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珍藏版)读后感锦集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珍藏版)读后感锦集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珍藏版)》是一本由田涛 / 吴春波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珍藏版)》读后感(一):大私

70岁的任正非,思想始终处于高度开放的新鲜状态,他最大的爱好就是阅读和交流,读的书涉猎很广,从政治,经济,社会,到人文等各方面,中外历史方面的书读的最多,同时与各色人等的思想交流更是他最重要的工作内容。

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最大的自私是无私”。人皆有私,愈是生命张力强悍,饥饿感强烈的人群愈是如此。但是,要想成就更具使命感的“大私”,就更需要自我对欲望的节制和平衡;分财则众人共创财富,财富则有持续滚动的增量;分权则人尽其能,权力则会有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即使是功名心,任正非也经常将某个自己的观点的“发明权”硬生生的转嫁予某个同僚或部署——“我要的是成功,面子是虚的,不能当饭吃”“面子是给狗吃的”,后面这句话据说是任正非父亲母亲的“名言”。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珍藏版)》读后感(二):企业自传or任正非自传?是鸡汤?!

作为一个通信行业的外行人来说,说实话,初见此书,期待值比较大。不管是华为的名声还是任老板的个人魅力,都是耳闻以久。刚好碰上boss一次偶然提起要学习华为精神,便怀着一股浓浓的兴致来读,读到中途,却又有些小失落和无聊。

从小不是特别爱看名人自传,因为看多了,觉得成功人士的优秀品质无疑也就是坚持、有毅力、不屈不挠、勇敢......总是觉得这些于自己而言只是浓浓的鸡汤味,却比不上一碗面来的实在和踏实,只给你形而上的东西,却没有方法论,有卵用?当然,人生偶尔还是需要鸡汤的,但是效果远没有一个小小的优秀习惯来的有用。

我在想,那我们为何又要读这些呢?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都是才华、时机甚至是时代的产物,好多东西我们不可控制甚至无可奈何。看完这些励志故事,却一点都不想成为他们,嗯,也许这就是读书的意义吧-找寻自己的钟爱,体会不一样的人生。而我,这一生,富足快乐就好。伟人总是孤独的,要忍受常人不能忍,要舍弃常人难以舍弃的.....想想这些,还是觉得自己做一个平凡却快乐的小人物比较好,不管你说没雄心壮志也好,不求上进也好,自己知足常乐,乐乐呵呵,人生也岂不快哉!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珍藏版)》读后感(三):危机感促成瞩目的成功

近来华为的新闻不断,在美国政府的压力下,美国高科技公司接二连三地对华为的服务提出了禁令,而华为却拿出硬核实力来回应,所以他的名字一直出现在公众的眼球里。我特意找来这本《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来阅读,这也是唯一受到华为各大高管认可的企业传记。从书名也可以感受到华为文化中的危机意识,危机感让华为人片刻不敢松懈,无论是组织变革、技术创新、还是企业文化,无一不体现出世界级企业的气度,也正是时刻担心倒下的危机感让华为未雨绸缪,并在一次次风波中都成功度过,最终成为世界瞩目的成功企业。相信这次中美的贸易战是美国为华为免费做了一个广告,让西方世界看到中国企业的崛起和强大。

是什么是华为快速发展呢?我想创始人任正非功不可没,但是任正非对此有过回答,并给出了另一种解释,他说:“是一种哲学思维,它根植于广大骨干的心中。这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文化,这并不是什么背景,更不是什么上帝。”

华为的哲学思维中,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眼睛盯着客户,屁股对着老板)强大如苹果公司,它的成功不是技术,不是产品,是乔布斯那永远贴近人性,贴近客户的敏感而偏执的灵魂。离开了乔布斯的苹果公司,还有谁,能如此愿意并持久的聚焦客户的需求,并且具有穿透客户心灵的力量和禀赋?库克掌舵的苹果时代,其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以华为正是深谙客户的重要性,所以才不断地强调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

任正非道出了全球it行业最残酷的定律:与其他任何产业相比较,这一行业过去与未来所展示的是一场死亡竞赛,大家都在拼命的追赶,但赢者一定是死的最晚的那一个。怎样才能避免早死?唯有奋斗。怎样才能激发奋斗者?要靠合理并优异的人力资源机制—工者有其股。华为重视员工和奋斗者的利益,努力做到“工者有其股”,任正非个人只拥有企业1.4%的股权,在企业不懂股票期权为何物的时代,任正非就将公司股票分配给了为企业奋斗着的员工。关于奋斗,华为内部传递着“狼文化”,在《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一文中,任正非首次明确提出,狼文化的主张:“企业就是要发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企业要扩张,必须有这三要素。所以要构筑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大家去奋斗,在新机会点出现时,自然会有一批领袖站出来去争取市场先机。市场部有一个狼狈组织计划就是强调了主持的进攻性(狼)与管理性(狈),当然,只有担负扩张任务的部门才执行,狼狈组织计划,其他部门要根据自己的特征确定干部选拔原则”。所以,你不难理解这样的企业何以会成功的原因。

“以奋斗者为本”书中有一则华为重视优秀人才的故事非常打动我,2014年6月,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郭平会见了爱尔兰总理恩达•肯尼。恩达•肯尼问,华为为何选择在距离爱尔兰首都都柏林280公里以外的科克建立研究所,郭平回答:因为那里有一位网络架构的大牛人,他只愿意呆在家乡,华为就在其家乡为其建立了一支研究团队。和而不同,欣赏差异,尊重人才,围绕目标,聚焦工作,让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在华为展现才华,是华为的核心人才观。

本书的作者也曾发出这样的疑问:究竟如何为华为文化下定义呢?最后用了八个字,三句话来总结:亦中亦西,非马非驴;理想主义为旗帜,以实用主义为纲领,以拿来主义为原则。总之,华为的文化体系是混沌的、多元的、灰色的。任正非说:“拿来主义是好东西,西方已经成功了的管理思想、技术,我们为什么要拒绝呢?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这是华为必须要走的过程。”此外,华为上下都遵循辩证法,美丽与丑陋、温馨与残酷、正义与邪恶、庄严与滑稽、伟大与卑微,成功与失败、对与错…都有可能依时间与空间而转换,甚至转化为他的对立面。华为领导层认为:我们讲灰度与妥协,正是辩证法指导的结果,有灰度,不执著才能视野开阔,看清未来的方向,灰度和妥协不是软弱,恰恰是最大的坚定。而顶层设计《华为基本法》在企业内部形成铁一般的纪律,让上下一心,挺过了一个又一个风波。

成功与繁荣的背后,布满了陷阱。任何时候,使企业死亡的,根本上一定是公司自身和企业家本人…而华为倡导“高层要有使命感,中层要有危机感,基层要有饥饿感”,对普通员工在进行使命感激发的同时,应该更多的强调员工“敬业度”。正是不断的组织变革,承担着变革的种种阵痛才能将员工凝聚在一起,并保持组织的活力,在一个信用大幅缩水,忠诚加速折旧偶像皆为泥塑的时代里,华为人对华为这家商业组织的向心力,是一道特殊的景观。即使许多离开了华为的人,依然对华为充满了感情,就像许多离开了大学校园的校友们对母校的眷恋。

这是一本5星好评的书,中信出版社2016年版本是修订版,和前版有将近60%的增补和修改,所以这一本的内容更加丰富,信息资料更加贴近当下现实,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值得一读,你也能在书中窥探到中国高科技制造企业如何一步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力并引起西方国家的恐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