只能小心翼翼地端在手中。镂空的书封下面是蓝色的花纹,犹抱琵琶,羞羞答答。

对于屏风,印象最深的是在看《刺客聂隐娘》剧本时,“田季安一醒看着胡姬,放下药盏。胡姬近身依偎于旁。婢侍们已逐一退下,此时烛火减少,但胡姬感觉犹有人在,回头,赫见黑衣女子就伫立在琉璃屏风前,惊呼出声。”印象深刻是因为,电影中这个镜头实际上是个红色的纱帐,镜头无比美丽,此帧还被选做了电影的日本的海报。“琉璃屏风”美中还有一丝坚硬感,纱帐的朦胧和起伏,不会让人物的窥视有距离。所以屏风,是一种让人产生距离感的美丽的装饰。

《刺客聂隐娘》电影中,纱帐代替了剧本中的琉璃屏风

《鸟度屏风里》读后感(三):纵横古今的屏风文化

说到屏风,其实现代已经没有这种文物了,但是屏风这种珍贵的文物,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从远古时代到清朝,屏风的地位举足轻重,今天这本介绍屏风的书就是来细说屏风的文化。

中国最古老的家具是什么,你绝对想不到,竟然不是凳子,桌子,床榻,案几,而是这美丽而有韵味的屏风,屏风的说法是从汉代开始叫的,原来叫的是别的名字,而不论诗中,还是史书中,总能看到屏风的身影,而屏风的意义和地位也随着朝代更替发生着变化。

在古代,考虑通气问题,有了窗户,而下雨天怎么办,于是古人想到了一个遮挡的东西,这也是屏风的雏形,而慢慢,屏风从一堵墙,到青铜器,到木器,到玉器,发生了形态和质的变化。到了封建社会,更是成为帝王身份的象征,好像没有屏风不足以显示皇族的高高在上。

而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屏风也逐渐兴盛了起来,虽然不如皇室的豪华,但也有简单的美,而屏风作为房间里的遮挡物,也成了杀人和幽会很好掩藏地点,所以屏风的故事也有很多。

不深入其中,似乎都忘记了,在这些历史事件中有屏风的一席之地,从荆轲刺秦王的屏风救了秦王,到项羽刘邦的屏风中跳出一人意欲谋杀,屏风的重要似乎才被大家所发现,而随着时代的更替,又相继出现了布屏风,屏风上可以画图,题字,而这成为文人雅客争相献宝的利器,而屏风似乎也变得柔软多情了起来。而跟随着一代代屏风的更替,似乎也看到了文明的一步步推进,而这屏风也与名人轶事联系了起来。

而不读这本书,似乎从没想到原来关于屏风,还有这么多的事情,而屏风的一步步更替,也代表着时代的进步,读屏风的历史,似乎也窥见中华五千年的一角,而这些屏风里的阴谋诡计,和屏风表现的气节和精神也随之映入脑海。

而本书装订优美,结构分明,其间更配有古代的名画插图,给以我们不同眼界的屏风,觉得屏风似乎也代表着一个人的品性,有清廉过头的,有会生活的,而一个小小的屏风也将他们从茫茫历史中重新带出来,这也是一种缘分呢。

而屏风的历史,你知道的,不知道的,注意的,没注意的,都值得你好好读读,因为这是我们的屏风呀。

《鸟度屏风里》读后感(四):简述,屏风前世今生

鸟度屏风里 这句话,其实是出自李白 清溪行诗句,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本书作者周进是作家协会 电视协会会员 ,其代表作有 开着火车上北京

鸟度屏风里是本有关屏风的文化通俗作品,作者从屏风的起源再到屏风的发展,其中引用大量的史料故事,10多年编纂而成。

如果你对红楼梦很熟悉,那就会知道在红楼梦中有么一场景。贾蓉向婶子王熙凤,借玻璃炕屏风。说是要风光一下。可见屏风在古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尤其是有文化的书香门第之家中最为常见。

屏风最早有记录,是在有巢氏时期。 当时还不是叫屏风的,而叫是坫,其作用也是防野兽以及挡寒风的。不像红楼梦当中的用屏风来撑场面的,文化内涵更别说了,没有的。这时你肯定会问,屏风何时具有文化内涵了的,是在大周时期。

为何在大周时期,屏风也就是坫,迎来了自身的发展,其实很简单。社会的进步,城郭的出现。城市的雏形是舜时期就存在了,有句话就可以形容,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社会的发展,时代在前进。屏风的始祖坫,也慢慢地有更清晰的划分,其组成部分也分为屏座和屏芯,屏座其固定屏芯,承载重量。屏芯在大禹,殷商时期逐步被赋予了政治色彩。坫有了新的名字黼扆

它作为皇帝必备装饰品,无论是上朝处理朝政,还是皇帝要御驾游玩都少不了黼扆在身后,究其原因为了保持皇帝的威严。这时的黼扆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屏芯上增添了装饰图案,方才显示出皇帝的威严。黼扆,也只有皇帝才有,这中稀罕高级饰品,官员 寻常百姓家里都还是简单粗暴的坫。

这中情况在大周时期,就有了很大的改观,不仅屏芯多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也流入了寻常百姓家中,可以说,谁家没有这玩意就不是高雅的人。大周时期对各个文化,都有方方面面的规定,可能是因为有较清晰,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屏风恰恰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在具有防风防兽,政治因素的同时,文人为其增添了文化内涵。

之后的各朝各代在屏风上,都有体现自己时代的文化特点。屏风俨然成为了时代国家的画作,五代十国国,魏晋一直到清朝,屏风带给我们的是传承,历史文化一点点的从屏风中透出来。

我们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上下的文化大国,其文化底蕴是巨大的,值得我们去了解,去挖掘老祖先带给我们屏风之内的文化内涵。

《鸟度屏风里》读后感(五):一竖一屏风

”远古时代,屏风只是一种遮风避雨的实用工具。”首先引用简介中吸引我的一句话,一直以来就很喜欢屏风,甚至想以后自己的家一定要在玄关摆一个小屏风,每天回家推开门一定看到就很开心。

心中一直认为屏风是提升装修情调的必备工具,在电视电影中经常会看到大户人家或者皇宫的陈列中摆放着一扇屏风,一般都是白底或古卷底,女生寝室一般配“琴棋书画”图,男生寝室一般山水画和骏马图,淡雅又不损失风情,既实用又可达到装饰的作用,但是万万没想到在很久很久之前它居然是作为挡风遮雨的工具而诞生的!

《鸟度屏风里》细致的描写在各个朝代屏风的演变和功能,屏风涉及各个领域、沟通文化、设计理念等方面对屏风的历史进行了详细的描绘,深度剖析屏风的功能和作用,挖掘其后的文化背景,还原了屏风的本质!

屏风历史悠久,其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家中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等作用。现代家庭多把屏风作为玄关的遮挡,它与古典家具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装饰屏风也使房间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和宁静之感。屏风用料可以很艺术,如用红木、磨沙玻璃等,加上绸缎窗花、清明上河图、八美图等修饰。

细分屏风小到花纹,大到用途和材质,屏风可以联系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丰富起来,而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屏风的产生是家居文化的一个升华,自此开启了家居文化实用并且兼顾妆点的作用。

屏风本身是神秘的,隐晦的,层层剥开看本质,原本是用来遮挡用的,随着人们审美和需求的变化,屏风在形状和功能上都相应的做了调整。“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古代的诗人作诗也会借用屏风来表达心情,可见当时屏风在人们心里的位置,它不光是官宦富贵人家的专利,更是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可贫可富!非常富有艺术效果。

屏风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在中国历史上真可谓是,“千年风雅史,风流一丈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